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準入規定:7月1日起施行 附全文

2020-12-25 TechWeb

工信部今天發布公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已經2016年10月20日在工信部第26次部務會議上審議通過,現予公布,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2009年6月17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產業〔2009〕第44號)同時廢止。

新規對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準入條件、審查要求、檢測項目及依據標準、申請過程、相關服務等都做了詳細規定,並特別強調:

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準入,並給予警告,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撤銷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準入,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落實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規範新能源汽車生產活動,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以下簡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生產在境內使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汽車,是指《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國家標準(GB/T3730.1-2001)第2.1款所規定的汽車整車(完整車輛)及底盤(非完整車輛),不包括整車整備質量超過400千克的三輪車輛。

本規定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第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實施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的準入和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的日常監督管理,並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實施準入管理相關工作。

第五條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及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

(二)申請人是已取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的汽車生產企業,或者是已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完成投資項目手續的新建汽車生產企業。

汽車生產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也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完成投資項目手續。

(三)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1,以下簡稱《準入審查要求》)。

具備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條件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在企業集團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承擔相應監管責任的前提下,其下屬企業(包括下屬子公司及分公司)的準入條件予以簡化,適用《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2)。

(四)符合相同類別的常規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

第六條 汽車生產企業在已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的新能源汽車整車或者底盤基礎上改裝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改裝未影響到底盤、車載能源系統、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的,不需要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

第七條 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二)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見附件3),以及相同類別的常規汽車產品相關標準。

(三)經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檢測合格。

(四)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的安全技術條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制修訂情況,及時調整《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的有關內容,並在施行前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的文件。

(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書》(見附件4)及相關證明材料。

(三)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複印件,以及根據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辦理投資項目手續的文件。中外合資企業還應當提交中外股東持股比例證明。

第九條 申請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以下材料:

(一)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技術參數表(見附件5)。

(二)檢測機構出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報告。

(三)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十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收到準入申請後,對於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噹噹場或者在5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予以受理,並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十一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組織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申請進行技術審查,審查方式包括現場審查、資料審查。

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家庫,從中選取專家組成審查組。

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技術審查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規定第十條規定的期限內。

第十二條 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如已按照相同類別的常規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通過了審查的,免予審查《準入審查要求》中的相關要求。

第十三條 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規定開展新能源汽車產品檢測工作,不得擅自變更檢測要求。

第十四條 通過審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公告》發布。

不符合本規定所規定的條件、標準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予列入《公告》。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公告》載明的許可要求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

第十五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加強管理、規範使用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廠合格證,確保出廠合格證及其信息與實際產品唯一對應、保持一致。

第十六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售後服務承諾制度。售後服務承諾應當包括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保證承諾、售後服務項目及內容、備件提供及質量保證期限、售後服務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反饋、零部件(如電池)回收,出現產品質量、安全、環保等嚴重問題時的應對措施以及索賠處理等內容,並在本企業網站上向社會發布。

第十七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平臺,按照與新能源汽車產品用戶的協議,對已銷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運行安全狀態進行監測。企業監測平臺應當與地方和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測平臺對接。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妥善保管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態信息,不得洩露、篡改、毀損、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不得監測與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無關的信息。

第十八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為每一輛新能源汽車產品建立檔案,跟蹤記錄汽車使用、維護、維修情況,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狀況、故障及主要問題等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編寫年度報告(見附件6)。年度報告應當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存檔備查。

第十九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類別或者動力系統(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與已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同的,或者增加、變更生產地址的,應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本規定第八條所列的材料,原則上應當進行現場審查。

取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者燃料電池汽車產品準入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相同類別的純電動汽車產品準入的,只進行資料審查。

第二十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持續滿足《準入審查要求》和生產一致性等相關規定,確保新能源汽車產品安全保障體系正常運行。

第二十一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發現新能源汽車產品存在安全、環保、節能等嚴重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採取措施進行整改,並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二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保持情況、生產一致性情況和監測平臺運行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檢查方式包括資料審查、實地核查、市場抽樣和性能檢測等。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情況、監測平臺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準入審查要求》所列要求發生重大變化、生產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有違法行為等的,應當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

第二十三條 對於停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予以特別公示。

經特別公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恢復生產之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對其保持《準入審查要求》的情況進行核查。

第二十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信用資料庫,將企業違反生產一致性要求、申請材料弄虛作假、行政處罰等情況列入信用資料庫。

第二十五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不能保持《準入審查要求》,存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隱患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責令其停止生產、銷售活動,並責令立即改正。

第二十六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破產或者自願終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撤銷、註銷其相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準入。

第二十七條 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準入,並給予警告,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產品準入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撤銷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產品準入,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準入。

第二十八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擅自生產、銷售未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款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九條 已取得準入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應當按照本規定進行改造,並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報送滿足本規定的審查計劃,於24個月內通過審查。對於其取得準入時已審查的有關內容,免予審查。

自製自用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類客車生產企業,通過改造,滿足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有關生產客車底盤準入條件後,可申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準入。自製自用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類專用車生產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完成整車投資項目手續、滿足商用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有關準入條件後,可申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準入。自製自用新能源汽車底盤的改裝類客車、改裝類專用車生產企業,應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報送滿足本規定的審查計劃,於24個月內通過審查。

逾期未通過審查的,視為不能保持《準入審查要求》。

第三十條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符合《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

第三十一條 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應當同時滿足《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09年6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工產業〔2009〕第44號)同時廢止。本規定施行前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附件:

1、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

2、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

3、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

4、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書

5、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技術參數表

6、新能源汽車年度報告

2017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準入規定:7月1日起施行 附全文

相關焦點

  • 9月1日起,石家莊這些新規開始施行!影響你我生活!
    2020年7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查批准了《石家莊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條例(修訂案)》,將於今年9月1日起施行。》,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8月汽車產業政策: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降低,各地出臺消費獎勵政策
    其中,國家層面3項、地方層面12項,內容涉及新能源汽車、汽車零部件、出租汽車、汽車消費等方面。 8月19日,工信部正式發布最新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進一步放寬行業準入門檻,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 2017年新能源汽車政策,全在這了!
    1、雙積分辦法推遲實施  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將於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4、新能源汽車生產提高準入門檻  規定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均為新能源汽車,並且從生產資質、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提高準入門檻,強化安全監管要求。
  • 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再放寬;理想汽車納斯達克掛牌上市;CES首次改為...
    1、準入門檻降低 工信部修改新能源車準入管理規定7月3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的準入規定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
  • 7月1日起三亞將減免新能源汽車停車費 有效期3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6月3日訊 近日,三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三亞市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該市享受停放服務費的減免優惠。按照規定,自7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在三亞每日8時至22時,1小時內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22時至次日8時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規定有效期為3年。
  • 三亞7月1日起將減免新能源汽車停車費
    6月2日,三亞市發改委印發《三亞市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了該市新能源汽車享受停放服務費的減免優惠。《規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新能源汽車停在道路停車泊位,8時至22時1小時內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22時至次日8時,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停在實行政府定價的立體停車設施及機場、車站、碼頭、交通樞紐站配套的停車設施,30分鐘內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停在旅遊景區、公立醫療機構、未具備議價條件的住宅小區停車設施,以及政府全額投資建設的非立體公共停車設施,1小時內免收車輛停放服務費。
  • 2020年9月1日起實施的一批新規匯總(持續更新)
    全國性新規  新能源車生產企業準入門檻降低  工信部日前正式發布了修改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規定刪除了包括第五條以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等附件中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相關內容;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刪除了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  工信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負責人表示,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是為更好激發企業活力,降低企業準入門檻。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你的生活將有大不同!(附第二批司法解釋)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你的生活將有大不同!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9日掃描二維碼觀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覆〉等二十九件商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包含儲能、超級電容器等內容 工信部擬修改新能源車企準入管理規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北極星儲能網獲悉,2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決定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39號)進行修改,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在2020年3
  • 《摩託車報廢標準暫行規定》自10月1日起施行
    中新網北京9月4日消息:中國國家經貿委、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公安部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近日聯合發布了《摩託車報廢標準暫行規定》,該規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規定指出,累計行駛裡程達到10萬公裡的輕便兩輪摩託車、輕便三輪摩託車、兩輪摩託車和邊三輪摩託車,累計行駛裡程達到8萬公裡的正三輪摩託車應當報廢。
  • 五部委出臺「雙積分」管理辦法 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吳曉琴)記者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等五部委印發《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建立積分核算制度和積分管理平臺,明確積分核算方法,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的門檻。該辦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保持相對穩定 工信部稱「不會大幅退坡」
    經濟觀察網記者 幹群芳 郭有信1月11日下午,工信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候表示,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在1月11日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期間,很多企業問到,今年7月1日左右財政補貼是否還會像去年那樣退坡,年底是否完全退出。
  • 工信部修改「雙積分政策」:明確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
    6月22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其中明確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4%、16%、18%,並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 9月1日起開始施行!下學期學生仍然在線學習?教育部通知來了
    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細則》指出,國家對回收拆解企業實行資質認定製度。未經資質認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此外,《細則》對「回收拆解行為規範」和「回收利用行為規範」等作出明確規定。
  • 【法律法規】9月起,我們的生活將發生這些變化!
    》,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為每一輛新能源汽車產品建立檔案,跟蹤記錄汽車使用、維護、維修情況,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此外,新版《規定》刪除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有關「設計開發能力」的要求,降低企業準入門檻;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停止生產的時間由12個月調整為24個月;刪除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準入的過渡期臨時條款。
  •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辦法出臺
    工信部9月27日消息稱,《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已經2017年8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並經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審議同意,現予公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 9月1號可不只有開學
    》將於9月1日起施行。《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新能源車企準入門檻降低工信部印發新修訂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常識積累:關於「2020年9月新規」的考點清單
    2.國家醫保局印發《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範圍通過制定《藥品目錄》進行管理。3.2020年9月起,新能源汽車新政將大幅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工信部印發新修訂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財政部:新能源汽車/留學生購車均免稅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  6月28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繼續執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公布了將繼續實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其中和消費者關係最大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購置稅和留學生購車免稅的優惠了。此外,這項政策將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 9月來了!有大家期待的好消息,還有新規影響你的錢包、愛車、醫保……
    此外,《細則》對「回收拆解行為規範」和「回收利用行為規範」等作出明確規定。客運班車允許乘客沿途靈活下客交通運輸部發布2020年第17號部令,公布《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客運班車不得在規定的配客站點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無正當理由不得改變途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