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後半句,才知道這些名句的真相!

2020-12-11 Likea44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滴水只有進入大海才永遠不會幹涸,下半句:但當它進入了大海,它也就失去了自我。

知識就是力量,下半句:但更重要的是運用知識的技能。

相濡以沫,下一句話是:不如相忘於江湖。源自《莊子·大泉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響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釋義:泉水乾涸了,兩條魚為了生存,彼此用嘴裡的溼氣來餵對方,苟延殘喘。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互不相識的來得好。哭暈:只看見了美好的開頭,卻很少有人看到故事的結尾。

「男兒有淚不輕彈」,下一句:「只是未到傷心處」。.中國是一頭沉睡的巨獅,當他醒來全世界都會震驚,下半句:那就永遠別讓他醒來。——拿破崙

三思而後行!下一句: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語出《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

曰:「再,斯可矣。」

譯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一般人的理解:「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一失足成千古恨,下半句: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看過《濟公》的應該都知道這句話,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出自南宋高僧活佛濟公)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寒門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天下少完人。

其實讓我們訝異的並非被灌了假雞湯,而是雞湯並非原作者熬製的。可能是小學時代接觸的太多文學知識都是此類的一半真理,讓更多的人喜歡偏執-端熬雞湯。即使小學生可能並不能全懂,為建立一種更完善的思維方式,是否也應該了解古人表述思想的謹慎與全面呢?

相關焦點

  • 網絡小說界如雷貫耳的7個名句,知道4句的,學富五車無疑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網絡小說界如雷貫耳的7個名句,新老書蟲們都來猜一猜這些句子的出處吧。知道4句的,學富五車無疑了。第1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首先呢,要說一下,這句話是出自《道德經》。但是這句話被廣大網絡小說迷記住,卻是因為蕭鼎的《誅仙》。誅仙這本書文採飛揚,雖然是多年前老書,但是現在重看,依然有重讀的價值。
  • 孔子罵學生一句話成為千古名句,前半句一直被用,後半句無人敢說
    有這麼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我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可你們知道它的出處嗎?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毀三觀:才知道,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
    4、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出自道濟禪師(活佛濟公)之口。這句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話說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成都)時,在城外的廟裡駐紮,還強迫寺裡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答應不屠城,我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念著這句話。
  • 海明威的名句,賈伯斯的名句,卡耐基的名句,人生必須讀一次!
    各位詩友們,大家好,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海明威、賈伯斯、卡耐基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歡,閒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吧!一、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只同意後半句7、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8、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9、在白天對什麼都不動感情是極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人們遇事習慣「三思而後行」,看過後半句才知道,這樣做並不全對
    但是這句話還有下半句人們不知道。看到它,您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同時也會承認「三思而行」這半句話確實有偏跛之處。如此,它不被人熟知的後半句是什麼呢?整個俗語帶給後人什麼信息呢?下面小編來為您揭秘!
  • 長知識|有哪些半句成名,另外半句卻鮮有人知的名言詩詞?
    相比之下,後半句可謂籍籍無名,知道的人並不多。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曹松的這句話是前半句無人知道,後半句鼎鼎有名。一將功成萬骨枯」,經過明清幾百年的話本小說渲染,到現在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李白流傳最廣的20句唐詩,全是千古名句,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李白是最浪漫的詩人,他的詩擅用誇張的比喻、超凡的想像,讀來大氣磅礴。他能寫名山大川,能寫兒女情長,能絕句,能古風……沒有李白不會寫的,沒有李白寫不好的。你也許讀不完李白的全集,但你一定要讀一讀李白這20句經典唐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金剛經》三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今天分享《金剛經》的三個名句,和大家共同學習。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和尚給六祖慧能講《金剛經》,講到這句經文的時候,慧能大師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讀了很多遍,也沒開悟,但雖然沒有大悟,總也會有一點小悟。佛門經常講「清淨心」,為什麼要修清淨心?因為清淨心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而住色、香、味、觸、法生起的心是攀緣心,是妄心。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之所以彰顯不出來,就是被妄心所蒙蔽。這裡的「無所住」,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執著,二是也不斷滅。
  • 三十首你只知道半句的詩,看看你知道幾首?是不是都還給老師啦!
    往往只是記住一兩句流傳千古的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情人眼裡出西施」,「滿城盡帶黃金甲」每一句拿出來你都耳熟能詳,而讓你說出整首詩,能答上來的人卻沒有幾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30首你只知道一句半句的古詩。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要想做到心無所住,就需要多讀此經,多理解此經中關於修行的經典名句。今天,就由本文為大家帶來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第一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作為修行的人,首先就要明白,如來對於修行的人,從來都是以「善」當頭,從來不計任何代價。為了眾生能離苦得樂,寧願自己置身苦海,卻毫無怨尤。
  • 你知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後面一句是什麼嗎?
    說到喝酒想必大家肯定就會想到勸酒詞,就比如說:"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話肯定好多朋友都會在喝酒的時候聽到,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灑脫。其實關於詩詞還有一個特別好玩的點,就是人們總是喜歡記一些名句,但是卻忽略掉詩的其他的部分。就比如咱們今天說的這個羅隱的《自譴》。
  • 才知道,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坑孩子啊!
    點上面藍字↑[海外媽媽如何育兒]可直接關注====微信號:haiwaimama=====這些名言都是有後半句的,以前都按前半句理解,太坑人!孔子知道後說,考慮兩次就夠了。 哭暈的理由:老人家的意思是兩種角度去考慮問題就OK了,不要想太多!Just do it!想來想去的還不行動,墨跡泥煤啊!
  • 這些廣為流傳的名句,你知道另外半句嗎?
    比喻做事小心謹慎,才不容易出錯,才能長久平穩地發展。大家所熟知的「小心駛得萬年船」經常被引用以告誡人做事要小心謹慎。A careful man can catch a thousand cicadas that are difficult to catch.
  • 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是重點,發人警醒
    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是重點,發人警醒讀歷史,聞天下;歡迎來到《歷史密聞》,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歷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而且,往往我們所聽到的這些俗語,一般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聽起來也非常的容易理解,可以說是通俗易懂。另外,大部分的俗語一般都是由上下兩句組成,但是,往往我們經常聽到的卻是只有上半句,很少有下半句。就像咱們今天要說的「色字頭上一把刀這一句俗語,其實就有下半句,而且這一句才是重點,發人深省!
  • 「寡婦門前是非多」前面那一句才最狠,真是說人不帶髒字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名言警句,也有很多說人的句子,這些名句呢,大多大家只知道一半,要麼就是前面半句,要麼就是後面半句,總之呢,就是哪一句最出名,就知道那一句,這個就是流傳的原因了,對於這些名句呢,也形成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歷程,這也是一種非常好多的魅力,文化傳承的魅力,不過呢,這個傳承呢,
  • 7本網絡小說的7個經典名句,知道5句的,是老書蟲沒錯了
    很多網友都喜歡看網絡小說,而小說中那些經典名句更是讓我們念念不忘。只要一句話,就會讓我們想起書中的故事,書中的人物。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7本經典網絡小說的7個名句,書蟲們都請看過來,都請猜一猜嘍。知道5句以上的,是老書蟲沒錯了。第1句:「笑望滄溟千軍破,策定乾坤算因果。」
  •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出自哪首詩?來了解一下!
    我們常常在生活當中會用到一些例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詩句,仿佛已經耳熟能詳,仿佛它們就是在那裡必然的存在著,但其實,它們都是某首詩裡的一句。也許詩並不出名,但這句話卻被永遠地流傳下來。今天,讓我們追根溯源,了解一下這些千古名句真正的出處。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才是重點,卻很少有人知道!
    所以,這樣的俗語在我們國家也是有非常多的呢,因為這些都是前輩們留給我們的經驗之談呢。但是有這樣的一個俗語,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才是重-點,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如今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了,很多人都是講究速率的,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而很多人就過於的講究速率了,這樣急功近利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