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音 上海音樂學院
雲上為您送來三件館藏經典樂器
為配合疫情防控常態化
今年「5·18世界博物館日」
上海音樂學院東方樂器博物館
為您精心製作了一期特別的展覽
——「雲觀樂」
在館長史寅帶領下
用攝影機為您送來三件館藏經典樂器
視覺漫遊於器樂之聲的世界中
東方樂器博物館全新版官網
也於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正式上線
您可以通過網站
了解到更多詳情
還可登錄東方樂器數字博物館
通過3D效果了解您喜愛的樂器
網址為⬇️
https://bowuguan.shcmusic.edu.cn
上音東方樂器博物館是以專門收藏、展覽世界民族樂器的高校博物館,除了完成學院日常教學、科研任務,也全方位向公眾開放。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社會文化活動按下暫停鍵,但博物館開放、展示的工作始終未停。今年3月初至今,在「儀式音樂中心」微信公眾號上推出12期的「百年大同」線上展覽。據悉,「百年大同」系列展覽也將同期在全新版官網上推出,敬請關注。
今天,您將在線上看到
三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分別為⬇️
來自古代的樂聲——仿曾侯乙編鐘
印尼瑰寶——甘美蘭
絲路樂器明珠——熱瓦普
1
中國古代樂器展廳——仿曾侯乙編鐘
主播:史寅
在中國古代樂器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出土文物,它幾乎成了我們歷史上樂器發現的重中之重。
它就是1978年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曾國當時2500多年前是在戰國時期,那個時候在楚國國界邊上,有一個小國叫曾國,它的國君叫乙,甲乙的乙,他可能是一個音樂愛好者,或者說在這個國家的禮樂制度還是非常完整。在這個墓葬中間發現很多樂器、禮器、兵器,可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個由64鍾和一個鎛組成的編鐘,這個編鐘非常了不得,它除了非常的宏大,具有5個半八度的音域以外,還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特徵,比如在鐘上一共有2800多字的樂律銘文,記錄了當時樂律禮制的情況。
另外,它還有重要的特點,當時的鐘和我們現在的鐘不一樣,我們現在的鐘是圓的,不管大小,敲任何地方發出了同樣的聲音,而當時的鐘,像由兩個瓦片合起來這個模樣,我們叫合瓦型,由於這一形狀,它在製作時造成了一鍾雙音,就是當我們敲擊正鼓面(音)和側鼓面(音)的時候,會出現大小三度不同的兩個音。它的原件在湖北省博物館,也有人稱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2
外國民族樂器展廳——甘美蘭
主播:梁媛
外國民族樂器展廳裡呈現了來自韓國、日本、印度、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歐美國家的一些民族樂器。位於展廳正中的就是今天要為大家介紹印尼樂器 「甘美蘭」。甘美蘭是整個樂器組合的名稱,在印度尼西亞語中解釋為敲擊,印尼音樂中歷史最悠久,最有特點,並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就是甘美蘭。
以地理上來分類,最為人所知的是爪哇甘美蘭。爪哇甘美蘭有兩種音階形式:Sléndro(五聲音階)和Pélog(七聲音階)。Sléndro 和中國的五聲音階近似,接近純律,類似西方的do re mi so la。Pélog則有七個音,音與音之間的距離並不相等,和西方的音階很不同,因此聲音獨特。演奏時不一定用盡七個音,很多時侯在同一段樂曲裡只會選擇其中的五個音。
在印度尼西亞,甘美蘭常常在宗教儀式和各種慶典時應用,也會用來伴奏舞蹈和皮影戲(Wayang)。甘美蘭的演奏者同時要熟悉詩歌以及舞蹈,而舞者以及皮影戲的匠人(Dalang)也需要非常了解甘美蘭音樂,以便一起演奏。單純的甘美蘭表演(Klenengan)在電臺上播放很常見,但卻很少會像西方那樣在音樂廳裡演出。
甘美蘭樂隊通常由一位師傅帶領,他負責撰寫樂曲以及教導其它樂師演奏。在演奏甘美蘭音樂時,不強調某個聲部或個人,樂師們之間的默契配合,這就是甘美蘭音樂的精髓所在。
3
少數民族樂器展廳——熱瓦普
主播:邢媛
在中國新疆地區,有一件非常有名的樂器——熱瓦普。這不僅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中一顆明珠,也是體現整個陸路絲綢之路上音樂文化流動的典型樂器。今天,我們把藏品中的另外三件樂器跟熱瓦普放在一起,對比起來看這一文化現象。
在這四件樂器中,有三件樂器名字發音非常相似,叫做熱瓦普(Rubab巴基斯坦),但從樂器形制上來看區別卻非常大,主要從兩個樂器學特徵上體現:一是有品和無品。可以看出,維族熱瓦普是有品的,刀郎熱瓦普和巴基斯坦Rubab是無品的。另外,伊朗的塔爾Tar、烏茲比克斯坦的Rubab,跟維族的熱瓦普非常像,也都有弦品,它們之間的淵源關係是值得深入的課題。第二個特徵是共鳴弦。在刀郎、哈密的熱瓦普,巴基斯坦Rubab以及印度的Sarod上都有十幾根共鳴弦。共鳴弦的現象,在西北、新疆、再往西的中亞、西亞的絲路沿線非常普遍。而且,巴基斯坦Rubab和印度Sarod不僅都有共鳴弦,其樂器形制也非常接近。這些樂器在絲路沿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它的流動和傳播的關係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現象。
其實,這種文化現象還可以從其它樂器上來體現,比如艾捷克。我們館藏中就有來維族、哈密和刀郎三個不同地區艾捷克,大家可以從外形上觀察他們的聯繫和區別。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也很有趣,歡迎大家來博物館深度參觀。
期待疫情早日結束
觀眾可以親臨現場
體驗上音東方樂器博物館的魅力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東方樂器博物館全新版官網~
視頻製作:上海民實文化發展交流中心
撰稿:梁媛
字幕整理:褚婉吟
場務:陳銳洋
攝影:肖詠儀
音頻剪輯:王仁楷
設計:leisurelyzs
編輯:彭暢
小音家族
原標題:《博物館日 | 上音東方樂器博物館帶您「雲觀樂」,聽聽樂器之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