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登喜路KEEClub酒吧
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蘇格蘭多少威士忌酒廠因此而興旺發達,美國多少波本酒廠的產品開始在美國深入人心,那些隱秘在鄉下或者人跡罕至的私釀酒廠就是這樣成長的。但是,更多的人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懂得欣賞雞尾酒了。禁酒時代應該是雞尾酒振興之路的開始,那種偷偷摸摸丈夫有樂無人知的樂趣,就是因為人們為了掩蓋酒精飲料的外觀,為了讓自己買的私酒可以和一杯無酒精飲料看上去毫無二致,於是那就來一杯飲料吧!
混合了酒精的雞尾酒在1933年禁酒期結束後,更是因為美國的各種電影明星或者社交名流的青睞而大行其道。人們常喝的伏特加、朗姆酒、特其拉開始登堂入室,而火了很多年的威士忌、幹邑、琴酒也開始得隴望蜀。無論新歡還是舊愛,烈酒廠家都在不斷嘗試用新方法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微醺的樂趣,他們請酒保們來培訓,有時候送貨時會額外送多一瓶,然後是各種名義的雞尾酒大賽、各種花式表演,創新就是這樣成了流行,誰不想在自己的個性裡加上一點創新呢?
傳統的繼續傳統,創新的繼續創新。當我和朋友們在上海外灘的華爾道夫酒店的LongBar廊吧喝到正宗的華爾道夫馬天尼的時候,大家都明白傳統終究是會回歸的,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在這個曾經是亞洲遠東地區最長的34米吧檯的旁邊感受到的馬天尼魅力,卻一直沒有變。一份標準的Dry馬天尼,需要準備兩份琴酒或者伏特加,和一份苦艾酒,一起倒進冰鎮的馬天尼杯中。放橄欖就好了,至於是兩粒、三粒還是一粒,這就要看酒吧的心情了。當然,海明威在巴黎喝的時候,他的琴酒和苦艾酒的比例是15∶1。的確不知道邱吉爾點馬天尼時候的比例,但是尼克森的比例是7∶1,而最屌的是著名的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他的馬天尼比例是在一杯琴酒旁邊放上一瓶苦艾酒,然後讓陽光穿過其中就好了。這樣的玩法的確是和他的電影風格非常一致:超現實主義!
對於不勝酒力的人來講,馬天尼是危險的,但也是安全的,因為它是全世界所有酒吧裡唯一一種可以告訴你已經喝醉的雞尾酒,當你已經拿不住那個優雅的馬天尼酒杯的時候,還是趕緊埋單回家吧,最好睡覺前可以把襯衫也一起洗掉,因為馬天尼傾斜之後已經灑在你的身上了。
如果期望在陌生城市能找到談得來的酒友,你盡可以問一下酒店的酒保全城最出名的馬天尼酒吧在哪裡,當然在英語國家你也可以問一下計程車司機,在國內我估計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京滬兩地不解風情的計程車司機估計會把馬天尼聽成比基尼,那顯然就擰吧了。
我喜歡的京滬兩地的馬天尼酒吧,除了之前說過的上海的華爾道夫酒店之外,還可以去KEEClub試一試,它設在登喜路恒隆店的內部,以及淮海中路796號的登喜路店內。登喜路可以成為男裝的潮流領袖,顯然不僅因為他們只會做西裝,他們還知道男人應該喝什麼。如果你要是想去一些更有個性化的酒吧,星座酒池的永嘉路店也不錯,裡面的調酒師是獲得日本調酒師協會大獎的King,他認真調酒的姿勢和聲音會讓你聯想到火車快開的感覺。上海好的個性化酒吧似乎都集中在了永嘉路,沿著這條路繼續走就可以來到永嘉庭的TheRoofs,如果你感受過日式風格,那也應該嘗試一下臺式的風格,這裡的調酒師史蒂芬也是在臺北屢獲大獎,雖然風格與星座酒池有所不同,但絕對值得一試。
如果要想在北京也尋找一杯貼譜的馬天尼,嘉裡中心大堂的炫酷酒吧以及三裡屯的Glen酒吧是必須體驗的。炫酷作為行業標杆引領了北京夜生活的潮流長達7年之久,前不久6月的謝幕裝修讓老客人們都期待它在8月底的重新開業。而Glen作為北京威士忌文化的推動者,除了各種限量版的蘇格蘭威士忌之外,它的日籍調酒師也是得到了全球著名酒商三得利的威士忌總釀酒師的耳提面命,他的調酒技術在烈酒與水果的搭配上也獨樹一幟。當然你還可以去那個非常袖珍但是五臟俱全的Ichikura一藏酒吧試一下。
嘗試過這幾家京滬兩地最知名的馬天尼酒吧之後,你一定會同意你先前看到的那個題目:「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其實這是英國人對於馬天尼和女性乳房的一個比喻,顯然他們在酒吧裡面已經不再談天氣了。■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