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家居創始人去世,他曾被稱為「最節儉的億萬富豪」

2020-12-17 投資家網

北京時間1月28日,91歲的宜家集團的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在睡夢中安詳辭世。

當天,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瑞典宜家家居(Ikea)對外公布了這一消息,宜家家居在社交網Twitter發布聲明表示:「坎普拉德在他位於瑞典南部的寓所安詳離世,坎普拉德的家人和全球宜家家居員工都會非常思念和懷念他。」

幾乎每個人都用過宜家家居的產品,尤其是剛出校門、工作剛剛起步的年輕人群體。據統計,宜家一年要接待近10億顧客(23億人次),賣出1.5億份瑞典肉丸,宜家的商品目錄印刷數量甚至超過了《聖經》。如今,全世界的人都自發地懷念這位商界傳奇人物。

對於《宜家真相》的作者約翰斯特內博而言,懷念這位老人的最好方式或許是在文字中徜徉回憶。他曾作為英瓦爾·坎普拉德的助理,為其工作近二十年。

離開宜家後,約翰對這位老人以及自己在在宜家工作時的點滴印象深刻。每當約翰走在世界各地宜家集團的每一家分店,他的腦海裡都會想起自己在宜家工作時的點滴。尤其是初見坎普拉德的場景,他在趕往瑞典赫爾辛堡的宜家總部面試時,他並沒有像第一次面試時,再穿雙排扣西裝,而是著一身樸素的裝束前往,因為他知道這次面試可能要見到宜家集團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約翰深諳這家公司的風格以及創始人那句名言——「簡單即為美德」。這是發生在1989年的事。

「如果你也剛好在世界各地的宜家分店行走和挑選家居用品,邂逅了一位穿著普通——在Tesco就能買到的簡約襯衫、樸素的褲子搭配普通的夾克外套,手拿鉛筆和A4紙張不斷記錄著什麼的老人,很大概率上你遇到的就是英瓦爾·坎普拉德。」約翰如此描述。

不定期地巡視宜家的每一家分店,這是坎普拉德多年以來的習慣。如同看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一般,在八十三歲以前,他每年都要巡視至少四五十家的宜家分店。

如今,這個由他一手創建的全球最大家具和家居公司,遍布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28個商場。每一家分店的建立,都和坎普拉德的傾心投入、親力親為分不開。

這些店面就像一臺機器一樣,一天24小時有條不紊地運轉。每個環節絲絲入扣、協調高效,致力於「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生產著世界各個國家的消費者想要擁有的東西。

有人將宜家的價值鏈條做了一個具象的比喻,宜家的產品生產流程就是從一棵松樹到一張咖啡桌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宜家一直在追求一種境界:不僅產品價格便宜,質量也好。

這個價值鏈被稱為宜家成功的三大秘方之一,另外兩個秘方則是坎普拉德和宜家文化。有人說,坎普拉德和宜家文化相得益彰的存在,保證了宜家組織機構管理和每個環節的運作得以平穩運行。也有人說,宜家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封閉的企業,它今日美好的形象,並非人們看到的那般簡單,是靠公司花費巨資塑造出來的。

毋庸置疑的一點,英瓦爾·坎普拉德本人即為一部活生生的傳奇。他一手創建的宜家集團,成為世界眾多大學商學院教程中必講的典範。他將自己的公司結構布設得像迷宮一般,而他的財富曾超越比爾蓋茨。

最節儉的億萬富豪

坎普拉德的財富,始終是個謎一樣的存在。

據2003年《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報導,當時77歲的坎普拉德已超過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其個人資產已達4000億瑞典克朗(合530億美元),而蓋茨的淨資產是470億美元。在此之前,蓋茨穩居世界首富位置達10年之久。

《中國企業家》(ID:iceo-com-cn)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了自2007年以來,坎普拉德在全球億萬富豪榜上的排行情況:

2007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330億美元位列第4;

200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310億美元位列第7;

200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220億美元位列第5;

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230億美元位列第11;

2011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60億美元位列第162。

2012年6月,瑞士雜誌《比蘭》將86歲的坎普拉德評為「歐洲最富有男性」,身家約375億美元。截至2017年5月,據《福布斯》估計,坎普拉德的淨身家達到437億美元。

雖然坐擁億萬身家,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但類似的說法卻多次為坎普拉德本人所駁斥。

有一次,坎普拉德對瑞典的《工業日報》說:「有人說我是『世界首富』,那是假的,純屬杜撰。宜家屬於基金會,我和我們家都沒有從宜家得到一分錢。」這樣的說辭不僅是對媒體,他在宜家員工、全球各地的供應商面前也都曾發表過。

事實上,坎普拉德的個人生活極度儉樸。坎普拉德一向不喜歡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上花錢,他乘飛機時總是坐經濟艙,並且聲稱,自己為了省錢只有到發展中國家時才會理髮。

2014年,坎普拉德因逃稅「流亡」40年後重返瑞典,他在接受電視採訪時稱:「如果你看看現在的我,我身上穿的每一件東西都能在跳蚤市場買到。」

  

在長達20年時間裡,他一直開著一輛1993款的沃爾沃240 GL,價值約2.2萬美元,只是不久前才聽人勸告換了輛車,因為已經91歲的他還開這原來的車有點太危險了。

也有媒體報導稱,坎普拉德的個人財富遠比這些公開的要豐厚得多。謎一般的財富,與他一手所創建的宜家帝國分不開。謎一樣的帝國及其締造者,吸引外界溯源和追尋坎普拉德的人生足跡。

創建宜家王國

坎普拉德及其後來所創建的全球性質的家居集團,發端於瑞典南部的斯馬藍達省,這也是坎普拉德祖父的移居地。十九世紀末的歐洲,農場買賣成為普遍的現象,但其祖父曾因購買瑞典一家叫做艾爾姆塔裡德的農場陷入窘境而自殺。1926年,英瓦爾·坎普拉德在這個農場出生。

英瓦爾5歲時便向鄰居售賣火柴,11歲時就從給一家種子商店供貨的交易中賺到了人生的第一筆錢。上中學後,他就能順利地與接觸到的任何人進行交易。

1943年,17歲的英瓦爾中學畢業,他以書面形式向管理部門申請了一家店鋪,因其未成年,於是拜託舅舅給他籤字,他給這家公司取名為「IKEA」,這個名字是由他自己的姓名(Ingvar·Kamprad)、他生長的農莊艾爾姆塔裡德(Elmtaryd)和牧區阿根納瑞(Agunnaryd)的首字母組合而成。這就是後來的宜家集團。

宜家創立初期,凡是坎普拉德認為可以低價吸引顧客的商品,包括鉛筆、錢包、鐘錶和低廉的化妝品、尼龍襪等,這些都會用來出售。而這些業務是家族性質的,坎普拉德的父母參與其間,幫助坎普拉德做客服接電話、處理訂單等。

 

1947年,需要服兵役的坎普拉德並不想放棄他的生意,於是徵得上級同意,他租了一個獨戶人家的地下室來工作。最初幾年,宜家的總部就設在這裡。「我的第一個郵購室,總面積不過一平米,但卻是全行業最經濟的。」坎普拉德後來回憶說。

  

1948年,基礎兵役服完後的坎普拉德被調到了一所軍官學校。在那裡,他成為一家文具公司駐瑞典的總代理人。通過軍官考試後,坎普拉德回到父母身邊,從那時起,他想以艾爾姆塔裡德農莊為出發點經營自己的生意。

坎普拉德繼續從國外進口商品,再將它們賣給零售商,他用心地印刷了大量名為「宜家新商品」的廣告單:「對生活在鄉間的人們來說,你也許已經注意到,維持收支平衡並不容易。為什麼呢?你們自己生產了各種糧食作物,可是似乎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所有的東西都貴得離譜,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那些中間商的緣故……我們向您提供的商品價格跟您的中間商的進貨價格一樣,有些甚至更便宜些。」

這種深入顧客的營銷策略在當時可謂開創之舉,廣告小冊子裡宣傳的商品因此受到了顧客極大的歡迎,有效的宣傳自然帶來了飛漲的訂單數量。

有一天,坎普拉德看到了做家具大買賣的人發的廣告,他怦然心動:「我住的莫科恩附近有許多小家具商,為什麼不試試搞家具經營呢?」於是,在做進口商品的同時,坎普拉德也開始賣家具。同所有的零售商一樣,他也非常注意對成本的控制。為了降低成本,坎普拉德不惜在設計上花功夫。據說,宜家的邦格咖啡杯從誕生至今已重新設計了三次,只是為了能在一個貨盤上多裝一些。

1953年,坎普拉德在瑞典阿爾姆胡特開設了一間家具展廳,一年後,郵購目錄冊發行量就達到60萬份。同年,一名設計師發現把桌腿卸下來可以塞進汽車後備箱,宜家由此開啟了其「平板包裝」之路。

1961年,宜家以其低價策略在瑞典的家具商中構成了不容忽視的巨大威脅,他們聯手向生產商施壓共同抵制宜家,結果促進宜家在瑞典之外找到新的供應商,並從此開始全球採購的步伐。

  

1965年,宜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外的昆根斯庫瓦商店開業,這標誌著反映宜家理念的一系列重要基石的確立:大型商場、遠離城市中心、免費停車場……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山人海的顧客在門口排起長龍,場面壯觀並為眾多媒體所報導。

也是在這一年,坎普拉德創辦了第一家宜家商場。然而,五年後的一場大風擊碎了商場的霓虹燈,由此引發的火災燒毀了整家商場。就在人們為坎普拉德感到惋惜時,一座新的宜家商場又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經過瑞典家具商的聯合打壓後,早有準備的坎普拉德便開始在每年的營業利潤中撥出14%,以備不時之需。

新的商場建立起來後,面臨著資金短缺問題的坎普拉德迫切需要降低經營成本。坎普拉德先是取消了賣場中的推銷員,接著又將倉庫建在賣場,最終宜家成長為一個自助購買、自助提貨、自助安裝的新式購物商店,此時距公司成立已30年,宜家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並逐漸完善成為如今顧客們體驗的宜家商場。

隨後,坎普拉德本人開始接受節約簡樸的管理哲學,在生活中也遵行低調、簡單的行事原則。在眾多的媒體報導中,坎普拉德被描述為一個過著極為簡樸生活的老人。作為一個全球超級大富豪,坎普拉德卻在一些自助餐廳將自己的口袋塞滿鹽袋、胡椒袋。另外,他對宜家的錢也是錙銖必較,禁止一切浪費,哪怕是一小筆費用也不含糊。如果宜家的員工走出房間沒有關燈,他會很生氣。據坎普拉德的一位助理回憶,員工每天清晨六點在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如果還開著燈,會引來坎普拉德的責備,甚至引發他對員工智商和情商的懷疑。

坎普拉德推崇簡約哲學的理念深刻影響了之後宜家的整個企業文化。「簡單是一種美德」,坎普拉德說,「沒有規矩的企業不可能生存下去,但這一切都必須簡單。規矩越複雜,就越難遵守。」

這樣的理念在其1976年所發表的《一個家具商的誓約》中有所提及和體現——「在所有的國家和社會體系中,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大部分的資源都被用於滿足一小部分人的生活,這種不均衡的情況普遍存在。以我們的行業為例,時髦和美麗的產品都被一小群生活條件優越的人壟斷著,宜家的目標就是改變這種現狀」。

此後,在抽絲剝繭中形成了宜家後來的企業願景和文化——「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To create a better everyday life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這不僅是過去幾十年宜家的經驗積累,也是坎普拉德個人價值觀的體現。隨後,這種「節約成本、帶來美好」的價值觀折射到公司的經營乃至整個供應鏈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上。2000年,宜家提出要在接下來的10年,要對供應鏈進行更優化的配置,繼續將銷售價降低20%。

在《宜家創業史》一書中,德國知名媒體人呂迪格·容布盧特總結出宜家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不遺餘力地維持低價。坎普拉德曾說:「與我們的對手保持明顯的價格差異是絕對有必要的,在所有領域,我們要一直成為價格最公道的。」

拒絕網購

據很多曾在宜家工作過的人說,坎普拉德在經營上在意成本的控制,已經到了獨斷的地步。鏈條中的每個環節成本控制,他甚至比員工還要清楚,凡事親力親為,親自考察和計算成本。但坎普拉德也很信任和注重與團隊之間的溝通,並且他所使用的措辭讓宜家的員工感到欣慰和樂意效勞。

一位宜家前員工回憶一段發生在1995年的故事:當時,坎普拉德的團隊正在考慮通過中國的製造商,生產出一種既便宜又節能的新型照明產品,最後,他的手下果然在中國找到了這種燈泡,並且比當時競爭對手的價格便宜90%。而在整個討論的過程中,坎普拉所做的就是和員工一起討論問題,傾聽他們的意見。有時候他甚至放低姿態,懇請他們「各位真是聰明,請問可否……這事能不能……」等等,這也因此成為宜家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2008年,宜家遭遇銷售危機,彼時,宜家的競爭對手,目前已成為美國第二大零售商的塔吉特公司,正在利用他們的網站首頁來吸引買家,宜家很多人期望通過開創網絡家具銷售渠道來打開市場。甚至有人向坎普拉德提議,可以在店內陳列產品,但通過新的、更加靈活的配送鏈將產品送到顧客的家裡。很多人對這樣的提議持樂觀態度,一些投資人甚至投資了很多錢來進行試點研究。但是坎普拉德卻拒絕了這樣的提議,他認為,網絡主頁會減少來店的客人數量,並且會失去一些額外的生意。

半年後,宜家的對手公司塔吉特在其銷售網站上推出了品種齊全的系列產品,價格相當低廉。之後,這些產品漸漸成為經典和暢銷產品。而宜家由於坎普拉和他的三個兒子拒絕進入網絡銷售渠道而錯失了進入市場的時機。隨後,宜家在美國的分店的銷售在前三四年中一路下滑。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勢頭不斷衝擊著整個傳統零售業。《奇葩的宜家:3大不死秘籍》一文分析稱,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裡,電子商務的交易額獲得了數以萬倍計的增長,沃爾瑪、巴諾書店、蘇寧、國美等一大批傳統零售企業身陷泥淖的同時,他們也在竭力地擁抱這一趨勢。但宜家卻是其中的異類。

之所以說宜家「奇葩」,主要是因為宜家集團2013財年(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顯示,大約13億網民訪問了宜家的網站,這一數字比上一年增長了將近20%,而與此同時其線下店的客流量則下降了1%,儘管宜家在該財年裡還新增了5家店面。電子商務也正逐漸侵蝕到這家瑞典傳統家居零售巨頭的領地。

宜家新一任CEOPeter Agnefjll在2014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但是至少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拉動公司銷售增長的絕對主體依然是實體店,因此公司仍將把戰略重心放在新店的擴張上,而不是電子商務。

這種論調好像與這個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在過去電子商務最瘋狂發展的10多年裡,宜家卻在加速進行線下的擴張,實體店的數量實現了翻倍的增加。

至少宜家中國的逆勢增長也說明了這一點。宜家2016財年(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顯示,在 28 個市場中有 27 個市場實現銷售增長,中國、加拿大、波蘭和澳大利亞增長最快。其中中國區的銷售額為 125 億人民幣,較去年增加 18.9%。

宜家中國在過去的2016財年裡(2015年9月1日到2016年8月10日),銷售額超過117億,比去年增加19.4%,宜家商場迎接了8346萬多的訪客,比去年增加20%;網站訪問量超過6700萬次,比去年增長25%。

「迄今為止,我們成功的秘訣是在城郊開設大型零售店。」Peter Agnefjll 曾對媒體表示,宜家認為 2050 年時,70% 的世界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因此它們需要「做點什麼」來讓宜家更加觸手可及。

這個觀點和8年前坎普拉德所言如出一轍。

宜家的未來

不到50歲時,在瑞士定居已有30多年的坎普拉德就開始思考宜家王國及其手中財富的未來。

此前,為了避稅,坎普拉德將個人所得稅降到每年20萬瑞郎,還想方設法繞開了瑞典的遺產稅。拒絕上市,不讓資本市場影響或控制宜家的運營。對於龐大的家族財富,坎普拉德甚至多次對外聲稱,外界說他是世界的首富是杜撰。他說宜家一直屬於基金會。

坎普拉德口中的這個基金會,實際上是基於坎普拉德所布設的一個結構極為複雜的公司和基金會網。

在坎普拉德精心設計的基金會五人董事會中,坎普拉德家族佔到兩席,分別是坎普拉德本人及其長子彼得。同樣隸屬於該基金會的英格卡控股(宜家集團公司的母公司)的最高決策層是監督委員會,共有6名成員,其中包括坎普拉德的二兒子約納斯·坎普拉德。

在《宜家真相》一書中有相關描述,宜家基金會有一份運作章程,明文記載著基金會的運作目標和規則,坎普拉德本人有權任命及開除這些重要基金會和信託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只要不違法,坎普拉德可以隨心所欲地制定及修改章程內容。

如此一來,坎普拉德將宜家築起一道高高的圍牆,形成了一個坎普拉德家族控制的王國。在這個體系之下,坎普拉德家族通過「品牌使用權」、「基金會」等創新性結構地設計,不僅達到了防止外人染指他所創建的坎普拉德王國的目的,同時也在權利合財富的制衡中悄無聲息地管理好了他的遺產。他可以輕鬆地決定自己在辭世後,哪個兒子來接手統治宜家集團。

1960年,坎普拉德的第一次婚姻失敗,他和前妻曾於1958年收養了女嬰安妮卡,離婚後養女跟隨坎普拉德前妻一起生活。1963年,坎普拉德與一位義大利教師再次結婚,他們育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大兒子彼得,外界稱其為「經濟學家」;二兒子約納斯,熱衷於設計和產品線,被稱為「創意設計師和產品研發師」;小兒子馬賽厄斯則喜歡商業和全球化。他們平時都保持低調行事風格,很少接受媒體的採訪,三人唯一接受過的一次採訪還是為坎普拉德所認可後才進行的。2012年6月,他們接受瑞典《今日工業報》的拍照請求,宜家一名發言人同時詳細介紹他們每人在公司中扮演的角色,當時還引發坎普拉德打算「交權」的猜測。

「創立、繼承、毀滅」,這句諺語意在說明,富過三代不容易。對於任何一個家族企業而言,新舊接替是必須面對的挑戰。

坎普拉德的三個兒子,究竟誰能夠接過他的指揮棒?這個問題一直為外界所關注,也備受坎普拉德本人擔憂,尤其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心系宜家的坎普拉德也表現出了憂慮,他曾經對自己在公司內部最信任的老朋友說,「我的三個兒子沒什麼指望,請答應我,不管他們怎麼樣,一定要保住宜家。」坎普拉德甚至在很多公開場合表態說,自己不會安排三個兒子擔任執行長,但他們會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公司的運營。

2013年6月,87歲高齡的坎普拉德宣布退出英特宜家公司董事會,並由小兒子馬賽厄斯擔任董事長。至此,坎普拉德幾乎全權退出了對於宜家集團的掌控,進而由他的三個兒子繼續接管。

一方面對自己的家族成員進行合理安排,另一方面,坎普拉德本人也用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去尋找使宜家永垂不朽的方法。「只要地球有人類存在,就需要宜家。」這是坎普拉德的名言,看似為宜家代言的背後,也隱藏著某種擔憂,他害怕自己親手創建的王國倒下乃至消失。

兩年前,有人曾問坎普拉德,是否該完全退休好好休息下了,他回答,「我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沒空去見上帝。」

文|《中國企業家》作者 張弘一

相關焦點

  • 宜家創始人去世:宣揚節儉的超級富豪!
    瑞典家具連鎖品牌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宜家周日發表聲明,證實了他去世的消息。這讓他積聚了超乎想像的財富。彭博全球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 Index)將他列為身家587億美元的全球第八大富豪。然而遠大的抱負促使他酗酒,多年迷戀法西斯,並且——為了給員工樹立榜樣——過著一種近乎僧侶般的樸素生活。
  • 宜家帝國「摳門」創始人坎普拉德:曾騎車賣火柴 穿二手衣買打折貨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外媒稱,宜家家具連鎖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因肺炎去世,享年91歲。坎普拉德身前極為節省,他的成本節約戰略不但反映在物美價廉的商品上,還體現在自主安裝和平板包裝上,而這正是宜家的重要營銷理念。
  •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逝世 號稱「最吝嗇」的億萬富豪
    我們北京時間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宜家集團(IKEA)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去世,享年91歲。作為宜家家居公司的開山人,Kamprad掌舵這一公司超過了70年。現如今的宜家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歡迎的品牌之一。
  • 宜家創始人去世,這些年令人驚豔的宜家文案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於瑞典時間1月27日去世。這位被稱為最節儉的億萬富豪,17歲創建了宜家,經過幾十年發展,成為最著名的家居品牌,並深刻影響了世界。而宜家的卓越之處,不僅僅在商業模式和產品設計,宜家產品的文案,也有獨樹一幟的風格,令人驚豔。
  • 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去世 他改變了20世紀的家居生活
    1月27日,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在瑞典去世,享年91歲。根據彭博社的統計,Ingvar Kamprad坐擁價值587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富豪榜第八。從一個推著自行車賣鉛筆、種子、尼龍襪子的少年,到建立起銷售可拆卸、運輸、平價家具帝國,Kamprad和宜家改變了普通人的家居生活。1943年,年僅17歲的Ingvar Kamprad創建了此後風靡世界的家具品牌宜家。IKEA的四個字母,也正是有Ingvar Kamprad的名字和他長大的瑞典南部鄉村Elmtaryd農場和Agunnaryd村的名稱首字母組成。
  • 從賣火柴的小男孩到億萬富翁的逆襲!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去世
    新民晚報新媒體 鍾荷   據環球網消息,1月28日法新社報導稱,宜家家居創始人坎普拉德去世,終年91歲。   宜家家居創始人坎普拉德。
  • 宜家創始人去世:買過宜家的你是否知道他?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1月27日,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家中離世,享年91歲。《金融時報》說,宜家革新了全世界中產階級家庭的室內設計,讓上千萬人買得起得體的設計。宜家官方網站說,「為大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的願景,其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博克爾玻璃杯、溫德姆地毯、法樂福扶手椅……《華盛頓郵報》說:「宜家自1943年成立以來,改變了我們購買家具的方式(門口:產品目錄;內部:迷宮般的布局),改變了家具的組裝方式(我們自己)和家具的外觀(線條流暢而非古板)」。
  • 家具大亨去世引全網悼念,這裡有你所不知道的宜家
    金融之家1月29日訊,瑞典宜家家居的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昨日去世了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目前估計他的財富為590億美元,不過很那確切知道真正屬於他的那筆財富有多少。因為宜家是通過一系列信託和基金會舉辦的,所有這一切都是私人的——坎普拉德從來沒有借過錢,也沒有發行過股票。即便擁有者普通人羨慕的巨額財富,坎普拉德的日子卻過得異常節儉。
  • 宜家創始人辭世,從賣火柴的小男孩到500多億身家的「窮老頭」
    ----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他5歲開始賣火柴,17歲創建了宜家,24歲時,他開創的新型商業模式成為宜家成功的秘訣。如今,宜家家居已在全球38個國家,開設有412家宜家分店,價值72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1月27日,上周六,IKEA宜家的創始人Ingvar Kamprad在親友的陪伴下逝世於家中,享年91歲。
  • 宜家創始人去世,一個「賣火柴小男孩」的逆襲人生啟示錄
    昨天(2018年1月28日)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逝世,終年91歲。全世界無數人正發起對他的悼念。他自己也是宜家的「粉絲」家具都從宜家大賣場中淘回,工作時只在宜家吃飯,幾十年如一日;他不喜歡穿西裝,常以一件普通的褐色舊夾克示人。如果有朋友送他貴重東西,他會生氣,因為他自己坐飛機總是坐經濟艙,住酒店只挑最實惠的,購物也只去大賣場。
  • 一個真正改變世界的人去世了,再見,宜家創始人 IK
    瑞典時間周日中午 12 點 15 分,宜家官方 Twitter 宣布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去世,享年 91 歲。瑞典國王 Carl XVI Gustaf 對媒體稱,坎普拉德是「讓瑞典享譽全球的人」。人人都知道他從賣鉛筆小販變成看起來很簡樸的全球首富的故事。
  • 讓IKEA走向全世界,讓瑞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宜家創始人逝世
    :英格瓦·坎普拉德當地時間1月27日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瑞典宜家公司發布訃告說,公司創始人英瓦爾最開始的時候,宜家只出售類似鋼筆、皮夾、賀卡的生活小物品。然而這位富豪,可是出了名的節儉,據報導稱,坎普拉德定居瑞士以規避瑞典的高稅率、乘飛機只選經濟艙、會重複使用茶包
  • 宜家創始人:我的一生將被用於證明,有用的東西不一定昂貴
    宜家,一個從瑞典遠道而來的家居品牌,一個去年食品總營業額高達 18 億歐元的家居品牌,一個打下英格瓦·坎普拉德烙印的家居品牌。   1943 年,英格瓦·坎普拉德成立宜家公司,他陪宜家走過了 75 年,今年 1 月他在瑞典的家中去世,享年 91 歲。
  • 宜家創始人逝世:賣火柴的小男孩如何創立家具帝國
    來源:吳曉波頻道上周六,當地時間1月27日,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瑞典家中去世,享年 91 歲。「Kamprad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宜家集團在訃告中稱。
  • 瑞典最有錢的「吝嗇鬼」,宜家創始人辭世,享年91歲
    據外媒報導,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今日逝世,享年91歲。在宜家公司稍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宜家公司創始人Ingvar Kamprad於(當地時間)1月27日在位於瑞典斯莫蘭的家中安詳辭世。他的家人和全球宜家家居員工都會非常懷念他。」
  • 瑞典最有錢的「吝嗇鬼」:宜家創始人辭世 享年91歲
    據外媒報導,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今日逝世,享年91歲。在宜家公司稍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宜家公司創始人Ingvar Kamprad於(當地時間)1月27日在位於瑞典斯莫蘭的家中安詳辭世。他的家人和全球宜家家居員工都會非常懷念他。」
  • 獨家|宜家中國區總裁卸任,創始人去世後電商卡殼,宜家面臨轉型
    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每個崗位我都有至少兩三年的任職經歷,這樣才能有所沉澱。」2013年,朱昌來就任宜家中國零售總裁。此後,這一原本按自我節奏緩慢行進的北歐巨頭開始加速發展,在中國保持了每年新開3店的速度。這對全部自行買地、興建,並且單店面積在3.5萬平方米以上的宜家來說並不容易。朱昌來曾宣稱:「宜家不再冬眠,變龜速為飛速。」
  • 宜家家居創始人坎普拉德去世 終年91歲
    據外媒報導,瑞典家具龍頭宜家家居(IKEA)表示,公司創辦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於27日離世,享年91歲。宜家家居表示:「坎普拉德是20世紀最偉大的創業家之一。他在瑞典斯莫蘭的家中安詳離世。」
  • 瑞典宜家公司創始人去世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月28日電(記者付一鳴)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瑞典宜家公司28日發布訃告說,該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27日在位於瑞典南部斯莫蘭的家中辭世,享年91歲。 訃告稱讚坎普拉德是「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對他的謝世深表遺憾。宜家公司表示,將秉承坎普拉德的奉獻精神和承諾,永不放棄,努力為顧客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坎普拉德1926年生於瑞典,17歲時創辦宜家公司。宜家(IKEA)是他名字的首字母以及他長大的農場和附近村莊名稱首字母的組合。
  • 你看富豪省錢的路子,是不是比你還野?
    曾經全球排名第8的億萬富豪,已故的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上班時就在宜家總部吃工作餐,一個熱狗就吃得津津有味。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他生前居住的房子靠近日內瓦湖,據說是他等到這片小區快售罄的時候,以最優惠價格買下的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