父母別帶著濾鏡看孩子:如果娃有這些「小聰明」,趁早幫他改掉

2020-09-0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父母看孩子就好比粉絲看明星,總會帶著濃厚的濾鏡。以至於他們看孩子一些不好的行為時,也會覺得他很聰明、可愛。

曾經就見過這樣一個場景: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餐廳裡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那個孩子忽然發現前面桌子的客人結帳離開卻把自己的錢包留在桌子上了。

他沒有提醒那個客人,眼見那桌客人走沒影了才趁別人不注意把錢包藏到口袋了,然後回到自己位置跟媽媽說。

他媽媽不僅沒有罵他,也沒要求他將錢包還回去,反而狠狠地親了他一口,誇獎道:「哎呀,我兒子真是太機靈了!」

雖然不知道那位家長的濾鏡是不是厚得都起霧了,但是管這種拾取不義之財的行為叫做機靈,簡直是太不應該了!不指望他主動提醒前面的客人丟了錢包,起碼也不要將他人財物私自佔為己有吧?

古語有云:愛子不教,猶飢而食之以毒,適所以害之也。

這些父母不僅不教,還將孩子往歪道上引,真是讓人無語。

親子濾鏡可以理解,但是不要就這樣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覺得他做的對。

孩子就像是一個泥胚,在成品之前想把他捏成什麼樣子都可以,一旦成型基本上就不能再改變了,除非回爐重造。

所以,趁著現在孩子的性格還沒有成型,趕緊去看看他有沒有以下這三個「小聰明」。

一、愛耍小聰明

在他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有時候為了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牛奶,故意假哭博取同情。

這在家長眼裡非常可愛,甚至會誇這個孩子古靈精怪,非常聰明。

這都沒問題,但是如果三歲之後家長還這樣鼓勵他,那就不合適了。當然這裡的爭取和平常大家所理解的那個意思有些出入。那個爭取是指通過自己努力獲得自己應當有的權益,這是積極的。

但是這裡所說的爭取卻是他利用身邊的一切手段來謀取不正當得利。

就像是上文中那個「撿」了人家手機的孩子,就是如此。

父母如果不加以阻止,他就會養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自私自利、冷漠的性格。

二、經常逃避責任

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卻喜歡逃避責任或者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例如有的孩子喜歡逃避值日,把打掃教室的責任全部都給自己的同學。

一個連基本擔當都沒有的人,還怎麼會有集體榮譽感,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也許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很精明,不擔心他以後吃虧了。

可是那些逃避的責任最終都會以其他形式回到他自己身上啊!他逃避的是一次值日,失去的卻是別人的信任。誰還願意跟他做朋友?老師又怎麼會再相信他?

三、佔小便宜

佔小便宜這個問題,其實大多數都是家長潛移默化影響的孩子。基本上喜歡貪小便宜的孩子都有同款父母。

這樣的父母往往會養出一個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的人。

為什麼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都在提倡誠信這樣的美德?一個是眼前丁點的利益,一個卻是可持續發展,厚積薄發。偷工減料、貪一時便宜的商家不會長久的,只有誠信的商人才能走的更遠。

無論做什麼,都是如此。

糾正方法:

1、父母以身作則

其實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最大的原因還是在家長自己身上。

畢竟父母的言行舉止會被孩子無意識地模仿。有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性格缺陷,就是家長自己身上的缺點。

所以想要改正孩子身上的缺點,那就先改正家長自己的認知。想讓孩子習得什麼品質,至少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如果父母待人誠懇,行為高尚,那麼孩子至少能學會最基本的道德理念,認識到什麼叫做誠信。

2、引導他學會正確的觀念

其實就是在孩子犯下這些錯誤的時候,及時地阻止他,並且告訴他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讓他有一個正確三觀以及羞恥心,會為自己的那些行為而感覺到羞愧。

孩子剛剛出現的苗頭是很容易掐斷的,只要父母態度端正,就很容易將他帶回到正道上。

類似於上文小故事中的那位媽媽,發現孩子打算將別人的錢包佔為己有時,應當機立斷地聯繫飯店工作人員,主動歸還,給孩子做一個正確的榜樣。

寵愛孩子卻不去教他,那還不如不愛。起碼對於一個陌生人來說,他並沒有教導孩子的責任。

但是父母不一樣,既然已經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至少要教他學會怎麼當一個堂堂正正有擔當的人!

相關焦點

  •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父母的「無所謂」,遲早會毀了孩子
    有孩子僅僅因為好奇就去推孕婦,試圖讓其摔倒;有孩子對著自己的母親連扇巴掌,而父親表示&34;;有孩子對著其他孩子甚至是父母痛下殺手……面對這些讓人害怕的行為,你還能說出&34;這句話嗎?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事事包辦,給孩子特殊待遇孩子在家中仿若一個&34;,不僅什麼事情都有父母解決,還處處得到特殊照顧。父母以為這是愛孩子,卻往往會養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沒有同情心的孩子。
  • 「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
    導讀:「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若家長不趁早糾正,娃將來要吃大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小聰明」,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俗話說三歲看,七歲看老。>「聰明」當然是個好詞兒,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家孩子聰明伶俐,教東西一學就會呢,聰明伶俐的孩子自然討人喜歡。孩子的奶奶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還多次當面誇孩子精明,沾沾自喜,別看孩子年紀小,倒是知道為自己著想。
  • 孩子為什麼啃指甲?家長不要疏忽,3步帶娃改掉小毛病
    有一次我和嫂子帶著3歲的小侄子出去,中間嫂子有事兒離開了一下,侄子會不停地吃手指,以此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慌亂,很明顯他感覺到缺少了媽媽的存在沒有安全感。B.引起父母的關注兒子小時候我有段時間工作非常忙,幾乎沒有空陪他玩兒。
  • 不想讓孩子變笨,父母就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在學校有老師教他們學知識,但是回到家裡父母的教會他們怎麼做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模仿什麼樣子。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所以會寄予厚望。有個好的期望是好的,但並不是單單靠期望那麼簡單,還得看父母怎麼做,如果父母的做法不對,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會影響到孩子,使得孩子變笨。如果各位父母看到這裡不認可,不要著急請你往下看,我相信你看完本期分享你就都明白了。
  • 孩子上幼兒園前,這些壞習慣會影響他!快看你家娃有沒有?
    外婆和外公只要看不下去就會幫他整理,當我叫他整理的時候,他多少有點等著別人幫他做的心態;再者,我們家放玩具的柜子有點高,牛牛拉著費勁,而且之前的收納箱也比較大,搬動的時候會有點辛苦,非常打擊他的積極性。所以我先針對這幾點做了一點改變。
  • 李玫瑾:娃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在該管的時候不管,在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導致孩子們在小的時候養成了很多壞習慣,而這些壞習慣如果不趁早改掉的話,遲早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的壞脾氣是可以改的,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確方法,我的親身經歷讓我知道,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要給孩子選擇一套適合他的情緒管理書籍,教他學會管理情緒。
  • 孩子有這幾種「小聰明」,家長先別高興太早,將來可能很平庸
    每個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就算不為孩子能報答自己,也希望孩子自己將來事業有成,生活幸福。都說「3歲看大,七歲看老」,兒時的性格、行為都預示著將來的人生。一些孩子兒時會有一些「小聰明」的行為,雖然看著「聰明」,但是這也可能是將來他們事業有成的「阻礙」。
  • 三類中國式小聰明,害娃不淺,長大後反而沒出息,家長別沾沾自喜
    引言: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更加聰明,但是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一些自己的「小聰明」,這些行為不討人喜歡,也讓孩子在長大以後變的越來越沒出息。孩子的小聰明害娃不淺,家長別在沾沾自喜其實,孩子們有幾種「小聰明」家長是一定要幫孩子改正的,這種「小聰明」不是真的聰明,往往會毀了孩子一生。
  • 孩子改名字需要注意什麼?這些「潛規則」父母要了解
    雖然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但起得好不好也是關係孩子一輩子,作為父母肯定希望能有一個吉利的名字伴隨孩子一生,所以如果給娃起名時沒發揮好,其實也是可以挽救的,及時改掉就可以了。話說給娃改名要注意哪些「潛規則」呢?
  • 孩子經常耍小聰明怎麼辦?父母要正確引導,將小聰明變成大智慧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耍小聰明怎麼辦?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經常會想出一些古靈精怪的耍小聰明的點子來,而且他還會沾沾自喜,這個時候如果搓破了孩子的小聰明,會擔心打擊到孩子,可不搓破又擔心孩子過於自大。
  • 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
    導讀: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有四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有的趕緊改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教養」事關重大,養娃不能「隨便他」,規則意識要從小培養
    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放任:隨便他。
  • 寶寶6歲前有這4個毛病,家長要及時幫他改掉,將來會更有出息
    ,家長也要注意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尤其是這次的壞毛病,一定要儘早幫孩子改掉,孩子將來會更出色。自制能力可以說越來越差了,寫作業的時候總走神,一沒人管就開始玩,像這種自制能力差的孩子,上學之後多半就是學渣,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的中下遊徘徊,如果孩子一直這樣基本上就是廢了,所以家長務必幫孩子改掉自制能力差的
  • 孩子很容易沾染家長這些壞習慣,為了娃的將來,父母要先自己改正
    鄰桌的王老師心領神會點點頭說:「確實,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娃!」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對他進行『再教育』,這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都是巨大的損失。
  • 不想你家娃遭別人嫌棄,那就幫其改掉這些壞習慣,你們要心中有數
    眾所周知,當自己沒有做爸爸媽媽之前,看到人家的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的,總覺得有寶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是自己真的做了父母之後,才懂得養娃的不容易,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時,那真的會遇到非常多令人頭大的事情,這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畢竟小朋友在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時,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都是比較強烈的,再加上大人的榜樣作用要是沒有做到了,他們學到不好的習慣機率很大的。
  • 孩子有拖延症?父母這樣做,讓孩子改掉「拖延症」提高辦事效率
    ,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做完某件事情,如果沒完成就要付出相應的「懲罰」,這裡的「懲罰」不是打罵,而是讓孩子品嘗拖延的後果,然後改掉拖延症。示例措施:比如今天要去上學,我們叫孩子起床後,讓他自己收拾東西,吃早飯,如果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大人不要去幫他,只需要在旁邊提醒一下距離上課還剩多少時間,如果孩子因為磨蹭遲到了,就會面臨老師的詢問或者批評,讓孩子體驗到磨蹭的後果,慢慢的就改過來了。
  • 別錯過娃的3歲「規矩黃金期」,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有時候父母想給孩子立下一些規矩,讓孩子能夠遵守一些和父母約定的條款,這樣父母帶娃的時候會更省心,也能減少一些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而產生的意外情況的發生。但是有時候父母剛跟孩子溝通好,立下了一些規矩,孩子卻轉頭就無視掉了。
  • 原因在家長身上,趁早改掉這些教育觀念
    文|秘籍君一個小孩子性格的養成,和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俗話說:「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看到什麼樣的父母,自己將來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可能你們也發現了,有很多男孩子都比較膽小懦弱。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在家長的身上,做家長的趁早改掉這個教育觀念。家長的過於保護,導致孩子膽小不合群如今,大多數孩子生下來之後都是嬌生慣養,並且被照顧的無微不至,包括一些男孩子,所以這也是媽寶男越來越多的原因。其實,家長過於保護孩子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孩子的獨立能力得不到鍛鍊,也很容易被同齡小朋友給孤立。
  • 老人這些「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
    雖說孩子也要學會做事,但是也要看孩子的年齡,而不是盲目地讓孩子做這些危險的事情。有些老人只願意管孩子的吃穿,不願意教育孩子,甚至會過分溺愛孩子。假帶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假帶娃會讓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比如說話沒禮貌,做事沒分寸,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老人假帶娃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讓孩子學會了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