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4主戰坦克
CS/VP3防地雷車
「中國軍工正在快速改變『閉合航線』。」這是日本《航空愛好者》雜誌對中國軍事工業的最新評語。所謂「改變『閉合航線』」,是指中國軍工走出國門,不再因襲「項目國家定、投資國家出、產品國家買」的內需型道路,而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闖出新天地。
美國《防務新聞》記者溫德爾·明尼克(顏文德)認為,過去十幾年,中國軍工採取「撒網世界」的方式,到先進國家搜集技術和尋求合作機會,加上搜集到的技術數據和產業信息,所催生的成果是外界難以想像的。如今,中國國產武器不僅滿足解放軍自用,還積極向海外推銷,再加上成本較低的優勢,中國必將成為國際軍備貿易市場上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
就2014年而論,多款中國重型陸軍裝備加大外宣力度,藉助國內外舞臺博得口碑。用香港《亞太防務》雜誌主編鄭繼文的話說,不管外界是否承認,這就是軍工產業的「中國夢」。
VT-4主戰坦克:挑戰俄羅斯「王座」
從歷史看,專為外貿研發坦克和裝甲車輛要冒很大風險。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兵工集團)卻展現出強烈的進取精神,繼上一代MBT-2000外貿坦克之後,今年又高調推介VT-4(也稱MBT-3000)主戰坦克,希望在國際軍貿市場掀起新一波「中國旋風」。
VT-4外觀上與解放軍現役99式坦克有幾分相似,但在機動、火力、防護、舒適性等方面有所進步,高新技術和先進工藝的集成,使其成為自動化水平極高的「21世紀坦克」。
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報導,VT-4坦克重52噸,長10.10米,寬3.40米,高2.30米。其車體採用焊接工藝,正面可披掛爆炸反應式裝甲。與其他中國坦克一樣,VT-4的最大特點是緊湊,裝甲覆蓋的車內全部體積達到12.0立方米,外觀尺寸縮小的同時,並不影響3名車組成員的活動。據在今年8月參加過2014年度包頭「裝甲日」體驗活動的外國軍方代表感受,相比俄羅斯和一些歐洲坦克,VT-4的內部空間是可以被西方人接受的。
外界推測,VT-4坦克選用中國自製的柴油發動機,最大越野時速67公裡,作戰半徑500公裡,能跨越4~5米深的水障和2.7米寬的壕溝,爬上60度斜坡。2014年8月,在由兵工集團主辦的「裝甲日」活動中,VT-4表演了蛇形機動,跨越縱坡、壕溝,通過起伏路、搓板路、垂直障礙,駛過涉水池,在高速運動中調轉火炮……說明其動力系統十分可靠。
火力方面,VT-4擁有一門125毫米滑膛炮,配合自動裝彈機和穩像式火控系統。同樣是在8月的「裝甲日」活動中,VT-4先後使用炮射飛彈、動能穿甲彈進行了一發「靜對靜」和兩發「動對動」射擊表演。在演示現場,坦克從2000米靶位啟動,以20~25公裡/小時的速度「衝鋒」,在行進中完成裝填、瞄準、射擊、拋殼、再裝填、瞄準、二次射擊等一系列連貫動作,對移動目標實施了兩次攻擊,全部命中靶標。
VT-4坦克的亮相,令在外貿坦克市場風光多年的俄羅斯面臨挑戰。俄羅斯《莫斯科防務》雜誌主編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透露,中國依靠規格稍低的產品,已在北非、中東、東南亞等傳統市場對俄羅斯T-90坦克構成巨大威脅。而今,隨著VT-4坦克的出現,T-90無疑將面臨更殘酷的競爭,甚至可能「全軍覆沒」。分析人士預計,未來10年,中國坦克將在中低端市場處於強勢地位,還能向買家提供技術保障及人員培訓,這也是俄羅斯力有未逮的。
PLZ-52自行榴彈炮:主打「減員增效」
據香港《亞太防務》雜誌介紹,中國兵工集團新研製的PLZ-52型155毫米52倍口逕自行榴彈炮有望獲得訂單。此前,中國已向科威特和沙特出口PLZ-45型榴彈炮,深受用戶喜愛。至於新研製的PLZ-52,主要是在PLZ-45基礎上加大身管長度,以提升射程。
PLZ-52自行榴彈炮首次公開,是在2012年9月在南非舉辦的非洲防務展上。之後,PLZ-52又參加了多次國際展會,相關照片顯示,其沿用了PLZ-45的履帶式底盤,新型炮塔也是在PLZ-45的炮塔基礎上改進的。由於更換了長身管火炮,PLZ-52的戰鬥全重增加10噸,達到43噸,為此換裝了功率為735千瓦的新型柴油機,比PLZ-45提升一倍左右。
不過,PLZ-52的最大公路行程為450公裡,比前款少了100公裡。這主要是因為二者底盤相同,油箱容積未變,因此在換裝新型發動機後油耗增加,續航裡程隨之下降。
PLZ-52車長11.6米(主炮向前)、寬3.38米、高3.55米,尺寸較PLZ-45略有增加;乘員4人,反而比PLZ-45減少了1人,表明其自動化程度得到了較大提升。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認為,PLZ-52應該是用更先進的自動裝彈機替代了PLZ-45的半自動裝彈機,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名裝填手,同時還能提高射速。兵工集團提供的宣傳資料顯示,PLZ-52的標準射速為8發/分,最大極限射速3發/15秒,並具有控制4發炮彈同時著地的能力。
CS/VP3防地雷車:不懼「二手貨」傾銷
前幾年,防地雷反伏擊車(MRAP),因為伊拉克、阿富汗戰場盛行「路邊簡易爆炸物」(IED)而變得炙手可熱,成為美國和西方軍隊投入地面作戰的「新寵」,僅美軍部署到阿富汗的MRAP就有1.4萬輛之多,參與這類車型開發的國家也迅速擴大到20餘個。
在這個時髦的陸戰武器領域,中國有何反應呢?答案就是今年珠海航展上再度亮相的CS/VP3裝甲車。據烏克蘭「汽車財經網」報導,該車的首要防禦對象是地雷和IED,最重要的防護措施有三項——V形車底、強化底板和高底盤。其中,V形車底的作用是將爆炸的氣浪引向兩側排出,減弱對車身的破壞作用;強化底板採用最小屈服強度達700兆帕的特種鋼,厚度為10毫米;高底盤的作用仍是將地雷在車底爆炸的氣浪快速擠出。
此外,該車在防地雷方面還採取其他措施,包括整體承載式車體,抗衝擊座椅,減少焊點,乘載員遠離車輪位置,車體寬度小於輪距,底盤車架採用瑞典鋼鐵公司的Weldox 700 威達鋼,洩氣保用輪胎為米其林提供的20英寸專用型號,等等。通過諸多措施,CS/VP3的車底可抗8公斤TNT裝藥的地雷,每個車輪可抗15公斤TNT裝藥的地雷。
CS/VP3除了重視防地雷能力,也很重視裝甲防護,車體採用9.5毫米厚的Armox 500T艾美鋼(屈服強度大於500兆帕)焊接而成,並在兩側加裝有6毫米Armox 500T艾美鋼製成的附加裝甲。車體兩側和車尾防彈觀察窗厚度為9.5毫米,前風擋的防彈玻璃厚度為65毫米。全車可抵擋7.62×51毫米普通彈藥在近距離的射擊,車前部(依靠車頭緩衝區和前風擋)和加裝附加裝甲的車體兩側更可防禦7.62×51毫米穿甲彈在近距離的射擊。
在中國軍車家族中,CS/VP3無疑屬於「小字輩」,但因為適合非常規作戰以及軍警兼用的特性,其市場適應面更寬。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載文稱,15噸級的CS/VP3適合戰地運輸、戰地救護、反暴亂、反恐以及維和任務,可供難以承受西方同類產品高成本的海外客戶選購,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均表示過購買意向。而在中東,比利時防務媒體「軍事認知」網站在11月中旬披露,阿聯已訂購總計150輛中國生產的MRAP,型號是「VP-11」;外界推測,這款產品應當與CS/VP3存在某種「血緣關係」,因為它們均以4×4卡車底盤為基礎,能在情報偵察和前沿觀察中使用,還能在城市反恐行動中一展身手。
創辦《中國汽車新聞》網站,多年研究中國特種車輛的美國專家迪查德·費耶特認為,中國的MRAP不過分追求先進,更強調系統成熟,保障有力,例如,「CS/VP3的柴油機技術與美國康明斯公司頗有淵源,換句話說,如果CS/VP3開到美國或者歐洲,也能輕鬆找到該車發動機零配件,因為許多美歐卡車用的也是康明斯技術的發動機。」
費耶特強調,美國已開始從反恐戰爭中脫身,大批針對特殊作戰環境的MRAP提前退役,美國政府樂見第三國低價將其收購,但這種「傾銷」未必能對中國軍車造成衝擊。關鍵在於,美軍裝備的MRAP過分「高大上」,零部件採購不易,因此,許多國家在評估後拒絕了美國「低價賣車」的「好意」。反觀中國提供的MRAP卻是「現貨新品」,不僅價格便宜,且後勤保障可靠,甚至樂意進行技術輸出,其今後的發展空間自然值得期待。(苗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