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偽劣口罩!重慶公布一批防疫物資典型案例

2020-12-17 金臺資訊

人民網重慶6月9日電 (胡虹、周小平) 9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典型案例,打擊了一批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防疫物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處理了一批哄抬物價、侵犯智慧財產權等擾亂市場秩序的案件。

大渡口區重慶古醇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酒精產品標示不符合規定案

根據舉報,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對位於大渡口區陽光花園小區的文具店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獲待售的無標籤標識、無產品合格證明的食用酒精321桶。

經查,上述食用酒精系當事人重慶古醇商貿有限公司存放在文具店待售,疫情期間,當事人在未認真查驗產品合格證明的情況下,購進食用酒精1150桶,之後宣稱為消毒用品,以150元/桶的價格對外銷售,截至案發,當事人還有321桶食用酒精未銷售。

當事人用於銷售的上述食用酒精產品包裝為透明塑料桶,規格為5L/桶,包裝上無任何標識標籤,無法獲知產品名稱及廠名廠址,無使用說明及警示標誌或中文警示說明,也未見產品合格證明。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構成經營無警示標誌或中文警示說明的使用不當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的違法行為。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並處以罰款。

合川區雙槐綜合超市侵犯商標專用權案

根據舉報,合川區市場監管局對位於合川區雙槐鎮的合川區雙槐綜合超市進行檢查,發現其銷售的口罩無中文標識,口罩包裝上未標註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經查,當事人在2020年春節期間,購進了「飄安」牌一次性使用口罩10000隻,之後全部對外銷售。購進無中文標識口罩60000隻,除4300隻口罩用於自用外,其餘55700隻無中文標識口罩全部對外銷售。當事人經銷上述口罩獲利56971.81元。當事人購進並銷售的「飄安」牌一次性使用口罩,與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特徵不符。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四)項,第五十三條、五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構成銷售無中文標識、未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產品,銷售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產品和侵犯「飄安牌」註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合川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並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

渝中區享久便利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案

渝中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位於渝中區時代天街的渝中區享久便利店進行檢查,發現該便利店在網上銷售涉嫌假冒的「3M」口罩,當事人無法提供所銷售口罩的合法進貨單據,不能證明是合法取得的商品。

經查,2020年1月27日、28日,當事人銷售涉案口罩969個,非法經營額為56202元。現場查獲待售上述口罩410個,非法經營額23780元。非法經營額兩者共計79982元。查獲的「3M」口罩經3M公司中國全權代理人鑑定,均為假冒3M公司註冊商標的產品。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規定,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違法行為。渝中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商標侵權行為,沒收涉案口罩417個,並處以罰款。

長壽區裕遠藥房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案

長壽區市場監管局對位於長壽區的重慶市長壽區裕遠藥房進行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重慶市長壽區裕遠藥房正在銷售「3M」字樣口罩,經現場清點,數量為368個。因該批口罩涉嫌假冒,被現場全部扣押。

經查,當事人於1月27日以8元/個的價格購進 「3M」字樣的口罩,之後以10-16元/個不等的價格對外銷售。當事人不能提供購進上述產品的進貨憑證、購銷合同、檢測報告,不能證明是合法取得的商品。上述標稱「3M」口罩,經3M公司中國全權代理人鑑定,被確認為侵犯「3M」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違法行為。長壽區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口罩368個,並處以罰款。

南岸經開區重慶賦予晨商貿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案

根據舉報,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對位於南岸經開區的重慶賦予晨商貿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的違法行為展開調查。

經查,當事人重慶賦予晨商貿有限公司以61.08萬元的價格從自然人馬素麗、李勝楠處購進59.27萬個口罩,其中「飄安」牌口罩51.46萬個,「民樂」牌口罩7.81萬個。之後,當事人以1.9元/個的單價,向重慶唐氏藥業有限公司銷售了印有「飄安」字樣的一次性使用口罩18萬個。以1.5元/個的單價,向重慶正和祥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銷售了印有「飄安」字樣的一次性使用口罩30.46萬個。另有3萬個印有「飄安」字樣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待售。

當事人採購上述「飄安」一次性使用口罩,其採購渠道不符合相關規定,不能證明所購口罩的合法來源。當事人將購進的、無合法來源的口罩用於市場銷售,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涉嫌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違法行為。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南岸經開區重慶康騏醫藥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案

根據舉報,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對位於南岸經開區的重慶康騏醫藥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違法行為展開調查。

經查,當事人重慶康騏醫藥有限公司與一樹老百姓公司商定,當事人將以2.00元/個的價格對一樹老百姓公司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並提前收取貨款120000元。之後當事人以62500元的價格,從自然人遊振中處購進「飄安」牌一次性口罩60000個,送至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鐘山大道宏輝大廈95號一樹老百姓大藥房待銷。後因質量等問題雙方產生異議,並最終達成退貨協議。截至案發,當事人被退回的48850個「飄安」牌一次性口罩被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扣押,另有10000個被貴州省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截獲。

上述產品經鑑別,結論為:上述口罩不是其生產或許可生產,未授權其他單位使用其「飄安」商標。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三項的規定,涉嫌構成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違法行為。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沙坪垻區重慶市瑞之佳藥房有限公司涉嫌銷售偽劣口罩案

根據舉報,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對位於沙坪垻區的重慶市瑞之佳藥房有限公司涉嫌銷售偽劣口罩的違法行為展開調查。

經查,當事人重慶市瑞之佳藥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勇以0.5元/個的價格,從自然人楊坤處購進印有「FACEMASK」英文字樣的口罩42000個,之後,通過當事人以0.6-1.0元/個的價格對外銷售。當事人購進時未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未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該批口罩規格為50個/盒,共計840盒,其外包裝為綠色封面紙盒,印有「FACEMASK」英文字樣,無任何中文標識。

當事人被扣押的23個口罩由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抽樣送檢,經檢測結論為:該批口罩過濾效率不符合GB/T32610-2016標準III級要求。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涉嫌構成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相關焦點

  • 銷售假「3M」口罩34萬餘只 市場監管總局再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經查,天津市長江醫藥有限公司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6萬隻,段某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27.1萬隻,王某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1.2萬隻。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公布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違法行為,共計5起。
  • 山東曝光第九批假冒偽劣典型案例 查獲假口罩28400隻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天曝光第九批假冒偽劣典型案例,3起案件均涉嫌銷售假冒偽劣「飄安」口罩,共查獲假冒偽劣口罩28400隻。案例一2月5日,菏澤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查處菏澤某大藥房涉嫌經營假冒「飄安」口罩的違法行為。經查,涉案口罩共8400隻。目前,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查處。
  • 疫情當前,竟敢賣假冒偽劣口罩?重罰!廣東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為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要求,保障疫情防控所需口罩等防護產品質量安全,全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違法案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最高檢公布典型案例 有人賣劣質消毒液給防疫指揮部
    3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四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澎湃新聞注意到,此批案例都是戰「疫」期間特別發生的經濟犯罪案件,其中涉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防疫物資用品案件數量較多。最高檢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介紹指出,從各地辦理案件看,這類案件涉案物品集中於緊缺的防疫物資,如口罩、消毒劑、酒精等,不法分子行為惡劣、危害大,有的把二三層紗布縫製在一起冒充一次性醫用口罩,有的出售過期十年且發黴變質的口罩,有的把劣質消毒液賣給政府防疫指揮部。
  • 文具店賣「三無」酒精、便利店賣假口罩……重慶這7起典型違法案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9日14時50分訊(記者 李華僑)今(9)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重慶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典型案例。據了解,重慶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各部門加大了對各類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打擊了一批生產、銷售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防疫物資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處理了一批哄抬物價、侵犯智慧財產權等擾亂市場秩序的案件,提高了產品質量,維護了市場秩序。
  • 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物資價格 兩部門發布典型案例
    為繼續做好偵查、檢察工作,保持對哄抬物價犯罪的打擊力度,穩定特殊時期的市場秩序,3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依法嚴懲哄抬物價犯罪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是第七批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案例。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趙文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公開曝光一批今年上半年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口罩、假冒註冊商標、熔噴布以假充真、口罩不符合標準、商家未依法註冊經營等違法行為。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關龍勞保用品廠生產銷售假冒進口口罩169.8萬隻,涉案貨值28.285萬元,獲利20.635萬元,經抽樣送檢為不合格產品。當事人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假冒註冊商標等違法行為,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江蘇省連雲港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聯合公安機關對江蘇佰億貿易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
  • 內蒙古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第一批非法售賣口罩典型案例
    _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發布第一批 非法售賣口罩典型案例 _ 2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了「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暨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專項執法行動電視電話會議
  • 網上線下銷售「三無」口罩、賣不合格84消毒液給防疫指揮部,做防疫...
    來源:經濟日報疫情防控,防疫物資要有保障。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慾薰心,生產、銷售偽劣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產品,牟取非法利益。3月4日,最高檢公布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直指戰「疫」期間特別發生的經濟犯罪,依法嚴懲。
  • 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曝光一批「口罩銷售」違法典型案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0日訊 (通訊員 謝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沙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防控用藥品、醫療器械的質量安全和價格穩定,對各類投訴舉報和輿情迅速反應、快速處置,嚴查各類涉及防控疫情相關商品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現將近期查處的5起違法案例進行公開曝光。
  • 遼寧省本溪市查處一批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遼寧省本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月3日消息,本溪市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組織執法力量,快速反應、主動出擊,開展對口罩等防疫用品的價格監督檢查,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防疫用品、藥品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現公開曝光第一批涉關口罩等防疫用品、藥品的價格違法典型案例。
  • 加價銷售茅臺酒!貴州省公布第一批茅臺酒市場秩序整治典型案例
    9月2日,記者從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積極維護茅臺酒市場秩序,貴州省各地各部門查辦了一批價格違法、假冒偽劣、侵犯智慧財產權、欺詐消費者等違法案件,現將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通報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隨著復工復產、復市復業的有序推進,全國防疫物資需求大幅增加。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江蘇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立足自身職責,以口罩、防護服等五類防疫物資及其重要原輔材料為重點,積極開展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無證經營、虛假認證、網絡違法等違法犯罪行為,有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秩序的穩定。
  • 以這些典型案例曝光的違法行為...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全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假冒偽劣、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無證經營、虛假認證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了一批擾亂市場秩序、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案件,有效保障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安全,切實維護全市防疫市場秩序穩定。
  • 衡水市公布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十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為保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大力開展了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專項整治,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現篩選出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十起典型案例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標籤不合格食品案經查,衡水綠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躍達特倫經典牧場、麥香早餐果味飲品」、「新初元生態牧場(果味飲料)等食品,產品外觀仿冒其他品牌,標籤標註的食品名稱不能反映產品真實屬性。
  • 近5萬個「海淘」口罩等防疫物資 重慶海關「零延時」快速清關
    海關關員查驗防疫物資防疫物資運抵江北國際機場來自重慶海關消息,1月30日清晨6點左右,來自美國的一批防疫物資運抵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海關特事特辦,使得這批貨物這批防疫物資由中外運跨境電商物流有限公司承運,包括48960個口罩、2960瓶消毒洗手液、275套防護服、25個護目鏡等物品。據介紹,該批防疫物資均為個人自用物品,由境內個人在「海淘」或委託親友境外購買後,通過轉運公司寄遞迴國內,清關後郵寄到收件人手中。
  • 六部門公布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
    截至2019年2月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近167萬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各類市場198萬餘個,查處案件1.2萬餘件,案值4.2億元,移送司法機關479件,收繳假冒偽劣食品1032噸,取締無證無照生產經營主體5578個,吊銷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254戶,搗毀窩點843個,有力打擊了違法犯罪分子,對農村食品市場開展了一次「大掃除」,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六起打擊「三假」違法典型案例:涉騙稅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六起打擊「三假」違法典型案例:涉騙稅等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7日消息,記者今天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為維護經濟稅收秩序,依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業務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
  • 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和非法製售口罩等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市場監管總局14日在官網公布了一批「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行動,上下協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有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重慶嚴查五類防疫物資及其重要原輔材料 共查辦相關案件近600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0日10時16分訊(記者 劉豔)今(10)日,重慶市深化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新聞發布會舉行。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軍介紹了我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治理工作開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