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都在學跳繩 老師們肯定沒告訴你這些

2020-12-1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綜合報導  「我的孩子還不會跳繩,每天都練習,但還只能是一個一個分開跳。」

「我兒子也跳不好,這不也在加緊練習嘛。」

「學校裡不會跳,就回來練。」

……

最近,小學生在樓下跳繩的情景總會碰見,家長就站在一旁陪著。跳繩就像是「家庭作業」一般在小學生中間蔓延開來,可是個中原由,您未必知曉。

萬萬沒想到 孩子跳繩好處這麼多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而跳繩可謂是一項非常便捷的運動項目。跳繩能促進孩子身體均衡發展,有助於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跳繩能確定兒童數學觀念

不少兒童會數數,但往往是背書式或機械式的,他們並不明白數的真正含義。而跳繩活動能使他們把抽象的數與實際事物聯繫起來,從而使兒童能初步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和形成數的概念。

跳繩能促進兒童心靈手巧

人的機體在運動時會把信息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的積極思維,而跳繩時的自跳自數正是這樣,通過信息的來回往返,促進大腦思維加快,判斷更準確,肢體活動靈活有力而達到心靈手巧。同時,能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從而促進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跳繩能培養兒童節奏平衡

跳繩活動是左右兩隻手和左右兩隻腳都同時操作且有一定節奏的活動。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左半腦和右半腦協調發展,還可培養孩子具有規律性節奏感,使兒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發展。

跳繩還能形成兒童的方位知覺

在跳繩運動中,有時是單人跳,有時是雙人跳或是多人跳,有時還會簡繁結合跳出許多新花樣。這有利於培養兒童準確地形成時間概念和方位知覺。

增強心肺功能

跳繩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統功能,使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提速」,同時,跳繩還能使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得到鍛鍊,使骨骼快速生長。

左右腦「共同進步」

跳繩需要四肢、手、腳、腕、肩有規律、有節奏地相互配合,能促進孩子左半腦和右半腦的「共同進步」,培養孩子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敏捷度、節奏感、耐力和爆發力。兩腳心不斷地與地面「碰撞」,通過足反射區刺激腦下垂體,能增強腦細胞的活力,使孩子的思維反應能力和想像力得到「升華」。

燃燒多餘的脂肪

如果孩子體重超標,跳繩能幫他輕鬆燃燒掉身上多餘的脂肪。因為,就運動量來說,每分鐘跳120-140次,一個小時就可燃燒掉600-1000卡的熱量。

怎樣快速學會跳繩

首先,練習操縱繩子:

其次,練習有節奏的跳躍;

最後,將二者配合起來。就這麼簡單的過程,相信誰都會做。

(1) 跳法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每跳過一次繩子,雙腳再一齊在地上墊一下。

雙腳齊跳,無彈回動作:即連續不斷的跳過繩子。

單腳跳:就是兩隻腳輪流跳,很像跑步的動作。

(2) 跳躍的速度

慢的:平均每分鐘跳60-70次。

較快的:平均每分鐘140-160次。

(3) 跳繩的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

首先測量繩子的長度,將繩子雙摺,其長度要從腋下到達地面,才算標準。

然後雙手放身側成垂直狀,就是手肘與手臂成直角。

先把兩上繩頭都握在右手裡,開始揮動,一圈又一圈的繞轉,直到右手能活動自如,再換左手,做同樣的動作。

第二階段:跳動要跟得上繩子的節拍。 再一次的如第一階段的動作轉繩子,但是要聽清楚繩子碰到地面的聲音,把每一次聲音連接起來,就變成節拍了。現在不但一面使繩子轉,並且雙腳也一起跳動,一直練習到雙腳的跳動能跟上繩子的轉動,使手腳能同速進行。這個運動是促進眼、手、腿三部份肌肉的協調,如果你開始的動作都正確了,那麼你以後跳繩的姿勢就會合乎標準。剛開始總是不太能得心應手,不要在意,只要有恆心,必能跳得順利。

第三階段:將前面兩階段的動作純熟的配合。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大部份的跳繩者都採取這種方法。首先,不用繩子,只是雙腳在地上跳,心裡數著1—2—1—2,跳起的高度要使繩子能從腳底通過,彈回的動作就不必太費力。也就是說,1—2—1—2等於一重一輕、一重一輕。用力跳的時候,繩子就從腳下通過,輕跳的時候,繩子正好在頭項上。你只要遵守這個規律多跳幾下便能駕輕就熟了。

雙腳齊跳,沒有彈回作用:這是一種連續的跳法,每跳起一次,繩子就從腳下穿過一次,速度慢可增加腿部韌力,速度快可增加耐力並消耗脂肪。當你初練習時,總是用有彈回動作的跳法,那是一種慢速跳繩法。而無彈回動作卻可以隨心所欲,快慢任憑你自己決定。

運動雖好 可這10種不適合兒童

年輕父母中,約七成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鍛鍊,為的是讓孩子能有個健壯的身體。但兒童保健專家指出,過早地讓孩子從事某些健體運動不僅不利於孩子身體的鍛鍊,反而容易造成傷害。

不宜一:拔河

拔河可能讓孩子「傷心」、「傷筋」。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兒童心臟正在發育中,植物神經對心臟調節功能尚不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拔河需屏氣用力,有時一次憋氣長達十幾秒鐘,當由憋氣突然變成開口呼氣時,靜脈血流也會突然湧向心房,損傷孩子柔薄的心房壁。

除了對心臟造成影響外,拔河還可能傷到孩子的「筋骨」。兒童時期身體的肌肉主要為縱向生長,固定關節的力量很弱,骨骼彈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時極易引起關節脫臼和軟組織損傷,抑制骨骼的生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形健美。

不宜二:力量鍛鍊

兒童生長發育時都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而且他們的肌肉力量弱,極易疲勞。也就是說,身體發育以骨骼生長為主,還沒有進入肌肉生長的高峰期。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鍊,一是會讓孩子局部肌肉過分強壯,影響身體各部分勻稱發育;二會使肌肉過早受刺激變發達,給心臟等器官造成較重的負擔;另外還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

不宜三:長跑

長跑屬於典型的撞擊運動,對人體各關節的衝擊力度很高。孩子經常長跑鍛鍊,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尤其是在堅硬的馬路上進行冬季長跑時,對關節衝擊力更大,骨骺容易出現炎症,從而影響孩子長個子。

不宜四:扳手腕

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較差,扳手腕容易發生扭傷。另外,如同拔河一樣,屏氣是扳手腕時的必然現象,這樣會使胸腔內壓力急劇上升,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而後,靜脈內滯留的大量血液會猛烈地衝入心房,對心壁產生過強的刺激。如果長時間用一臂練習扳手腕,可能造成兩側肢體發育不均衡。

不宜五:極限運動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器官各方面還沒有成熟,自然很難承受極具「挑戰性」的極限運動,而且很容易造成損傷,比如超過兒童身體自身承受能力幾倍的大運動量,就有可能導致兒童肌肉因長期處於極度疲勞狀,造成肌肉疲勞損傷,容易留下運動損傷後遺症。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膝蓋損傷成年後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會增加三四倍。

不宜六:兔子跳

在做兔子跳運動時,人體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當於自身體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蓋骨所承受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這樣對骨化過程尚未完成的孩子來講,很容易造成韌帶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不宜七:倒立

儘管兒童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不宜八:碰碰車

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不宜九:滑板車

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兒童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最好有父母陪護,並且找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

不宜十:小區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對安全要求很高,目前兒童使用健身器材不當引起傷害不斷增多,甚至出現了重傷、殘疾的現象。據了解,小區裡的健身器材原則上就是給中老年人配備的,目前還沒有安裝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

所以,針對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特點,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籃球、遊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少年兒童的身高,又不會傷害身體。另外,對於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一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間隔十幾分鐘,休息一會後再運動。一天的運動量不能過大,以運動後孩子不感到疲勞為限。

來源:據新民晚報新民網、中國學生健康報、學生體質健康服務平臺、北京天使陽光兒童醫學研究院等綜合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李念融:夢想跳繩運動能挺進奧運會
    ……在扆志華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開始跳繩,除了聽到腳踩地面發出「嗒嗒嗒」的聲音,以及繩子轉動呼呼的聲音外,根本看不清繩子是如何從學生們的腳下穿過的。從單搖、雙搖到三搖,這是速度的練習,中間會穿插花樣跳繩的練習,而花樣跳繩的花樣多到數不過來。
  • 廣州小學生花樣跳繩視頻看暈網友
    廣州市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雲薈跳繩隊」隊員彭喬喬、黃慶鋒花樣跳繩視頻走紅網絡。 視頻截圖近日,「廣州11歲小學生花樣跳繩看暈網友」的視頻走紅網絡。兩小學生花樣跳繩獲百萬點讚南都記者從走紅網絡的跳繩視頻中看到,兩名同學同時揮動起兩根跳繩,快速進行單跳、換邊、轉身、轉圈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兩位同學身輕如燕,跳繩靈活地上下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網友紛紛點讚稱:「繩子還沒打結,腦袋先打結了。」
  • 考驗眼力的時候到了,11歲小學生花樣跳繩看暈網友,眼睛都沒學會
    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段「2名11歲小學生玩跳繩」的視頻。視頻中,2名小學生分別執2根跳繩的2端,並各自為各自掄起跳繩,完成了一系列花樣跳繩動作。因為他們跳繩的動作飄逸,且2根不同顏色的跳繩上下翻舞還不打結,讓看到視頻的網友們,瞬間就有了驚豔的感覺。因此,這段11歲小學生花樣跳繩的視頻也引起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 比輔導作業更可怕的是,教小學生跳繩
    到底為何小小跳繩會引得全家出動?為何小學生父母會為了一根跳繩大喊大叫?為何每晚8點你家樓上都會傳來有規律的地板震動聲?歡迎繼續觀看本期《上流TV——走近熊孩子小學生》。▲來源:微博 part.1 為了跳好繩,他們都有多拼?
  • 孩子跳繩都要上培訓班了?每分鐘跳繩185個才算優秀
    為了讓孩子儘快學會跳繩,市場上逐漸興起了針對學前兒童和一二年級小學生的「跳繩培訓班」,並且價格不菲。據這位杭州媽媽介紹,學校老師為了抓孩子們的跳繩,要求全班同學每天堅持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
  • 去校外培訓班學跳繩 體育老師:沒必要!大多數學生幾節體育課就能掌握
    【報名火熱 價格普遍每節課一到兩百元】下午放學後,記者來到南京湖南路上的這家體育運動館,兩間教室內,六七名孩子正在練習跳繩。教練告訴記者,他們按照孩子年齡段和掌握的熟練程度分層教學,通常一個班不超過8人,每節課的價格約130元。
  • 「老師,你睡了沒?」寶爸凌晨這樣問,女老師的回覆遭家長們圍攻
    "老師,你睡了沒? "爸爸凌晨這樣問,女老師的回覆遭家長們圍攻導語現在的學生雖然生活條件好,學習環境優質,但是學習壓力比以前更大了。80後和90後的童年時代,壓力是相對比較小得,放學以後能和小夥伴們去跳繩、玩遊戲,然而現在很多小朋友每天不是在上學的路上,就是在上課外輔導班。孩子之所以要上這麼多課,家長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其他孩子都上補習班,如果自家孩子不去的話,老感覺會輸給別人一大截。接送孩子上下學倒是無所謂,最讓家長感到頭疼的,肯定是放學以後給孩子輔導作業。
  • 廣州11歲小學生花樣跳繩看暈網友:訓練四年,獲多個世界冠軍
    近日,「廣州11歲小學生花樣跳繩看暈網友」的視頻走紅網絡。5月3日,南都記者了解到,視頻中兩名跳繩的同學僅有11歲,目前是廣州市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雲薈跳繩隊」的隊員,已進行四年專業跳繩訓練。2018-2019年,兩人多次在世界級跳繩比賽中獲得冠軍。
  • @家長們 畫畫跳繩已經out了,帆船馬術培訓都來了
    原標題:養娃就像「軍備競賽」,理性的父母成為「時代稀缺品」 畫畫跳繩已經out了,帆船馬術培訓都來了一些家長給孩子報名帆船培訓班。一名小學生在等吃飯的間隙寫作業。過年要想有面子,娃得拿回好卷子!現在學校期末搞的『雛鷹綜合獎』評選,綜合平時各項表現,還得競選演講、投票選舉,光成績好還不行,各方面都要好,人緣也要好。」南京的劉女士感慨,孩子在一家民辦學校上課,活動非常多,一會兒體育節,一會兒科技節,一會兒藝術節,跳繩、踢毽子、扔飛機都要選拔參加比賽,學校裡還有一臺鋼琴,課間有學生們報名彈奏。「對於沒有這些體育、科技、藝術特長的娃來說,心理得被碾壓多少次啊!
  • 小學生跳繩成「大事」如何科學練跳繩?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學期伊始,紹興不少一年級小學生的課餘運動多了一個新項目——跳繩。近日,為了迎接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查測試,不少家長積極督促孩子在家苦練跳繩。小學女生一分鐘跳繩滿分標準,一年級為117次,二年級127次,三年級139次,四年級149次,五年級158次,六年級166次。就晨晨平時的測試成績看來,他的跳繩水平已經屬於優秀等級,甚至超過了滿分的標準,為何晨晨媽媽還會有焦慮情緒呢?「朋友家的同齡孩子都比晨晨跳得多,總覺得咱不能落後。晨晨有這個實力跳得更好。」晨晨媽媽對記者說。
  • 跳繩補習班火爆 1小時收費2000元 背後是「老母親」們的焦慮
    雖然跳繩能夠提高練習者的協調性,但也有小學體育老師表示,相比其他田徑項目,跳繩也對人的身體協調性有更高要求。跳繩既要雙腿同時起跳落地,又要與上肢手臂搖繩高效配合。只有掌握恰當的起跳節奏和頻度,才能提高跳繩的效率。部分身體協調性較差的學生,尤其是發育較晚的低年級男生學起來會慢一些。記者在實地探訪跳繩培訓機構時也發現,上課的大部分也都是男生。
  • 樓上女孩練跳繩 樓下的受不了!杭州有多少小學生每天在家練跳繩?
    小學生好像每天都有跳繩的任務,樓上小姑娘的媽媽就帶著孩子在樓上跳繩,小姑娘一跳繩,頭頂的樓板就像敲鼓一樣咚咚咚咚的,搞得人心裡發慌。有一次我受不了,上樓找孩子媽媽商量:我是樓下的鄰居,要早起,能別在樓上跳繩麼?後來孩子不跳了。我剛下樓進屋,又開始跳了。我又上去說,後來又不跳了,想不到昨天又開始跳了!我特別生氣,直接就去樓上吵了起來……
  • 半秒五個花樣動作 杭州這群小學生跳繩玩出新高度
    2018-05-28 07:3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蓉說起跳繩,你可能覺得很簡單。但如果你想的只是一人一根繩,單純拼速度,那你可就OUT了。事實上,跳繩的玩法早已突破你的想像——四根繩子齊飛揚,一群人在交錯的繩中跳躍,在一次起跳的短短半秒裡,四到五個花樣動作讓人目不暇接,翻轉、騰空、側打、倒立等一連串的街舞、體操動作輪番上演……杭州富陽區場口鎮中心小學(以下簡稱「場口鎮小」)的這群小學生,就把一根普通的繩子,跳出了千姿百態。
  • 網友熱議:跳繩培訓班,火了!1分鐘要跳185個?這些老師說……
    導讀近日,一則「跳繩培訓班」的消息走紅網絡。一位杭州媽媽稱,老師為了抓孩子們跳繩,要求孩子每天跳繩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陪練」跳繩的需求居然催生了市場上的 「跳繩培訓班」。為了讓孩子儘快學會跳繩,市場上逐漸興起了針對學前兒童和一二年級小學生的「跳繩培訓班」,並且價格不菲。
  • 下城區小學生三跳新動向,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花跳愛上跳繩
    杭州現代實驗小學校長張剛一邊在場邊給自己的學校孩子們加油,一邊向本報記者介紹毽球比賽的玩法和訣竅。本次下城區小學生三跳比賽,除了跳繩之外,毽球比賽場面絕對是最熱鬧的。另外一個讓本報記者有些好奇的項目是牛皮筋。牛皮筋是很多家長少年時代的喜歡玩的遊戲,現在玩這個項目的孩子少。
  • 跳繩培訓火了 老師:與其寄託興趣班 不如督促娃鍛鍊
    其中,跳繩班成為「新秀」,一位培訓機構的教務老師告訴記者,今年四川省第一次舉行跳繩等級考試,「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測試中,跳繩考試是加分的重要項目。」而該機構的集訓班七節課一期,共840元,連續上7天。  記者了解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從小學到大學都分別規定了相應的評價指標,其中「一分鐘跳繩」項目中,性別不同、年級不同、所跳個數不同得分均不同。
  • 這群杭州娃,跳繩跳出了國門
    要說中心小學跳繩隊的由來,還要從學校的金晟輝老師講起。 2014年,為了應對體質測試,作為班主任的數學老師金晟輝利用課餘時間帶領著班上的孩子們練習跳繩。 「時間久了,因為孩子們覺得單調枯燥,我就去網上自學了花樣跳繩,學一點,教給孩子們一點。」金晟輝誇讚孩子們學得快,「我學半小時的動作,他們幾分鐘就學會了。」
  • 除了奧數英語,現在連跳繩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了
    她告訴記者,兒子「協調能力差」,以前一個都跳不了,後來幼兒園老師教了好長時間,也只能跳2、3個。眼看著馬上要升一年級了, 魏女士決定每天帶著孩子練習跳繩。從暑假開始,魏女士帶著孩子每天堅持跳,跳了三四個月,國慶前參加運動會時孩子竟然跳了120多個,讓她開心不已。「要個人陪著,不然孩子堅持不了,很枯燥,之前三天兩頭哭鼻子。」
  • 小學生跳繩培訓班費用上千 家長:除奧數英語連跳繩也不能輸在起跑線
    近日,一位來自杭州的母親因為小學二年級兒子的跳繩問題「壓力山大」,因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每天堅持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這位母親的煩惱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家長形容,跳繩,已經超越數學英語,成了一年級要邁過的「第一道檻」。跳繩,本來是幾十年來中國小學生的一個常規家庭作業和常見的鍛鍊身體的方式。
  • 小學生跳繩「從不及格到良好」我和孩子是這樣做的
    孩子只要上了小學,跳繩和語數外一樣,都是要考試,必須及格的。按照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要求,一分鐘17個才及格,87個才剛剛良好……小學男生、女生一分鐘跳繩評分標準我家娃一年期上學期體測跳繩成績是每分鐘12個……得了40分……不過,經過一個寒假,娃的成績華麗麗的變為了每分鐘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