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專家推薦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飲食清單

2020-12-25 騰訊網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老年人中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沒有治癒的辦法。

由於大部分的AD患者都是老年人,除了科學地接受藥物治療延緩病情以外,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對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也能起到補充營養,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AD患者應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進餐?本期小編根據專家們的建議,梳理了一份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飲食清單。快快收藏起來!

01

這些食物是最優選擇

優質蛋白

要想保證人體大腦可以正常活動,就必須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在人體眾多器官中,大腦富含蛋白質最多,蛋白質是控制大腦智力活動的重要因素。多讓患者食用動物蛋白,如魚肉、瘦肉、雞肉等,還要多讓患者攝入植物蛋白。

卵磷脂

各種豆製品、花生、菌類、山藥、芝麻、蛋黃等食物中都富含卵磷脂,食用之後,有助於提高智力,延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智力衰退。

不飽和脂肪

如果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相對而言,不飽和脂肪有助於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細胞物質。

如胡桃仁中富含的亞油酸,就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患者每天可以食用50~70g,雞蛋、花生、新鮮的魚腦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很有益處。

02

這些食物千萬避開

重金屬物質

已經明確,鋁、鉛、汞等物質對大腦細胞有毒害作用,其接觸量與智力衰退和痴呆發生呈正相關。所以,在安排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日常膳食時,便應警惕和儘量少吃或不吃含松花蛋、爆米花、受汙染水域裡的魚類、貝類等食物。

一般脂肪

無論是否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要儘量減少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就要少接觸脂肪。目前關於脂肪的研究表明,脂肪的不同類型相比脂肪攝入量對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影響更大。所以黃油或人造奶油、紅肉(每周不超過四份)、奶酪、糕點、油炸/快餐都要避開。

酒精

酒精攝入過多也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病情,所以對於患者來說,離開酒精是更好的選擇。

03

這樣進餐老人更舒心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智力衰退,甚至有些人不能主動進食,如果飲食護理不周,還會引發已患疾病(如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的併發症,甚至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而衰竭死亡。所以,照護者要對患者進行積極、周到、耐心的日常飲食護理。

1、餐具要防受傷:如果老人能自己進餐,最好使用湯勺,為防止刺傷,要避免使用尖銳的金屬刀、叉。餐具宜選擇託盤,應是不易破損的不鏽鋼製品或木製品。

2、餵食務必細緻:對不能自己獨立進食的患者,則需要護理者為病人餵食。餵食前,要徵得患者同意戴上圍嘴布巾,以防止把衣服弄髒。餵食時,如果患者能夠坐起,最好讓其保持坐位。一次不要餵得太多,速度不能太快,以給患者足夠的咀嚼時間。盛有過熱食物的器皿一定要遠離患者,以免燙傷老人。

3、飲食要規律:應保持一日三餐的規律性,要定時、定量,要饑飽適中。食物烹調以蒸、煮、燉為主,要做得軟爛,以利咀嚼和消化。為增進食慾,食物加工還要注意色香味,但不必太精緻。

4、吞咽困難要最警惕:有些老年患者吞咽功能受損,咽不下大塊的食物,喝流質食物時,又會出現嗆咳。對此類病人,就要餵飼糊狀食物。糊狀食物的調配也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則,為防止熱量不足,可少量多餐,每間隔4~5小時吃一次。

相關焦點

  • 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這是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白。像愛麗絲一樣,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狀態。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又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000萬。」
  • 阿爾茨海默病始於腸道嗎?
    原創 Goop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研究表明,記憶喪失有許多潛在原因,它仍然是最具破壞性的衰老疾病之一,幾乎影響到我們認識的每個家庭。在確定預防和逆轉記憶喪失的方式方面,似乎特別有前途的一條新聯繫是腸道與大腦之間的聯繫。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讓每位老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日期:[2018年10月1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6]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它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統計顯示,目前老人走失情況越來越多,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年齡越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越高,85歲以上老人每4人中就有1人患病。走失期間,他們精神上孤立無助,身體上飢餓寒冷,甚至會因為不認識路、不記得交通規則,對生命造成威脅。老人走失的時間越長,對他們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在我們採訪中專家介紹,目前他們接診的患者中,最長的活了15年。這常常讓照顧他(她)的家人因看不到希望而痛苦不堪:這既是生離,也將是死別。全世界,大約每3秒鐘就有1位痴呆症患者產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的痴呆患者。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預計到2050年,痴呆患者將上升至1.52億。其中,約60%-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已經超越癌症,成為最可怕的疾病。
  • 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減退、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這類詞就開始頻頻出現在生活中,那麼什麼是阿爾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一、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發生於老年人群。
  • 年均花13萬,一人失智,全家失衡:誰來照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已有一千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群體將超過三千萬人。這種疾病也成為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癌症後,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 一場與遺忘的漫長較量:聯誼會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屬互相安慰
    他們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屬。一月一次的阿爾茨海默病家屬聯誼會,是他們日益縮小的社交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安慰,在這裡,大家的苦痛是相通的。這是一場特殊的採訪,在這場採訪中,我們已無法探究患者當事人心中所想,只能從他們的至親——也是陪伴者口中,去了解這可能長達十數年的困難與煎熬。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記憶逐漸減退為一張白紙。
  • 正確認識記憶力衰退 如何區分普通健忘與阿爾茨海默病
    在活動現場,專家從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特點,中醫養生保健,以及關注度很高的記憶力衰退等方面,進行了科普宣傳。其中,關於老人記憶力下降這個問題,南京市中醫院老年病科高曌主任進行了分析。其實,有的老人記憶力下降是正常的,但有的卻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信號。
  • 阿爾茨海默病是腦功能退化現象,因此無需吃藥?藥師闢謠,說出實情
    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狀和病因 記憶力減退是阿爾茨海默病典型的早期症狀,但由於這種情況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由於阿爾茨海默病到目前為止的發病機制仍未清楚,推測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因此目前也沒有特效藥物可以逆轉腦功能受損,所以目前以對症治療為主,但可以減輕患者症狀,延緩疾病進展。
  • 全球首個阿爾茨海默病預防指南發布,共有21條推薦意見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1名痴呆病患者產生。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萬痴呆患者,預計到2050年,將達1.52億,其中約60%-70%為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在中國,目前約有1000萬AD患者,預計到2050年,我國AD患者將超過4000萬。
  • 高膽鹼飲食可抗擊阿爾茨海默病!
    AD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多起病於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遲緩且不成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一旦腦內長期處於持續性低膽鹼狀態,會導致膽鹼能神經元缺失,進而發生乙醯膽鹼酶缺乏,同時導致大腦記憶區細胞發育異常,這些都是AD患者認知功能減退的元兇。也就是說,想要延緩甚至阻斷AD的發展,維持腦內膽鹼的正常水平至關重要。高膽鹼飲食與AD/FAD如何維持腦內膽鹼水平?既然膽鹼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自然選擇最安全的方式—飲食。
  • 我國獨立研發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購買!
    大家都知道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那麼大家知道基因檢測可為診斷提供參考嗎?
  • 25歲或得阿爾茨海默病 滬上專家建議公眾自測記憶力
    如何正確認識阿爾茨海默病?昨天,由市科協、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在科學會堂舉行,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認知障礙分會常務委員李霞介紹,她治療過的最年輕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只有25歲。
  • 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賈建平表示,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多個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試者病程已處於較晚的階段。
  • 得沒得阿爾茨海默病 自己可以畫個鐘測一測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損害類疾病。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宣傳日,據《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估算,目前全球有超過5000萬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到2050年預計將增長至1.5億人左右,每3秒就會有一人確診。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網友熱議:默默安利《忘不了餐廳》,講...
    虎撲9月21日訊 9月21日,據統計,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有三個低:認知程度低、就診率低、接受治療的比例更低。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給生命兩端同等的關愛!】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類型,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 阿爾茨海默病終於迎來新藥
    2019年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九期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大陸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這款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將為廣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也一舉打破了該領域全球17年無新藥上市歷史。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當前,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多。
  • 老人出現這七個症狀要當心阿爾茨海默病!
    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阿爾茨海默病。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痴呆症」, 是一種神經退行性老年痴呆,多發於中年或老年早期,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阿爾茨海默是最先描述這一病症的人。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物靶點被證實
    原創 Recerca 阿爾茨海默病近期發表在《神經治療學》(Neurotherapeutic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新的藥理靶點。研究結果表明,在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中,抑制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EH)可以減少神經炎症過程,改善機體的內源性反應,減少引起這種類型痴呆的神經元損傷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