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瑛去世,《詩刊》主編李少君:他是政治抒情詩人的代表

2020-12-13 紅星新聞

3月28日凌晨3點36分,著名詩人李瑛去世,享年93歲。

李瑛

據資料顯示,李瑛1926年生,河北省豐潤縣人。194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邊讀書邊從事進步學生運動,畢業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筆耕不輟,著有近百種詩集、詩論集。長詩《一月的哀思》傳誦至今。

得知李瑛去世的消息,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表示哀悼,據他追憶,李瑛被認為是當代政治抒情詩人的代表,他的長詩《一月的哀思》傳誦至今。政治抒情詩產生於延安時期,艾青、何其芳等影響最大。難能可貴的是,李瑛後來的詩歌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又揉進了很多現代主義的元素,他的詩歌隨時代不斷有變化創新,這也使得他的詩歌生命力相對旺盛長久。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編輯 包程立

相關焦點

  • 《詩刊》主編李少君:成渝日新月異變化激發詩人創作靈感
    作為目前國內最高規格的詩歌藝術盛會,此次活動,匯聚了國內一大批知名詩人,齊聚成渝。《詩刊》主編李少君說,這次活動,在推進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以這樣的方式舉辦,可以大力推進兩地文化建設聯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文化建設重要性日益提升,成渝兩地不僅在經濟建設上可以走在前列,在文化建設上同樣也可以走在前列。
  • 著名詩人魯獎得主邵燕祥逝世,享年87歲,引全國詩人深夜淚悼
    8月2日深夜,微信朋友圈突然傳出著名詩人邵燕祥去世的消息。紅星新聞記者通過採訪《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著名詩人徐敬亞證實,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邵燕祥先生確於8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李少君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春節前他曾去看望過邵燕祥,那時身體算康健,作為《詩刊》社曾經的副主編,邵燕祥當時還告訴李少君:《詩刊》社誰辦都會有議論,但是認真辦一定會讓大家感受到。「我認為邵老師這句話應該是在勉勵我。」李少君表示,作為熱愛文學創作的邵燕祥一直都在寫作,沒有停止過。
  • 坐到寂靜的深處——鑑賞李少君詩10首 | 鳳凰詩刊
    》、《文化的附加值》等,主編《21世紀詩歌精選》,詩作入選大學教材及百年詩歌大典等數十種選本,並被翻譯成英文、德文、韓文、瑞典文、塞爾維亞文、越南文等,多次應邀參加國際詩歌節,被譽為「自然詩人」,所提出的「草根性」已成為二十一世紀詩歌關鍵詞,曾任《天涯》雜誌主編,現為《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委員,一級作家。
  • 著名詩人李瑛去世丨李瑛詩選
    點擊上方「詩刊社」可以訂閱哦詩歌來源:《詩刊》2003年7月上半月刊
  • 後疫情時代,詩人該如何寫詩?16位詩人開空中詩會暢談自然文學...
    李少君、何言宏、敬文東、張德明、霍俊明、王冰、楊慶祥、胡亮、北喬、李壯、龔剛、汪劍釗、張光昕等國內16位實力詩人、詩歌評論家,圍繞詩人阿信的詩歌新作《驚喜記》,在空中展開探討。一場疫情的發生,讓人們普遍更加關注人和自然的關係,詩人也不例外。在這場空中詩會中,詩人們討論的主題,圍繞著自然文學、草原詩學等。
  • 《新譯外國詩人20家》:呈現當代世界詩歌最新圖景
    近日,由《詩刊》社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新譯外國詩人20家》問世,並於1月6日在北京外研書店東升科技園店舉辦了首發儀式。《詩刊》主編李少君出席並致辭,與《詩刊》副編審趙四、翻譯家趙振江、翻譯家高興、翻譯家樹才以及北京外研書店總經理付帥共同為《新譯外國詩人20家》新書揭幕。
  • 見證中國詩歌變遷,舒婷顧城等著名詩人從這裡走出,青春詩會書寫詩...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說,2018年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獎者也全部出自青春詩會。青春詩會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推出,今年的詩會將於10月在福建霞浦舉行。15位參會詩人是從853份有效稿件中經三輪選舉產生,他們中最大的出生於1981年,最小的出生於1994年。
  • 評讀詩人李瑛詩歌《螢火蟲》
    原詩:李瑛賞析李瑛的詩素以優美的情思和獨特的風格著稱於世
  • 無論在哪,都有詩意:這群90後的詩人「雲端」開詩會
    在《詩刊》社編輯、詩人丁鵬主持下,90後詩人暢聊詩歌日前,在由《詩刊》社主辦的「首屆90後詩歌雲端峰會」直播上,馬驥文、趙琳、火棠等16位90後詩人圍繞「三十而立: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與詩歌」,暢談各自生活現狀、詩人身份的確立、對同代人的反思等話題
  • 麥克納利感染去世 被稱 「美國戲劇的吟遊詩人」
    特倫斯·麥克納利 新浪娛樂訊3月25日,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最重要的當代劇作家之一特倫斯·麥克納利去世,享年81歲。其公關透露:他從1990年代患上肺癌,並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如今因感染新冠的併發症在佛羅裡達一所醫院去世。
  • 第36屆青春詩會詩叢出版,年輕詩人為中國新詩帶來可能性
    《詩刊》社主編李少君出席並致辭,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慶祥對話王二冬、蘇笑嫣、王家銘、蔣在四位「青春詩會」詩人,暢談各自的新詩集並分享「青春詩會」的收穫,往屆優秀學員代表段若兮、劉汀、呂達、林珊、馬澤平、徐曉、周衛民也到現場,朗讀了他們的代表作。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資料作品介紹
    北京時間昨晚7時,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獲獎理由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這是繼鮑勃·迪倫之後,時隔4年諾貝爾文學獎再次頒給了一名美國詩人。
  • 《民間詩人詩選》徵稿啟事
    比如魯獎詩人湯養宗一首《虎跳峽》(載《詩刊》2019年首期頭條):湯養宗《虎跳峽》真是苦命的來回扯啊,我一直活在單邊。另一半。這一頭與那一頭。夠不著,與偏頭痛。請允許我,在人間再一次去人間。允許狂風大作,兩肋生煙,被神仙驚叫去那頭。
  • ...當第一批90後三十而立,來自大巴山的朱光明用「正統」抒情詩歌...
    三十而立對於90後詩人意味著什麼?如何在匆忙的時代找到詩歌的節奏?近日,《詩刊》社主辦了一場「首屆90後詩歌雲端峰會」。會上,王二冬、李唐、李壯、朱光明16位詩人圍繞「三十而立: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與詩歌」,暢談各自生活現狀、詩人身份的確立話題。《詩刊》主編李少君鼓勵年輕的詩人們,努力將當代新詩的營養來源三大傳統(包括中國古典詩歌、百年新詩、西方現代詩歌)融會貫通,並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品讀|當第一批90後三十而立,來自大巴山的朱光明用「正統」抒情...
    三十而立對於90後詩人意味著什麼?如何在匆忙的時代找到詩歌的節奏?近日,《詩刊》社主辦了一場「首屆90後詩歌雲端峰會」。會上,王二冬、李唐、李壯、朱光明16位詩人圍繞「三十而立: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與詩歌」,暢談各自生活現狀、詩人身份的確立話題。《詩刊》主編李少君鼓勵年輕的詩人們,努力將當代新詩的營養來源三大傳統(包括中國古典詩歌、百年新詩、西方現代詩歌)融會貫通,並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李瑛走了,宛如大水流逝,卻留下「河床和兩岸」l 劉希濤
    詩人李瑛在1942年讀中學時開始寫詩,那時我還沒有出生。他在中國詩壇行走70餘年,出版了70餘部內蘊豐盈、情思美妙的詩文集,他的勤奮和刻苦,他對詩歌的摯愛與痴迷,都讓我肅然起敬。 李瑛是我讀中學時,就十分崇拜的詩人。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我讀到他走出大學校門、走進硝煙瀰漫的朝鮮戰場後寫下的詩篇。
  • 「機長詩人」王峰出版《天際線》:當代寫作不能過分抽離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民航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虎,著名軍事記者、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原社長賈永,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著名批評家、《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著名詩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歐陽江河,《詩刊》主編李少君,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清華,著名批評家、作家出版社編審唐曉渡,著名詩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家新
  • 向中國詩人致敬!拉丁美洲發行量最大詩歌雜誌第一次推出一個國家的...
    剛剛出版的第83期封面用中文和西班牙文標註「中國當代詩歌專刊」,收錄了莫言、吉狄馬加、胡弦、沈浩波、周瑟瑟、黃禮孩、李少君、嚴力、伊沙、蔡天新、明迪、李成恩、顏艾琳、陸漁、秦菲、夢亦非等20名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的詩歌作品,詩歌文本中西雙語版對照,封面照片為聶魯達在長城,設計、插圖均採用了大量中國元素。
  • 100多位詩人相聚武漢詩歌節:為城市生機寫下一份詩意證明
    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劉向東、傅天琳、周雲蓬等1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評論家共聚一堂,致敬詩歌之都,禮讚英雄之城。在開幕式上,中國作協《詩刊》社主編、詩人李少君哽咽向武漢鞠躬致敬。
  • 百歲現代主義詩人紀弦去世 是臺灣現代詩開山鼻祖
    紀弦自畫像 美國加州當地時間22日凌晨二時許,中國臺灣著名詩人紀弦於家中去世,享年101歲。作為開啟臺灣現代詩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的離去,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詩人流沙河在《臺灣詩人十二家》中,曾用十二種動物,對應喻指十二家詩人,其中他將紀弦比作「獨步的狼」。而如今,這位曾寫下「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不是先知,沒有半個字的嘆息」的詩人,只能在另一個世界中長嘯、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