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考常識: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2020-09-09 公考柚子老師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的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的發展,後世人們也把這些人的作品作為典範進行學習。人們為了歌頌他們的成就同時也是對他們的尊稱,所以出現了很多別稱。以下簡單來總結一下各位詩人的別稱:

一、詩人別稱

1.詩仙——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作品有《李太白集》、《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2.詩聖——杜甫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作品有《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詩魔——白居易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4.詩佛——王維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5.詩骨——陳子昂(唐之詩祖)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6.詩傑——王勃

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等。

7.詩星——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8.詩家夫子——王昌齡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9.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适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

10.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11.詩瓢——唐求

唐求(約880~約907)(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後在世),唐詩人。求一作球。成都(今屬四川)人。性放曠疏逸,不樂仕進。居灌縣味江山,人稱唐隱居。好吟詩,每成詩,即捻稿成丸,納大瓢中。今傳《唐求詩集》。

12.詩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先世居洛陽,後隱居嵩山。

13.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14.詩奴——賈島

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15.五言長城——劉長卿

劉長卿(709~786),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一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進士,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大曆年間任鄂嶽轉運使留後,因被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誣陷而被貶為睦州司馬,貞元年間又升任隨州刺史。劉長卿當時詩名頗大,尤其擅長五律,他曾自稱自己的詩為「五言長城」。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

16.紅豔詩人——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與李清照齊名。

二、歷代大詩人

漢朝三國:司馬相如、卓文君、揚雄、孔融、曹操、曹植、曹丕、蔡文姬、阮籍。

兩晉南北朝:陶淵明、謝靈運。

隋唐:楊廣、李密、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陳子昂、宋之問、杜審言、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崔顥、賀知章、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張繼、柳宗元、許渾、韓愈、韋應物。李賀、劉禹錫、溫庭筠、李商隱、杜牧、羅隱、陸龜年、皮日休、王建。

五代宋:歐陽修、蘇軾、陳師道、黃庭堅、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王安石。

金元:元好問、王冕。

明清:高啟、楊慎、厲鶚、朱尊彝、張問陶。

民國至今:徐志摩、馮至、戴望舒、舒婷、席慕容、鄭愁予、顧城、厲聲教、海子、黑丫。

如果感興趣【轉發+評論+私信回復「常識」】找我領取常識40000題


相關焦點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的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的發展,後世人們也把這些人的作品作為典範進行學習。人們為了歌頌他們的成就同時也是對他們的尊稱,所以出現了很多別稱。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的別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展鴻君給大家帶來整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著中國文化的發展。
  • 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一 詩人別稱 1.詩仙——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不管是公務員還是國考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
  • 2021福建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詩人
    2021福建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詩人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括常識判斷答題技巧、公務員行測常識、地理常識、歷史常識、法律常識、文學常識及行測常識如何複習等。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古代書籍
  • 古代文學常識:十種事物的別稱與雅稱
    古代文學常識:十種事物的別稱與雅稱   一講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徵月,初月,泰月,楊月,寅月,孟陽,春陽,初陽,首陽,新正,月正,開歲,獻歲,芳歲,華歲,歲歲。
  • 2019安徽事業單位考試:人文小常識——中國古代別稱(物篇)
    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公基人文常識的常考點之中國古代別稱—物品篇。一、古代服飾代稱古代的服飾以其鮮明的特性,顯示了穿著者的貴賤尊卑或性別職業,因而不同特點的服飾就成了不同社會地位人的代稱,有的甚至沿用至今。1.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具體而言指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為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 古代詩人別稱、別號、代稱大全,為孩子收藏,考試必考!
    古代詩人別稱、別號、代稱大全,為孩子收藏,考試必考!假期就要結束了,同學們最好是在最後的這幾天的時間,調整好心態和作息時間,新學期開學之後才能儘快適應新學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趁著開學還有幾天,同學們可以做一做知識積累,今天我們就為同學們分享一份語文學習資料。
  • 《衝頂大會》問題:香山居士是我國古代哪位文學家的別稱答題答案
    衝頂大會提問香山居士是我國古代哪位文學家的別稱?九遊小編艾米分享下香山居士是我國古代哪位文學家的別稱衝頂大會答案。 衝頂大會問題: 香山居士是... 衝頂大會答題APP中,玩家答對題目即可領取獎勵金。衝頂大會提問香山居士是我國古代哪位文學家的別稱?
  • 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   著有《王子安集》。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常用借代詞語和中國文學之最
    人可以沒知識,但不可以沒常識。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3.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2020-12-18 17:42:35|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
  • 2016年公考常識積累——人文常識
    A.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治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C.日本加緊侵略中國D.北洋軍閥政府賣國3.下列影視劇情景設計符合歷史常識的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唐朝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後句觸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無法推測描寫的是什麼節日,但人們常在中秋節時提到這句詩。
  • 常識積累:國家別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國家別稱」。國家別稱周邊國家古稱朝鮮:高麗、樂浪、高句麗、百濟、新羅日本:倭、倭奴、大和、東瀛、東夷、東洋、扶桑緬甸:大光、驃國、撣國、
  • 2020省考行測常識備考:古代記錄時間的儀器
    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常識中的關於時間的記錄,由於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又如何標識日出而作的時間表呢?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圭表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二、日晷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
  • 古代對教師的別稱-中新網
    古代對教師的別稱     老師: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別稱。  師父、師傅:對教師的尊稱。  師資:先秦爾後歷代對教師的別稱。  外傅:古代對教師的特稱。  博士:經學教師稱「博士」。至唐宋時期,各專業學校更有「律學」「算學」「書學」博士之分。  教授:原為學官稱謂,自宋始於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
  • 中小學生必備國學文學常識之古代文學常識(上)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它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旁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 。國學經典,是蘊涵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書 。
  •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巧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讓複習事半功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 大精深,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浩如煙海。 自從2015年全國卷中開始出現古代文化常識題之後,這種題型便連續考了五年,成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必考 知識點之一。《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 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關於文化常識的規定是「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 文化知識」。古代文化常識這個考點大致可以分為官職、稱謂、飲食、服 飾、刑罰、天文曆法、地理、科舉制度、 風俗禮儀、音樂文娛十大類。內容繁 雜、信息量大,學生記憶起來費時費 力,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 結了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九種記憶方法,希望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具體方法如下。
  • 赤子:中國古代對新生兒的別稱,三千多年前就有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學問,就連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別稱。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可能要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了,反而把人生之初的別稱給淡忘了。可能是因為新出生的小寶寶太招人喜愛了,把這事給丟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