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司協商終止勞動關係後發現已經懷孕,該如何處理?

2021-01-11 鄒飛律師

前天接到一名網友(懷孕女職工)電話諮詢:她的勞動合同於2020年12月到期,用人單位提前幾天跟她協商要求解除勞動關係,並表示不再同該網友續籤勞動合同。為此,用人單位對該網友給予N+1的經濟補償,該網友表示同意。事後,該網友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早已懷孕,便跟公司聯繫稱自己已經懷孕了,不同意解除勞動關係。用人單位表示雙方勞動關係已經解除,相關的經濟補償已經支付了,不可能再跟該網友續籤勞動合同。現該網友處於尷尬境地,該如何維權?

一、用人單位與懷孕女職工協商解除勞動關係合法嗎?

有律師朋友對我說,既然這位懷孕女職工已經懷孕了,用人單位在員工懷孕期間提出解除勞動關係是違法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2條之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無過錯性裁員)、第四十一條(經濟型裁員)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我個人對此持反對意見。

1、《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依據第40條、41條規定與懷孕女職工解除勞動關係,但我們要看清楚《勞動合同法》第40條、41條分別規定什麼內容。如果用人單位不以第40條規定的3種情形、不以第41條規定的經濟型裁員為由與懷孕女職工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的,則並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2條的規定。

2、雖然《勞動合同法》第42條作為特別法條對勞動者給予一定保護,但是勞動者自己有權處分相關的權利。如果用人單位在女職工懷孕期間提出解除勞動關係,並給予該職工一定的經濟補償金,女職工表示同意的,這並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3、女職工在協商期間懷孕,女職工通過自己與丈夫的生活、自己的身體狀況等,完全知道,或應當知道有可能懷孕,自己應當謹慎地推遲或暫停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過程,等待醫院檢查結果。如果女職工自己不盡合理注意,其後果應由自己承擔,而不能由沒有過錯的對方承擔。

4、《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可見《勞動合同法》並未對協商解除勞動關係做出限制,也就是即使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用人單位也可以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係。只是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用人單位不得單方與其解除勞動關係,即未經協商、不得違法解除勞動關係。如果勞動者明知自己懷孕(或事後知曉)的情形下與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在無證據證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行為對勞動者進行了欺詐,或者該協商行為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恢復勞動關係的訴求不會得到司法機關的支持。像上海、北京等地高院有相關的司法解釋認為:解除勞動合同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平等自願協商的結果,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協商解除就應當認為有效。

二、用人單位與懷孕女職工之間是解除勞動關係,還是終止勞動關係?

不少朋友可能對案例中用人單位與懷孕女職工之間勞動關係消滅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說雙方之間是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的,也有人認為雙方是屬於終止勞動關係的。我為何要提出這個問題,因為對用人單位與懷孕女職工之間的勞動關係如何消滅定性錯誤話,該網友維權就很難了。

勞動關係終止則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後,因出現某種法定的事實,導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的勞動關係自動歸於消滅,或導致雙方勞動關係的繼續履行成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滅的情形。《勞動法》第23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勞動合同法》第44條以列舉式歸納了幾種情形出現時候,勞動關係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關係解除則是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出現某種事由(包括正當事由、違法情形等)導致雙方勞動關係解除,勞動合同解除情形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分為:意定(協商)解除(第36條)、勞動者主動辭職(第37條)、勞動者被迫解除(第38條)、用人單位單方通知解除(第39條)、用人單位提前通知單方解除(40條、41條),前述各種解除的成就條件是不同的。

由此可見,勞動關係終止與勞動關係解除是有很大差別的。

那上文中懷孕女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係消滅到底是解除勞動關係還是終止勞動關係?個人認為雙方之間是終止勞動關係。因為懷孕女職工提到了她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即將到期,用人單位提前幾天與其協商「解除」勞動關係。這裡已經出現了法定的終止勞動關係的情形,即勞動合同即將到期。按《勞動合同法》第44條之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關係終止,所以懷孕女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勞動關係終止,並不是解除勞動關係。至於雙方「協商」行為,個人認為是類似勸退、通知、並安撫員工的做法,雙方之間協商行為並不具有法律意義的協商效果。即使用人單位不與懷孕女職工協商,在勞動合同到期時候不與該勞動者續籤勞動合同,本身也是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所以所謂的「協商」更像是安撫、勸退員工的意思。

三、懷孕女職工的權利如何救濟?

通過上文分析,既然勞資雙方是因勞動合同到期而終止勞動關係,作者發現《勞動合同法》第42條對懷孕女職工幫助並不大,前文我也提到了用人單位只要不以第40條、第41條規定的情形為由提出與懷孕女職工解除勞動關係的,是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舉個例子,懷孕女職工三天兩頭遲到、曠工、不服從公司管理等,這就不是《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41條規定的禁止與懷孕女職工解除勞動關係的情形,用人單位甚至可理直氣壯的開除懷孕女職工。

《勞動合同法》對處於「三期」女職工保護的法條在第45條,注重勞動合同到期的特別規定。該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也就說懷孕女職工的勞動合同期滿的,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係並不能因法定事由(如勞動合同到期)而終止,應按《勞動合同法》第45條規定延續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即至少要延續到小孩哺乳期結束為止。該法條與第《勞動合同法》42條規定不同在於,第45條並沒有條件限制(女職工違法除外),只要處於「三期」的女職工在勞動合同期滿的,均要延續至相應情形消失為止。至於用人單位想在勞動合同期滿前與懷孕女職工所謂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給予經濟補償金都是行不通的。

在本案例中,用人單位打著協商的名義解除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明顯是想在勞動合同到期後不再與勞動者續籤勞動合同。在協商時候,女職工已經懷孕,《勞動合同法》第45條規定的勞動合同期滿,女職工處在「三期」中,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的情形。法律對此已經做了強制性規定,是不能通過「協商」就能繞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現已廢除)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這個規定也強調勞資雙方可以協商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但前提是「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

結合到本案中,懷孕女職工的勞動合同到期時候,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本身違反勞動合同法的強制性規定,而且懷孕女職工自己也很難知道在此種情形下勞動合同到期了是屬於法定要延續至相關情形消失為止的。可以算筆經濟帳對比,勞動合同到期,因女職工懷孕而法定延續,女職工所得經濟收益遠遠大於用人單位支付幾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不得不說這裡面用人單位存在一定的誤導勞動者,甚至是利用勞動者對法律強制性保護認識不足而產生的欺詐行為,退一步講,至少對勞動者不公平。

因此,建議該懷孕女職工通過勞動仲裁方法請求恢復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係。

(簡介:作者鄒飛律師。本文為作者創作,寫作時也參考過其他知名律師或平臺的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或刪除。)

鄒飛律師,常州勞動法律師

相關焦點

  • 協商解除後發現懷孕,協商解除有效嗎?
    乘風破浪~協商解除後發現懷孕小花在公司做審計,公司因發展需要和小花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係,籤訂相關文件後向小花支付經濟補償金。小花離職後去體檢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便將公司告到仲裁委,要求回公司繼續上班。所以,本案中公司和小花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係,是可以的。
  • 勞動合同到期時,員工懷孕了,如何處理?(實務課,更多內容)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技巧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點及實操要點;2、協商解除後員工以生病或者懷孕為由反悔如何處理?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能否撤銷?4、協議書中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權利,不得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員工能否反悔再告公司?
  • 離職證明是否可以作為勞動合同協商一致終止的證據?
    要點:離職證明系用人單位單方出具的證明文件,具有證明勞動關係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效力。如果用人單位出具的離職證明載明的離職原因未經勞動者籤字確認,則該離職證明不得作為勞動者離職原因的有效證據。2、2018年7月13日,中節能公司作出《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籤通知書》,表明勞動合同2018年8月16日到期後,不再與周蓓續籤新的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係自動終止。
  • 升級版:勞動合同解除終止中的168個實操要點(實務課)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技巧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點及實操要點;2、協商解除後員工以生病或者懷孕為由反悔如何處理?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能否撤銷?4、協議書中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權利,不得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員工能否反悔再告公司?
  • 籤署協商解除協議後,女職工發現自己懷孕,是否可以撤銷解除協議
    用人單位和女職工籤署協商解除協議後,女職工發現自己懷孕,是否可以撤銷協商解除協議?實踐中,常常出現女職工在未知自己懷孕的情況下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發現懷孕後,又以重大誤解為由,要求撤銷協商解除協議。
  • 員工拒絕加班,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技巧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點及實操要點;2、協商解除後員工以生病或者懷孕為由反悔如何處理?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能否撤銷?4、協議書中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權利,不得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員工能否反悔再告公司?
  • 勞動合同已經到期一年,公司還可以隨時終止合同?
    通常情形下,勞動合同到期後雙方要麼終止合同要麼續籤,但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合同到期後既不終止也不續籤,繼續用工,這種情形應當如何呢?勞動合同期滿未及時終止,可以隨時終止嗎?郭某是某物業公司電工,勞動合同履行期限自2014年2月21日至2016年2月20日。
  • 員工拒籤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公司怎麼有效送達?(實務課)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技巧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點及實操要點;2、協商解除後員工以生病或者懷孕為由反悔如何處理?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能否撤銷?4、協議書中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權利,不得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員工能否反悔再告公司?
  • 如何起草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需注意什麼?
    (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實操技巧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風險點及實操要點;2、協商解除後員工以生病或者懷孕為由反悔如何處理?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能否撤銷?4、協議書中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主張權利,不得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員工能否反悔再告公司?
  • 懷孕女員工被用人單位開除後 應該怎麼辦?
    我國法律對於孕期女職工的勞動關係解除問題亦存有諸多特殊規定。司法實踐中,經常發生用人單位和女職工解除勞動關係後,女職工才發現已經懷孕,那麼在此情形下,女職工該如何處理呢?  ­  近日,北京海澱法院的法官即結合審判實踐,以案說法,對於「孕期女職工勞動關係解除」問題進行說明講解。
  • 疫情防控期間這5種勞動關係如何處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裁判規則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梁介樹訴南京樂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案例要旨: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難以治療的特殊疾病的勞動者
  • 職場女性懷孕了怎麼辦?該如何保護自己?
    而其在新播出的律政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提到『職場女性不敢懷孕』,這一番話擊中了正在職場中奮鬥的女性朋友的心,也在微博上引發了話題討論「職場女性懷孕該不該離職?」筆者在本文中不提該不該,只針對職場中女性懷孕的權益保障入手分析:懷孕的職場女性所能享有的待遇和在面臨被辭退困境時的權利保障。
  •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
    試用期如何維權——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怎麼辦《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解除與勞動者勞動合同關係的前提條件是「不符合錄用條件」。但是,這個「錄用條件」必須是用人單位已經告知給勞動者的,不能「暗箱操作」、「內部控制」。否則,勞動者可以不了解該規定為由,否定用人單位的解除理由。如果用人單位未特別告知勞動者錄用條件的,也可以依招聘廣告的內容為錄用條件。
  • 《勞動仲裁法》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
    專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章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勞動爭議《勞動仲裁法》第5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解讀】本條規定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沿用《勞動法》相關規定。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有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當事人發生勞動爭議後,可按照這四個程序進行處理,但對具體的個案件來說,不一定都要經過法律規定的四個階段。一般情況下,協商後調解解決的爭議案件最多,其次是仲裁階段,最後到訴訟階段的只是不服仲裁裁決的一部分案件。
  • 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離職證明提供等都有哪些需要HR注意的坑
    例如協議的標題得寫明是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而要避免是解僱,開除等非中性的描述,因為如果是解僱或開除,公司得有證據舉證,否則是無效的。其次,要寫明協商解除雙方的權利及義務,比如公司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員工的經濟補償金,什麼時候發放?是否分期發放?員工應當協助提供什麼資料?應當什麼期限內做好工作交接?補償金是否要繳納個稅等等。
  •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常見的五個勞動關係問題如何處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法信 · 裁判規則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梁介樹訴南京樂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案例要旨: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難以治療的特殊疾病的勞動者
  • 公司與員工終止勞動合同後,在交接工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除了在招聘員工時有許多繁瑣的流程,在與員工解除勞動關係時也同樣如此,那麼在公司與員工終止勞動合同後,在交接工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有哪些?員工應向公司歸還所有文件、資料、記錄、設備、工具、通訊設備等;同時,公司應注意接管員工的電腦和查看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公司是否留存,一旦合同丟失或被員工利用原崗位職權取走,員工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雙倍工資差額。
  • 被解僱還是協商離職? 湖北:成功抗訴化解一起勞動爭議
    正義網訊(記者戴小巍 通訊員龔陪 鄧瑩)一份蓋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失業保險機構印章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究竟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還是「一廂情願」?一場由此產生的勞動爭議如何實現案結事了?   事情還要從3年前說起。
  • 女員工懷孕期間「假請假」,結果慘了,看看公司如何處理
    02女員工試用期不勝任崗位懷孕了照樣能解除合同剛入職兩周的的女員工麗麗懷孕了,她內心竊喜,趕緊找到公司經理說自己已經懷孕了,根據法律規定孕期職工是不可以被辭退的。但是沒過多久麗麗卻收到了公司發來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函。公司經理表示,自己公司辭退麗麗並不是因為麗麗懷孕,而是因為麗麗不適合現在的工作崗位,因此可以辭退。麗麗不服便向勞動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最終,仲裁機構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認定麗麗與物流公司雙方的勞動合同關係解除。
  • 懷孕後多次請假遭開除,女職工該如何維權?
    >該如何維權圖片:來源於網絡王某於 2013 年入職某公司,雙方籤訂了期限為三年的《勞動合同》。王某於 2014 年 2 月懷孕後因 " 妊娠惡阻,早期妊娠 " 及腹痛請假兩周,並提交了醫院的診斷證明書。3 月王某再次因身體不適向公司請假。隨後公司認為王某多次請假,無法勝任工作,違反了公司《員工手冊》規定,遂將王某解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