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雞有哪「三杯」?這樣做出來,色澤明亮口感緊緻

2020-12-17 隆隆愛美食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啊~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隆隆愛美食。昨天咱們做的蘿蔔燉牛肉大家吃的還可以否?這麼聰明的你們做出來的菜,想必味道一定不會差!隆隆最近也是在網上學習了很多的新菜,各個省的特色都有去看,最近吃了好多好多地方菜,吃多確實會長胖。最近的我已經長了好幾斤肉,已經是個小胖子了,但還是阻擋不了我作為一個吃貨的本性,今天咱們還得吃,得吃有特色的,把肥肉囤積到年底一起減吧!那咱們今天就來吃江西名菜三杯雞!

相信小夥伴們都聽說過三杯雞,那麼三杯雞是怎麼由來的呢?想必大家沒有詳細的了解過,沒關係隆隆在這幫你科普~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父親早逝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一天,母親重病在床,命不久矣。兒子為了盡孝心,出外設法討來一隻雞來做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個破損的缽裡,向附近的居民討來一杯米酒、一把鹽、一杯油摻在一起。燉熟後,餵給母親吃,誰知香氣四溢,隔壁一位宮廚尋味前來,他夾了塊雞肉一嘗,覺得味道十分鮮美。後來,這位宮廚不斷改進位作方法,以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香油作為調料烹飪雞肉,並為這道菜取名為「三杯雞」。隆隆覺得很多的名菜都產自民間,而且很多都是不經意間變成美味。不得不感嘆這世間神奇的巧合!

那麼三杯雞到底是有哪三杯呢?隆隆看了很多版本的三杯雞,有的是把香油換成了豬油,也有的把香油換成了麻油,各種版本。我也不知道哪個是最原汁原味的。因為隆隆小時候不太懂,被我爺爺一連騙著吃了好幾塊肥肉,導致了我到現在都不太愛吃豬油,一杯下去肯定會被膩到。所以我們今天換成了麻油,麻油是芝麻榨出來的,所以放裡面也會很香。咱們先去醃製一下雞肉以免後面會有腥味。隆隆去腥小秘笈:用一個碗,裡面加入料酒,再把蔥姜捏出水,加到料酒裡。攪拌均勻再倒入雞肉裡,然後充分的抓勻,讓每一塊雞肉都吸收蔥姜水,這樣做可以去除大量的腥味,小夥伴們以後做雞肉的時候不妨一試~

醃製十五到二十分鐘,咱們可以準備下一步,準備配料,三杯雞是少見的雞肉不加其他素菜的做法,為了配菜好看我就加了點羅勒,也叫九層塔。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名字會讓我想到九層妖塔~可能是小說看多了吧……其他的就是蔥姜蒜啦~配料非常的簡單。隆隆個人是比較喜歡食物的本味的,要是調料加多了,就會蓋住食物本身的味道,個人口味不一樣吧。有的菜品還就是要蓋住其本味讓你吃出其他的味道和感覺,就比如賽螃蟹,用醋和姜炒雞蛋能做出類似螃蟹的味道~隆隆也是很佩服那些創造出這些菜品的創始人。也感嘆咱們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那麼說到「三杯雞」我還沒正式的介紹到底是哪「三杯」!第一杯就是麻油,第二杯是醬油,第三杯就是紅標米酒,如果不好買大家就可以去買甜米酒,就是大家常吃的酒釀也叫醪糟,小時候隆隆我可是經常逮著酒釀喝,因為覺得甜,比較好喝。剩下的米不吃,長大才知道這是酒,小時候喝完都跟個沒事人一樣,可能這就是導致我現在酒量不小的原因吧!那麼咱們接下來就準備開鍋製作啦~

起鍋燒油,咱們倒入蔥姜蒜爆香,大火加入雞肉翻炒至表面金黃,隆隆給新手小夥伴們科普一下,大火炒至表面金黃會使雞肉的表皮收縮鎖住肉裡的水分哦~吃起來味道會更好,口感也不會柴。然後倒入醬油和米酒翻炒,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可以加點辣椒哦~然後加水沒過雞肉,就大火燒開,隆隆建議這時加點鹽調味,再轉小火慢燉,如果收幹了湯汁再加鹽調味,那鹽的鹹味只會在雞肉的表面,內部的肉就沒有味道。大概半個小時就能收汁了,這道菜出菜很快,出鍋前加入麻油攪拌均勻,加入羅勒稍微炒一下就可以出鍋啦~~

此時一道色澤誘人,菜色鮮明,湯汁濃鬱的三杯雞就好啦~一口回味悠長,想必咱們的第一口也能吃到當時那個宮廚第一口吃的感覺吧~隆隆給大家分享一下做這個菜的心得~第一點就是雞肉要醃製,咱們吃起來不會有腥味;第二點就是麻油不要先放要出鍋前放,這樣麻油被加熱才會散發出香味也不會被鍋裡其他的味道蓋住;第三點就是開始炒至雞肉的時候要用大火不停翻炒,把雞肉表面都給炒至金黃讓其收縮,這樣才會鎖住水分哦~今天在給大家出個世界難題,女朋友問你:「我和遊戲哪個重要?」各位小夥伴該怎麼回答?歡迎給我留言,咱們這期就到這裡啦~有喜歡隆隆的請點個關注,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感謝各位小夥伴的支持,咱們下期再見~!拜拜~

相關焦點

  •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三杯雞,這個名字有一點和黃燜雞很像,一看成品圖,又覺得有點像是紅燒雞塊,但是其實三杯雞是江西省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還好我們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係,因為在烹飪的時候不加入湯水,只用米酒來做,這就和其它的烹飪做法大有不同,其它的烹飪手法裡面是都要有水的加入的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臺式三杯雞的老祖宗其實是江西三杯雞!
    要是沒嘗過的話,那可要找機會去嘗上一下,保證你會流連忘返,口水直流~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相傳很久以前,江西寧都一戶人家的兒子為了孝敬病重的母親,設法討來一隻雞來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隻破缸缽,又用一杯米酒、一把鹽、一匙油摻在一起,用炭火燉熟。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臺式三杯雞的老祖宗竟是江西三杯雞!
    要是沒嘗過的話,那可要找機會去嘗試一下,保證你會流連忘返,口水直流~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 相傳很久以前,江西寧都一戶人家的兒子為了孝敬病重的母親,設法討來一隻雞來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隻破缸缽,又用一杯米酒、一把鹽、一匙油摻在一起,用炭火燉熟。
  • 「三杯雞」是哪3杯?江西特色菜這樣做就很好吃了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肉,雞肉的做法各種各樣,有不同的口味和味道。說道三杯雞可能大家會立刻想到那種醇香四溢的味道。這道菜很多人都以為是臺式菜,其實它卻是一道地道的江西特色菜。做三杯雞到底需要哪些調料和步驟?首先最重要的看名字就知道了,是三杯東西。
  • 教你三杯雞的正宗做法,色澤油亮,口感醇香,吃起來真過癮!
    教你三杯雞的正宗做法,色澤油亮,口感醇香,吃起來真過癮!吃雞,已經成一種新生物的稱呼。不過,對咚咚而言,一提吃雞,首先想到的還是大盤雞、炒雞、黃燜雞等等。今天,咚咚帶大家吃點新鮮的,做個三杯雞。三杯雞,雖然名字聽起來很洋氣,究竟什麼是「三杯」?「三杯」指的是一杯麻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在製作過程中不需要加水,只靠配料中的油分、調料和雞翅自己的汁水來燜煮。它可是飯店菜單裡常出現的一道菜,色澤醬紅,油亮喜人。口味醇香,吃起來滋味十足。三杯雞,雖然名字聽起來很洋氣,但它做起來可是一點都不複雜,食材簡單,幾分鐘就能學會。
  • 超好吃的「三杯雞」你知道是哪「三杯」嗎?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小編又來帶著大家來吃肉了,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在外面經常吃的三杯雞。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叫「三杯雞」,「三杯」指的是哪三杯呢?指的是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後開因為豬油油膩就改為了食用油。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好吃的三杯雞是如何做出來的吧!
  • 三杯雞指的是哪三杯?不加一滴水,只要「三杯料」,在家就能做!
    三杯雞指的是哪三杯?不加一滴水,只要「三杯料」,在家就能做!現在我們國家的美食種類也是非常多的,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只要經過了廚師的巧手加工之後都能夠變成一道道美食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一些手藝精湛的廚師,除了做出來的飯菜非常好吃之外,造型上也是相當用心的,經常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現在路邊的一些餐廳種類也是非常多的。這些餐廳除了本土的一些特色美食之外還會有很多外國餐廳,就比如說韓式料理,法餐等等這些餐廳在生活當中也是很常見的,所以現在的人們如果想要吃到一些國外的美食也是非常方便的。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去過臺式的茶餐廳吃飯呢?
  • 臺灣的特色創意菜餚三杯雞,色澤鮮豔光亮,雞肉嫩滑特別下飯
    下面老王要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三杯:一杯臺灣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香油(在臺灣當地叫做黑麻油)。這道臺灣獨創的三杯雞色澤鮮豔光亮,雞肉嫩滑特別下飯。「三杯雞」在臺灣地區非常的受歡迎,味道鹹鮮略微偏甜。十分的入味。深受大批美食愛好者的追隨,後來內陸的一些菜館紛紛效仿,三杯雞就這樣廣為流傳開來了。用材料精巧,製作講究精緻。兼顧甜、香、辣、鹹四味俱全。
  • 特別好吃的三杯雞,是哪三杯呢
    三杯雞.三杯雞好吃,做法也很多。大家做出來都說好吃。這個菜,色澤醬紅,肉香味濃,甜中帶鹹,口感柔韌,有嚼勁。據說剛開始的三杯雞是有一杯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為配料,三黃雞為主料做出來的三杯雞。後來經過多次改進,做法多樣化,口味也是各種各樣的。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學會了一定要做給你媽媽吃哦~
    三杯雞這道菜選用三黃雞和「一杯米酒兩杯油」精製而成,(兩杯油裡一杯是麻油,一杯是醬油),就是傳說中的「三杯雞」。三杯雞講究無水烹製,有三杯調料做湯汁足矣!做好後色澤醬紅,油亮喜人。吃起來肉香味濃,口味醇香,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真是滋味十足,是一道色香味兼具的經典菜。三杯雞做法簡單,幾乎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把這三杯原料準備好,廚房小白照著我的方法也能做的很好吃哦!
  • 三杯雞是哪三杯,怎樣做才正宗?記住這2點,雞肉嫩滑滿屋香
    三杯雞製作不是很複雜,因製作時不加湯水,只用三杯調料而得名,除了可以烹飪三杯雞,還以做三杯鴨、三杯魚、三杯蝦等,那麼是哪三杯呢?就是一杯米酒、一杯生抽、一杯芝麻油或豬油。放這三杯順序不能錯,先放油把雞肉煎至焦黃,然後沿鍋邊烹入生抽,最後烹入米酒,不加一滴水而燜熟,出鍋鮮香四溢,肉嫩味濃,滿屋飄香,製作三杯雞的竅門就是「1放1不放」。
  • 正宗三杯雞,又鮮又香,有鍋就能給你做出來的簡單菜
    三杯雞是起源於江西,是那裡的傳統名菜。有人說三杯雞要放入九層塔也才算正宗。然後我特地去搜了一下,原來九層塔就是羅勒,其實他對於大家都很熟悉,因為經常用它做義大利麵。三杯雞裡的三杯是指醬油,豬,米酒。在整個製作過程中不加一滴水。
  • 三杯雞
    焦桐(臺北)●飲食關鍵詞「三杯」的意思是烹製需醬油、麻油、米酒各一杯調味。為追求口味,實際操作可改變比例,臺灣名廚阿基師的做法是8匙米酒、4匙醬油、2匙糖和少許麻油。三杯雞基本上不放鹽,鹽會讓蛋白質略微變硬。
  • 江西三杯雞,做出來的是美味,品出來的是獨有情懷
    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中國民族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現在人在飲食上也是越來越講究了,吃飯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在味蕾上帶給自己更多地享受,中國有八大菜系和各種地方名吃美食數不勝數,此外還有很多文化典故,俗話說得好,英雄不問出處,但食物卻能出來一個吃貨英雄的來路,三杯雞作為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據說已經有著上百年的製作歷史,而這道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文化呢?
  • 「三杯雞」原來是這三杯!手把手教你做,吃過念念不忘
    哈嘍,大家好我是薛老師,三杯雞,顧名思義,到底是哪三杯呢?你知道嗎?就是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其實我對名字並不感興趣,因為對於一個吃貨的我最看重的還是他的味道和口感。它的味道和口感就能讓我滿意,它的肉香味濃,口感柔韌,有嚼勁。聞起來就讓人垂簾三尺而且吃起來非常下飯。
  • 文天祥的三杯雞,吃之前必須要先幹三杯
    三杯雞是江西寧都的傳統名菜,它的來歷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是贛菜的一道經典製作。三杯雞這道菜色澤醬紅、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2008年,這道菜還入選了奧運主菜單。傳說三杯雞與文天祥有關。後來,廚師將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且用江西寧都特產的寧都黃雞做原料,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杯雞了。這道菜看起來色澤醬紅,油亮喜人。口味醇香,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吃起來滋味十足,是一道色香味兼具的經典菜。
  • 終於知道三杯雞是哪三杯了
    今天聊聊三杯雞,我們都知道三杯雞是臺灣菜的代表。但如果追其溯源,你就會發現,三杯雞其實是發源於江西的,所謂三杯,是指烹飪時不放湯水,甜釀酒、醬油、豬油各一杯。後來流傳到臺灣,把「三杯」經過改良創新,給這道菜賦予了新的口味,於是就成了臺灣的代表性作品。
  • 三杯雞的簡單做法,這樣做出來的色澤誘人,香味撲鼻,捨不得多吃
    三杯雞的製作方法,這樣做色澤誘人,幾乎沒有理由不好吃!三杯雞,製作簡單,色澤誘人,味道沒得說。只要所有的香料都準備好了,幾乎沒有理由不好吃,至少我身邊很多的朋友都喜歡吃這道菜。2.往湯鍋裡注入2000克水,加入薑片和料酒,大火煮沸;3.當水沸騰時,加入雞塊,將火加熱至再次沸騰,打起泡沫,轉動小火,煮沸20分鐘,關掉火,取出雞塊;4.青紅椒圓,蒜丁,羅勒葉洗淨;5.將油倒入平底鍋(約40克)
  • 三杯雞是哪三杯?米酒,醬油和麻油,最重要的還有那香草羅勒葉
    曾經有位吃貨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這是在她吃完三杯雞後說的話,還催促我做三杯豆腐,三杯杏鮑菇,三杯鴨舌,三杯排骨巴拉巴拉,要把喜歡的食材都用三杯的方法來做一圈,可見三杯雞好吃的程度。那麼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 做三杯雞時,只加這「3」杯輔料!做出的三倍雞鮮香撲鼻!
    傳說很多年前有一個非常可憐的乞丐,和其媽媽相依為命,突然有一天他媽媽生病非常嚴重,嚴重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後來這個乞丐為了盡孝,想盡一切辦法討一隻雞給母親燉著吃。就這樣他把雞肉放到已經很破的小缸盆裡,順便向隔壁好友討來米酒和鹽,還有勺油用一根棍子攪拌混合在一起,所以他用大火把它煮熟後,小心翼翼地餵給他親愛的媽媽吃,另他感到意外的是由於煮出來的香氣撲鼻把他隔壁的某官廚吸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