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布新國防長,替換對華冒險衝動的她,不單純因為政治正確

2020-12-20 青海百姓1時間

一段時間以來,川普都一直固執的認為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有著迴旋的餘地,可在外界看來,美國總統大選早已落下帷幕。如今,新政府拜登已經開始為自己上任籌備,而根據美國媒體報導,此前引起諸多猜測的美國防長人選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拜登邀請了勞埃德奧斯汀擔任他的國防部長。

奧斯汀擔任新國防長,拜登替換弗盧努瓦

勞埃德.奧斯汀是一名非裔四星將領,作為美國的前任司令部司令,奧斯汀早在2016年就已經退休了。這也就意味著,即使到2021年拜登執政之際,他的退伍期限依舊沒有達到七年,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汀能否順利擔任五角大樓的國防部長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實際上,外界呼聲最高的美國防長並不是奧斯汀,而是米歇爾.弗盧努瓦,不少美國媒體都在報導這位女性時稱其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第一個女性防長。不過米歇爾.弗盧努瓦對華的態度並不友好,此前還曾誇下海口,認為美軍須有能力在72小時內消滅南海中國艦隊。

因此,在奧斯汀將被任命為美國防長的消息傳出後,不少中國網友都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會是一個好消息,該消息同樣也在美國引起了熱議,有不少民主黨人士都認為,拜登之所以更換弗盧努瓦不僅僅因為她偏激的對華政策,或許與奧斯汀的黑人身份也有所關係。

拜登意圖明顯

雖然奧斯汀了為人低調,但其實在美軍內部,奧斯汀一直都是一位十分受尊敬的大人物。要知道,受美國的軍隊文化影響,美國的高級職員幾乎都是白人,但是奧斯汀卻在這樣一片環境下成長成為了一名赫赫有名的黑人將軍,還拿下了無數個美軍中的第一。拜登選擇了奧斯汀擔任美國新防長的話,無疑會進一步拉攏黑人及有色人種的好感,進一步加深自己「政治正確」的人設。

不置可否的,美新防長的更換對於中國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新任領導者對中國的態度並不偏激,拜登並沒有在軍事領域和中國走向對抗的意圖,溫和的奧斯汀將會更適合拜登政府的需要。並且奧斯汀在歐巴馬時期就是一位優秀的高級軍官,與拜登也多有合作,兩人再度聯手,也將為未來拜登整改美軍有了很好的助力。

相關焦點

  • 他來當美國防長,而不是有對華冒險衝動的她!
    有不少中國網友認為,如果奧斯汀擔任美國防長,或許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他不那麼咄咄逼人。不過,在這個消息出來之後,民主黨內部爆發了激烈爭論,有不少民主黨議員認為:奧斯汀不是應對中國挑戰的最佳人選,弗盧努瓦才是。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氣候問題正是拜登在競選綱領中提到的重要環節。而克裡不僅僅是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其也是一位《巴黎氣候協議》的堅定擁護者。 不難看出,在拜登第一批公布的名單中,「政治正確」正是其重要標準。在拜登宣布的6個重要職位中,有2位女性,2位則來自少數族裔。美媒紛紛評價稱,這份名單「很美國」。
  • 川普給拜登留下「包袱」?美將制裁土耳其國防工業局
    多名消息人士近日稱,美國政府將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後者去年從俄羅斯購買S-400型防空系統。對此,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1日表示,若美國對其進行制裁,那將是對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友的不尊重,土耳其與盟國的爭端可以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
  • 花長春:從拜登內閣人選看其新政方向之外交篇—海外政治觀察系列
    正文我們認為當前拜登勝選已無懸念,川普不可能實現翻盤,拜登政府內閣成員的選任將成為判斷拜登政府未來政策走向,尤其是對華政策走向的關鍵風向標。當前市場高度關注拜登政府未來政策走向,尤其是對華政策走向,但目前拜登過渡團隊還尚未就未來對華政策主張提出較為具體的主張或方案,我們認為拜登政府內閣成員的選任將成為判斷拜登政府未來政策走向,尤其是對華政策走向的關鍵風向標。拜登政府經濟和外交團隊已經基本確定。
  • 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引發多方關注。對此,川普一個字也沒有說。下一階段,拜登也將塑造其印太政策。而美國在相關地區的軍事投入,也將會使中國面臨更強的戰略圍堵。美國國防新法案中的「臺灣牌」除了「太平洋威懾倡議」,法案關於中國臺灣的內容同樣引人關注。
  • 拜登首次談及「上臺」後的對華策略
    而對於拜登來說,"上臺"以後將面臨多個問題,首先就是該如何解決其國內的社會矛盾。同時,美國國內也十分關注拜登"上臺"以後,將會怎麼樣處理中國和美國的外交關係。拜登在參加記者採訪時,首次在未來的對華關係中做出了定義,而美國智庫提議用"軟刀子"的手段對付中國。
  • 「她政治」將如何塑造拜登政府
    從選擇一位女性擔任副總統,到組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男女比例相當的內閣——女性之多刷新歷史,並打破某些重要職位任命上的「紀錄」,拜登政府被認為邁出了勇敢的一大步,是「進步」之舉,但這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決策風格上,男性與女性有明顯差異,執政團隊裡女性增多會帶來什麼?「她政治」是否值得關注?
  • 美國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 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引發多方關注。對此,川普一個字也沒有說。下一階段,拜登也將塑造其印太政策。而美國在相關地區的軍事投入,也將會使中國面臨更強的戰略圍堵。美國國防新法案中的「臺灣牌」除了「太平洋威懾倡議」,法案關於中國臺灣的內容同樣引人關注。川普政府任期的最後階段,把「臺灣牌」打得飛起,不僅派政府高官連續訪臺,還頻頻對臺軍售,持續製造臺海緊張局勢。
  • 拜登對蔡英文「已讀不回」是其對華政策的縮影
    而拜登對蔡英文的「已讀不回」,可能是其對華政策的一個縮影。在拜登47年的政治生涯中,雖然其對華態度也出現兩面搖擺的情況,但理性在搖擺的天平中佔上風。拜登多次表示他與中國領導人有過累計25小時的會談時長。1979年中美建交,37歲的拜登就以參議員身份訪華,了解剛剛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的實際情況。
  • 拜登會如何對華出牌,你想了解的這裡全有
    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有過的那種單極輝煌只是曇花一現,不可能再回來了。《鳳凰周刊》:拜登這次任命了很多女性和少數族裔來擔任政府要職,這說明了什麼?趙穗生:拜登任命女性和少數族裔迎合了目前美國政治正確的環境,這兩大群體也的確對他當選起了很大作用。
  • 拜登上臺會否取消對華高關稅?川普最後的倔強:「碰瓷」中國
    越南《快報》周四報導稱,越方對奧布萊恩的接待規格甚至高於10月份蓬佩奧的來訪,安排總理阮春福、外交部長範平明、國防部長吳宣立和公共安全部長林煥明與他會面。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稱,美越雙方可能會發表一份關於「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合作的聯合聲明,奧布萊恩很可能會宣布一些對越南海岸警衛隊的支持政策,甚至會出售一些裝備給越南。
  • 說這狠話的人將成美國新防長?
    但美國大選投票後這十多天,這篇文章忽又引起各大美媒的轉載和解讀:   因為這個弗盧努瓦,突然成了拜登政府國防部長最熱人選。   弗盧努瓦引發的關注,只是美媒對於拜登政府中國政策猜測的一個縮影。   經貿、外交、國家安全等各個職位的可能人選,都成為外界預測下屆政府對華政策的依據。   就連前總統歐巴馬,也在為這場猜測增添意外的素材。
  • 丹尼爾·亨寧格:「五彩」內閣同樣不「政治正確」,美國就沒有更高...
    導讀:12月16日,《華爾街日報》專欄刊文「拜登的多樣性內閣——除了被多種分類分散力量外,政治沒有更高的目標了?」,批判性地指出拜登追求政治正確的做法正在反噬自身:玩弄身份政治,抬高某些身份,勢必招致其他身份的不滿。
  • 準拜登政府採取了九個「制華」新舉動
    不少人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有更多期待,但我卻認為,拜登代表的民主黨執政對華更麻煩。民主黨更注重意識形態或價值觀,這是它的政治正確,所以將會在言論自由、人權等方面對華施壓;佩羅西以降,民主黨都是老牌政客,會玩「紙牌屋」,在國際政治方面,更注重與盟國的合作,會使用「狼群戰」對付中國;南海問題上,將繼續採用類似國際法庭「仲裁案」方式對付中國。尤其後面兩個方面對中國更危險。
  • 為何挑選黑人為國防部長?拜登有他的「難處」
    12月8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他將提名勞埃德·奧斯汀為國防部長人選。這引起輿論的一定興趣。美國政府的內閣部長有十幾個,但最重要的有四個,即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和司法部長,這四個職位有時也被稱為「內閣四巨頭」(Big Four)。這四個職位的任命,通常會引起媒體較多的關注。
  • 誰將成為下任美國防長?拜登或改變人選,大概率與中美關係有關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前言:據中新網報導,美國媒體12月8日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於8日當天公開宣布,將向美國參議院提名已經退役的陸軍四星上將奧斯汀出任美國國防部長,而在此前,拜登曾公開表示支持弗盧努瓦就任美國國防部長,而現在又表示希望提名奧斯汀。這種情況之下,誰將成為下任美國防長始終未可知。
  • 拜登將提名美籍華人任貿易代表 對華經驗豐富曾在廣州教英語
    她與中國打交道的經驗豐富。上世紀90年代,她還曾來到廣州工作生活過2年,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作為一名亞裔美國人,凱薩琳•泰是最新一位有望在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中擔任內閣級別職務的人物。有美國媒體表示,如果得到證實,凱薩琳•泰將是第一位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有色人種女性。
  • 拜登一紙命令,所有人目光聚焦美國
    本月初《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是時候讓女性去接管國防部》的文章,內容稱拜登已經準備任命美國首位女國防部長米歇爾·弗盧努瓦。雖然這位候選人"戰績"比較一般,甚至是文職人員出身(防務政策官),但她的口氣不是一般的大:72小時內,消滅任何一個大國的所有海軍。被稱為是"美國最兇猛的女人"。
  • 別人搶著入閣,她拒了拜登邀請
    由於嚴峻的新冠疫情形勢,博頓斯還不忘在新聞發布會上提醒參加抗議的人們做檢測:「如果你參加了抗議活動,你可能需要去做一次新冠病毒檢測,因為美國仍有(新冠)疫情,正導致更多人死亡。」  然而,博頓斯自己卻沒躲過新冠病毒。7月6日,她公開表示,自己和丈夫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陳徵: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
    目前的選票情況(來源:The Associated Press)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已陷入衰退,中國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大國。多數國家不願意在中美間選邊站隊,而是期望兩國能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團結起來帶領世界走出困局。中美關係不但對兩國,對世界都非常重要。拜登是「自由多邊主義者」,他長年擔任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和副總統,有豐富的外交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