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張樂譜是在哪個國家誕生的嗎?
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樂器是由哪國人發明的嗎?
答案就是我們 中國!
聽見答案會驚訝的我們需要反思,在我們過多的感受西方音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我們自己的悠久音樂歷史與文化。
5月15日上午,在 三坊七巷的 宮巷 雅樂樂器博物館 中,丫好小記者們聽陳恭老師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音樂課。聽聽這位一生為音樂痴狂的爺爺,娓娓道來他與音樂的故事。
陳恭老師是誰?省內藝術圈人都知道!
陳恭老師是一位音樂奇人,他在福州擁有兩家私人樂器博物館,一家是位於三坊七巷的雅樂博物館,另一家是位於福飛路的宜天樂器博物館。
陳恭老師是福建職業藝術學院的退休教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樂器製造專業,會製造樂器,尤其擅長修復古董樂器。
「樂器工程師、鋼琴調律師、網上的瘋狂樂器買家」這些標籤都透露了他一輩子為音樂痴迷的心。
關於音樂,陳恭老師有話要說!
「音樂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什麼是樂器?就是用可以發聲的物體,來表達情感!」
從世界上最早的樂器是中國的骨笛說起,像是翻開了一本音樂史書,聽陳恭老師細細道來。
" 大家都知道五線譜吧!但你們一定不知道世界上第一張樂譜是在中國誕生的!還有直接上最早最大的樂團是咱們唐代的宮廷樂隊!有60多號人呢!"
來自英國皇室的鋼琴,琴鍵都是象牙做的呢!
音樂文化宣傳的大旗,咱們一起扛!
「福州的文化宣傳做得不夠?那我來!」
像是老頑童般,陳老師的直爽令人印象深刻,「我最討厭別人說福州是文化的沙漠!」
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很快就讓陳老師受到了小記者們的喜愛!
「1870年福州引進了第一臺鋼琴,到現在福州的鋼琴數目可是廈門的5倍多!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是福建音樂專科學校!」
關於福州的音樂文化,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小記者們平時多多留心去了解去感受的!「中國很牛逼!咱們福州也很牛逼!」
1889年巴黎獲獎的鋼琴,上面擺放著陳恭老師的親手製作的精美小提琴。
走進雅樂樂器博物館,咱們快來一起看看!
從製作樂器,演奏樂器到傳播樂器,陳老師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傾注於音樂。用上了所有積蓄,收藏樂器。「毫不誇張的說,我的樂器博物館是世界排名第五的
樂器博物館。」
位於三坊七巷宮巷的雅樂樂器博物館中,收藏的樂器分為外國樂器與中國古樂器。
四臺小提琴分別來自義大利,奧地利與德國。
不少樂器都是在比賽中獲過獎項而更具收藏價值。比年紀樂器們大都是上百歲,比體積有的都高過了小記者呢!
這是大提琴?這是比小記者還高的貝斯(Bass)!
館中還能看到部分陳恭老師親手製作的樂器!老師說,每次出國他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成果,刻上精美的花紋,出售個好價作為路費。
小記者提問時間到!專業知識可難不倒陳老師!
陳恭老師多次強調,此次活動他親自來做講解員,是源於他對孩子們的喜愛。
老師真誠的表達,趣味橫生地講述著每一件展品都與他的不同的故事
小記者們的雙眼都緊跟著陳恭老師,不願錯過每一項樂器!
看看咱們小記者滿滿的筆記!難怪老師和師母都說我們丫好小記者就如福州話中「丫好」(很好)!
不光光是小記者,就連爸爸媽媽也大讚此次活動的收穫,勝過好幾年的呆板音樂課。
小記者 林一 的媽媽都用手機記錄,高效率的滿屏信息,一點都不比小記者遜色!
小記者先發問!先從老師的個人經歷,問到不同樂器的差異!專業知識是不會難道陳恭老師的!
老師有模有樣的模仿起古代人 !
小記者們經過老師的允許,一起來敲響感受下!
媽媽們緊隨其後,從小記者們平時的樂器培訓開始請教,老師強調,不能過於嚴厲怕會引起孩子的叛逆。
小記者 歐沛霖 和媽媽,在採訪提問後,細心觀察笛子和蕭的不同呢!
今年已經72歲的陳恭老師,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被問到他平時的生活時,他說「平時我可忙了,130多架歷史悠久的鋼琴等著我去修復呢!不是為了演奏,而是為了它們更有生命力!"
到場的小記者與家長們無不羨慕陳恭老師的人生,向陳老師學習吧,像他一樣,做一個不單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富足的人!
推薦公眾號 ∣ 丫好小記者
微信號:yyahao666
小 學 生 素 質 教 育 平 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