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老年人中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沒有治癒的辦法。
由於大部分的AD患者都是老年人,除了科學地接受藥物治療延緩病情以外,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也能起到補充營養,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AD患者應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進餐?本期小編根據專家們的建議,梳理了一份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飲食清單。快快收藏起來!
01
這些食物是最優選擇
優質蛋白
要想保證人體大腦可以正常活動,就必須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在人體眾多器官中,大腦富含蛋白質最多,蛋白質是控制大腦智力活動的重要因素。多讓患者食用動物蛋白,如魚肉、瘦肉、雞肉等,還要多讓患者攝入植物蛋白。
卵磷脂
各種豆製品、花生、菌類、山藥、芝麻、蛋黃等食物中都富含卵磷脂,食用之後,有助於提高智力,延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智力衰退。
不飽和脂肪
如果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相對而言,不飽和脂肪有助於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細胞物質。
如胡桃仁中富含的亞油酸,就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患者每天可以食用50~70g,雞蛋、花生、新鮮的魚腦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很有益處。
02
這些食物千萬避開
重金屬物質
已經明確,鋁、鉛、汞等物質對大腦細胞有毒害作用,其接觸量與智力衰退和痴呆發生呈正相關。所以,在安排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日常膳食時,便應警惕和儘量少吃或不吃含松花蛋、爆米花、受汙染水域裡的魚類、貝類等食物。
一般脂肪
無論是否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要儘量減少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就要少接觸脂肪。目前關於脂肪的研究表明,脂肪的不同類型相比脂肪攝入量對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影響更大。所以黃油或人造奶油、紅肉(每周不超過四份)、奶酪、糕點、油炸/快餐都要避開。
酒精
酒精攝入過多也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病情,所以對於患者來說,離開酒精是更好的選擇。
03
這樣進餐老人更舒心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智力衰退,甚至有些人不能主動進食,如果飲食護理不周,還會引發已患疾病(如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的併發症,甚至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而衰竭死亡。所以,照護者要對患者進行積極、周到、耐心的日常飲食護理。
1、餐具要防受傷:如果老人能自己進餐,最好使用湯勺,為防止刺傷,要避免使用尖銳的金屬刀、叉。餐具宜選擇託盤,應是不易破損的不鏽鋼製品或木製品。
2、餵食務必細緻:對不能自己獨立進食的患者,則需要護理者為病人餵食。餵食前,要徵得患者同意戴上圍嘴布巾,以防止把衣服弄髒。餵食時,如果患者能夠坐起,最好讓其保持坐位。一次不要餵得太多,速度不能太快,以給患者足夠的咀嚼時間。盛有過熱食物的器皿一定要遠離患者,以免燙傷老人。
3、飲食要規律:應保持一日三餐的規律性,要定時、定量,要饑飽適中。食物烹調以蒸、煮、燉為主,要做得軟爛,以利咀嚼和消化。為增進食慾,食物加工還要注意色香味,但不必太精緻。
4、吞咽困難要最警惕:有些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受損,咽不下大塊的食物,喝流質食物時,又會出現嗆咳。對此類病人,就要餵飼糊狀食物。糊狀食物的調配也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則,為防止熱量不足,可少量多餐,每間隔4~5小時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