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師範大學共招收視障學生61名 消防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王蔚)自2002年至2018年間,上海師範大學共招收視障學生61名,其中本科生57人,專科生4人,多數是低視力生,還有全盲生,成為連續多年累計招生視障生最多的高校。在「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該校今天宣布啟用本市首個專門為視障生打造的「無障礙學習空間」,以極大便利他們的學習與生活。
上師大堅持「開放式的融合教育」理念,致力於讓視障生真正融入到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就是把他們分散到各個專業的普通班級裡,與視健同學一起學習。這對於視障生的能力培養是非常有利的,但反過來又對他們的學習和學校的管理帶來了挑戰。對於視障生來說,計算機等課程的學習就會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還比如,他們往往無法記錄下教師的課堂板書,無法閱讀普通的教材,也無法象其他普通學生那樣上交作業。為了解決視障生們的實際困難,上師大計算中心會同學校教務處,為視障生建立了無障礙學習空間,地點設在奉賢校區計算中心的一間普通教室裡。
「這個原本是我參加大學生創業比賽的一個項目,但很快又被學校相中了,進而變成服務殘疾學生的一個重要場所。」大三學生小潘讀的是社工專業,也是位視障生,無障礙學習空間就是源於他的創意。他說,「這裡配備了各種供視障生使用的設備,有盲文點顯器、盲文印表機、掃描儀等。就拿這個點顯器來說,它可是我們的好幫手,能同步將收聽或收看到的漢字譯成盲文,我們只需觸摸手中的點顯器就能閱讀或列印出一篇篇材料。」在無障礙學習空間的建設過程中,學校充分聽取了視障生的意見,從設備的配置到無障礙設施的設計,都考慮得十分周全。教室的門牌號配了盲文,大廳裡建了盲道,連電梯間也裝了盲文按鍵。小潘說,以前最多是用語音軟體將漢字或讀音譯成盲文,現在視障生可以在無障礙學習空間裡完成許多學業課題。前幾天試用期間,每天課後大家就會聚到一起,簡直把這裡當成了第二課堂。
「我們將建立電子教材庫,把專業教材掃描、轉換成盲文後上傳到雲端,這樣,視障生可以隨時方便地找到教材,並且通過語音讀屏軟體實現無障礙閱讀。」「我們將利用盲文點顯器等特種設備,組織師生開展日常的教學答疑活動。」「藉助盲文印表機將練習冊和試卷譯成盲文,解決視障生『作業難』『考試難』的問題。」……在上師大的規劃裡,無障礙學習空間的建立,是為視障生插上自由翱翔學習藍天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