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通訊員 馬海軍
12月4日,羅湖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召開中小學STEAM教育應用推進研討會,全區200多位中小學校領導和STEAM教學骨幹參加研討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科普獎」獲得者、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終身榮譽獎」獲得者李象益教授向研討會發來賀電。
會議由羅湖區教科院李富貴博士主持。
羅湖區教科院副院長何亞力講話。
會上,深圳市大視野科技創新思維研究中心創始人、中國智力四巧板與創新思維融合的引領人蘇麗雯老師作了題為《基於智力四巧板的跨學科融合應用》的報告。這是由蘇麗雯老師率領一線教育專家發起的教育部「十三五規劃」智慧課堂項目之一,目前已在十五所學校和三個社區落地應用,跟蹤案例100例,最長跟蹤15年,服務5702人,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成為深圳創新文化的閃亮名片。其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驗學校、深圳市寶安區寶城小學、西灣小學、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第二附屬小學以及羅湖區華英學校等五所學校和蘇麗雯老師一起參加了第二十一屆高新科技展覽會,各學校共展出了500幅創新優秀成果,被大會授予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創新科學教育基地。
基於智力四巧板的跨學科融合應用創新思維課很容易普及,既可以在數學、科學、生物、物理、美術等國家課程開創新融合課程,也可以單獨設立創新思維課程,或四點半社團活動課程,還可以進入放學延時服務課程。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著名專家張梅玲教授為大家作了題為《多元思維是解決問題的基礎》的精彩報告,張梅玲教授主要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如何通過基於四巧板的創新思維STEAM課程培養中小學生的多元思維,多元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體現,多元思維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中國中小學數學雜誌社常務副總編方運加教授做了《數學如何推進跨學科融合(STEAM)》的精彩報告,方運加教授很認可蘇麗雯老師的教學理念,認為要改變傳統數學課一味由老師講解的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四巧板這樣好玩有趣的工具讓學生動起來,引入STEAM課程的教學理念,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中國創新思維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李亦菲教授作了題為《形式創意是兒童創造力培養的基石-以四巧板創新思維課程為例》的報告。李亦菲教授認為,培養人的創新思維就是為了以新穎獨創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其特點是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視角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從而產生新穎、獨特、並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李亦菲教授為大家講解了創新的三要素(形式-結構-功能)和創造力培養的7種形態,以及如何基於形式創意開展三種創造力的培養,而四巧板就是形式創意的很好工具。
羅湖區華英學校校長孫敏分享了《玩轉四巧板,腦力強起來》的教學經驗。孫敏分享了華英學校利用四巧板打造創造思維課程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現場向大家展示了該校學生利用四巧板創造的美術作品和文學作品,同時孫敏還在現場利用四巧板和大家進行了互動。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