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插入行或列》。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對教材內容進行準確的把握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下面就談一下我對本節課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第四冊第一單元第2課,主要內容是在表格中插入、刪除行和列。
通過對上一節課《數據錄入有技巧》的學習,同學們已經了解了表格的相關知識,為學習本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在表格中插入、刪除行和列這一部分內容在整個信息技術學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研究許多表格類問題的基礎,因此這節課內容對於整個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來說起著基礎性作用。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要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對學生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二年級的學生。我所面對的學生具有了經驗型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但思維也具有片面性,容易鑽牛角尖,有叛逆心理,有一定獨立學習能力,興奮性較高,穩定性較差,波動性較大,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多關注學生情緒的波動,給予正確的指導。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對表格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在表格中插入、刪除行和列會有一定的困難。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刪除行和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軟體中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3.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品德。
根據新課標要求,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為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我將採用多媒體展示法、問題探究法、講授法、模型演示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充分調動整個課堂的氣氛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當中。同時,我也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回顧導入。我將根據上節課所學習的對於小智家的家庭日常收支表的修改提出問題:對於家庭日常收支表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呢?學生回答少了一項物業費的支出,從實際問題引出對於表格的行和列的插入,從而導入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在導入過程中,我從問題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信息、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通過問題解決,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學生把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生活的學習和生活實際,真是可以間接或直接地參與社會生產、信息技術革新等各項活動中去。
1.插入列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同學們覺得我們把物業費支出這個項目放到表格的那個位置比較好呢?
【學生活動】討論問題並回答:可以將「物業費」插入到「其他」一列的左側。
【教師活動】給同學們五分鐘的時間,根據課本上的相關步驟並且進行小組討論,嘗試在「其他」一列左側插入一列表格,並在第一個單元格內輸入「物業費」。在學生操作結束之後,請同學上臺演示,老師及時總結:在表格中插入列的步驟:右擊「其他」列的列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插入」,填寫「列數:1」,即可在「其他」列的左側插入一列。隨後提出問題:可以在「其他」列的右側插入一列嗎?然後讓同學們嘗試解決。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我設置了一個任務——插入列,引領本課進行任務驅動教學,在任務的選取上我注意情境性、意義性、可操作性、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通過循序漸進有梯度的任務鏈,便於學生他這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
2.刪除列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老師剛剛看到有的同學在插入列的時候,一不小心插入了兩列表格,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刪除其中一列了,同學們知道怎麼刪除列嗎?
【學生活動】討論後回答:右擊要刪除的列的列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就可以完成對列的刪除了。
【教師活動】老師及時總結並請同學上臺演示操作。
在這個部分,我將逐一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只是和方法,使其在有效遷移發生的基礎上適應技術的變化。
【教師活動】在我們學習了如何插入與刪除列,那麼同學們可以舉一反三,想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插入與刪除行呢?
【學生活動】討論後回答:右擊行標在彈出的菜單欄中選擇「插入」並填寫行數,就可以在這一行的上方插入一行了。同樣的,右擊想要刪除的行,在彈出的菜單欄中選擇「刪除」就可以刪除選中的這一行了。
【教師活動】對同學的回答提出表揚,及時補充回答: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我們插入行還是插入列,都只能在被右擊的某一行或某一列的一個方向進行。我們只能在右擊列標的左側插入列,也只能在右擊行標的上方插入行,如果同學們想要在它們的另一個方向插入的話就需要變換一下右擊的行標或者是列標。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可以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升自主歸納總結地理規律的能力,通過老師的鼓勵以及任務完成的成就感,增加同學們對於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2.作業:複習本節課所學習的操作,課下進行反覆練習。
之所以採用師生共同回顧總結的方式,主要是因為本節課內容比較接近生活實際情況,通過師生共同總結回顧,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設置這樣的作業形式,是讓學生能夠利用課堂所學知識,更好地理解和解決生活中的表格問題,真正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一個板書也是一篇微型教案,我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潔、系統、直觀,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