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10月21日報導,印度、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將聯合舉行「馬拉巴爾」海上軍演,並且印度還發表聲明「四國將共同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致力於建立基於規則的新國際秩序」。此消息一出,引起各國廣泛關注。外界紛紛猜測,這場軍演就是故意演給中國看的。難道這場演習會成為「亞洲小北約」的起始點?
「馬拉巴爾演習」促使四國軍事合作實體化?
從印度和西方媒體的報導來看,隨著印度同意澳大利亞在今年底正式加入「馬拉巴爾2020」演習,這很可能會給美印日澳的「四國集團」帶來實質性變化。同時也有專家認為:澳大利亞正式加入「馬拉巴爾軍演」標誌著「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已經在軍事合作層面走向實體化。
由於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當前與中國的關係都充滿某種「對抗性」氣氛,因此「針對中國」的聲音很快就成為主導。
其實早在2007年,澳大利亞就參加了「馬拉巴爾軍演」。當時還有外媒報導:印度不想影響到中印關係,所以沒有邀請坎培拉參加軍演。近年來,雖然澳方多次透露想要參加軍演的意圖,但印度都考慮到中印關係、因此選擇拒絕。
毫無疑問,今年澳大利亞重新成為「馬拉巴爾演習」的一員,一方面是由於中印邊境問題還在處理當中、印度已經不再考慮中國的態度,另一方面似乎也證明「四方安全對話」已經正式邁出了重要一步。
澳大利亞國內對此次演習也十分重視,澳大利亞外交部和國防部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坎培拉參加馬拉巴爾演習,標誌著「澳大利亞國防軍迎來裡程碑式的機遇」。顯而易見,「馬拉巴爾演習」或許成為了四國軍事合作實體化的一個開端。
「亞洲小北約」能否形成?中國怎樣應對?
那麼既然四國已經在軍事合作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那麼是否意味著「亞洲小北約」即將形成?事實上,在亞洲打造出一個類似北約的軍事同盟,並不是美國這幾年才有的想法,它其實已經醞釀已久。但是為什麼美國「重返亞太」都喊了這麼多年,「亞洲小北約」還是沒有搞起來?
這主要就是因為目前在美日印澳四國內部,利益複雜、各有各的小算盤。當然,川普無疑是最樂見其成的。因為一旦軍事同盟形成,就相當於美國在亞洲地區有了「眼睛」,通過與這三個國家的合作就能進一步加強對亞太事務的控制、進入推行「霸權主義」和「美國優先」策略。但是日本、印度、澳大利亞這三個國家卻存在不同的利益範圍,尤其是印度對澳方的態度十分微妙。
儘管這次軍演很可能是在對中國釋放危險信號,但對中國而言,這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美國多年來致力於建設「亞洲小北約」、卻長期沒有起色,除了周邊國家利益複雜之外,還有中國實力強大、很多國家都依賴與中國的經濟聯繫這個重要原因。看來「亞洲小北約」很可能還沒搞成就要解散,莫迪最終還是會認慫。因此綜合來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堅定發展、不斷增強國防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