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碭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連片梨園,素有中國梨都之稱,是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最大的連片果園產業區,以盛產酥梨聞名於世。境內黃河故道蜿蜒46.6公裡,兩岸連片果園近百萬畝,年產各類水果30億斤,堪稱世界之最。碭山酥梨年產量15億斤左右,佔全國梨總產量的八分之一,系全國水果生產10強縣之一,是全國水果加工第一大縣。
梨樹品種主要分為
白梨系統:鴨梨、雪花梨、黃縣長把梨、棲霞大香水梨、秋白梨、金川雪梨、蘋香梨。
秋子梨系統:京白梨、鴨廣梨、南果梨。
沙梨系統:四川蒼溪梨、威寧大黃梨、雲南寶珠梨、嚴州雪梨、黃花梨。
西洋梨系統:巴梨、茄梨。
新疆梨系統:香蕉梨、茌長把梨、可克二介。
褐梨系統:糖梨、麥梨。
軟肉型系統:大南果梨、五九香梨、北豐梨、冬蜜梨,伏香梨。
果樹在一年和一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生長和結果、生長結果與衰老更新的矛盾;從樹體內部生理、生化的變化情況看,存在著同化和異化、營養物質的積累和消耗、集中與分配等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外界條件方面,也有和多種生態環境與農業技術管理的對立與統一,以及相互適應的關係等問題。這些不協調的現象,在不同的年齡時期,不同的生長空間和不同的器官之間,是經常出現的,如不進行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長的果樹,則多是枝條密集,樹冠鬱閉,樹體結構紊亂,通風透光不良,樹體長勢不壯,枝條纖細,葉小而薄,果形不正,色澤不鮮豔,風味較淡,品質較差,商品價值低,不耐久貯,也不能遠運。
這樣的果園,不僅產量低、質量差,且因光照條件不良,枝條容易枯死,病蟲危害重,內膛易空虛,結果年限短,樹體壽命不長,經濟效益低。如果在加強土肥水綜合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上,能根據樹種、品種的生長結果規律,進行整形和修剪,培養成合理的樹體形狀和樹冠結構,並經常調節樹體各部分間的生長與結果的平衡,注意改善樹體的營養積累,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就能在經濟利用土地、光、熱資源和空間的前提下,在維持樹體健壯生長的基礎上,達到早結果、早豐產和長期優質、豐產、穩產、高效益、低消耗的栽培目標。
所以,在果樹的不同生長時期,都需要對果樹進行修枝,每年都要對果樹進行觀察,實時對果樹的生長做一些適當調整,及時修剪,以免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掛果。一般採取的修剪原則為「以輕為主,輕重結合;統籌兼顧,長短結合;因樹修剪,隨枝作形」。具體的方法也比較多,而且還要根據不同樹種、不同樹齡、不同樹體作現場分析以後,作出判斷進行修剪,所以在這裡只能大概列舉幾種常見的修剪方法:
短剪法:將部分樹枝減掉,讓養分集中供應給一些強枝,減少養分消耗,並使樹冠內的透光通風條件保持更好。
疏剪法:即將病枝、弱枝、枯枝、徒長枝、擾亂樹形生長枝剪掉。
摘心法:即將嫩芽摘掉,控制果樹枝條的生長長度,使養分供應平衡。
拿枝法:即將一些漲勢過旺的枝條用手將其內部韌皮及木質部捏破,造成輕微傷害,抑制其生長,改變其延伸方向。
彎枝法:即將一些直溜溜生長的枝條掰彎用繩索捆住,讓其彎曲部位得以暴露,處於更佳的生長環境之下。
總之,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掌握好相應的技術要領,不在於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但要切記的一點是必須根據樹種、樹形、樹齡等等作出修剪策略,才能讓果樹多掛果且還能保持一定的樹形樹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