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7日訊 6日,廈門理工學院文化產業與旅遊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未來媒體藍皮書:中國未來媒體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分析了中國未來媒體的年度進展、發展狀況、行業熱點及個別案例剖析,既概括總結出了未來媒體發展的三大熱點,又在「人工智慧」「5G」和「媒體融合」的三大背景的發展下分析預測了未來媒體發展將呈現的六大發展趨勢;既立足國內,深入分析了各種傳統與新型媒體的案例,又放眼世界,重點分析了英、日兩國智慧媒體的發展案例。一方面總結和分析了我國傳媒業前沿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行業管理和學術研究提供參考,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報告由「總報告」「行業篇」「熱點篇」「調查篇」「交流篇」五大部分構成。「總報告」展現了在媒體融合發展、信息化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相關國家戰略的指導下,2019-2020年未來媒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呈現融合化、智能化、全球化等特徵,結合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廈門市智能視聽產業發展,探討未來媒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並提出對策建議。「行業篇」重點從媒體5G應用發展、智能音頻、短視頻、移動新聞客戶端產品、未來媒體智能終端創新等方面,分析了2018年前後中國未來媒體發展現狀與特點。「熱點篇」圍繞「5G」時代下媒體場景分析、智媒體技術分析和算法新聞倫理研究回顧與展望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調查篇」通過大量一手調研數據的實證分析福建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發展現狀、福建老年人媒體接觸現狀等,並提出對策建議。「交流篇」精選韓國智能媒體發展和芒果TV、雲知聲等本年度行業發展的部分典型代表案例,試圖從不同的側面,不同視角來分析其發展經驗。
報告指出,2019-2020年,未來媒體發展主要有三大熱點:一是未來媒體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推向縱深。網際網路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向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邁進,產業智能化、跨界融合發展已成大趨勢。未來媒體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交互發展趨勢越發明顯,彼此間的相互影響也越來越大。二是5G時代下未來媒體的應用創新發展不斷加速。報告提出,5G業務的發展是全體系、全生態的過程,媒體的5G應用必將在新傳播時空重塑媒體的影響力、引導力、品牌力。媒體的接收場境發生變化,媒體接收頻次也發生變化。人的一天中,有多達180次接觸移動網際網路(手機、IPAD等 )。據華為公司預測,到2025年,平均每人將擁有5個智能終端。除了80億智慧型手機,個人PC、平板電腦、VR眼鏡、智能手錶、智慧屏等智能終端數量將超過200億個,通過5G可以使視頻通話、視頻娛樂、個人數據在不同終端間無縫切換。三是未來媒體的智能化發展逐步加速,融媒逐步向智媒發展。進入2019年以來,智能音頻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智能音頻從初級起步階段時追求智能語音內容、形態、設備、技術等逐步向關注如何與萬物互聯從智能到智慧的步調相匹配轉變。
報告分析認為,具有超級連接能力的5G網絡,將與數位化、大數據、雲和人工智慧全面融合,帶來產業的革命性變化,也將為人與人、人與物的連接方式帶來深遠改變。「5G」時代的到來, 驅動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的發展升級,多元的應用場景也將給傳媒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想像空間。智能化將成為未來傳播模式創新的核心邏輯,人工智慧不僅形塑整個傳媒業的業態面貌,也在微觀上重塑傳媒產業的業務鏈。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