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12教育的相關課程介紹中,常常會提到一個叫做CCSS的標準,全稱是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譯為美國跨州共同核心課程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美國採用的是CCSS作為統一美國K-12的課程標準,CCSS結合了大量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數據,提出了更清晰、更嚴謹的教學目標——為大學及職場提供符合期望的精英人才,從而提升美國的國際競爭力。CCSS於2010年頒布,是目前美國採用的最新課程標準。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移民國家。各州自然人文情況差別迥異,這就造成了美國各州教育水平和衡量標準存在很大的差異。大家可以聯想咱們國內的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情況大抵是類似的。
正因如此,美國的大學在招生時,也很難按自己內部制定的招生標準來統一操作,因為太難權衡教育先進的州和教育落後的州,多年來也導致了美國高等學府在招生時的相對不公平性。
CCSS誕生的初衷很單純,就是想出臺一個能夠統一衡量全國各個州K12年級孩子的知識儲備量的標準,這樣各個州總算有個統一的方向可以共同前行。也就是說,CCSS是「政府為了統一各州教育水平而推出的標準」。
CCSS的出臺,是由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主要州立學校官員委員會,簡稱CCSSO,該委員會是一個全國性的、無黨派的、非營利性組織,其成員由各州主管小學和中學教育的公職人員組成) 和The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全美州長協會,簡稱NGA) 主導,基於各州長達數十年的制定高品質教育標準的經驗,並借鑑了數個權威的國際教育標準模型以及眾多研究成果創建而成的。
在CCSS的設計過程中,歷經了數版草案和數輪徵詢與反饋。最終出臺的CCSS,融合了當時所有與該標準相關的研究工作中的最佳因素。
CCSS以三大核心素養,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分析問題能力(Analytical Ability)和解決問題能力(Problem Solving)為基本指向,涵蓋幼兒園到K12(相當於中國國內高三)各個年級,包括英語語言能力和使用英語學習知識的能力,不僅要掌握英語語言本身,更涉及到藝術等多學科交融。
CCSS提倡孩子們以團隊為單位,以主題項目的形式,對學習內容進行管理,全面培養辯論、演示、演講等受益一生的能力,使孩子具有成功者的多元能力和國際化人才素養。
CCSS充分遵循了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發展規律,層層遞進,循環復現,科學合理。所以CCSS從2010年制定以來,在短時間內,就被美國絕大多數州所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