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養中蜂翻巢過箱,方法簡單易懂,一學就會

2020-12-20 農村李小傑

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因為在之前剛誘來進箱時都是在箱蓋上築巢,不太利於管理中查看蜂王產卵情況和起臺等,有條件的可以採取割脾過箱的方式過到活框蜂箱內養殖,我在給土養蜂方木箱過箱時都是採用翻巢過箱,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先用噴煙器裝幹艾草或者直接點燃幹艾草給需要過箱的蜂群巢門處先噴些煙霧,讓蜂群不容易蟄人,然後在蜂箱旁平坦處放上一張凳子或者其他東西作為放置的地方,接下來將土養蜂箱沿著蜂巢造脾的方向迅速順時針翻轉過來放置在凳子上,讓蜂箱蓋朝下底朝上,最後慢慢提起蜂箱,只留下蜂箱蓋和倒立的巢脾。

下一步手提收蜂籠輕放到蜂巢上,繼續朝蜂巢上噴煙,驅使蜂群離開巢脾進入收蜂籠中,還可同時用手輕敲蜂箱蓋,讓蜜蜂更快進到收蜂籠內,方便之後的操作。

等到蜜蜂基本上進到收蜂籠內後將收蜂籠及蜂群掛在原蜂箱處,就可以用刀將蜂箱蓋上的巢脾依順序割下來,操作時儘量保證巢脾仔脾的完好,割除部分封蓋蜜後可以將巢脾上到活框上,然後依次放置到活框蜂箱中,最後將收蜂籠中的蜂群全部抖落蜂箱內迅速蓋上,完成過箱。

土養過活框應選擇在當地蜜源豐富、巢內仔脾比較多時進行,過箱後不容易發生逃蜂,操作時間以下午至傍晚天黑前為最佳。

好了,以上就是個人在給傳統土法養殖的中蜂翻巢過箱時的一些經驗,希望對有此困惑的蜂友們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方法和意見,歡迎留下你的評論;覺得我的經驗值得參考,歡迎關注@農村李小傑 ,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中蜂定地土養,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就可以讓蜂群健康發展
    究其原因,一個是一開始個人的養殖經驗不足,導致一些可能對的方法因為錯誤的操作而失敗;一個是思想不夠開闊,導致每一次實驗都是閉門造車,缺乏與廣大的蜂友交流學習。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在自己五六年的養蜂實踐基礎上,我與全國各地蜂友時時探討,不斷向養蜂前輩們學習,與蜂友們交流,現將這段時間的階段性總結整理出來,讓對中蜂土養有興趣的蜂友們有一個參考,算是對土蜂土養盡一點綿薄之力。
  • 如何實現中蜂高效土養,根據中蜂的這些特點,可以給我們新的思路
    或者說,現代中蜂土養的回歸,不是因循守舊,而應該繼承和發展。最終目的,是尋找到一個更好的中蜂養殖模式。根據這幾年對中蜂土養的思考和交流,針對蜂友們的疑惑以及對中蜂土養的展望,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認識和了解。一、為什麼要呼籲中蜂土養的回歸?
  • 再說中蜂懶養,詳解我自創的土養模式,讓你一目了然
    為什麼是裝訂木條框而不是直接用木板讓蜂群做巢?因為木板無法讓蜂群上下通行,一旦翻轉,上下箱之間就隔斷了,蜂群就不能向下繼續做巢房。再說一下具體操作。就是在分蜂后,新王開產後將蜂群抖蜂入箱後,將木條框放上去,蓋上覆蓋布,再蓋上木板。木板上面再加蓋油布或者其他防水材料,蜂群安置完畢。2、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就是基本不管理。只在流蜜前20天將蜂巢翻轉即可。
  • 中蜂土養,蜂箱單個放一排,中間空間隔幾米最好?為什麼?
    中蜂土養,蜂箱單個放一排,中間的距離可以間隔在1米~2米左右比較好,因為,中蜂的認巢能力差,當新蜂王交尾回巢的時候,蜂箱之間的距離較近,容易出現新蜂王誤入其它蜂箱的情況出現,導致新蜂王被工蜂圍王。我來告訴大家,蜂友會為你解答問題,歡迎點關注了解更多養蜂知識!
  • 中蜂土養輸給活框飼養的三個「細節」,中蜂定點飼養培育強群
    土養中蜂是模擬中蜂自然環境,給蜂群製造一個幽閉黑暗的通風環境,蜂巢門口向陽背風,蜜蜂適宜居住,採集出勤方便,不會受到幹擾和影響,蜂群才會長期穩定的居住。但是,土養中蜂箱內巢脾橫豎排列,不僅檢查蜂群需要驅散蜜蜂,不能調出蜂巢脾,蜂巢脾上「子蜜共存」的情況,養蜂人取蜜只能割巢取蜜,對蜂群來說是「毀巢取蜜」,土養中蜂這些缺點的主要原因,蜂箱!
  • 中蜂如何過箱?7種方法,4個重點,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所以從中蜂蜂群的形態來說,我們可以分為土養的中蜂過箱給活框蜂箱、分蜂群過箱、收捕的原始蜂群過箱,籠蜂過箱、活框箱與活框箱的過箱、土養蜂箱與土養蜂箱的過箱、活框養殖的蜜蜂過箱給土養蜂箱幾種情況。中蜂不同形態的過箱方法①土養的中蜂過箱給活框蜂箱:由於現代化養蜂的方便,現在很多曾經採用土法飼養的蜜蜂也開始使用活框養殖,所以我們I比較常見的過箱方式,多為土養的蜜蜂過箱,那麼土養的蜜蜂如何過箱給活框蜂箱呢?
  • 定點養殖中蜂,都需要一些什麼方面的管理技術呢?如何養殖呢?
    中蜂定點養殖,一般情況下,分為人工土養技術與人工活框土養技術兩種方式。人工土養,在普通的農戶家裡,最為常見。只需要幾個木桶,倒扣在農戶民房的四周圍或者是屋前屋後即可,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與人工幹預。民間農戶家的土養中蜂一般正常的情況下,過完了冬天,蜂群開始復壯,等到了春分季節,自然分蜂的旺季,就會有自然蜂群來入駐做巢,等到大蜜源過去之後,便可以取蜜打蜜。
  • 網購的標準中蜂箱,能不能養土蜂?箱內如何擺放巢框?
    關於網上購買的標準中蜂箱是不是能夠養殖土蜂,箱內怎麼擺放巢框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完全可以的,只是我們在購買中蜂箱以後,還需要購買其它配套用具,既然使用了標準中蜂蜂箱,那就應該按照活框養殖的標準來進行養殖,而且這裡面涉及到一個過箱問題。蜂部落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四種原地分蜂方法既簡單又安全而且回蜂少
    中蜂分蜂性強,每一位飼養過中蜂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在分蜂季,自然分蜂的話,中蜂一群可以分到2-4群,稍不注意就虧大了。養殖中蜂的蜂農,分蜂基本都是在當地春季第一個大蜜源期間。以出現大量雄蜂巢為信號。但對於職業養蜂者,蜂群數量大,而且中蜂不宜頻繁搬運,同場人工分蜂又要考慮回蜂和盜蜂的問題,更沒有時間蹲守自然分蜂,即便運氣好蹲到了,但新蜂群結到很好的樹上有難以收回,總之有各種各樣的麻煩,特別是剛入行的新手,往往在分蜂問題上面露難色,筆者也是從新手過來的,一開始和很多新手一樣,分蜂分不好,後來經過實驗總結出了四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使分蜂變得很簡單,蜂群和自然分蜂一樣不會回蜂和引起盜蜂,下面筆者就說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 預防中蜂起巢蟲的三大措施
    加入我們一起學養蜂養蜂技術是一門值得不斷學習的技藝,點上面箭頭上的「蜂友世界
  • 土法養殖中蜂,如何自動分蜂?
    其實對於土養的中蜂來說,幾乎都是自動分蜂的,只是我們應該避免蜜蜂自動分蜂后逃跑,所以桶養的中蜂如果可以的話,最安全的方法還是人工分蜂。當然,也不是說不可以讓桶養的中蜂自動分蜂,只是這種分蜂方式具有一定的風險,我們不一定能夠完全的收捕到新分的蜂群,如果收捕不了,就會帶來損失。
  • 土養的蜜蜂,取蜜的方式,太具有傳統養蜂文化
    在蜜蜂養殖的方法上,有土養和活框養殖,兩種不一樣的養蜂方式,取蜜也是大不相同,對於土養的蜜蜂,蜂蜜的產量要少很多,在取蜜的時候,操作步驟相對複雜一些 ,但是土養的蜂蜜更受歡迎,特別是在農村,許多城市人慕名而來,就是想買到土養的純蜂蜜,價格還不便宜。
  • 中蜂快速分蜂,一箱變六箱,只需掌握一妙招。
    開春繁蜂以後,此時很多人養中蜂的朋友遇到的情況是:1、新王好。2、蜜源足,粉多。3、天氣好。4、雄蜂足。5、子脾好。6、蜂群旺。群勢迅速擴大。可一旦到了六脾蜂量以後,很多人就為分蜂熱,逃蜂熱犯難;人工分蜂回蜂現象又讓人頭疼不已。中蜂怎麼快速高效的人工分蜂呢?
  • 蜜蜂綁脾過箱技術,還有這些講究,專家遷移蜂群還真不一樣
    自從20世紀70年代,活框養蜂技術傳入我國以後,大量傳統土養中華蜜蜂的養蜂人,改用了活框養蜂技術。最初採用活框養蜂技術的養蜂場,沒有中華蜜蜂的框脾,只能採用綁脾過箱的方法,來進行蜂群的遷移。由於中華蜜蜂天生具有愛飛逃的習性,所以經常綁脾過箱以後,蜂群第二天就飛逃。
  • 傳統蜂箱養中蜂怎樣換蜂王?有更好的方法嗎?
    關於傳統蜂箱養中蜂的換王問題,很多朋友一提到換王就是什麼扣王、等待、介王這類說法,但是沒有考慮實際情況,真正傳統蜂箱想要實現扣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別說扣王,就連找到蜂王都困難,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既然是土養,就應該從土養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搬運活框養殖的養殖方式,這是絕對錯誤的。
  • 活框箱、格子箱、土養蜂桶,如何製作飼餵器?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蜜蜂養殖的方式現在我國的蜜蜂養殖方式主要有活框養殖和土養,活框養殖現在屬於主流,多數的中蜂和意蜂都採用活框養殖的方式,這種養殖方式的蜜蜂,一般我們是不用自己製作飼餵器的,市場上有銷售,價格也不高,大約一兩塊錢一個,所以沒有必要自己製作,這種飼餵器與蜂箱是搭配的,一般現在使用的蜜蜂蜂箱都是標準箱,所以只要我們說標準箱的飼餵器
  • 土養中蜂轉場時應怎麼樣操作
    傳統土法養蜂優點是仿造中蜂在野生環境下的生活習性,讓蜂群在蜂箱(蜂桶)合適的位置築巢,築造適合蜂量多少的巢脾,通常土養蜂自然造出來的蜂巢呈半球形或者長橢圓形,這種形狀非常利於蜂群的保溫繁殖和抵禦天敵和巢蟲危害。土養蜂雖然可以繁蜂快,易養成強群,但是取蜜和分蜂不好操作,還在轉場時比較麻煩,對於土養蜂群如何轉場呢?
  • 定點活框土養中蜂,度夏攻略,一些常見又實用的小方法與個人建議
    最簡單的就是使用一層雜土或者是雜草,讓上面生長小草。把一些平時不用的舊衣物或者其他的雜物,加在大蓋上,加厚蜂箱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起到隔離熱量的作用。也可以搭建簡易的遮陽網,遮陽棚,都是成本很低,操作又簡單的方法。
  • 中蜂活框養為什麼比土法養好?
    中蜂在我國人工馴養了上千年的歷史,以前人們都是採用古老的土養飼養居多。一個舊木桶或舊木箱,將蜂群放進去讓它們自己築巢採集自給自足。土養中蜂雖然保暖越冬好,群勢發展快,但是管理起來比較麻煩。因為土法養時根本沒法檢查蜂群內部進蜜粉和是否分蜂的情況,所以便被國外的活框養技術慢慢取代了。
  • 中蜂群分蜂后期人工模擬自然分蜂的兩種方法
    ,分蜂發生時,大多巢內無事可做的休閒蜂(剩餘勞動力),湧出巢門聚集,不久便在附近結團,在這個過程中老蜂王跟隨分蜂群離開老巢,之後在偵查蜂的帶領下飛向新址,不再返回。最後,打開蜂箱,將封蓋子、大幼蟲脾帶蜂調入新蜂箱,形成新群,置於原址,保留優質王臺或誘入產卵新王;卵、小幼蟲脾、老蜂王及結團的休閒蜂在原箱內,形成原群,檢查並壞掉王臺,搬至新址,放出囚禁的蜂王,並酌情加入產卵用脾。 此方法的優點在於簡單,快速解除分蜂熱,不足在於搬運位置較近時,仍有少量回蜂。所以,建議搬運較遠距離或傍晚操作,能防止回蜂或減少回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