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兩杯正好!

2020-12-18 三聯生活

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兩杯正好!

2011-08-18 11:17 作者:範庭略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34期

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登喜路KEEClub酒吧

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蘇格蘭多少威士忌酒廠因此而興旺發達,美國多少波本酒廠的產品開始在美國深入人心,那些隱秘在鄉下或者人跡罕至的私釀酒廠就是這樣成長的。但是,更多的人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懂得欣賞雞尾酒了。禁酒時代應該是雞尾酒振興之路的開始,那種偷偷摸摸丈夫有樂無人知的樂趣,就是因為人們為了掩蓋酒精飲料的外觀,為了讓自己買的私酒可以和一杯無酒精飲料看上去毫無二致,於是那就來一杯飲料吧!

混合了酒精的雞尾酒在1933年禁酒期結束後,更是因為美國的各種電影明星或者社交名流的青睞而大行其道。人們常喝的伏特加、朗姆酒、特其拉開始登堂入室,而火了很多年的威士忌、幹邑、琴酒也開始得隴望蜀。無論新歡還是舊愛,烈酒廠家都在不斷嘗試用新方法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微醺的樂趣,他們請酒保們來培訓,有時候送貨時會額外送多一瓶,然後是各種名義的雞尾酒大賽、各種花式表演,創新就是這樣成了流行,誰不想在自己的個性裡加上一點創新呢?

傳統的繼續傳統,創新的繼續創新。當我和朋友們在上海外灘的華爾道夫酒店的LongBar廊吧喝到正宗的華爾道夫馬天尼的時候,大家都明白傳統終究是會回歸的,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在這個曾經是亞洲遠東地區最長的34米吧檯的旁邊感受到的馬天尼魅力,卻一直沒有變。一份標準的Dry馬天尼,需要準備兩份琴酒或者伏特加,和一份苦艾酒,一起倒進冰鎮的馬天尼杯中。放橄欖就好了,至於是兩粒、三粒還是一粒,這就要看酒吧的心情了。當然,海明威在巴黎喝的時候,他的琴酒和苦艾酒的比例是15∶1。的確不知道邱吉爾點馬天尼時候的比例,但是尼克森的比例是7∶1,而最屌的是著名的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他的馬天尼比例是在一杯琴酒旁邊放上一瓶苦艾酒,然後讓陽光穿過其中就好了。這樣的玩法的確是和他的電影風格非常一致:超現實主義!

對於不勝酒力的人來講,馬天尼是危險的,但也是安全的,因為它是全世界所有酒吧裡唯一一種可以告訴你已經喝醉的雞尾酒,當你已經拿不住那個優雅的馬天尼酒杯的時候,還是趕緊埋單回家吧,最好睡覺前可以把襯衫也一起洗掉,因為馬天尼傾斜之後已經灑在你的身上了。

如果期望在陌生城市能找到談得來的酒友,你盡可以問一下酒店的酒保全城最出名的馬天尼酒吧在哪裡,當然在英語國家你也可以問一下計程車司機,在國內我估計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京滬兩地不解風情的計程車司機估計會把馬天尼聽成比基尼,那顯然就擰吧了。

我喜歡的京滬兩地的馬天尼酒吧,除了之前說過的上海的華爾道夫酒店之外,還可以去KEEClub試一試,它設在登喜路恒隆店的內部,以及淮海中路796號的登喜路店內。登喜路可以成為男裝的潮流領袖,顯然不僅因為他們只會做西裝,他們還知道男人應該喝什麼。如果你要是想去一些更有個性化的酒吧,星座酒池的永嘉路店也不錯,裡面的調酒師是獲得日本調酒師協會大獎的King,他認真調酒的姿勢和聲音會讓你聯想到火車快開的感覺。上海好的個性化酒吧似乎都集中在了永嘉路,沿著這條路繼續走就可以來到永嘉庭的TheRoofs,如果你感受過日式風格,那也應該嘗試一下臺式的風格,這裡的調酒師史蒂芬也是在臺北屢獲大獎,雖然風格與星座酒池有所不同,但絕對值得一試。

如果要想在北京也尋找一杯貼譜的馬天尼,嘉裡中心大堂的炫酷酒吧以及三裡屯的Glen酒吧是必須體驗的。炫酷作為行業標杆引領了北京夜生活的潮流長達7年之久,前不久6月的謝幕裝修讓老客人們都期待它在8月底的重新開業。而Glen作為北京威士忌文化的推動者,除了各種限量版的蘇格蘭威士忌之外,它的日籍調酒師也是得到了全球著名酒商三得利的威士忌總釀酒師的耳提面命,他的調酒技術在烈酒與水果的搭配上也獨樹一幟。當然你還可以去那個非常袖珍但是五臟俱全的Ichikura一藏酒吧試一下。

嘗試過這幾家京滬兩地最知名的馬天尼酒吧之後,你一定會同意你先前看到的那個題目:「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其實這是英國人對於馬天尼和女性乳房的一個比喻,顯然他們在酒吧裡面已經不再談天氣了。■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一杯,二杯,三杯——什麼是大紅蝦評分系統?
    二、一杯,二杯,三杯——大紅蝦葡萄酒評分   在葡萄酒方面,大紅蝦使用不同的杯數和酒杯顏色表示分數,評分結果每年發布於《義大利葡萄酒年鑑》(Vini d』Italia)。   1. 圖片來源:Gambero Rosso 大紅蝦的分數設置分為一杯、二杯、紅二杯和三杯四個等級,與常見的百分制、20分制和5分制相比獨樹一幟。
  • 江西三杯雞:一杯醬油一杯油,一杯米酒敬英雄
    此外,我們所熟悉的「三杯雞」,那可也是江西的傳統名菜! 由於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或茶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三杯雞」。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等食材製作,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
  • 號稱用一杯酒、一杯醬、一杯油就能做出的三杯雞,到底有多好吃?
    名菜「三杯雞」更是典型裡的典型,號稱一杯酒、一杯醬、一杯油就能做出好菜,但這個「一杯」究竟是多大的杯子,300ML、500ML?而作為主材的雞又要多大,3斤、5斤?這些問題,想必最優秀的大廚都說不上來,最終的答案肯定又是「手感」。
  • 一杯黃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做出美味好吃的三杯雞,快學起來吧
    一杯黃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做出美味好吃的三杯雞,快學起來吧。在我國的江西有一道非常經典的名菜。它不僅特別的好吃美味,它還與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一些關係。這道菜就是三杯雞。這道菜因為在烹飪的時候不用放任何的水,只放一杯米酒,還有一杯豬油而得名的。並且這道的肉香非常的濃鬱,在甜中帶有那麼一點點的鹹,鹹中又帶有那麼一點點的鮮,吃起來肉質非常的有韌性。咀嚼感也特別的強。這道菜也已經從江西流傳到了臺灣,成為了臺灣非常有名的一道菜。
  • 三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一杯敬明天
    那是兩年前的秋天,小陳接到了小吉的電話,她說她失戀了,想讓小陳陪她喝幾杯。小陳陪小吉到了一家音樂清吧,找了一個角落的桌子坐下,小吉就點了一打酒。小陳幫小吉把酒滿上,也給自己倒了一杯。小吉一口氣就把一杯150升左右的啤酒吞下肚,小陳只喝了一小口,因為他不會喝酒。小陳歉小吉慢點喝,還早,可以聊聊天。小吉沒有回答他,而是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
  • 朋友來了有好酒,來來來,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最近成哥的飯局挺多的少不了要喝酒成哥的酒量不高一杯精神煥發 兩杯還能回家三杯直接撩趴 四杯找不到家五杯哪哪都是家這是成哥喝完酒的一個狀態賀知章特別喜歡李白因為賀知章在李白身上看到一個狂字
  • 一杯提神醒腦,兩杯永不疲勞,三杯「長生不老」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以酒會友已經形成了我們中國人的文化習俗。生活有時候並不如意,當你情場失意時,獨自一人來到路邊的小攤,點上幾瓶啤酒,三兩杯下肚,模糊的意識下也許心沒那麼痛了。借酒消愁也許不是辦法,但可以讓我們暫時忘記痛苦。
  • 一杯醬油、一杯米酒、一杯豬油,烹出營養美味——三杯雞
    要說到三杯雞啊,可能各位讀者朋友們對它沒有像對口水雞、叫花雞那麼熟悉。不過有一點這幾種「雞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只聽了名字,你便想對這道菜一探究竟。的確,沒有哪道肉菜會像「雞」一樣有如此五花八門的名字了。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剖析一下這道傳統名菜。
  • 做三杯雞時,只加這「3」杯輔料!做出的三倍雞鮮香撲鼻!
    於是他順手嘗一嘗,對其味道讚不絕口,就這樣此官廚對乞丐的製作方法進行一個不斷地改進,他最後想到要用一杯豬油和一杯生抽、一杯米酒釀製而成的烹雞,即"三杯雞"!基本上沒錯,一杯麻油指的是黑芝麻油,我們說的香油是白芝麻油,醬油是沒錯,但是老抽所佔的比例也太少了,生抽:老抽=7:3,這個比例很好!
  •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三杯雞,這個名字有一點和黃燜雞很像,一看成品圖,又覺得有點像是紅燒雞塊,但是其實三杯雞是江西省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還好我們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係,因為在烹飪的時候不加入湯水,只用米酒來做,這就和其它的烹飪做法大有不同,其它的烹飪手法裡面是都要有水的加入的
  • 一杯白酒、一杯麻油、一杯醬油,忘不了的三杯雞
    一杯白酒、一杯麻油、一杯醬油,這是什麼?三杯雞的基本元素,在我的腦海裡三杯雞是臺灣名菜,最後發現其實出自江西,甚至和南宋名人文天祥有關,歷史我們無從追溯,但我們可以一起來追溯這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的我腦中的三杯雞。
  • 經常說罰酒三杯,為什麼是三杯,而不是四杯,五杯?這有什麼講究嗎?
    自古以來,古代對三有特殊的理解,古代人認為三是最圓滿的,為什麼罰酒要罰三杯?原因究竟是什麼?《史記》律書說:「數始於一,終於十而成於三」自漢代時,三出闕,成為帝王威儀的象徵。例如唐代大明宮的含元殿前樹三出闕,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前的三出闕遺址,至今歷歷可辨。
  • 一杯麻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您一定猜到是什麼菜品了吧?
    三杯雞是江西省地方傳統名菜,相傳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因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為食材製作,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三杯雞發源於江西省,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成了臺灣菜的代表性菜品。
  • 北有黃燜雞和三杯雞,廣東也有四杯雞!
    今天介紹的還是廣東的美食,鳳城有名的四杯雞,來自廣東佛山。不但外省有那個黃燜雞和三杯雞,廣東也有自己的特色四杯雞,在當地很受歡迎的,每逢大的節日,家庭宴客都少不了四杯雞的身影。它也是粵菜中的一個著名菜色,有著濃厚的當地特色。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還有一杯敬自由。no no!!不對不對,是一杯米酒,一杯油,還有一杯是醬油...;三杯雞據說最早創始於江西,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成了臺菜的代表性菜品。烹飪時不用水,只需醬油、油、米酒各一杯進行燜煮。三杯雞做法有很多種,今天這款屬於家庭版,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
  • 三杯雞的製作方法,不要少了「九層塔」不然就會不美味!
    摘要:桌面上的三杯雞肉是指一杯醬油、一杯米酒和一杯芝麻油。這道菜味道濃鬱,香味濃鬱,色澤紅潤明亮,大家三杯雞的時候,但也不要少了九層塔,不然就會不美味。雖然要三個杯子,但是1 : 1 : 1的比例不能被硬移動。
  • 江湖酒 |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圖/嫵酥子江湖酒 |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1江湖險惡,人心叵測。若想提刀闖江湖,先幹了這杯江湖酒。聽說青玄山腳下有個破破爛爛的小酒館,名叫「江湖」。老闆娘是個斷了腿的瘸子,卻有著堪稱絕色的容貌。每杯酒都只會讓人醉一個時辰,若是時滿清醒,則證明他此關已過,有了步入江湖的資格。反之,則說明他心思不純,將被剝奪闖江湖的自由,忘記心中的江湖夢,安心回歸原本的生活。自認為我的考核標準並不難,只三杯而已。初涉江湖第一杯,英雄抱得美人歸。
  • 北有三杯雞,那順德四杯雞吃過嗎,多加的一杯是什麼,看這裡
    北有三杯雞,那順德四杯雞吃過嗎,多加的一杯是什麼,看這裡三杯雞是名菜,是用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糖製作而成,其中醬油包含了老抽和生抽,糖可以是冰糖,白糖。而到了順德更加是得到了發揚光大,多加入的是一杯油。順德四杯雞食材:整雞一隻,米酒,冰糖,生抽,花生油各一杯,姜,小蔥(各適量)。製法:姜洗乾淨切片,蔥洗乾淨挽結。
  • 正宗臺式三杯雞的做法 不能少了它 自己在家就能做 一次吃兩整隻
    之前在外面吃過一道菜,叫做三杯雞,每次去那家餐廳都必點這道菜。最近經常研究這個三杯雞的做法,終於研究出來跟外面味道相似的三杯雞了,以後再也不用去外面吃。這個三杯雞,那家餐廳賣的是四十多一份,分量很少,現在可以自己去買一整隻雞回來自己做。
  • 三杯雞有哪「三杯」?這樣做出來,色澤明亮口感緊緻
    那咱們今天就來吃江西名菜三杯雞!相信小夥伴們都聽說過三杯雞,那麼三杯雞是怎麼由來的呢?想必大家沒有詳細的了解過,沒關係隆隆在這幫你科普~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父親早逝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一天,母親重病在床,命不久矣。兒子為了盡孝心,出外設法討來一隻雞來做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個破損的缽裡,向附近的居民討來一杯米酒、一把鹽、一杯油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