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07: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呂藝真 通訊員 程玲玲
11月27日,是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集中對社會開放的日子。現場,有白髮蒼蒼的父母見到戒毒的兒子忍不住老淚縱橫,也有牙牙學語的孩子抱著母親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 ……
借錢生子她忍不住復吸
管教替她去福利院看孩子
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一間普通的房間裡,年輕女孩的淚水悄然滴落。
窗外,陽光終於衝破層層濃霧,女孩抬手抹去了臉上的淚水。「兩個月後,我就能出去了,去福利院接回孩子,一起過春節。」
女孩叫洪美,今年24歲,貴州人,16歲時輟學來杭打工。
2015年,洪美在同事的介紹下認識了男友。「有一次我因為跟家人吵架很鬱悶,他說有辦法讓我心情好一點,然後拿出了一個礦泉水瓶,上面還插著兩根吸管。我試著吸了兩口,只覺得輕飄飄的,很舒服。」洪美說。
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等她意識到這是在吸毒的時候,已經染上了毒癮。
之後,洪美懷孕了。「自從知道懷孕後,為了孩子,我一口都沒有吸過。」
就在洪美臨產前一周,男友因販毒被抓入獄,還帶走了家裡所有的錢和手機。
「臨盆那天晚上,我身上只有100多塊錢。我忍著陣痛,用這點錢打了輛計程車,一家一家地去敲朋友家的門。從凌晨4點到早上9點,我終於借到了5000塊錢。」回憶起生產那天,洪美忍不住啜泣。
「孩子生下來後,經檢查是完全健康的。但我還來不及高興,就開始發愁。我吸過毒,不敢給孩子餵母乳,買奶粉需要錢;房租快到期了,租房子需要錢……我不敢再住院,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就出院了。」
為了省錢,洪美在寵物店打工,晚上就帶著孩子睡在店裡。
「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坐月子,幾乎所有的錢都給孩子買奶粉和衣服了。但是,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好累,我覺得壓力很大。孩子3個月大的時候,我忍不住又開始吸毒了。」洪美小聲說著,低下了頭。
2017年12月,洪美被抓,面對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她擔心自己剛學會叫媽媽的孩子在福利院會被人領養走,遲遲不願在同意書上簽字。
「承辦案件的警官幫我聯繫了福利院院長,他們答應我不會讓人領養孩子。前段時間,我的管教還去福利院看了孩子,拍了視頻帶回來給我看。」
洪美說:「出去後,我打算找份工作,跟孩子好好過日子。我不會再為錯過今天的夕陽而哭泣了,否則我又會錯過美好的明天。」
異國求學他染上毒品
事業家庭都被摧毀
在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洪美並不是個例。
33歲的杭州男人侯達,在大學畢業那年,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那時的他意氣風發,滿懷壯志地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求學之路。
在英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侯達發現,現實遠沒有想像中美好。
思鄉的情緒,孤身一人的寂寞,學業的壓力,使他天天寢食難安。直到有一次,同住的英國室友拿出幾支大麻捲成的香菸,讓侯達吸幾口放鬆放鬆……從此之後,他沾染上了毒品。
回國之後,優越的工作也沒能讓他停止吸毒,直到被抓後進入戒毒所。
性格極端他多次被拘
終於成功戒毒
36歲的雲南人李勇,曾因搶劫罪、故意傷害罪被少管6年,因吸毒被多次拘留,已被強制隔離戒毒3次。
曾經的他,性格偏激衝動,懷疑和報復心理嚴重,有明顯暴力傾向。
剛入所時,李勇與同室人員經常發生矛盾衝突,甚至排斥對抗管理。管教民警從心理輔導入手,幫助他回顧成長經歷,找到「心結」所在,鼓勵他與失聯多年的家人重建聯繫。在與管教的多次深入溝通後,李勇逐漸打開了心扉。
在一次談話教育中,管教了解到李勇有親戚在雲南某派出所工作,於是,幫他聯繫上了家人,又做通家屬工作,促成了一次難得的親情會見。
之後,李勇的表現更加積極。管教還鼓勵他發揮文藝特長,讓他在集體活動時表演彈吉他,幫他逐漸找回自信,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在管教的關心幫助下,李勇通過自身努力成為骨幹學員,還是勞動生產能手,所在戒毒室也被評為優勝班。9月中旬,李勇因表現良好,提前解除出所。
「五位一體」模式
助推戒毒教育康復
截至11月26日,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今年共收戒吸毒人員796人。
杭州戒毒所以幫助戒毒人員「洗滌一次心靈、強健一副身體、掌握一門技能、養成一項愛好、重塑一個健康人格」的「五個一」為工作目標,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逐步形成「素質培養學校化、體能康復多樣化、技能培訓社會化、自我管理興趣化、心理諮詢個性化」的「五位一體」戒毒教育康復模式。
「永遠不要去碰毒品,但如果進了戒毒所,我們會試著挽救每一個人,只要你自己願意,希望永遠都在。每一個離開戒毒所的人,送別的時候,我們都不會跟他說『再見』,因為我們希望『再也不見』。」杭州戒毒所負責人告訴記者。
(文中所有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15433629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