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圍困全球,「協同合作,戰而勝之」是人類共同的目標。駐美大使崔天凱說,病毒不分國界;鍾南山對外籍人士說,One world one fight(同一個世界,同一場戰役);全球音樂人也呼籲,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中美兩國衛生部門和防控專家就國際疫情形勢、中美防控合作一直保持著溝通,中國不少機構與個人也紛紛向美方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沈丁立做客東方衛視《環球交叉點》時,和我們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經歷。
主持人:沈老師,您周圍有這麼多學生、朋友、同事,您自己也剛從美國回來,據您的了解,現在普通的美國人,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沈丁立:待在家裡,有的人自己有個獨門獨棟別墅,生活狀況變化不多,待在家裡,然後悄悄出去溜達一下,呼吸下空氣。
主持人:你是說在院子裡溜達?
沈丁立:可能就是社區,別人也不出來。就是都是一個一個獨立的(房子),他們給我拍過來的視頻,朋友兒子不能去(滑雪),只好滑旱冰,弄個滑板,在小區裡邊來來回回。
主持人:這不違反任何居家令?
沈丁立:應該不違反,而且事實上沒有任何危險,因為別人都不出來,就這一個人出來。我有一個朋友叫大衛(David),剛剛退休的教授,那麼現在大衛怕病毒,我跟他開玩笑,你不是病毒(COVID),你是大衛(David),之前他每個星期開車帶我去買日用品,我回來以後,他一次都沒去,幹什麼?怕死。那怎麼活下去呢?平時他給小孩買菜,現在小孩給他買菜,美國人也有這個倫理道德。科羅拉多的這位教授開車送我到街上,讓我回國,我回來以後說要不要口罩,他說我就算了吧,我女兒在波士頓兒童醫院,現在太可憐了,沒口罩。每天上班,不光她沒有,她的同事也沒有,他說能不能給我女兒寄。我聽了心都要碎了。我是搞中美關係的,維護中美關係有一千個理由,我就來做一點點小事,動員家裡老少每個人的份,我們現在可以寄100個口罩,不是中國不讓寄,是美國海關不讓進去,這樣給他寄。寄了以後,人家就分享,和她的同事分享。當然寄過去時間蠻長,要兩個星期,這樣美國逐步逐步也在克服困難,聯邦(政府)在採購,各州在採購,現在情況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