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中國最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因為曾經做過老師,對教育也有自己非常獨特的見解,在最近的一次談話中,馬雲就說道:
我們的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表揚誰家的孩子特別特別會讀書,成績特別好。我們也希望表揚一些孩子,誰家誰家的孩子朋友多,誰家的孩子有擔當,有責任感。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他才會面對未來的挑戰,朋友多的孩子他將來的運氣才會好。
忽然感覺馬雲比很多教育家、名師專家更懂教育。我們現在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對學習之外的事統統不關心。那怕孩子一個朋友也沒有,但只要學習好,家長也是驕傲和自豪的。
第一:中國的家長太喜歡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了。
世界上恐怕只有我們中國的家長最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了。
小時候比學習;長大了比看誰考的大學好;再大點比看誰掙的錢多;再大點看誰的婚姻幸福,一步步比下來,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就會失望傷心,只要自己的孩子比別人過得好,就會驕傲的滿世界炫耀。
每個孩子小時候聽得最多的話可能就是:你看看那誰誰誰,人家和你一個班,同樣的老師教,同樣的作業,人家怎麼就考了100分呢?你上課幹什麼了?
在很多家長眼裡,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好。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有缺點,都不完美。
我們的家長最大的毛病就是: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高,批評太多,表揚太少。而且尤其喜歡在學習上不斷地反覆地打擊孩子。
第二:擔當、責任感對一個人的成長實際比成績更重要。
也許有人說了,小孩子懂什麼叫擔當和責任感。高考又不考試責任感和擔當,就算孩子做得很好又有何用?
實際人的很多可貴的品質就是在小時候養成的,如果小時候不具備這些品質,長大了再去培養,很多也培養不成。
如果我們的每個孩子都有擔當和責任感,都知道感恩父母報效祖國,他自然會努力學習;如果每個孩子都明白自己的使命,整個社會風氣也會好轉很多。清北的學生如果從小就有擔當,他們還會留在國外不回來嗎?清北的學生如果從小就有報國的志向,他們可能為了榮華富貴留在國外嗎?
這個社會之所以問題多多,就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價值觀出現了偏差,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集體,更不考慮國家。不管任何情況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孩子長大不可怕嗎?
第三:不會玩,不會交朋友的孩子註定是孤獨的不快樂的。
目前很多孩子之所以抑鬱、孤僻,不愛說話,害怕交流,除了學習壓力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會玩,沒有朋友。
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沒怎麼玩過,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所以他們很多人是不會玩的,就算有點時間也是看看電視玩玩手機,根本不想著和朋友一起玩點什麼。
他們除了學習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不知道什麼好玩,更不知道怎麼玩會更開心。正因為不會玩,所以也沒有朋友。
這樣的孩子一生註定是不幸福的。就算掙了很多很多錢,也不會有幸福感,因為不會分享和交流。
馬雲老師的教育觀總是那麼獨特,可能有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當今還是應該以分數為重,因為分數低,連大學都上不了,還談什麼擔當和責任感?
但是,看看我們的教育,是不是過於追求分數了呢?分數固然很重要,但還有很多比分數更重要的,那就是擔當和責任感,這不僅關係到一個孩子的未來,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會學習,對父母、對集體、對國家沒有任何責任和擔當,我們的國家還有希望嗎?
希望我們的家長以後再表揚孩子,不要光表揚別家的孩子學習好,而是表揚誰家的孩子更有擔當和責任感,朋友更多。如果每個家長都這麼做,那麼我們的孩子必然會成為有擔當和責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