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書出版數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創作者如何表現兒童特質

2020-12-17 新京報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已於日前在上海落幕。除頒獎環節以外,在本次論壇上,國際知名插畫家、作家羅倫·喬爾德( Lauren Child),童書評論家柯倩華、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等第六屆豐子愷圖畫書獎評審委員,英籍捷克童書作家皮特·霍拉塞克( Petr horacek),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分別圍繞「童書寫作和閱讀的魅力」、「原創圖畫書可以做得更好」、「從圖畫到圖畫書」、「從童趣走向童年」四個主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從創作者、閱讀者、評審者等角度,分享了圖畫書的各個維度。

圖畫書出版數量的增加超過了品質的提升

在大會評審主席報告中,評委會主席柯倩華表示,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選範圍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出版的繁體或簡體原創中文兒童圖畫書。本屆書獎共收到361件符合資格的參選作品,其中中國內地作品158件、香港作品29件、臺灣作品170件、澳門作品1件,其他地區還有新加坡作品3件。柯倩華說,兒童圖畫書看似簡單,其實需要考量之處良多,包括以兒童為本位的童年觀點、趣味想像力、真誠的情感、創意等,另有圖文敘事的規律、文學技巧、藝術表現、圖像詮釋、文圖合作、版面編排等。

柯倩華特別強調,在關注這份獲獎名單的同時,需要將焦點集中在:這些書如何表達兒童的觀點?如何表現兒童的特質?文字與圖像的關係如何?有什麼會吸引兒童的趣味?注意它們的圖像語言、藝術性,整體編排與設計等,當然不可或缺的是它們的創意,這才是書獎頒發的意義所在。柯倩華說,縱觀本屆參選作品,多數掌握了圖畫書的基本形式,題材也相當多元,但出版數量的增加超過了品質的提升,主要問題集中在:整體完成度不夠,對兒童觀掌握不清,或者缺乏先例等。

獲頒佳作獎的幾米本次沒能來到頒獎現場,他通過視頻講述了《同一個月亮》的創作歷程。

「許多參選作品以傳統民俗文化為題材,但很遺憾,沒有兒童的視角,又缺乏有效的創意,只是將看起來很華麗的文化材料,機械性地僵硬複製,結果空有文化的表象,卻沒有真實的文學內涵或生命情味,甚為可惜。許多作品書寫童年回憶,雖然個人的回憶和民族的回憶都很寶貴,但如果沒有現在兒童的語言,或與兒童溝通的角度,又缺乏高明的文學手法,就只是懷舊的成人自言自語、自娛自樂了。有些作品取材社會關懷的議題,比如特殊兒童、老年、環保等等,立意良善,但又沒有適當掌握兒童觀的敘述角度以及圖畫書語法,很容易有主題先行的問題。」

此外,柯倩華還提到,多位評委特別提醒出版社,注意編輯對於圖畫書的重要,比如字體、文字排放的位置,開本的版式等等,都會影響閱讀以及整體的美觀。她認為,「兒童讀者是面向未來的人,希望兒童能在美好的圖畫書裡認識自己,珍惜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理解他人、友善地對待別人的想法和感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約翰·斯坦貝克說,世界上所有優秀、成熟的文學作品都有一個基本的主旨,就是試圖理解人類,理解帶來愛,而不是恨。寫作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讓人們互相理解,我相信圖畫書創作也是如此。」

會場外,一位讀者正在翻看獲得佳作獎的作品《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字號大小變化或許可以有效表現聲音

在大會的主題演講環節,擔任主講嘉賓的羅倫·喬爾德結合自己20多年的童書創作經歷展開了生動分享。喬爾德善於顛覆傳統,把傳統父母頭痛的教養問題,通過孩子超乎尋常的想像力和有趣的互動對答,讓家常瑣事變得極其豐富多彩。而她獨特的插畫形式——將手繪和實物照片等拼貼在一起,更是開啟了繪本創作豐富多元的新形式。她的作品結合了她對童年的迷戀,並開創出她在設計和繪畫上的天分。

在大會的主題演講環節,羅倫·喬爾德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

喬爾德說,此次論壇的主題「童年無限」是對童書魅力的一種確切表達。閱讀優秀的圖畫書,可以發現新穎、深邃的思想和蘊藏在圖畫書中的巨大能量。而中國舉辦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無疑是對某種「天才」創造的支持和表揚,「中國的圖畫書創作人才隊伍正變得越來越龐大。」

在分享中,喬爾德提到,創作伊始,她並沒有設立目標接受群體,所有創作均從內心出發,也就是先和自己進行交流,再和讀者展開交流——讀者在作品中去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她創作中的意象和形象具體而微小,且均來自日常生活。喬爾德的一部分童書創作亦涉及痛苦、艱難的議題,如獨生子與二胎家庭等。

《外婆家的馬》插圖。

當提及創作成長曆程時,喬爾德透露,父親是一位美術老師,經常帶她去參觀各種美術展覽、欣賞各種風格的美術作品,因此她在寶貴的童年時期受到了良好的藝術薰陶。她發現,很多藝術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如顏色、光線、氣氛等。例如20世紀亨利·馬蒂斯的作品善用光線,常常能通過光線傳遞出陣陣暖意。此外,喬爾德很願意動手,如製作「玩偶之家」,這個打造微縮世界的過程教會她如何做設計、如何插畫、如何講故事等。

羅倫·喬爾德現場演示了《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的創作過程。

怎樣在創作過程中表現聲音?喬爾德認為,字號大小變化或許是一個有效途徑。對於年齡很小的孩子而言,他們還不具備閱讀文字的能力,卻可以通過形狀和色彩等信息來了解和觸摸故事。她認為,相較於文字,在某種意義上,圖畫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因為它可以讓世界上不同的人展開交流。並且,圖畫能夠表述和承載的內容非常豐富,如廣告、銷售、生活、情感等。喬爾德列舉了昆汀·布萊克和約翰·伯寧罕的案例,來佐證她的觀點。

喬爾德認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雖是對成人小說的改編,但作者能夠從兒童的視角來理解成人作家表達的大思想。而《一起去動物園》是一部非常打動人的作品,它所傳遞的主題有相當的難度和深度,在英國,創作者也會儘量避免類似的話題,而她卻被這個故事結尾模糊的感覺打動,認為這一收束非常有力量。喬爾德透露,《同一個月亮》將會在英國翻譯出版——對兒童讀者來說,在別人身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也非常重要。《車票去哪裡了?》則充滿歡樂,開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旅程。喬爾德說,獲得首獎的《外婆家的馬》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啟發——通過圖畫書表現祖孫之間的生命聯結。在當下,她感到我們對於這樣主題的表達遠遠不夠,而祖孫兩代人如何走到一起、如何用快樂的形式去表達這種關係,是值得我們繼續探索和思考的話題。

《車票去哪裡了?》海報展板。

如何保持孩子對繪畫的喜愛呢?喬爾德透露,家長要試著和孩子一起參與,成為孩子繪畫過程的一部分,同時可積極嘗試簡單豐富的表現手法或傳統的畫法,就像《瑪麗波平斯阿姨》。現場有讀者問及讀者視角對她創作及圖畫書背後的思想觀念這一問題時,喬爾德表示,在閱讀華文圖畫書的過程中,她發現很多故事可以被反覆閱讀,獲得了頗多靈感與啟示。喬爾德說,2012年她在構思創作《好孩子》時,最後決定用孩子和成人一起對話的形式來進行結局設計,「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時常去觀察和思考創作之外的事情——任何的事情都是相互關聯的。」

評委對談:原創圖畫書可以做得更好

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首次在系列活動中加入書獎評委對談環節。參與了本屆書獎評審的柯倩華、陳恩黎、姬炤華、徐素霞和李坤珊,都出席了這一對談,由方衛平擔任主持。

陳恩黎以「華文原創圖畫書中的文化自覺」為題。她認為,目前,我們對圖畫書的三個基本思考維度為題材選擇、藝術形式呈現、童年觀世界觀的表達,但很多作品總體上仍然缺乏面向未來的眼光。她指出,圖畫書這種出版門類具有顯在的外來性。因此在我們的接受或創作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進行民族性和鄉土性的文化自省。而這種自省一旦過度,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圖畫書創作的前行和進步。陳恩黎還提出了關於中國意象的疑惑,對「中國紅」進行了反思。陳恩黎說,根據色彩心理學的觀點,代表亢奮、激進的紅色的過度運用或許將違背作者的創作初衷。

柯倩華在參賽作品中看到了一些普遍性的話題。柯倩華表示,圖畫書中的文字、圖畫和設計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成就的關係。其中,「設計」的概念中包括版型設計、排版設計和字體字號的設計等,「大體上,它們都需要追求一種整體的視覺美感,同時以易於讀者閱讀為指向。」

評委會主席柯倩華現場分享了她在參賽作品中看到的一些普遍性話題。

關於圖像設計美感的問題,柯倩華以《別讓太陽掉下來》為例,認為該書的封面是這方面一個良好的範例。柯倩華說,在圖畫書創作過程中,作家、畫家和編輯需要達到一個動態配合的默契。她強調,圖畫書創作者需要追求圖畫書的趣味,「這裡的趣味不僅僅是指圖畫的趣味,也包括文字和語言的趣味,以及其中包含的語音、韻文和節奏等細節設計的趣味。」

《別讓太陽掉下來》插圖。

「片面」「快速」「公式」是李坤珊對華文原創圖畫書的三個反思。其中,「片面」指的是對童年生命觀察與展現的片面性;「快速」指的是快速閱讀背景下帶來的某種資源「浪費」,包括作家、畫家的「浪費」和材料的耗費等;「公式」則是說在此次參賽作品中,涉及特殊議題的圖畫書有所增多,如環保題材、特殊兒童題材等。李坤珊建議,圖畫書創作者應當觀察0-3歲的孩子,雖然他們還沒有儲備足夠的語言,但成人可以通過孩子的動作、表情和動向等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姬炤華從一位圖畫書創作者和閱讀推廣人的角度,比較了中國內地、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幾處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情況,提出圖畫書需要共同面對成人和兒童進行一種有深度的創作。方衛平特別指出圖畫書基本敘事語言的重要性。同時,他認為,圖畫書中人文精神的承載與理念的傳達,已經成為更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記者丨何安安

攝影丨安也

編輯丨安也

校對丨翟永軍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上述有著濃鬱民族特色的圖畫書,從不同維度彰顯了中華文化特質與魅力,是對圖畫書創作中國符碼與情韻的積極探索。回溯中國圖畫書發展歷程,傳統文化資源一直是圖畫書創作極為倚重的內容來源。這種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自覺追求,在斬獲凱迪克獎等重要圖畫書獎項的華裔創作者身上同樣體現明顯,如創作《狼婆婆》《七隻瞎老鼠》的楊志成,創作《虎王子》《小蓮》的陳江洪。
  • 原創圖畫書開獎,哪些未出版的童書可列入下一季剁手清單
    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近日開獎了,這次會有哪些優秀的尚未出版的圖畫書獲獎呢?相信這份由業內專家遴選出的書目會是未來父母們的剁手清單。圖畫書獲獎者上臺領獎。在業內具有指標性的兒童圖畫書徵獎活動「信誼圖畫書獎」近日在杭州揭幕,由信誼基金會和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這次頒獎的亮點之一,是「信誼圖畫書獎」首次頒出了圖畫書創作獎的評審推薦獎。由於首獎空缺,評審推薦獎備受矚目。榮獲該獎項的作品分別是年輕創作者葉露盈的《忠信的鼓》以及賈玉倩、張展母女合力創作的《抓流星1、2、3、4、5》。
  • 你可能正在給孩子看「兒童不宜」的圖畫書
    在圖畫書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如何為孩子帶去真正值得閱讀的圖畫書,成了這個社會上每個大人的責任,在此,我們為家長與出版社獻上一些可以參考的建議:1家長的責任一、如何認識圖畫書最後,童書還必須具有創意,尤其是繪本類圖書,無論是故事、繪畫還是文圖結合,都需要給孩子帶來創意的驚喜。」二、如何買圖畫書1.拒絕盜版:如何辨別圖畫書是否正版?
  • 論兒童繪本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兒童|兒童心理|圖畫書|兒童...
    近些年來,我國廣大人民開始對兒童的早期教育重視起來,這就確立了兒童繪本在我國童書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推動了我國原創繪本的發展。1繪本概述1658年出版的《世界繪圖》被廣大繪本作者認為是繪本的原型,其作者主要是在順應兒童天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自然適應性」的教育原則,從而做出了此本世界級兒童繪本。
  • 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辦
    此次頒獎典禮上的亮點之一,是「信誼圖畫書獎」首次頒出了圖畫書創作獎的評審推薦獎。由於本屆首獎空缺,評審推薦獎備受矚目。榮獲該獎項的作品分別是年輕創作者葉露盈的《忠信的鼓》以及賈玉倩、張展母女合力創作的《抓流星1、2、3、4、5》。
  • 兒童的想像:國內第一本圖畫書研究MOOK《畫裡話外》創刊
    ,雙方密切合作,希望出版最好的童書。當時為了鼓勵最好的作者和插畫家來為孩子創作,美國的做法、也是今天中國在做的,就是設立獎項。當一本書獲獎之後,它就會有一個標籤,當父母為孩子選書的時候就會明確知道那是本好書。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文學評論雜誌《號角雜誌》(The Horn Book Magazine)也是在這種背景下,於1924年在美國波士頓創刊的,至今還是一年出版六期。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線上揭曉,《小房子》獲圖畫特別獎
    張杏如強調,圖畫書是文圖的二重奏,圖畫書的文字量不多,既要像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說,又要讓圖畫書有獨白的機會,還要看圖畫相互唱和推升,和諧演出。短短的一個故事要成就一本好書,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張杏如認為,文字作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培養圖像想像的能力,或者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助力 中國原創圖畫書掀高潮
    2008年創辦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一直跟隨著這一歷程,獲獎圖畫書《團圓》《躲貓貓大王》《一園青菜成了精》《荷花鎮的早市》《西西》《青蛙與男孩》《看不見》《耗子大爺在家嗎》《牙齒、牙齒、扔屋頂》《棉婆婆睡不著》《拐杖狗》等,呈現了原創圖畫書這些年來的藝術水準、創造力及人文內涵,見證了華文原創圖畫書由起步到綻放光彩的歷程。
  • 讓原創圖畫書滋養更多孩子的童年
    著眼未來,中國原創圖畫書尚有許多需要深耕的領域。外國圖畫書在一段時間內吸引了中國小讀者,但其文化背景與中國讀者有所隔膜。表現中國兒童熟悉的景象物象、引發小讀者共鳴,是中國原創圖畫書的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城鄉發展有異、地域文化不同,當代中國兒童的生活是有差異的。原創圖畫書作者不能以想像或自己熟悉的有限視角,取代世界的廣大與生活的豐富。
  • 大咖告訴你,兒童圖畫書沒那麼「簡單」
    圖畫書如何走進小學課堂?在這兩天裡,我們聆聽和感悟來自業界知名學者的真知灼見和思想交鋒,知名繪本圖畫書作者分享其創作歷程,優秀教師精彩的繪本教學課堂展示,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兒童圖畫書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它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
  • 《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國內原創兒童圖畫書少,苦出版界久矣。今天,《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項目正式發布,將在2009——2021年間出版不少於100部中國原創兒童圖畫作品,以圖畫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文化。
  • 王志庚:從兒童視角翻譯圖畫書
    作為一名少兒圖書譯者,王志庚從2003年至今,已經翻譯過100多部圖畫書。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王志庚,聽他講述翻譯圖畫書背後的故事。  從撰寫導讀開始  其實,王志庚的翻譯之路,一開始並不是直接翻譯圖畫書,而是為引進版圖畫書撰寫導讀,緊接著是進行圖畫書評論翻譯,最後才是翻譯圖畫書。
  • 第九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西安舉辦
    本網訊 4月13日下午,第九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在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拉開序幕。多位「信誼圖畫書獎」發起人、當屆與歷屆評審、以及兒童文學界重量級人物匯聚一堂。  時隔三年,「信誼圖畫書獎」再次頒出了圖畫書創作獎的首獎,這是本屆頒獎典禮的亮點之一。
  • 中福會出版社出版的原創書《牙齒,牙齒,扔屋頂》獲豐子愷兒童圖畫...
    無圖說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近日揭曉,中國福利會出版社出版的《牙齒,牙齒,扔屋頂》獲得佳作獎,成為唯一獲獎的大陸出版社作品,也是近兩屆唯一獲獎的大陸出版機構作品。圖畫書也叫繪本,是近10年來中國童書出版的一大熱詞。
  • 「白冰圖畫書的創意空間和情感探索」研討會側記
    曾經組織過多次其他作家研討會的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白冰,這一次成了被研討的主角。研討會的主題是「白冰圖畫書的創意空間和情感探索」。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聯合主辦。
  • 聚焦中國圖畫書近30年創作,從理論和作品探索圖畫書未來
    【百道編按】近日,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圖畫書創作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為陳暉。本書討論了中國圖畫書近30年的創作,以點面結合的方式,從理論及作品兩個部分展開。近日,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圖畫書創作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為陳暉。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舉辦四十周年出版座談會
    目前國內繪本創作與推廣的情況如何,如何用優秀繪本影響更多人?市場欣欣向榮,原創空間巨大深耕閱讀研究院院長李一慢長期研究兒童閱讀,在他看來,繪本的創作日漸繁榮,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創作隊伍,年輕人不斷增加,區域生產力越來越高。「北京這個主陣地自然不必說,其他地區有黃麗領銜的西安團隊,李建、畫兒晴天為代表的河北插畫家等。
  • 怎麼給孩子挑選圖畫書?應該具備這4種特質
    目前市面上的圖畫書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只是單純的紙質繪本,有的添加了玩具功能,還有的童書增加了AR等科技元素……有些童書是國外引進的,有的是中國原創的……面對這麼多種類的童書,許多家長或多或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該如何幫家中小寶貝挑選優秀的圖畫書呢?一本優秀的圖畫書中究竟具有什麼特質呢?特質1:有童心書是給孩子看的書,它們本身就像孩子:頑皮、搞笑、可愛、真誠。
  • 書畫界專家等上海共同探尋原創力量 讓中國原創圖畫書成為兒童讀物...
    但在童書市場上,外國繪本唱「主角」,全民閱讀時代需要中國原創圖畫書。  第二屆「兒童時代圖畫書」論壇23日在此間舉行,以探尋中國原創的力量,拓展「兒童時代」品牌新內涵。中國中福會出版社社長餘嵐當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在市場上,中國繪本並不少,只是創作質量需要提高,作品數量也需要增加。餘嵐指出,中國的繪本作者應該提高「講好故事」的能力,並更好地將文學性與實用性結合起來。
  • 這些「寶藏繪本譯者」,讓中國兒童領略引進圖畫書之美
    今天,愛麗絲帶來了五位戰功赫赫,為兒童繪本翻譯持續貢獻自己才華與力量的「寶藏譯者」,他們幾乎承包了小讀者們最愛的引進圖畫書,快來看看你喜歡的是否也在其中吧。他經常和人分享他的一句名言:「今天多一座圖書館,將來會少十座監獄」。阿甲以其對繪本的獨特見解,在童書閱讀和出版翻譯界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