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中國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人騙走,現在成了美國國寶

2020-12-11 點史

1942年,中國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人騙走,現在成了美國國寶

文|接節說事

都知道在我們古代的時候可是有著特別多價值連城的文物古蹟,而那些寶藏大多數都是後來在一些帝王的墳墓中被發現的,其中更多的珍貴物品並不在我們的博物館中,而是被一些盜墓者給賣到了外國人的手中,其中名聲很大的一個外國人就是影視作品中裘德考的原型考克斯·亨德烈,這個人在趁著國家大亂的時候,可是回購了不少我們國家的珍貴寶藏,而這個被揉的皺紙也就是被這個人所騙走的,並且竟然成為了他們的國寶,這又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我們的國家社會還是比較動蕩的,因此當時很多人為了生存可是什麼事情的做的出來,而當時盜墓對於很多人來說可是一個不錯的行當,而且利潤特別的高,甚至很多的官員也參與其中,因為都在忙這安定當時的政局,所以說並沒有專門派人來管理這些事情,因此他們也就抓住了這個時機,大量的將我們國家的財寶給販賣到外國去並從中獲取利益。

而其中有一個特別珍貴的墓地,那就是戰國時期帝王的陵墓,專家們知道以後趕忙趕了過去,但是後來還是晚了一步,裡面已經被盜墓賊給洗劫一空,並且更氣憤的是,他們竟然留下了幾個大字,那就是已經來過,這可真的是赤裸裸的挑釁,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的專家們真的是要被氣暈過去了,但是想想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因為這些人他們的信息渠道以及手藝可是在他們祖輩傳到現在,所以說也不能怪我們的專家們不夠專業。

其中就在所有人員要走的時候,我們的專家蔡季襄發現了一個棺材旁邊被揉成一團的紙屑,當時他也沒有多想,所以順手將它拿了起來,但是回到家中,偶然脫衣服的時候它掉了出來,這才引起了他的興趣,因此他便拿起來工具研究起來,這一看可真的是給他嚇了一跳,這並不是紙團而是帛書並且年代久遠,可是相當珍貴的。

因此他便上報給國家,但是並沒有人真正的識貨,而在這是他了解到了這個外國人物裘德考,並且他們經過溝通以後,他告訴我們專家說他有專門研究的儀器,不過要收取費用一萬美金,因為心中太想要弄清楚上面文字的秘密,所以將東西和錢全部寄了過去,但是這一去可再也沒有了音信,可是怎麼也聯繫不上。

而最後知道原來自己被騙了,並且這個人他原來一直都是倒賣文物的,並不是什麼外國的專家,傷心到了極點,很多年過去了心中還是心痛,但是最後這個東西竟然出現在了美國的博物館中,並且還是他們國家的國寶,這真的是讓我們的國人所不能接受,因此希望屬於我們國家的東西,早點回到我們的家園。

相關焦點

  • 揉皺的紙團難倒不少人!
    本報記者 周青先 實習生 劉海天 攝&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序幕(記者 王光營 許亞薇)16日,在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的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設計美術類考試現場,素描考題只有紙簍、啤酒瓶、廢餐盒和皺紙團四樣,而揉皺的紙團難倒了不少考生。
  • 弗蘭克·蓋裡——靠「揉紙團」來設計建築的「另類壞老頭」
    弗蘭克·蓋裡設計的建築 都是紙團揉出來的 而這個奇怪的標籤是這樣來的 2005年4月3日 美國經典動畫片《辛普森一家》新一集播出
  • 美國建築大師蓋裡:說別的建築是垃圾,自己設計的像紙團揉出來的
    2005年4月,美國經典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一家》第16季新一集首播,弗蘭克·蓋裡,這次客串出場的角色,讓美國觀眾感到陌生。 此前或者此後在劇中露臉的卡斯,如姚明、C羅、酷玩樂隊、Lady Gaga、埃隆·馬斯克……都是美國社會的絕對明星。
  • 老農將國寶當農具,被美國人騙走,現成為美國博物館鎮館之寶
    在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當中,裡面珍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中國國寶,那就是唐朝後碑,名字叫做「後堡戰樓頌碑」,如今是這家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也是美國的國寶之一。大家肯定聽說過很多國外在拍賣中國的文物,博物館裡有中國的國寶,小編認為中國的國寶淪落到海外的博物館裡根本的都不是什麼稀奇事。
  • 北京的一位書法狂人,苦練草書20年,如今他的字成了美國的國寶!
    在北京有這樣的一位書法狂人,他有一縷長髯,世人稱他為「髯公」,其為人慷慨俠義,結交四方名士,有著極高的聲望,他曾經閉門練字20年,成了一代書法大師,尤其在草書上的造詣,更是罕逢對手,他的一幅字被譽為書法界的珍寶,被美國珍藏之後,成為了美國的國寶!
  • 有隻大熊貓在美國假裝懷孕 18年騙了美國網友5次
    喜歡大熊貓或對大熊貓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大熊貓受孕很困難,而且大熊貓受孕是很難檢查出來的,而且檢查需要一定周期。於是大熊貓受孕這件事經常鬧出笑話。我國把大熊貓派到友好的國家,去做我們的和平使者。作為我國的國寶,他們受到非常精緻的呵護。
  • 世界各國的國寶動物;中國的大熊貓、美國的白頭海雕
    世界各國由於地理環境及文化的不同,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大都被視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一,大熊貓是中國最著名的國寶之一。 中國地方物博,歷史悠久,文明昌盛,有著無數的國寶;但大熊貓無疑是最著名的。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 堪薩斯城是美國腹地,卻陰差陽錯成了8000件中國文物的「家」
    他的中國之旅隨著1942年應徵入伍而結束,但他在戰爭期間擔任盟軍中央司令部的藝術專員,負責檢查遠東參戰國家藝術品受損的情況。錫克曼又如願以償來到了他喜歡的中國收集藝術品。他在中國確實也有不少收穫,我國那些精美的佛寺壁畫最後都漂洋過海的來到外國。現在還被陳列在納爾遜的博物館內。
  • 現在的感情就像紙,一揉就皺,一撕就破
    萌寵系·|表情包|:現在的感情就像紙,一揉就皺,一撕就破 今天是「劉小橤的大雜燴」成立的第4天~2020·7·14。這裡是一個大雜燴,什麼口味的都有,希望我們可以get到共同的點,留下你的故事吧!更不要吝嗇你的小心心哦,歡迎留言哦!
  • 3000多年的寶貝被揉成紙團,專家修復後,如今卻是九大鎮國之寶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考古是一項極其複雜的過程,但是帶來的意義確實是非常巨大的,當然了在考古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文物,比如有的時候由於認識不足而意外毀壞文物,其實這樣的事情還是蠻多的,比如當年的「中華第一龍」就被扔在了倉庫10年,最後才知道這個居然是國寶中的國寶。
  • 宋美齡1942年訪問美國期間,一天要換五次床單,這是為何?
    網上有關宋美齡生活奢侈的段子頗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則,說她1942年訪美期間,在白宮要求用自己從中國帶來的「綢床單鋪床」,並且「每天至少要換一次床單——如果夫人午休過或者上過她的『炕』,換的次數就更多了。據白宮的管家阿朗索·菲爾德說,每天要換四五次。」
  • 國家資助他留學,學成後成美國「國寶」,並多次幫美對付中國
    1979年,高考恢復後,餘茂春被南開大學歷史系錄取。當時,被一所著名大學錄取意味著「魚躍龍門",走上人生巔峰。本科畢業後,他被老師推薦到美國賓夕法尼亞斯沃斯莫爾學院就讀碩士學位,然後又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在當時,大多數留學生都是國家資助的,每個人都很窮,所以沒有人能自費出國留學。餘茂春是國家資助出國留學的,他當時也非常的爭氣。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表現出色。人們期望他完成學業後回國建設祖國,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拒絕回國,選擇了為美國工作。
  • 美國人:看不懂中國,稀世國寶免費觀賞,簡直是「反人類」操作
    伴隨著我國的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國友人到中國旅遊觀光,感受中華本土的氣息。就有一位美國人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稀世國寶免費觀賞,簡直是「反人類」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美國人所說的,便是位於我國山西五臺山臺外的南禪寺,這個寺廟非常奇特,雖然交通較為不便,但卻依舊有許多人前來造訪。
  • C4D圖文教程:如何製作揉紙團的動畫
    前言在其他地方看到如何製作紙團動畫的問題,於是,利用動力學效果鼓搗了一番做出了一個類似的動畫,下圖是製作的動畫效果,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個動畫的製作思路以及過程。製作思路和製作過程如何製作揉紙團的動畫效果,經過一番思考後,產生了幾個製作思路。第一個思路,能否通過變形器直接將變形製作出來,然後再做過渡效果。
  • 1942年的紐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繁華程度令人驚嘆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歐亞兩大洲如火如荼。中國正在發生著一場戰亂之下的大饑荒,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卻是一派繁華。拍攝於1942年的一組美國紐約的照片,讓人不禁感慨對比的強烈。圖為1942年繁忙的紐約港口,高聳入雲的帝國大廈清晰可見。
  • 美國人拍攝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後,雙腿哆嗦起來
    【逃荒的孩子】1942年底至1943年,河南地區發生了震驚國人的大饑荒。這一年的春夏直至秋天,一場曠日持久的旱情在黃河中下遊兩岸地區蔓延開來,並擴展至晉東南、鄂北及皖北等地,期間夾雜著風災、雹災與蝗災, 直至麥收之後,百餘天未有降水,形成數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 那個從中國偷走2隻大熊貓,並偷渡帶回美國的露絲,5年後懲罰來了
    大熊貓,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同時也是中國特有的動物。圓臉、黑眼圈和胖嘟嘟的身體是大熊貓的標誌性特徵,其走路方式是內八,憨厚可愛。大熊貓距今至少已經有800萬年的歷史了,所以也被稱作「活化石」,更是被我們國家當做「國寶」。但是也因為數量稀有,所以很多外國人對熊貓特別好奇,甚至不惜為它犯罪。
  • 美國記者眼中1942大饑荒:災民扒樹皮磨粉充飢(圖)
    正在熱映的電影《一九四二》,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在1942年到1943年之間,中國河南爆發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饑荒,3000萬人受災,300萬人死於飢餓。70年過去,「老東家」、「栓柱」的人物原型再也無法找到,他們的生命,早已湮沒成歷史的塵埃。電影裡的美國記者白修德,卻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他把那次災難記錄在他的報導和回憶錄中,留下了震撼人心的一部苦難史。這位曾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曾說,在中國河南的遭遇,讓他「懂得了無政府狀態和秩序、生與死的真實意義。」
  •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公布2020年美國「國寶影片」名錄
    《發條橙》劇照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電影登記部(National Film
  • 七成青年願為臺灣而戰?前「立委」:騙美國人的啦
    事情還要從4月3日說起,當天,美國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在華盛頓舉行座談會,美國共和黨國際事務協會主席丹尼爾·特文寧(Daniel Twining)等政要出席。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思儉在會上報告了一項於今年二月底三月初進行的臺灣民調。結果顯示,若中國大陸武力統一,臺灣39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有高達70.3%的人願意「為臺灣而戰」,而不願意的只有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