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餃非餃的鳳城魚皮角與大而不糙的西樵大餅

2020-12-20 全球歡樂美食匯

魚皮角,「不是餃子,勝似餃子」,看它透明的皮,隱隱露出的餡,入口一定讓人驚豔。

我素來不太待見餃子,這或許是速凍餃子惹的禍;我也不太喜歡吃雲吞,水一煮,皮容易爛。通常,為了解決早餐的問題,我喜歡選擇速凍鳳城魚皮角。

鳳城魚皮角是風靡珠三角和港澳的美食,人稱「不是餃子,勝似餃子」。在廣州和香港,甚至有的酒家將鳳城魚皮角當成特色菜來招攬食客,可見魚皮角的魅力。

鳳城魚皮角的創始食店是順德馮不記食店。魚皮角在問世之前,馮不記食店經營的主要是雲吞,但云吞的皮容易煮爛,口感不佳。馮不記食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以魚肉刮泥燜爛和面做皮,以魚蝦剁肉為餡,創造性地做成了似餃非餃的鳳城魚皮角。

源於一直以來我對魚皮角的追捧,雖然我一直肯定鳳城魚皮角「不是餃子,勝似餃子」,但如果沒有嘗一嘗魚皮角的創始店鋪--馮不記的魚皮角,恐怕是不圓滿的。

馮不記是順德餐飲界的老字號,眼下已經開枝散葉,做成了連鎖品牌,在順德、在禪城、在南海,都有馮不記米坊的身影。禪城馮不記米坊,是我曾踏足的地方,那富有嶺南氣息的裝修風格,古樸簡單,讓人覺得親切。點了一份我素來喜愛的魚皮角,是的,魚皮角外表光潔嫩白,一口咬下去,是真的皮薄餡多,口感極其爽滑。細細咀嚼,餡裡的滋味很飽滿,魚蝦和肉的味道都有了。這真的是一次讓人愉悅的唇舌體驗,對我而言,魚皮角真的是「不是餃子,勝似餃子」了。但我的愉悅不僅僅來自於一碗魚皮角的給予,店裡掛著的「馮不記飲食家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不潔不賣,不時不食,不鮮不烹,不苛不求,不折不扣,十全十美」,對於餐飲業而言,這可以說是基本的行業要求,但對於追求利潤的商業活動,這是很高的道德準繩,如何平衡這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考驗。我相信,能走過百年的馮不記,在漫長的經營歲月裡,除了保證食品的品質之外,肯定還有著自己的精神堅持,這堅持,應該就是這二十四個字了。因為有堅持,才能經得住風雨。但願今天的馮不記米坊連鎖品牌也能一直堅持,方才不辜負了這馮不記所經歷的百年風霜。

三百年歷史,遠近馳名!雖然歲月已經衝淡了過往的記憶,但西樵大餅的傳奇還在延續。

廣東有四大名餅:廣州雞仔餅、佛山盲公餅、中山杏仁餅和西樵大餅。被譽為「廣東名食「的西樵大餅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一種地方小吃,能從三百年前走到今天,且走出南海,曾暢銷省港澳,絕對不是偶然。

作為地方小吃,西樵大餅確實很「大」,大的兩斤重,小點的有半斤重,得切著吃。但兩斤重的並不是最大的,還有五斤重的。在西樵,古時嫁娶的習俗,男方需準備一個五斤重的大餅抬到女方家,女方將大餅切開了分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男方提供的大餅愈大,說明家境愈殷實,女方家愈滿意。這樣的習俗,至今還保留著。大餅能植根民俗,當然能流傳久遠。

作為餅類食品,西樵大餅自然是圓的,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圓形有著特殊的情感,比如花好月圓、珠圓玉潤、外圓內方、功德圓滿、智圓行方、骨肉團圓等等,一個「圓」字,寄託的是國人的美好願望。西樵大餅的外形正好寓意「花好月圓」,故而舊時西樵人婚嫁、逢年過節走親戚,都會帶上西樵大餅。

當然,西樵大餅最受歡迎的地方其實是在於大餅色澤潔白,入口鬆軟,清香甜滑。或者剛開始吃的時候味道淡了些,但越咀嚼越覺得那是一種沒有修飾的、來自食材本身的清甜。慢慢咀嚼著,甜味似乎從口腔裡直往心尖竄去,徐徐轉化成一種淡淡的滿足感。

西樵大餅走到今日,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境。慢慢的,為了迎合當下國人的口感,除了傳統的西樵大餅之外,餅家進行了革新,推出了蛋奶型西樵大餅。如果單純是從口感的角度來說,蛋奶型西樵大餅更有市場,於是乎有人嘆息傳統西樵大餅已經沒有了出路,強烈呼籲要保護傳統的西樵大餅。我倒是覺得,傳統的西樵大餅也好,還是新型的西樵大餅也罷,其實不管是什麼口味,它所承載的依舊是西樵大餅的歷史和記憶,代表的依然是孕育它的一方水土,多一個口味,甚至多幾種口味,又有什麼關係?自古傳承和創新,從來都不應該是對立的。

但願我所喜愛的西樵大餅,從此走得更穩健,更多元化!

相關焦點

  • 百年傳承稻香春:眉毛肉餃和椒鹽大餅不負期待
    「給我十個椒鹽大餅,然後奶油夾沙、賴皮酥和桃方各半斤。」「我也來點賴皮酥,外皮酥脆,裡面是豆沙,還不甜。」幾個阿姨邊等著點心打包,邊七嘴八舌地聊起來,一看就是熟客。原來她們是有著幾十年交情的閨蜜,退休後養成的習慣就是每周相約騎車前來採購,不僅給自己家裡人吃,還經常會稍去一些給養老院的老人們。
  • 冬至,記得吃餃餃
    掛了電話後,我立即發了個微博:今天冬至,記得吃餃餃!Happy Winter Solstice!接下來,分享一下關於「冬至」這一節氣的相關英文和知識。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原來冬至不只是吃餃餃,之前的自己真是孤陋寡聞呀!
  • 【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橋社區「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活動
    冬至節氣 知多少 2020 WINTER 「親子行 餃餃樂」 在冬至來臨之際12月21日,大橋社區聯合檸檬樹美術教育共同舉辦了「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主題活動,孩子們與家長一起樂享著這寒冷又溫馨的冬日時光。
  • 加拿大召回未標註過敏原的海霸王魚餃
    食品夥伴網訊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消息,1月15日加拿大CFIA發布召回通報稱,海霸王宣布召回一款冷凍魚餃,因為產品未聲明含有雞蛋與小麥成分。    受召回產品為「海霸王」牌魚餃,規格為120g,生產日期為08 APR.2015。條形碼為4 710572 001218。 產品在亞伯達省、卑詩省、安大略省、薩斯科徹溫省有售,也有可能已被銷往加拿大其他地區。    截止目前,尚未出現食用後過敏的報導。
  • 「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橋社區「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活動
    冬至節氣 知多少2020 WINTER「親子行 餃餃樂」在冬至來臨之際,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節氣特點和傳統習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12月21日,大橋社區聯合檸檬樹美術教育共同舉辦了「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主題活動,孩子們與家長一起樂享著這寒冷又溫馨的冬日時光。活動開始啦!黨員志願者陳老師給家長和孩子們講述了關於冬至的故事以及由來,孩子們認識了我國傳統的冬至節,了解了冬至節的習俗!陳老師為大家展示了餃子製作的原料、工具及製作方法。
  • 揚州餃面
    揚州餃面 2012年11月21日 15:57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餃面是我們揚州一道特有的大眾美食,就像高郵的雙黃蛋,外地沒有。這餃面就是在麵條裡放些餛飩。那位說了,明明是餛飩,你為何說成餃子?江蘇揚州、淮安一帶的人們,過去一直喜歡把餛飩叫成餃子。正如四川人管餛飩叫「抄手」,廣東人叫「雲吞」,山東人叫「鼓出」,湖北人叫「包面」一樣。各地各鄉風,這裡有歷史因素,也是一種傳承。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
  • 錢包餃官帽餃一品餃蘭花餃,你喜歡吃哪一種?
    錢包餃官帽餃一品餃蘭花餃,你喜歡吃哪一種?包餃子的手法有不少,除了普通水餃,阿姨們還會做錢包餃、官帽餃、一品餃和蘭花餃。她們捏出來褶子整齊均勻,餃子飽滿渾圓,煮出的餃子美味可口。
  • 雲南人叫「餃」無「子」的,如同北方的餛飩,四川的抄手
    湯用牛筒子骨微火熬製,湯清亮似活水,味淳正鮮美可口。麵條以鮮鹼面為佳,筋骨好,出真味。製作要訣:牛筒子骨熬好湯。麵條入水煮熟。牛肉切小坨燉成紅燒酥牛肉。麵條碗內澆湯,放上一勺大酥牛肉,撒上生蔥或熟韭、香蒜、酸菜丁等,即可食用。什錦涼麵、香酥涼麵是滇中、滇南地區的春夏之際的平常小吃。
  • 做煎餃有人用生餃,有人用剩餃,老師傅:都行,只是做法有區別
    小編又是非常喜歡吃煎餃的,所以就只能自己做了,於是在採用生餃還是剩餃的時候,小編就非常糾結了。做煎餃有人用生餃,有人用剩餃,老師傅:都行,只是做法有區別於是小編就只能請教媽媽了,還好媽媽做了幾十年的煎餃,也能算得上一個老師傅了,媽媽告訴小編,外面做煎餃的大部分都是用的生餃,但是也有一些會用剩餃,所謂剩餃就是蒸餃沒有賣完或者吃完所剩下的,只不過生餃和剩餃的做法是有所區別的,但最後的口感都沒有太大區別
  • 想吃水晶蒸餃,不會做餃皮?半斤豬肉1斤澄粉,教你做出45個大餃
    半斤豬肉,1個蘿蔔,2兩玉米粒,1斤澄粉開水一燙,教你做出45個大肉餃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對吃也有了要求,不再是以前的隨便能吃飽,就滿足了。人類現在有了更美好追求,就連吃,也要吃出儀式感!早餐得營養搭配,一份蒸餃、幾個饅頭或者包子、豆漿油條、小面、米粥等,應該都是一周換著吃的營養餐。
  • 做芋餃有訣竅,記住這4點,芋餃口感軟糯滑溜,好吃又筋道
    做芋餃有訣竅,記住這4點,芋餃口感軟糯滑溜,好吃又筋道!芋餃是用芋頭做餃子皮,包上肉餡,可蒸可煮。芋餃是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的特色小吃。北方人過年吃水餃,這些地方的人過年吃芋餃,而且在許多地方芋餃還是宴席上必備的一道食物,可見芋餃在這些地方是非常隆重的一種食物。
  • 中國餃子多造型,金魚餃、知了餃等,除了最後一種,你還會哪種?
    湖北金魚餃金魚餃是湖北省的傳地方小吃,屬於鄂菜系。它因形似金魚,晶瑩剔透,故名金魚餃。3、把中部的餃皮捏圓做魚肚,在頭部裝上赤色的食物成眼睛,完成。當然也可以用菜汁調成彩色的餃皮,做條小金魚。這種餃子最好是蒸,可以保存好它的造型。四川梅花餃梅花餃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造型美觀、逼真,是宴席非常重要的一道花色點心。
  • 贛菜含魚菜名不下千種 九江全魚宴、贛州蝴蝶魚餃等全國聞名
    中國江西網訊 江西人愛吃魚,早已出了名。九江的全魚宴、贛州的蝴蝶魚餃、撫州的南豐魚絲……都鼎鼎大名。  江西人吃魚經歷過哪些變遷?魚怎麼吃才有營養?野生魚比養殖魚好吃的原因是什麼?本報採訪了多名飲食專家和漁業資源研究專家,為你一一敘來。
  • 尋味揚州:蔣家橋餃麵店
    尋味揚州:蔣家橋餃麵店李志傑揚州東關街有家百年老店——蔣家橋餃麵店。去年逛東關街,匆匆而過,未入店品嘗,留下遺憾。前幾日去揚州有事,尋思得空品嘗,拉了兒子一起去。蔣家橋餃麵店是家連鎖店,東關街店位於西出入口處的國慶路路西,在一座新式建築內,紅底黃字的巨幅招牌很顯眼,冠以「江蘇老字號」、「百年老店」之宣傳語,誘人得要緊。蔣家橋在哪裡?古老而質樸的店名藏著多少故事?不免讓人浮想聯翩,想起外婆橋,還有那遙遠的童年。閒話少說,入店一瞧,裝修頗具現代氣息,離想像中的蔣家橋甚遠,少了古色古香的韻味,且看餃面如何?
  • 戲說揚州餃面,陰陽和諧包裹其中
    因為喜歡餃面,常常去揚州各麵館吃,尤其是蔣家橋,尤其是蔣家橋本部老店。蔣家橋餃面特有的重口味,濃濃的胡椒香與蝦籽的鮮,是其獨佔鰲頭的最主要特色。去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觀察環境與人。老店在老蔣家橋的舊址差不多位置,門臉的方向轉了個身。蔣家橋現在開了好幾家連鎖店。據說每一家生意都不錯,它代表了揚州小吃的平民化特質。
  • 家庭生活作文——包芋餃
    芋餃是我們家鄉——東遊享譽閩北的特色食品,它一直是我們家的最愛,但由於前幾時芋子沒成熟,我們家已經好久沒做芋餃吃了。今天,媽媽上街看到芋子已經上市,便迫不及待地買來芋子和地瓜粉,準備晚上包芋餃吃,一想到我要跟久違的芋餃見面了,我就忍不住直咽口水。
  • 風城魚皮角,不是餃子,勝似餃子
    我們今天要去吃的也是魚皮做的美食,名字叫作鳳城魚皮角。人們都說要吃魚皮角當首推「馮不記」,於是我們便去了大良街道的馮不記分店。店出道長魚面不大,裡裡外外都透著古老的氣息,好在明窗多,採光又極好,所以也不顯得陰暗。我們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菜單上打頭的鳳城魚皮角。「魚皮我知道,這角是什麼呀?」點好之後我有些疑惑地問道。
  • 廣式點心教程 金魚餃配方和做法
    3、搓條、下劑、擀皮、包捏成型:將醒好的麵團搓成大拇指粗細的長條,切成或摘成12.5克重的面胚,用擀麵杖擀成直徑8釐米的圓皮,放上8克餡心,在中間三分之一處捏住是魚背,前面三分之一用手捏住中間向中間三分子一處推出兩魚眼,兩眼大小一致,嘴眼比例協調,將後三分之一用手掌的根部按扁並用擀麵杖擀薄,長度和魚身一致,用面刮板刻上細條的花紋並切成四條金魚的尾巴,在身尾交界處收攏
  • 理喻採風|誇誇馬鞍山百年古鎮白渡橋的童家鍋貼餃
    白渡橋童家鍋貼餃▓ 理喻/文圖老闆娘,來五十個鍋貼餃! 理喻攝「老闆娘,給來五十個鍋貼餃,三十個打包帶走,二十個放碟中馬上吃。」「好嘞!「老闆,各能麻煩你幫我煎十個鍋貼餃,要煎嫩點,我八十五歲的老媽沒牙還非要吃你家的鍋貼。要不我加錢。」「沒事的,本鄉本土的咋談加錢!我用小鍋炆火慢煎,保證老人吃好!」這是誰家鍋貼店這般繁忙?告訴你,這是安徽馬鞍山百年古鎮白渡橋童家鍋貼餃,店主叫童修平。
  • 恭祝餃媽媽在首屆全國餃子大賽中蟾宮折桂
    餃媽媽,將自己放在了傳統傳承者的位置上,為廣大人民輸出更多的傳統工藝。餃媽媽,是傳統的傳承者,卻又能在創新的路上不斷前進。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就是我們研發的座右銘。每一隻餃子都能給你全新的體驗。>這次代表我們餃媽媽出戰大賽是我們餃媽媽的首席培訓師楊駿楊師傅和我們餃媽媽直營店店長宋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