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大腦以期在未來獲得永生並不新鮮。不過美國初創公司Nectome目前在探索另一條新的途徑,他們提倡對人實施安樂死,並通過「上傳大腦」將思想實現永久的數位化保存。
頂級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3月份曾對這家公司做了詳細的報導。但這篇報導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惹來了不小的麻煩,外界開始討論MIT和這家另類公司的真實關係,並指責MIT在為其「出借」公信力。《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由MIT於1899年創刊。
MIT媒體實驗室(The MIT Media Lab)日前在其官網發表聲明,宣布正式和Nectome公司終止研究合同。MIT媒體實驗室教授、頂級神經科學家Edward Boyden團隊曾和Nectome公司之間有研究合同。此前,Nectome公司因開發了一種大腦保存的方法而獲得了來自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96萬美元的聯邦資助按照分包合同,MIT接受了其中的30萬美元。
聲明中提到,Boyden表示,他在Nectome公司沒有股權,也沒有其他任何形式的個人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研究合同被終止,但MIT似乎並沒有反駁「上傳大腦」的概念。 「我們不能說目前這套大腦保存技術是否有效,但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基礎科學問題,我們希望MIT也可以為此做出貢獻。」聲明中強調。
2名MIT畢業生創立公司
官網顯示,Nectome公司的2名創始人分別為Michael McCanna和Robert Mclntyre,2人均畢業於MIT。
Nectome公司目前使用的冷凍保存方法是醛穩定化冷凍保存法(Aldehyde-Stabilized Cryopreservation),也被稱為ASC冷凍法,將防腐和低溫結合。該方法由Mclntyre和低溫生物學家Grey Fahy共同研發,兩人曾在一家名為21st Century Medicine的公司工作。
ASC冷凍法的第一步就是把速效固色劑戊二醛(目前常被用作極強的消毒劑)快速注入大腦組織,凝固突觸、防止腐爛,這一步也是區別於其他保存方法的關鍵一步。第二步則注入高濃度的乙二醇防凍液,以防止大腦結成冰晶。Mclntyre等人認為,ASC冷凍法後,大腦可以在零下135攝氏度的條件下成功保存幾個世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中曾提到,事實證明,這種技術對保存全腦相當有效,保存精細到納米級別,包括連接組,即由眾多神經元突觸所構成的網絡。
有些人猜測,這樣一個「神經連接體」可以留住一個人的記憶信息。
然而,這種保存法面臨的第一道難題是他們的這項工作是「100%致命」的。也就是說,Nectome公司啟動大腦保存工序前,需要首先獲得一個新鮮大腦,因此他們提倡對患者實施「安樂死」,並在患者仍然存活的情況下將防腐混合液從頸動脈泵入患者體內。
McIntyre之前就曾表示,大腦保存應該在那些一息尚存的臨終病人中去啟動,這樣可以確保大腦足夠新鮮。
MIT被質疑「出借」公信力
目前來看,不僅2名創始人畢業於MIT,這家初創公司和MIT確實還有合作上的關聯。
上述聲明中提到,MIT媒體實驗室教授、頂級神經科學家Edward Boyden團隊和Nectome公司之間此前確實存在研究合同。
這要追溯到2年以前。2016年7月,Nature Methods在線發表了Boyden團隊開發的新技術,及擴張顯微技術(expansion microscopy)。他們通過化學方法在成像之前讓組織增殖,使得組織樣品擴大10-20倍,然後就能夠利用普通顯微鏡對它進行非常高解析度地成像。
Nectome公司正是看中了這一方法。聲明中提到,「用該方法更好地觀察小鼠的腦迴路,目的是進行基礎科學研究。」這種新的化學方法,會有助於腦部疾病新藥研發、推動基本腦科學神經迴路的繪製,有利於未來對健康和疾病問題的研究。
前述提到,McIntyre等人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大腦保存方法。Nectome公司因此獲得了來自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96萬美元的聯邦資助。按照分包合同,MIT接受了其中的30萬美元。
不過,MIT媒體實驗室在聲明中強調,Boyden和Nectome公司沒有個人牽連,包括股權、運營,或其他契約等。
MIT和Nectome公司之間的合作一經曝光,即受到了諸多指責。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Sten Linnarsson表示,「從根本上來說,這家公司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命題上的,這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Linnarsson補充道,MIT和這家公司的合作是在出借MIT的公信力,為「一部分確認願意殺死自己來捐出他們的腦袋」增加機會。「這是不道德的,我甚至無法描述出究竟有多不道德。這就不是意見我們醫學研究應該做的事情。」Linnarsson表示。
大多數神經學家也認為,從腦組織裡重新獲取記憶並在一臺電腦裡重新產生意識,這最多也是幾十年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會發生。
MIT並不反對保存大腦
或是迫於輿論壓力,MIT目前已經宣布切斷和Nectome公司的關聯。MIT媒體實驗室在聲明中表示,終止合同是「考慮到這家公司的商業計劃,以及該公司的一些公開陳述。」
值得一提的是,MIT在聲明也同時明確表明了自己對大腦保存的支持。
聲明中表示,神經科學目前還沒有到足夠先進的程度,也不能確定是否有大腦保存方法可以強大到能保存所有和記憶以及思維相關的生物分子。一個人的意識是都能重建也是未解之謎。
詳細來說就是,第一點,哪些生物分子是必須要保存以保存記憶、思維相關信息目前還不未知。基於這一點,我們不能說目前這套大腦保存技術是否有效。但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基礎科學問題,我們也希望MIT可以為此做出貢獻。
聲明中展望,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測量整個神經元迴路中所有生物分子類型的位置和身份,那時發現模擬這一迴路足夠可以複製一個人的腦功能,那肯定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但目前這尚未完成,就像很多其他的基礎科學問題,並不能保證它是有可能的。
詳細提到的第二點則是,我們目前還不能直接測量或創造意識。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在足夠的生物分子圖譜的基礎上,電腦可以高精準度地模擬神經迴路。但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如何決定這樣一種模擬,即使尺寸放大到人腦這樣的級別,是「感覺」像的。要理解這些,需要一個新的科學出現,一些人將這視為「無法解決的問題」。
已有近25人願意買單
針對MIT的最新決定,McIntyre並沒有在媒體的置評郵件中第一時間回復。但隨後通過郵件表態,「我們感謝MIT曾經給予的幫助,理解他們的選擇,祝他們好運。」
McIntyre指出,目前Nectome公司還沒有提供臨床大腦保存,因為技術還處於研究階段。他還說,那些加入Nectome公司等候名單的客戶可以拿回退款。
儘管反對聲音很大,但類似於「永生」的話題總是會吸引一部分人願意為之打賭。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此前報導,目前至少有25人加入了Nectome公司「保存大腦」的等候名單。名單中的每個人需提前交納1萬美元作為美金。
這份名單中最知名的是32歲的Sam Altman,這名矽谷著名Y Combinator創業孵化器的創始人同時也投資了Nectome公司。他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相信有生之年,人們能成功將思想數位化。「我的腦子也許能被上傳到雲端。」Altman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Nectome公司從今年開始考慮將大腦保存實施在人身上。公司官網顯示,團隊此前已成功保存了豬腦、兔腦等其他哺乳動物的大腦。
今年2月,Nectome公司獲得了一名老年女性的遺體,並在死亡2.5小時後開始保存她的大腦,這是團隊第一次在人腦上使用該ACS冷凍技術。研究人員在停屍間裡用長達6小時走完了保存流程。
這名老年女性的大腦在保存之前已死亡,因此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最後她的大腦被切分為紙片薄的腦片在電鏡下觀察。
McIntyre表示,這次進行的保存工作是一次試驗,探索今後公司業務的雛形。未來不久他們將嘗試在計劃實行醫生協助自殺的絕症患者身上進行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