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調皮的一詩,句句以假亂真卻頗有水平,這讓杜甫情何以堪

2020-12-12 美詩美文

估計杜甫自己都不曾想到,在自己離世後,平生1500首詩能將自己推上詩聖的寶座,能讓自己與偶像詩仙太白齊名。在其過世後的若干年內,他的詩成為了眾多文人墨客模仿的對象。有人將他的詩寫在身上,時時誦讀;寫下「何不相逢未嫁時」的張籍更是將杜甫詩燒掉吃進肚子裡。但在種種效仿的後輩中,唯有李商隱真的能學得一、二。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隱的一首調皮地模仿杜甫之作,連詩名都叫做《杜工部蜀中離席》。題目中的「杜工部」指的就是杜甫,寫這首詩李商隱正欲離開蜀中,回到梓州任職,想起當年杜甫也曾入蜀出蜀,便模仿杜甫的語氣寫了這首詩,可謂是「掛羊頭賣狗肉」了。最難得的是全詩無論是意境還是遣詞用句,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估計要讓杜甫情何以堪了。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杜工部蜀中離席》唐.李商隱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

杜甫寫詩一向沉鬱頓挫,但是卻不流於傷感,充滿著氣勢。這一點在他被譽為唐詩七律壓卷之作的《登高》中就可見一斑,這種蒼勁雄邁的詩風,在李商隱這首詩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首聯淺談離別,人生本的悲觀離合本就是常事,更何況正是幹戈之時。詩人用一個反問句,大開大合、氣勢雄放,落筆就不凡。詩人對人生離合充滿著無奈,但卻並不悲情,與蘇軾「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樣,仍對將來充滿了希望。

後兩句是寫當時局世之亂,對於劍拔弩張的沙場,詩人隻字未提,只寫雪嶺外的使臣還未歸,松州還駐紮著朝軍,可見局勢仍不明朗。在這兩句中,詩人抓住了戰局最重要的兩個細節,大氣而又不落俗套,立意頗新。

頸聯是全詩最妙的兩句,這是一組句中對,可謂神來之筆。詩人筆鋒一轉,從局勢寫到眼前的酒宴。客中醉客敬著醒客,江上晴雲雜雜著雨雲,詩人用「醉客」對「醒客」,用「晴雲」對「雨雲」,這樣的寫法在杜甫詩中並不少見,而能學得如此得心應手的卻不多。同時這兩句又是是一語雙關,江上的風起雲湧正是朝局的多變,而眾人拼一醉自有一番無可奈何,所謂「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正是此意。

最後一聯詩人用看似戲謔之語點題,,成都有美酒,還有卓文君當壚賣酒的美好,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的不舍。看似詼諧幽默下,其實不過是以樂景寫哀愁,對朝局之亂的憂心暗藏在字裡行間。

李商隱這首詩無論是憂國憂民主旨,還是遣詞用句都深得杜甫詩的精髓,可謂炫得一把好詩技了。《玉溪生詩意》中評價此詩:「雖無工部之深厚曲折,而聲調頗似之」,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模仿杜甫寫了一首詩,沉鬱頓挫,幾乎以假亂真
    而且李商隱常有「擬杜」七律,也就是模仿杜甫,時人稱之「義山最善學杜」!下面這首《杜工部蜀中離席》便是李商隱模仿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幾為以假亂真之作:杜工部蜀中離席唐·李商隱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幹戈惜暫分。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由於李商隱的詩格調新穎,又趨於隱晦迷離,所以他的詩是難於索解,更難於模仿的。不過有意思的是,李商隱雖然極具個人特色,也幾乎不拾人牙慧,但是卻做了一次致敬式的模仿。他致敬的對象,就是詩聖杜甫。杜甫的詩一直被模仿,但卻很難被超越,但李商隱的詩一出,幾乎以假亂真,忽悠了很多人,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詩篇不像技術,這模仿之中最難模仿的便是詩詞整體的藝術氣息,有趣的是這最難模仿之處,也是人們最好鑑別是否模仿之處。詩仙李白才華橫溢,驚為天人,如此汪洋恣意的詩篇,即便是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幾乎不像是凡人寫的。
  • 宋詞中最絕情的一首,句句扎心,最後一句讓人情何以堪
    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它的作者可謂是別開生面,堪稱宋詞中最絕情的一首,句句扎心,最後一句令人情何以堪。《卜算子》-(宋·謝希孟)雙槳浪花平,夾岸青山鎖。你自歸家我自歸,說著如何過?這首詩的大概譯文是這樣的:這船槳已經停止划動,船已經來了,就停靠在這青山環繞的岸邊。你現在呢就自個兒回家去吧,我也就回家了,別想著咱倆過日子的事兒了。我肯定不會想你,你也就別想我。你把以前對我的那一腔心意,送給別人就行了。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情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愛字卻飽含深情
    唐朝作為我國詩歌發展的一座高峰,大詩人可謂是比比皆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等,而在這些詩人中李商隱可謂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其他詩人寫詩或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靈感迸發,或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反覆推敲。
  • 宋代最傲嬌的文人,寫下一首啼笑皆非的詞,其中一句讓人情何以堪
    這些被貶的文壇巨匠,人生最失意時,也往往是他們創作的高峰期,他們將所有的不滿和憤怒都寫進了詩文裡,令人唏噓不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宋代詞人劉克莊,堪稱宋代最傲嬌的文人,同樣是被貶,他卻和皇帝賭起氣來,還寫下了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宋詞,句句都是套路,其中一句更是讓人情何以堪,就是這首《一剪梅·袁州解印》。
  • 李商隱用錦瑟寫了一首詩,王安石大讚:要學杜甫,先從李商隱入門
    李商隱《錦瑟》一詩問世以來注家蜂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北宋至今,研究《錦瑟》的學者不下50家。王安石還說:要學杜甫,應當從李商隱入門。宋刊《義山詩集》把《錦瑟》置於卷首。其實這是人們常有的一種人生體會,過往轉眼便消逝了,讓人無法辨別出真假來。「望帝春心託杜鵑」這一典故講的是蜀國國君杜宇遠離國家,因思念故土,傷痛不已,李商隱滿腹憂憤,惟有假詩篇以曲傳。「春心」寓遲暮之感。
  • 每日詩話:蘇子美,宋代最推崇杜甫的詩人,名字都要模仿杜甫!
    從小就崇拜杜甫,所以在加冠之後,就給自己取字子美。他立志要成為杜甫那樣的詩人。他認真研究和搜集杜甫的詩作,二十九歲時還整理編輯了一部《杜甫別集》。蘇子美以「豪邁哀頓」來評價杜甫的詩歌特點。並在自己的詩歌創作中進行模仿和學習。而且他的學習也頗有成效,南宋詩人方回總結蘇子美詩的特點時說:「蘇子美壯麗頓挫,有老杜遺味」。
  • 餘秀華的《無題》詩,通篇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男讀者:招架不住
    1000多年前,李商隱用十幾首《無題》詩,點亮了唐詩的夜空。在李白、杜甫都相繼離去之後,李商隱的這些情詩讓唐詩迎來了另一個巔峰。文史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為何一定要用「無題」這個名字,是情太深以至想不到好名字了,還是詩人真的不善於寫名字?
  • 杜牧失戀寫下千古名作,200多年後才子寫首調皮詞打趣,句句高明
    那時候他寫下了不少經典愛情詩,如「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但杜牧其實也曾痴情過一回,只是那是一段令人傷懷的感情。杜牧年少時在湖州遊玩時,曾在民間識得一位心儀的女子。當時他還無功名在身,便與對方家裡約好10年後再來尋她娶她。後來杜牧回到長安,中了進士也當上了官,再回到湖州時已是14年後。
  • 李商隱有首寫雨的詩,詩中沒有雨字卻句句講雨,寥寥數語令人叫絕
    例如雨,就是古詩中最常見但又不尋常的意向,例如杜甫的「潤物細無聲」中的喜雨,溫庭筠的「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中的愁雨,都很好地牽動著我們的情緒。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詩名叫《微雨》,是一首很經典的雨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所寫,是一首五言絕句。
  • 清中期一首詩,婉麗哀傷,堪比李商隱
    今天我們品讀他的一首詩《綺懷》,其中的兩句,最是激蕩人心。綺懷清 黃景仁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很多人也許背不出完整的本首詩,但是對於這兩句卻是耳熟能詳。鬥轉星移,雖然今夜依然是月朗星稀,可惜再也不是從前的良宵了,佳人遠去,唯有詩人獨立一隅,染一身風露,整夜痴情悵惘。
  • 段子 | 情何以堪
    這句話說的,讓看不懂英文的我情何以堪啊!英國男子Adrian雖然已經是3個孩子的父親,但是他對毛茸茸的兔子非常著迷。在被公司解僱後,他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他最喜歡的消遣中。
  • 李商隱的一首詩,以麗句寫荒涼,以綺語寓感慨,尾聯更是水到渠成
    李商隱是晚唐藝術成就很高的一位詩人,他善於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優良傳統,曾經向令狐楚學習駢文寫作技巧,也借鑑了屈原以香草寄寓仕途遭遇的比興手法。杜甫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更是對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得李商隱的詩歌情採深得杜詩神韻。
  • 看完確診瀋陽大爺的行程軌跡,好多年輕人稱「讓我情何以堪」?
    看完確診大爺的行程軌跡,好多年輕人稱「讓我情何以堪」?除了關心確診病例增加人數,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確診病例的行程軌跡了。知道了行程軌跡,才能排除自己是否為密切接觸者,也有助於真正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阻斷疫情的發展。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詠懷古蹟五首·其三》杜甫
    詩的發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一統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裡。」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百裡,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揮想像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
  • 蘇軾最讓人啼笑皆非的一首詞,為喜得貴子朋友所作,句句令人捧腹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最讓人啼笑皆非的詞,是為喜得貴子的朋友所作,句句令人捧腹,最後一句更是令人情何以堪。原來你是這樣的蘇軾!《減字木蘭花》(餘過吳興,李公擇生子,三日會客, 作此詞戲之。)寫這首詞時,蘇軾37歲,詞中喜得貴子的是他的好友,湖州知州李常。序言裡,蘇軾說這首詞是為了寫詞「戲弄」好友,說的倒是不假。詞的大意是:你小子好夢相隨啊,天上的釋氏老君親自給你送來了這麼個大胖小子。你這小兒子壯氣橫秋,還沒滿三日,就好像能吃掉一頭牛。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 李商隱的這首詩只有8句,卻連用了6個典故,令人拍案叫絕!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典故運用最多,也最高妙的便數李商隱。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李商隱的一首詩《淚》,來見識一下古典詩詞中對於典故的妙用。《淚》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寫於大中二年(848年)冬,為李德裕遭貶所寫。雖然這首詩只有8句,李商隱卻在詩中連用了6個典故,且個個巧妙之極,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 李商隱最耐人尋味十首無題詩:無題而無不題
    李商隱最耐人尋味十首無題詩:無題而無不題李商隱的無題詩,與李白的誇張詩及王維的「空詩」一樣,是唐詩的一絕。這,就是朦朧詩。後世有人將李商隱推為朦朧詩大師,就是基於他寫了不少詩意朦朧隱晦的無題詩。將詩作取為無題,大體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詩人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