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媽媽們對於寶寶的安全感並不陌生,但是安全感是一個神秘不可言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新手媽媽認為寶寶哭幾聲就需要抱著,害怕安全感的缺失。寶寶不需要一直抱著,也不需要一哭就立馬抱起來。還有一種說法,說吃奶粉,吃奶瓶的寶寶沒有和媽媽親密的接觸,沒有安全感。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這樣的行為方式並不是必須的。
還有一些方面的誤區:為了寶寶的安全感,寶寶一哭鬧就抱起來,甚者抱著走來走去,或則餵奶,一哭就餵奶。睡覺和寶寶一起睡,完全不考慮自己是否打擾到了寶寶,另一方面,寶寶也會打擾我們自己的睡眠質量。我們一味的單方面給予,也沒考慮到這是否是寶寶需要的。
寶寶的安全感和對媽媽的依戀感要區分,並不是媽媽一離開,寶寶就哭,就是缺乏安全感。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玩的時候,需要媽媽陪著,媽媽走開一會,就去找媽媽,這也不是缺乏安全感。這些都是對媽媽的依戀感,她們只是需要媽媽,想和媽媽在一起。
根據1978年,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研究,寶寶是否缺乏安全感可以這樣來判斷,當媽媽離開後回來,寶寶看到媽媽很高興,願意親近媽媽,說明寶寶是擁有安全感的。因為媽媽離開,寶寶都會不開心,但是對於媽媽回來的反應會有所不同,有的很開心對媽媽很親密,就像之前說的;有的沒有反應,沒有表現出開心或者不開心;有的是對媽媽有抵抗,不讓接近。對於後面的兩者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對於寶寶安全感的建立,我認為和寶寶的幸福感有很大關係。平時媽媽怎麼對待寶寶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陪伴。要和寶寶有親密的接觸列如親親他,抱抱他,多和他說說話。寶寶有需要時,及時回應並始終如一,不要一會溫柔,一會冷落他。家庭裡的氛圍也很重要,媽媽的心情是最為重要的,媽媽的焦慮,煩惱,緊張,寶寶是能感受到的。媽媽和爸爸可以在寶寶面前表現出親密,一家人和和樂樂,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環境。
相信看到這裡 ,媽媽們知道怎麼做了,對寶寶更加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