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戒毒所開放日裡的故事讓人警醒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18-11-28 07: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呂藝真 通訊員 程玲玲

11月27日,是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集中對社會開放的日子。現場,有白髮蒼蒼的父母見到戒毒的兒子忍不住老淚縱橫,也有牙牙學語的孩子抱著母親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 ……

借錢生子她忍不住復吸

管教替她去福利院看孩子

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一間普通的房間裡,年輕女孩的淚水悄然滴落。

窗外,陽光終於衝破層層濃霧,女孩抬手抹去了臉上的淚水。「兩個月後,我就能出去了,去福利院接回孩子,一起過春節。」

女孩叫洪美,今年24歲,貴州人,16歲時輟學來杭打工。

2015年,洪美在同事的介紹下認識了男友。「有一次我因為跟家人吵架很鬱悶,他說有辦法讓我心情好一點,然後拿出了一個礦泉水瓶,上面還插著兩根吸管。我試著吸了兩口,只覺得輕飄飄的,很舒服。」洪美說。

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等她意識到這是在吸毒的時候,已經染上了毒癮。

之後,洪美懷孕了。「自從知道懷孕後,為了孩子,我一口都沒有吸過。」

就在洪美臨產前一周,男友因販毒被抓入獄,還帶走了家裡所有的錢和手機。

「臨盆那天晚上,我身上只有100多塊錢。我忍著陣痛,用這點錢打了輛計程車,一家一家地去敲朋友家的門。從凌晨4點到早上9點,我終於借到了5000塊錢。」回憶起生產那天,洪美忍不住啜泣。

「孩子生下來後,經檢查是完全健康的。但我還來不及高興,就開始發愁。我吸過毒,不敢給孩子餵母乳,買奶粉需要錢;房租快到期了,租房子需要錢……我不敢再住院,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就出院了。」

為了省錢,洪美在寵物店打工,晚上就帶著孩子睡在店裡。

「我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坐月子,幾乎所有的錢都給孩子買奶粉和衣服了。但是,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好累,我覺得壓力很大。孩子3個月大的時候,我忍不住又開始吸毒了。」洪美小聲說著,低下了頭。

2017年12月,洪美被抓,面對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她擔心自己剛學會叫媽媽的孩子在福利院會被人領養走,遲遲不願在同意書上簽字。

「承辦案件的警官幫我聯繫了福利院院長,他們答應我不會讓人領養孩子。前段時間,我的管教還去福利院看了孩子,拍了視頻帶回來給我看。」

洪美說:「出去後,我打算找份工作,跟孩子好好過日子。我不會再為錯過今天的夕陽而哭泣了,否則我又會錯過美好的明天。」

異國求學他染上毒品

事業家庭都被摧毀

在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洪美並不是個例。

33歲的杭州男人侯達,在大學畢業那年,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那時的他意氣風發,滿懷壯志地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求學之路。

在英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侯達發現,現實遠沒有想像中美好。

思鄉的情緒,孤身一人的寂寞,學業的壓力,使他天天寢食難安。直到有一次,同住的英國室友拿出幾支大麻捲成的香菸,讓侯達吸幾口放鬆放鬆……從此之後,他沾染上了毒品。

回國之後,優越的工作也沒能讓他停止吸毒,直到被抓後進入戒毒所。

性格極端他多次被拘

終於成功戒毒

36歲的雲南人李勇,曾因搶劫罪、故意傷害罪被少管6年,因吸毒被多次拘留,已被強制隔離戒毒3次。

曾經的他,性格偏激衝動,懷疑和報復心理嚴重,有明顯暴力傾向。

剛入所時,李勇與同室人員經常發生矛盾衝突,甚至排斥對抗管理。管教民警從心理輔導入手,幫助他回顧成長經歷,找到「心結」所在,鼓勵他與失聯多年的家人重建聯繫。在與管教的多次深入溝通後,李勇逐漸打開了心扉。

在一次談話教育中,管教了解到李勇有親戚在雲南某派出所工作,於是,幫他聯繫上了家人,又做通家屬工作,促成了一次難得的親情會見。

之後,李勇的表現更加積極。管教還鼓勵他發揮文藝特長,讓他在集體活動時表演彈吉他,幫他逐漸找回自信,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在管教的關心幫助下,李勇通過自身努力成為骨幹學員,還是勞動生產能手,所在戒毒室也被評為優勝班。9月中旬,李勇因表現良好,提前解除出所。

「五位一體」模式

助推戒毒教育康復

截至11月26日,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今年共收戒吸毒人員796人。

杭州戒毒所以幫助戒毒人員「洗滌一次心靈、強健一副身體、掌握一門技能、養成一項愛好、重塑一個健康人格」的「五個一」為工作目標,通過不斷探索實踐,改革創新,逐步形成「素質培養學校化、體能康復多樣化、技能培訓社會化、自我管理興趣化、心理諮詢個性化」的「五位一體」戒毒教育康復模式。

「永遠不要去碰毒品,但如果進了戒毒所,我們會試著挽救每一個人,只要你自己願意,希望永遠都在。每一個離開戒毒所的人,送別的時候,我們都不會跟他說『再見』,因為我們希望『再也不見』。」杭州戒毒所負責人告訴記者。

(文中所有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1543362921000

相關焦點

  • 世界禁毒日:強戒所裡尷尬重逢後 父子倆的互助戒毒路
    陳天在新華強制隔離戒毒所外,等候了近1個小時,他不時地從座位站起,隔著鐵門朝那個熟悉又陌生的院子裡望去。3月時,他才剛剛戒毒期滿從這裡離開,再次回來,只為了對仍在其中戒毒的兒子陳希說一句,「等你團聚」。就在1年前,陳家父子在戒毒所內,經歷了一場尷尬的「重逢」。在兒子年幼時,陳天外出打工,染上了毒癮,他先後2次接受勞教和強制戒毒。
  • 戒毒所裡為什麼會分「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有什麼區別呢?
    導語:戒毒所裡為什麼會分「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有什麼區別呢?從清朝時期開始,毒品就已經殘害了無數的家庭與個人,讓許多家庭破碎,家財散盡,同時也讓不少人的生活都過得非常痛苦。在過去人們普遍是沒有戒毒這個觀念的,如果是已經染上毒癮的人,只會越陷越深,直到因為免疫系統完全被破壞而患上更嚴重的疾病。而現在有了統一的戒毒所之後,有不少朋友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回歸了正常生活,但毒品仍然是埋在他們身邊的一枚隱形定時炸彈。而這個所中有這樣的兩種分類,分別是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這兩個種類的區分對吸毒者來說有什麼不同嗎?
  • 戒毒故事 | 親情為生命著色
    開展「春風化雨袪心癮」活動,一封封家書融化了戒毒人員家屬心靈的堅冰。建立了無障礙幫戒通道,每到探訪日,大隊大隊長都會到探訪室與戒毒人員家屬進行面對面交流,解答問題,通報戒毒人員在所表現情況,在戒毒人員與家屬間建立起無障礙的幫戒通道。
  • 上海市崧澤強制隔離戒毒所開展 6.26國際禁毒日海星同伴巡迴演講
    上海市崧澤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沈峰為豐富「6.26」國際禁毒日的活動,深化強制隔離戒毒所內的同伴教育效果,增強所內戒毒人員的戒治動力。6月20日上午,上海市崧澤強制隔離戒毒所邀請了上海市禁毒志願者協會「海星同伴巡講團」入所開展巡迴演講活動。
  • 一聲「媽媽」讓她走上近20年禁毒路,幫助多名青少年戒毒的孟繁英...
    6月28日,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園長」孟繁英。圖/記者楊旭喊一聲「媽媽」為了這句稱謂,孟繁英努力了近二十年。17年前,一名與自己女兒同名同姓、年齡相仿的戒毒孤女給她寄來一封信,讓孟繁英堅定地走上了戒毒志願者的道路,這一走,就是近二十年。那一聲「媽媽」所激起的母愛,讓孟繁英將眼光放到更多需要幫助的青少年身上。2006年,她創辦了湖南首個社區禁毒青少年教育基地,2008年,她註冊成立了民間社團「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成為長沙市雨花區「禁毒媽媽聯盟」的帶頭人。
  • 戒毒所裡的醫生:記廈門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王水哈
    但王水哈說:「戒毒所醫療基礎更薄弱,戒毒人員多,更是需要像我這樣有醫療專業知識的人,哪裡更需要,我就往哪裡。」也因為王水哈的堅持與執著,他也成為全省第一個從事戒毒工作的醫生。戒毒是世界性難題,採用什麼方法戒毒尤為關鍵。王水哈敢為人先,申請在全省率先開展美沙酮替代遞減治療工作。美沙酮本身也是毒品,用毒品戒毒,在福建省司法戒毒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 一線風採|哪裡需要哪裡去 ——新店戒毒所張秋生的戰「疫」故事
    一線風採|哪裡需要哪裡去 ——新店戒毒所張秋生的戰「疫」故事 2020-03-17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心改過自新,戒毒所裡寫下自首信
    為籌毒資毀林取砂,兩年後警方找上門男子因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公訴「在戒毒所裡強制戒毒的一年時間裡,我認真地反省了自己的過往,做了違法的事情就應該承擔責任。」今年11月12日,在長沙坪塘戒毒所接受強制戒毒的北盛鎮居民肖某,寫下了一份自首信,供述了自己為籌集毒資,破壞林地非法採砂的犯罪事實。隨後,肖某被市森林公安局刑事拘留,在查證其違法行為屬實後,12月10日,肖某因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移送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我省加大對戒毒人員失管脫管未...
    四川在線記者 蘭楠●「我想當醫生,幫助像我爸爸媽媽這樣的人戒毒。」——巫子●「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呀,我不想再睡沙發了。」——阿史●「爸爸沒吸毒前,我們家很幸福的。」——魯則9月13日,涼山州昭覺縣天氣已經開始轉涼。剛參加完開學摸底考試的巫子臉上紅撲撲的,挨著記者坐下,聊起了她的故事。誰能想到眼前這個笑靨如花的小女孩,父母都在戒毒所戒毒,一個月前她還差點因貧困而輟學……像巫子這樣,因父母吸毒、戒毒導致失管脫管的孩子並非個案。
  • 戒毒人員送媽媽新年禮物
    戒毒人員送媽媽新年禮物     □本報記者 吳憂    親手織的手套、自製的保暖衣、用勞動所得為孩子購買的書包……一個個新年禮物承載著戒毒人員對家人的愧疚。
  • 開學季 | 戒毒所開啟別樣「求學」旅程
    開學了,挑燈夜戰、奮筆疾書的,多半是著急交作業的同學; 開學了,腳步匆忙、神情喜悅的,多半是著急脫手「神獸」的學生家長; ·····開學了,跟戒毒所有什麼關係呢?,所以一直在戒毒所裡專門為未成年戒毒人員設立的「春蕾少戒讀書班」裡戒毒、讀書,讀書班的教育教學基本與正常學校一致。
  • ...戒毒所特殊「職位」,從「心」到「新」 她們找到了生命中的光亮
    戒毒人員在戒毒所裡一般會接受運動戒毒、醫療戒毒,還有心理戒毒。楊萍在戒毒所幹了15年,主要在該所心理矯治中心為戒毒人員從心理上戒除毒癮。從2009年開始,楊萍和她的同事開始在戒毒人員之間啟動心理互助員隊伍建設。戒毒人員心理互助組和心理矯治中心、大隊心理諮詢室形成場所三級諮詢網絡,這在全國還是首次。
  • 戒毒所10個溫情瞬間感動眾人
    這是一組不一樣的照片,既給人以反省深思,又讓人引以為戒。這就是戒毒所的十張溫情瀰漫的瞬間,每一張都讓人感動不已,又讓人十分惋惜。他們犯了錯誤,他們毀了自己也害了家人。但是希望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不負家人的期望、等待和不放棄,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來與家人團聚。
  • 接小朋友回家是什麼意思啥梗 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回家故事套路
    接小朋友回家是來自於歪歪歪打電話表情包,一組超有愛賣萌的圖片,當一個女生跟你說接小朋友回家的故事時,你要知道她是在向你撒嬌哦!  接小朋友回家是什麼梗?  字面意思:別的小朋友都有爸媽關心,你啥時候第一個來接我啊,好想爸爸媽媽第一個來接我,滿足一下我的自尊心。
  • 猜燈謎、話習俗、品元宵 戒毒康復所舉辦「元宵燈謎祈福會」
    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復中心舉辦元宵燈謎祈福會。實習生 陳婉婷 攝戒毒中心康復人員將心願寫在紙上,疊成各式形狀貼到祈福板上。實習生 陳婉婷 攝戒毒康復人員一起滾元宵、包湯圓,慶祝元宵節。實習生 陳婉婷 攝戒毒康復人員一起滾元宵、包湯圓,慶祝元宵節。實習生 陳婉婷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左燕燕)「感謝康復所的老師們,和我們一起包元宵過節……」自願戒毒康復人員家屬吳媽媽,接過湯圓和民警說道。今日(3月2日),北京天康戒毒康復所民警、康復人員及家屬共同舉辦「元宵燈謎祈福會」,現場猜燈謎、話習俗、品元宵、談戒毒。
  • 90後戒毒民警們的青春出徵:戰疫是我們心中的頭等大事
    疫情當前,她打通男朋友的電話:「婚禮不得不推遲了,作為警察,在全民戰疫的時候,我不能離開一線!」放下電話,她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隊裡的人都知道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推遲婚禮,早在2019年5月份他們訂婚時,一家人選在10月份舉辦婚禮,而後因為因為參加國慶70周年安保工作,將婚禮推遲。
  • 王萌:用音樂喚醒女性戒毒人員的治療師
    音樂可以直接作用於情緒,通過改變情緒來改變人的認知,影響人的行為。 面對千餘名戒毒人員,王萌的團隊人手不足,因此必須首先針對戒毒所裡專兼職的20位民警心理諮詢師開展接受式音樂治療、舞動治療、社交鼓圈等音樂治療專項技能的培訓和督導。在長達18次72課時的培訓和督導後,民警們不僅開拓了視野、提高了實操能力,同時也讓受訓者在全程體驗式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 地球青年| 戒毒後他闖蕩非洲成酋長,這次向戒毒所捐萬隻口罩
    離開戒毒所後,鄭嶽峰一直與他保持著聯繫。 二人聊到疫情,魏明情說戒毒所內口罩庫存不多了,希望鄭嶽峰幫他在奈及利亞買5000隻口罩寄回去,鄭嶽峰當即決定再追加5000隻,為戒毒所湊齊1萬隻口罩。第二天一早,鄭嶽峰就動身了。
  • 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復所暖心關愛喚迷途
    READING感恩●誠信●勵志●堅忍12月9日,湖南省白泥湖戒毒康復所攜手長沙孟媽媽青少年保護家園(簡稱「青護園」)為在所20名未成年戒毒康復人員舉辦「聆聽孩子的心聲 觸摸孩子的內心世界」為主題的座談會。
  • 心學戒毒故事|我的戒治心路歷程
    心學戒毒故事 傾聽戒毒故事,品讀戒治人生。每一個戒毒人員,都有著不一樣的戒治心路歷程,今天讓我們來共同閱讀貴州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人員陳義(化名)的內心獨白:我被送到貴州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原本以為未來的兩年戒治生活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入所後在教育適應期開始陽明心學的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自己的內心發生了變化,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