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申夢芸
12月21日,冬至,成都暖陽當空,「今天宜曬太陽,宜吃羊肉!」市民小王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
對於很多成都人而言,冬至吃羊肉湯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而說起吃羊肉湯,小關廟街可能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地之一。那麼作為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同時也是疫情後的第一個冬至,今天小關廟街的羊肉湯生意如何?
12月21日11點過,封面新聞記者趕在第一個用餐高峰前來到小關廟街。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很顯然,今年的小關廟街還是那條著名的「羊肉湯一條街」。
生意熱
店家 :增加了近百張桌子
「這邊、這邊哈,14位,裡面請!」記者剛到達小關廟街路口,陣陣叫喊聲就傳了過來。在這裡,食客呼朋喚友、商家攬客吆喝、車輛鳴笛通行......各種聲響交織,組成了冬至市井裡的主旋律。
與前幾日記者走訪時相比,今天小關廟街最大的不同除了人流量暴增外,就是道路兩旁都擺滿了桌椅,這是店家們一早就準備好的。不管今年的大環境如何,店家們對今天的生意都抱有滿滿的期待。
當然,實際情況也沒有讓他們失望。中午12點半,用餐高峰到來,平時寬敞的街道此時已略顯擁擠,幾乎每家店裡都已坐滿,店外的打包攤點也被食客包圍。
記者了解到,今年小關廟街的羊肉在128元/斤左右,這個價格相較去年基本持平。「今年生羊肉漲了,但是這還合適,和去年差不多。」老食客陳大爺吹著湯裡的熱氣笑著說,每年冬至前後他都會來這裡吃羊肉,「就喜歡這個味道!」
那麼今年生意比起往年有什麼變化呢?「說實話,生意比去年還好些!」老李天下羊肉湯店的老闆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今年入冬更早,羊肉湯也賣得更早。而最直觀的就是今年該店添加的桌子達近百張,比去年還多了10餘張。
「為了應對今天的客流量,我們的各種服務人員也增加到50多人。」李先生手持對講機,在大堂裡快速穿梭時快速吼了一句,「今天生意火爆的讓人完全忘記了疫情。」
這樣的熱鬧場景,在今天的小關廟街隨處可見。
羊肉火
食客:生活要有點儀式感
店外車水馬龍,店裡熱鬧歡騰。
或兩三人,或七八人圍坐在湯鍋旁,長長的筷子從乳白的肉湯裡,夾起一塊肥瘦相間的羊肉,在飄著小米椒的料碟裡滾上一圈,送入口中......對於此時的食客而言,這就是冬至最美的享受。
記者走訪中發現,食客既有公司同事聚餐,也有家人親友團聚,同樣不乏情侶夫妻打卡。那麼為什麼會選擇冬至日來此吃一口羊肉湯呢?
在食客中,陳奶奶這一桌頗引人注目。這是一個老年「姐妹團」,年齡都在70歲上下。「習慣吧,冬至就是要吃羊肉。」陳奶奶笑著說,每年姐妹們在冬至前後都會來吃羊肉湯。
對於陳奶奶而言,冬至吃羊肉是習慣也是懷念。
「裡面人太多了,我們擠不進去,哈哈。」在店外的就餐區,秦先生和妻子同樣在享受著冬至羊肉湯的滋味,「雖然一年四季都在吃,但冬至還是要來,生活要有儀式感。」秦先生說。
對於秦先生而言,冬至吃羊肉是儀式也是幸福。
「今天是順路過來的。」中午12點半,胡先生和女朋友已經快吃完準備離場。「我們一般不在冬至來吃,太擠了,但冬天肯定要吃羊肉。」胡先生看著滿堂食客抬了抬眼鏡笑著說,今天剛好在附近辦事,所以才過來。
對於胡先生而言,冬至吃羊肉是生活也是享受。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站在年末回望過往,大家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但不管經歷了什麼,生活總有精彩,就像在冬至日,來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