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案審查「張家慧幹預案件」:讓公平正義歸位 | 新京報快評

2021-02-08 新京報評論

不因既往而不咎,而是「全面逐案審查」,體現的是對司法本身的負責。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截圖。

文|胡印斌

 

1月26日,在2021年海南「兩會」上,海南高院院長陳鳳超作海南高院工作報告時表示,2020年海南高院對張家慧幹預過的案件全面逐案審查,已對5起案件依法啟動再審糾正程序。此前,海南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獲刑十八年。隨後張家慧案聯合調查組督促海南省高院對所涉案件啟動內部監督程序進行審查複查。

 

此前已有媒體披露,引爆張家慧案的重慶包工頭易真武涉敲詐勒索一案,也將再次開庭審理。結合此次海南高院在省兩會上的表態,公眾會發現,隨著去年12月4日,張家慧涉嫌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落槌宣判,以往導致案件一度纏繞糾結的那些因素,將不再成為困擾。

 

正如海南省高院所公開表示的,「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要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這意味著,不止張家慧案會得到依法處理,她插手過的案件也會在法律框架下得到重新審視。

 

這樣的情形不僅為案件當事人所樂見,也是對一段時間以來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隨著對張家慧幹預過的案件全面逐案審查,以及再審糾正程序的啟動,相信因權力不正當幹預而遺失的公平正義也能儘早回歸。

 

張家慧案一審判決以後,新京報記者梳理判決書發現,她幹預的60多起案件中,承辦人員按照其意思辦理的案件有28起,其中大部分改變了裁判走向。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海報。圖源海南高院微信公眾號。

 

每一起案件都對應著一個社會生活的切面,都關係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可以說,圍繞著張家慧這個「關鍵少數」,已經形成了一條徇私枉法、權錢交易的利益鏈。

 

一方面,案件當事人通過律師或公職人員充當司法掮客,向張家慧輸送利益,尋求司法幫助;另一方面,張家慧則通過直接給法院負責人打電話、向承辦法官打招呼、直接施壓,有時還以職務之便發表傾向性觀點等,對案件裁判走向施加影響。

 

從現實看,被吸附在這條利益鏈上的相關人員,有18名律師及眾多公職人員。可見張家慧案「遺毒」確實很深,這影響的不僅僅是具體案件的裁決結果,更是公眾對司法的信心。

 

此番海南高院決定啟動「逐案審查」,是務實之舉,也宣示了當地重建司法公信力的決心。不因既往而不咎,而是「全面逐案審查」,這體現的是對司法本身的負責。 

據披露,海南省法院系統深刻吸取張家慧司法腐敗的慘痛教訓,開展了審務督察和司法作風專項整頓工作,對含省高院在內的全省30家法院全面開展審務督察和司法作風專項整頓,共查擺問題5784條,已全部按時整改完畢。同時,堅決配合省紀委監委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追責,2020年全省法院共提醒談話801人,誡勉談話2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及追究刑事責任13人。

這樣刮骨療毒,也能讓正義更好地歸位。也只有堅決懲治腐敗,強化制度監督,徹底斬斷執法司法領域背後的權力魅影,才能為民眾提供更高質量、更公平公正的司法服務,讓法治被人們所信仰和尊崇。

 

□胡印斌(媒體人)

編輯:陸玖  實習生:潘宇潔  校對:李立軍


推薦閱讀:

「要不要跟風吹捧老師」不該再成為一個問題 | 新京報快評

破解「西藏冒險王」死亡疑雲,靠縝密證據而非腦補猜測| 新京報快評

用「戀愛論」回應教師性侵案,學校更難遮羞| 新京報快評

尷尬!拜登就任首日,就被白宮發言人說成了「歐巴馬」 | 京釀館

志願者與物業「互懟」:及時溝通方能利於協力抗疫 | 新京報快評



來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囤年貨啦!

相關焦點

  • 本質上就是違規補課 | 新京報快評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源新京報網。 文|熊丙奇據澎湃新聞報導,1月29日,有自稱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學生的人反映稱,寒假期間學校安排了網課的作息表,課程從早上5點半一直上到晚上10點。「不交全款別入住」,隔離酒店不能沒起碼的人文關懷 | 新京報快評逐案審查「張家慧幹預案件」:讓公平正義歸位 | 新京報快評「血吊墜」送男友可「闢邪」?別把迷信當作「浪漫」 | 新京報快評尷尬!
  • 聯合調查組通報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再審
    聯合調查組關於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的通報2020年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現將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通報如下。一、關於張家慧案件涉案人員處理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會同司法行政機關,依規依紀依法對涉案律師有關問題進行處置;已對部分涉案法官和公職人員立案審查調查,部分涉案法官已被定罪處罰,其他涉案人員正在依規依紀依法分類處置。調查處理意見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張家慧判決書裡的秘密:省高院副院長的斂財、判案潛規則
    審查調查期間,經組織反覆教育,張家慧坦白了部分組織已掌握的受賄犯罪問題,後主動交代了組織未掌握的其他受賄犯罪問題。新京報記者梳理判決書發現,張家慧主要通過其前夫劉遠生、外甥劉磊和一些法官受賄;行賄人中律師佔比超過一半,不少人為了與張家慧結交,經營多年。
  • 張家慧判決書裡的秘密:省高院副院長的斂財、判案潛規則
    新京報記者梳理判決書發現,張家慧主要通過其前夫劉遠生、外甥劉磊和一些法官受賄;行賄人中律師佔比超過一半,不少人為了與張家慧結交,經營多年。此外,張家慧會通過向承辦法官打招呼、在審委會替請託方「代言」等方式幹預案件走向,但並非所有司法人員都會買帳,有的法官會直接回絕。張家慧案宣判後,海南省委政法委官方微信公眾號「海南政法」於12月11日發布了相關通報。
  • 聯合調查組通報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
    2020年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現將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通報如下。一、關於張家慧案件涉案人員處理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會同司法行政機關,依規依紀依法對涉案律師有關問題進行處置;已對部分涉案法官和公職人員立案審查調查,部分涉案法官已被定罪處罰,其他涉案人員正在依規依紀依法分類處置。調查處理意見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讓公平聽得見 讓正義可實現 —檢察機關公開審查聽證不起訴案件
    為了保證案件辦理公開、透明、規範,哈爾濱市依蘭縣人民檢察院嚴格按照聽證會法定程序組織召開對3起案件的聽證會。 參加公開審查的哈爾濱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援助律師、公安機關代表參加。 均按照公開審查的程序,對案件事實、適用法律充分發表意見,與會人員一致同意我院對上述三起案件的擬不起訴意見。
  • 張家慧案判決書披露:海南一法院庭長受賄五千美元,現已被雙開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獲取到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判決書披露,為了幫助張家慧丈夫的公司少繳納4600多萬元的增容費,曾任海口市秀英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的李會勤,收受張家人給予的5000美元和兩條煙,目前李會勤已被雙開。
  • 張家慧受賄四千萬背後:落馬後調查組2天收200餘封舉報信
    2020年12月11日,張家慧案聯合調查組發文稱,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另外,張家慧行政枉法裁判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已依法啟動追繳程序。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張家慧接受調查後,調查組在2天內收到了200多封舉報信。目前已有多名法官、律師接受調查。
  • 張家慧受賄四千萬背後:落馬後調查組2天收200餘封舉報信
    在主導案件過程時,張家慧常給案件承辦人「打招呼」,還會在審委會上發表有利於請託人的意見。她還曾讓人向承辦法官轉達她的裁判思路。被張家慧過問的案子涉及地產、教育等多個行業,以民事、行政案件居多。2020年12月11日,張家慧案聯合調查組發文稱,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
  • 追蹤|張家慧受賄四千萬背後:落馬後調查組2天收200餘封舉報信
    新京報記者在海南調查發現,已被公布的行賄者大多具有司法系統背景。一位海南企業主表示,部分本地律師在接案子時會直接告知行賄價碼。在主導案件過程時,張家慧常給案件承辦人「打招呼」,還會在審委會上發表有利於請託人的意見。她還曾讓人向承辦法官轉達她的裁判思路。被張家慧過問的案子涉及地產、教育等多個行業,以民事、行政案件居多。
  • 張家慧案判決:海口中院多名法官接受請託致案件錯判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12月9日,新京報記者獲取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判決書顯示,為少繳納4600多萬元的增容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夫婦向現任海口市秀英區法院院長請託,張家慧外甥向秀英區法院原行政審判庭庭長行賄,致一審判決支持張家慧丈夫公司的訴求。
  • 張家慧受賄四千萬背後:大小案子明碼標價,退休法官稱其不務正業,像是找不到好工作才來的法院
    2020年12月11日,張家慧案聯合調查組發文稱,對經審查確有錯誤的案件,將依法提起再審,及時予以糾正。另外,張家慧行政枉法裁判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已依法啟動追繳程序。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張家慧接受調查後,調查組在2天內收到了200多封舉報信。目前已有多名法官、律師接受調查。
  • 張家慧案情披露:給錢就打招呼 31人行賄含18名律師
    向張家慧行賄的37人中,有18名律師,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而張家慧幹預司法的方式粗暴而多樣,有的向下級法院負責人打電話、向相關承辦法官打招呼,要求關照相關請託人一方,有的電話施壓「是他們家的事,要關照一下」後,又派人進一步向承辦法官轉達要求,有的親自在審委會發表有利於請託人一方的觀點。
  • 張家慧案情披露:給錢就打招呼,31人行賄含18名律師
    張家慧 資料圖從案例看,張家慧身為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便利,大肆幹預司法、徇私枉法。向張家慧行賄的37人中,有18名律師,其餘19人包括涉訴的企業主和官員。另一方面,「案件一進門,請託找上門」,執法司法領域背後的人身權利影響、巨大的經濟利益讓很多案件當事人、司法掮客趨之若鶩,想方設法「圍獵」司法人員。以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兩宗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為例,在張家慧幹預下,裁判結果和一審判決相比,海醫附院共計少支付約1320萬元,其中「利差」之大令人咋舌。
  • 聯合調查組通報張家慧案有關問題:部分涉案法官...
    一、關於張家慧案件涉案人員處理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會同司法行政機關,依規依紀依法對涉案律師有關問題進行處置;已對部分涉案法官和公職人員立案審查調查,部分涉案法官已被定罪處罰,其他涉案人員正在依規依紀依法分類處置。調查處理意見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長安劍評張家慧被判: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
    張家慧只是這場全國性的暴風式自我革命浪潮中淘汰的一粒砂塵而已。12月1日,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總結會召開——截至11月30日,試點地區處分處理2247人,其中廳局級幹部2人、處級幹部227人;立案審查448人;移送司法機關39人。刀刃向內,真槍真刀,直指痛處。
  • 「最富女法官」張家慧之地產往事:九成「案中案」關聯房地產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張家慧等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警示教育大會暨以案促改工作部署會,深入剖析張家慧等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提出以人為鑑,以案促改,推動全省法院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此前的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對被告人張家慧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
  • 最富院長張家慧案,為何不能異地審理?
    首先是因為此案的敏感性,一個法院副院長,張家慧長期粗暴幹預司法,難道受害者沒有舉報過?海南省法院及上級的監督機制何在?誰又應該為此負責?張背後有無保護傘?其第一條第五款規定: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係,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 「最富女法官」張家慧之地產往事:收錢的「案中案」九成為房地產官司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張家慧等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警示教育大會暨以案促改工作部署會,深入剖析張家慧等人嚴重違法違紀案件,提出以人為鑑,以案促改,推動全省法院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此前的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對被告人張家慧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
  • 張家慧涉及部分案件因其腐敗行為影響裁判結果,其他公職人員和律師...
    12月11日,聯合調查組發布了關於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的通報。2020年12月4日,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張家慧受賄、行政枉法裁判、詐騙案一審公開宣判,現將張家慧案件有關問題通報如下。一、關於張家慧案件涉案人員處理的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會同司法行政機關,依規依紀依法對涉案律師有關問題進行處置;已對部分涉案法官和公職人員立案審查調查,部分涉案法官已被定罪處罰,其他涉案人員正在依規依紀依法分類處置。調查處理意見將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