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
本期心理諮詢師
楊明生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催眠治療師、NLP執行師、家庭系統排列師、啟正教育平臺講師、濟南緣啟心理諮詢發起人、正覺心理特邀首席導師
個案風格:謙卑、嚴謹,對個案有著獨到的感知和洞見,擅長家族系統創傷、疾病及健康、親子及伴侶關係等問題的處理。倡導把系統排列的精神運用到生活中去,告別盲目的愛,用智慧的愛、無限的光明引領人們找到人生的正確方向。
主要課程:家庭系統(組織)排列工作坊、幸福婚姻系列沙龍、啟正教育青少年成長智慧課程。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年齡和體重是最不能問的兩個秘密,甚至聊天時說的稍多一點,都可能會翻臉。體重還可以控制,年齡卻在不可逆回地增長,「恐老」心理其實是焦慮情緒在作怪。但年齡並非洪水猛獸,接納自己的年齡,享受歲月來帶的智慧,每個年齡段都很精彩。
案例「30+」或「40+」成為過不去的年齡檻
元旦將至,趙女士和閨蜜們為迎接2021年的到來小聚了一下,回到家後卻怎麼也睡不著了。原因是小聚時,朋友說了句「過了年,你可真就30歲了,是不是該考慮嫁人了?」之前,她總和朋友開玩笑30歲嫁人,轉眼到了這個門檻,意中人還沒有出現。睡覺前心煩意亂,她想做出改變,向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愛情觀妥協,不然她擔心自己真的就這樣被「淘汰」了。
和趙女士突然的焦慮不同,秦女士已經從這種情緒中掙扎了半年多。秦女士今年39歲,面容姣好,事業有成,丈夫是銀行高管,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從今年開始,她便瘋狂購買美容儀、研究美容方案。「之前覺得還好,今年一想到自己快四十歲了,心裡就特別不舒服,照鏡子時也總是關注臉上皮膚怎麼樣、小肚子是否突出等問題,總感覺自己老得太快了。」秦女士說道。
實際上,對於年齡問題過於敏感的女性,通常未必真的年齡大,有些女生剛過了20歲就開始忌諱別人談及她的年齡問題。但總體而言,三十歲、四十歲是兩道特別難過的年齡檻,也是女性「恐老」情緒集中爆發期。
分析 缺乏自信的女性更容易恐老
「恐老」心態與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尤其對於女性來說,很多廣告、美容院都打出「永葆青春」、「逆生長」、「凍齡女神」的標語,而且現實中確實有女性做到了這一點,於是這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嚮往。此外,還與女性自己的心理有關,心理諮詢師在諮詢中發現,越自信、陽光的女性,越容易全身心地接納自己。而不夠自信的女性,更容易擔心自己衰老,過於關注自己的年齡只是行為表現,內在的問題是欠缺對外表的自信,擔心自己不夠有魅力。
其實,衰老是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總是擔心它降臨的恐懼心理,尤其是當你想盡辦法與它抗衡,最終發現徒勞時,這種恐懼心理會加深。這時,一部分女性會選擇鋌而走險,用犧牲健康的辦法去換取看起來年輕的容貌,最終被抑鬱、認知障礙等心理問題困擾。
建議 與歲月做朋友,接納自己的全部
既然衰老對每個人來說都無法逃避,那不妨順其自然,無條件接納。試想,30歲的你終於要變得成熟了,學會更從容地生活吧;40歲的你最好的年華才剛剛開始,要活出自我;50歲的你沉澱了多少歲月饋贈的智慧,就應該有多優雅的生活……
對於有恐老心態的女性,不妨把年齡當成最親密的朋友,歲月沒有隻拿走你的容顏,她還給了你幸福、快樂、智慧、從容,還有一個溫暖的家。
當然,如果一定要做些什麼幫助自己轉變心理的話,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試著控制體重,不一定減肥到多少公斤,而是控制在一個相對讓自己滿意的範圍內。然後保養好皮膚,並不需要過度關注,而是每天睡前洗臉時對自己更多的欣賞與愛,這同時也是一次很有儀式感的優雅體驗。此外,可以堅持運動,每天花費20分鐘鍛鍊,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還可以穿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衣服,但不要超過10歲,否者看起來會不得體。最後,建議多交幾位年輕的朋友,跟他們在一起,哪怕什麼也不做,也足夠讓你感染一些青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