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老人照護指南:洗澡是個「技術活」!掌握8個方法輕鬆應對

2020-11-03 甲狀腺癌術後生活

【前言】照顧父母是一件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事,尤其當父母逐漸失去記憶、忘記親朋好友、生活無法自理時,不僅考驗著兒女的耐心,更需要一些護理技巧的幫助。重陽節,搜狐健康推出「失智老人照護指南」系列稿件,從衣食住行等細節入手,希望大家理解父母,學會關愛父母、照護父母的小技巧。

對正常來人來說,洗澡或淋浴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對於失智老人,即使是早期患者,都是一項困難的挑戰。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引導失智老人洗澡?

按部就班地指導老人。對於照護者來說,指導失智老人自行洗澡可能比較有挑戰性,因為會花費很多時間。但這是能夠讓老人不害怕洗澡或對洗澡感到困惑的最好方法,如果老人對洗澡感到害怕或者困惑,可能會拒絕洗澡。

先讓老人適應洗澡水。在洗澡之前,讓老人感受一下淋浴噴水,或把手浸到浴缸裡,這樣有助於防止或減少焦慮。

讓老人手裡握一些東西。手裡握著洗澡毛巾或浴球會使老人感覺到更加安全和放鬆。

強化對洗澡積極的記憶。洗完澡後,給老人一些喜歡的零食 (如餅乾或溫牛奶),或給老人抹一些有香味的護手霜,讓老人把洗澡和開心的事情聯繫在一起。

試試海綿浴。如果在老人浴缸內洗澡特別困難,可以試試海綿浴。使用刺激性小的香皂或比較粗糙的浴巾和海綿來擦洗身體的特定部位,通常的順序是:臉部、頸部、腋下、腿、腳。倒掉用過的水,最後用乾淨的水來衝洗生殖器和肛門部位,並使用柔軟的毛巾把身體完全擦乾,再給老人塗上溫和的護膚乳液。海綿浴可與盆浴或淋浴交替進行。

安裝浴室安全裝置。即使老人能夠獨立洗澡或淋浴,在浴室內也應該安裝防滑墊、扶手、浴座、手持淋浴器和加高馬桶座,這些可以防止跌倒和意外。

水溫不要太高。將熱水器提前設定好溫度,熱水水溫要低至49攝氏度(或120華氏度),以防止發生意外燙傷。

注意標記安全的水位。如果老人喜歡泡澡,能夠自已給浴缸放水,用一個防水的螢光貼來標記浴缸的正確安全的水位。這樣可以防止水太滿溢出浴缸,也能幫助老人在進入浴缸前判斷水的深度。

此外,給失智老人洗澡時,應該選擇一天中對照護者和失智老人都比較合適的時間。儘量遵循老人以往洗澡的習慣,但也要有更合理的安排。老人過去可能喜歡在睡前洗澡,但睡前洗澡對失智症患者來說並不適很合適。在夜晚老人可能會更加糊塗,並且拒絕配合。可以試試在老人睡醒後的早上幫助老人洗澡,並要提前告訴患者,該去洗澡了,在洗澡時不要讓患者獨處。

還要尊重老人的隱私。在安全的前提下,當老人脫衣服的時候,可以轉身背對老人,不讓自己和老人感到窘迫。更不要強迫老人洗澡。如果老人牴觸盆浴和淋浴,可以過一會兒再試試(「洗澡水已經放好了,我給您衝衝背吧?」

相關焦點

  • 失智老人的照護要點以及環境設計
    第一條:設計小規模組團化的空間,一般8到10間房間、8到10個老人,人數不多,易於老人互相認識,也便於護理人員管理。 ※ 注意老人個人衛生的維護,定期給他們剪指甲,洗頭洗澡。 5、人文關懷對於失智老人不但要照料他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還需要從精神上給予他們人文關懷,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實施。
  • 孝德智慧養老:讓失能失智老人及家庭走出照護困局
    失能失智老人長期照護 成家庭難以承受之痛中國有超過4000萬失能老人和1000萬失智老人,90%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由家人照顧,中國每年有50萬失智老人走失。據不完全統計,45.9%的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鬱症狀,家人20%患有憂鬱症,65%有抑鬱傾向。
  • 各個國家對於失智老人的照護方法!值得學習
    養老機構基於照護風險高、人工成本高的考慮,大多數不願意接受失智老人。事實上,國內大部分失智症患者是由家庭成員承擔主要的照護責任的。對於失智老人的家人和朋友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看著那麼熟悉的人漸行漸遠,直至面目全非。一些國家對失智照護有相當的探索和成就,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 大連失智老年人照護事業的一抹亮光
    《失智老年人照護技能證書》是老年職業技能領域1+X系列證書之一,證書包括初級失智老人照護師、中級失智老人照護師和高級失智老人照護師三類技能等級證書。此證書統一編號登記管理,證書編號為唯一編碼,全國通用,可在教育部指定網上驗證。
  • 失智失能老人照護:「關懷」是護理工作的基礎
    老人上了年紀,會漸漸出現行動不便、記憶喪失等狀況,在大多數人口中,將此籠統地稱為失能失智,但是從更嚴苛的角度來講述,失能失智的範圍則更廣泛。面對家裡的失能失智老人,很多時候家庭的成員都在努力去照顧,但久而久之也讓家人感到無奈和為難,有的家庭選擇將家裡老人送往養老機構進行照料,有的家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還是選擇將老人放在家裡照料。不過,老年人護理工作表面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東西。
  • 失智老人照護經驗5例,值得學習
    來源:養老精英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養老機構基於照護風險高、人工成本高的考慮,大多數不願意接受失智老人。事實上,國內大部分失智症患者是由家庭成員承擔主要的照護責任的。對於失智老人的家人和朋友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看著那麼熟悉的人漸行漸遠,直至面目全非。
  • 濰坊有專業的失智老人照護中心,兒女們終於不用發愁了!
    近日,濰坊晚報刊發了《失智老人漸多,該到何處安度晚年》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失智老人走失的情況屢見不鮮,對於一些家庭來說,如何照護失智老人成為一大難題。照護難度大,普通養老機構拒收失智老人?你還在苦苦尋找專業的照護中心嗎?
  • 鄭悅、黃晨熹: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生活質量幹預項目的開發——基於壓力應對理論
    一旦進入老年期,老年人平均預期照料時間為 4~8 年(男性 4~5 年,女性 7~8 年),隨著平均預期壽命 的不斷延長,未來平均預期照料時間會不斷增加;隨著照料內涵的豐富,照料時間需求也會相應延長。      目前,以子女、配偶為主的家庭照顧者仍是失能失智老人照顧的主力。
  • 乾貨-失智老人照護經驗5例,值得學習
    養老機構基於照護風險高、人工成本高的考慮,大多數不願意接受失智老人。事實上,國內大部分失智症患者是由家庭成員承擔主要的照護責任的。
  • 椿萱茂認可系列叢書2:《認可療法家庭照護指南》即將面世
    阿爾茨海默病的照護,是需要發自內心的愛。這本書最大的作用就是促進照護者在心靈上、思想上的轉變,真正學會擁有一顆關愛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心。」  2、他們不僅要被照護  更需要被認可  傳統方法照護失智老人,通常是更加關注老人的衣食起居,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 失智失能老人誰照護?科技基礎研究怎麼展開?科創板如何完善?全國...
    這兩件提案,就是希望:每位老人都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國際金融報》:人口加速老齡化,我國養老面臨嚴峻挑戰。您認為哪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如何積極應對老齡化?曹阿民:我國人口正在老齡化,並同時發生老齡人群快速邁入高齡化,對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帶來新挑戰。「一人失智失能,全家焦慮不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失能失智重病老人家庭得到照護支持...
    ——老有所護,是當前眾多失能失智重病老人家庭的共同訴求。聚焦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我省在長護險、夜間照護、喘息服務等領域不斷探索,讓新的養老服務模式更契合1800多萬江蘇老年人的養老實際。  【咱爸咱媽說】  「我想出門透透氣」  家住南通市虹橋新村的姚琴英今年80歲,她每天的日常,就是照顧中風癱瘓在床的老伴邵有才。
  • 「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培訓」廣東省初級班一期,我們開班了
    通過失智老年人照護公益創投項目,積極承擔起提升失智老年人服務的責任,與同行、照顧者家屬等一起服務好老年人。很開心見到這麼多關心失智老年人照護的同行,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培訓學習中,能夠有所收穫。」、排洩照護、睡眠照護、清潔照護、為重度失智老年人進行穿、脫衣照護相關知識與技能;失智老年人照護認知功能促進,理解了記憶、感知、計算力等心理過程的內涵,掌握了複述、回憶、計算力、判斷力等認知訓練技能,熟悉手工活動、音樂欣賞等非藥物幹預方法;失智老年人照護活動功能維護,了解了失智老年人床上體位轉移、四肢被動活動、四肢主動運動、床椅轉移和輪椅轉運活動、手杖使用、安全保護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 老人失能失智不能失保障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調查地區有4.8%老年人處於日常活動能力重度失能、7%處於中度失能狀態,總失能率為11.8%。
  • 失能失智老人服務「最後一公裡」,何時才能打通?
    張芸介紹,多年前她和丈夫離婚,獨自撫養女兒、照顧父母,老父親8年前去世,這些年母親就醫、孩子上學等已經花光了積蓄。 張芸坦言,父母除了她以外其實還有一兒一女,但是由於她常年與老人生活,哥哥姐姐以她掌握父母工資卡、喪葬費為由拒絕承擔贍養義務。「在我最絕望的時候也曾想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但是畢竟大家都是親人,他們也都上了年紀,每個家庭都有苦衷,也就釋然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失能失智重病老人家庭得到照護支持...
    ——老有所護,是當前眾多失能失智重病老人家庭的共同訴求。聚焦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我省在長護險、夜間照護、喘息服務等領域不斷探索,讓新的養老服務模式更契合1800多萬江蘇老年人的養老實際。【心願達成度】給這些家庭「喘息」機會經過5年探索,長期照護險已覆蓋到南通全市720萬名參保人員,2.57萬人享受到居家、護理院服務,專業照護給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帶來希望。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人類老化經過『健康、亞健康、失能』三個階段,事實上,失能後的老人,就是生命最後的階段。根據數據顯示,臺灣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歐陸國家則只有兩周至一個月,這個數字差別令人震撼!臺灣面對失智或失能的父母,往往送到長照中心,認為這才是盡孝……」但往往失智或失能老人們在照護中心的生活卻是尊嚴盡失,度日如年。
  • 為失智的妻子這位75歲臺灣老伯學起了照護 我們也為您準備了個超棒的課程
    同樣的需求很多家庭和機構也有,因此我們今天還特意為您準備了一個超讚的課程推薦,讓您也能快速成為一名合格的失智症照護者。當選今年臺灣地區高雄市模範父親的林增堃(老伯現年已87歲),不但是好爸爸,更是深情丈夫;為了照顧結縭61年的失智妻子,曾經以75歲高齡通過照顧服務員訓練,而且與老婆一起上空中大學,延緩她失智症惡化,他因此拿到6學士學位、1碩士。
  • 廣東省首個高階失智專業培訓 知名企業學員高度評價
    廣東省首個高階失智專業培訓課程開講喇!高老師的課程內容涉及長者心理、失智社區專門環境設計、居家養老智能科技、認知障礙常見症狀及應對技巧、認知行為等多專業知識體系,期間還穿插運用了體驗教學、互動教學、視頻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深入淺出,理論和實踐無縫融合,令來自不同專業界別的學員都能夠理解和掌握國際級的高階失智知識和技巧。
  • 【上海2月10日-12日】日本失能失智症照護管理培訓班
    ◤培訓目標◢引進日本30年積累下來的先進介護理念與技術實務,構建本土化培訓服務體系緩解我國失能失智老人照護隊伍人員不足的困境,培養優秀的管理護理人才搭建本土化、專業化、國際化學習平臺,優化失能失智症護理隊伍專業化水平培訓失智症老人照護的實務工作者,強化其失智症的照護能力,提升照護水平 ◤培訓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