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啊~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隆隆愛美食。昨天咱們做的蘿蔔燉牛肉大家吃的還可以否?這麼聰明的你們做出來的菜,想必味道一定不會差!隆隆最近也是在網上學習了很多的新菜,各個省的特色都有去看,最近吃了好多好多地方菜,吃多確實會長胖。最近的我已經長了好幾斤肉,已經是個小胖子了,但還是阻擋不了我作為一個吃貨的本性,今天咱們還得吃,得吃有特色的,把肥肉囤積到年底一起減吧!那咱們今天就來吃江西名菜三杯雞!
相信小夥伴們都聽說過三杯雞,那麼三杯雞是怎麼由來的呢?想必大家沒有詳細的了解過,沒關係隆隆在這幫你科普~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父親早逝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一天,母親重病在床,命不久矣。兒子為了盡孝心,出外設法討來一隻雞來做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個破損的缽裡,向附近的居民討來一杯米酒、一把鹽、一杯油摻在一起。燉熟後,餵給母親吃,誰知香氣四溢,隔壁一位宮廚尋味前來,他夾了塊雞肉一嘗,覺得味道十分鮮美。後來,這位宮廚不斷改進位作方法,以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香油作為調料烹飪雞肉,並為這道菜取名為「三杯雞」。隆隆覺得很多的名菜都產自民間,而且很多都是不經意間變成美味。不得不感嘆這世間神奇的巧合!
那麼三杯雞到底是有哪三杯呢?隆隆看了很多版本的三杯雞,有的是把香油換成了豬油,也有的把香油換成了麻油,各種版本。我也不知道哪個是最原汁原味的。因為隆隆小時候不太懂,被我爺爺一連騙著吃了好幾塊肥肉,導致了我到現在都不太愛吃豬油,一杯下去肯定會被膩到。所以我們今天換成了麻油,麻油是芝麻榨出來的,所以放裡面也會很香。咱們先去醃製一下雞肉以免後面會有腥味。隆隆去腥小秘笈:用一個碗,裡面加入料酒,再把蔥姜捏出水,加到料酒裡。攪拌均勻再倒入雞肉裡,然後充分的抓勻,讓每一塊雞肉都吸收蔥姜水,這樣做可以去除大量的腥味,小夥伴們以後做雞肉的時候不妨一試~
醃製十五到二十分鐘,咱們可以準備下一步,準備配料,三杯雞是少見的雞肉不加其他素菜的做法,為了配菜好看我就加了點羅勒,也叫九層塔。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名字會讓我想到九層妖塔~可能是小說看多了吧……其他的就是蔥姜蒜啦~配料非常的簡單。隆隆個人是比較喜歡食物的本味的,要是調料加多了,就會蓋住食物本身的味道,個人口味不一樣吧。有的菜品還就是要蓋住其本味讓你吃出其他的味道和感覺,就比如賽螃蟹,用醋和姜炒雞蛋能做出類似螃蟹的味道~隆隆也是很佩服那些創造出這些菜品的創始人。也感嘆咱們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那麼說到「三杯雞」我還沒正式的介紹到底是哪「三杯」!第一杯就是麻油,第二杯是醬油,第三杯就是紅標米酒,如果不好買大家就可以去買甜米酒,就是大家常吃的酒釀也叫醪糟,小時候隆隆我可是經常逮著酒釀喝,因為覺得甜,比較好喝。剩下的米不吃,長大才知道這是酒,小時候喝完都跟個沒事人一樣,可能這就是導致我現在酒量不小的原因吧!那麼咱們接下來就準備開鍋製作啦~
起鍋燒油,咱們倒入蔥姜蒜爆香,大火加入雞肉翻炒至表面金黃,隆隆給新手小夥伴們科普一下,大火炒至表面金黃會使雞肉的表皮收縮鎖住肉裡的水分哦~吃起來味道會更好,口感也不會柴。然後倒入醬油和米酒翻炒,喜歡吃辣的小夥伴可以加點辣椒哦~然後加水沒過雞肉,就大火燒開,隆隆建議這時加點鹽調味,再轉小火慢燉,如果收幹了湯汁再加鹽調味,那鹽的鹹味只會在雞肉的表面,內部的肉就沒有味道。大概半個小時就能收汁了,這道菜出菜很快,出鍋前加入麻油攪拌均勻,加入羅勒稍微炒一下就可以出鍋啦~~
此時一道色澤誘人,菜色鮮明,湯汁濃鬱的三杯雞就好啦~一口回味悠長,想必咱們的第一口也能吃到當時那個宮廚第一口吃的感覺吧~隆隆給大家分享一下做這個菜的心得~第一點就是雞肉要醃製,咱們吃起來不會有腥味;第二點就是麻油不要先放要出鍋前放,這樣麻油被加熱才會散發出香味也不會被鍋裡其他的味道蓋住;第三點就是開始炒至雞肉的時候要用大火不停翻炒,把雞肉表面都給炒至金黃讓其收縮,這樣才會鎖住水分哦~今天在給大家出個世界難題,女朋友問你:「我和遊戲哪個重要?」各位小夥伴該怎麼回答?歡迎給我留言,咱們這期就到這裡啦~有喜歡隆隆的請點個關注,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感謝各位小夥伴的支持,咱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