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 緬懷聞一多,愛國永流傳

2020-12-13 睡前小閱讀

#聞一多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他是文壇巨子,更是愛憎分明的民主戰士。他在悼念李公樸大會發表最後一次演講後,慘遭特務暗殺,年僅47歲。朱自清曾評價:「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你是一團火,照明了古代;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毀了自己……」

11月20日,距離澳門回歸20周年還有一個月,新一代「澳門人」合唱七子之歌,表達對澳門的祝福。激起多少華人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一首歌,一座城。今日之中國,繁榮昌盛;今日之華夏兒女,愛國之魂正熊熊燃燒

而今天,又恰逢聞一多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泱泱大國,立足世界,所依靠的不僅是不斷發展的經濟、軍事,更有每位國人內心的那份對歷史的銘記,對先烈的緬懷。

銘記歷史,開創未來。便是對這位愛國人士最大的緬懷。

下面,讓我們一起重溫《七子之歌》,感受那份愛國情懷。

七子之歌 聞一多

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水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老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儘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廣州灣

東海和硇州是我的一雙管鑰,

我是神州後門上的一把鐵鎖。

你為什麼把我借給一個盜賊?

母親呀,你千萬不該拋棄了我!

母親,讓我快回到你的膝前來,

我要緊緊地擁抱著你的腳踝。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九龍島

我的胞兄香港在訴他的苦痛,

母親呀,可記得你的幼女九龍?

自從我下嫁給那鎮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淚濤洶湧!

母親,我天天數著歸寧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變作一場空夢。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旅順,大連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我們的命運應該如何地比擬?

兩個強鄰將我來回地蹴蹋,

我們是暴徒腳下的兩團爛泥。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你不知道兒們如何的想念你!

母親!我們要回來,母親!

相關焦點

  • 聞一多寫給父母的「愛國家書」
    五四運動爆發後,聞一多積極投身其中。這期間,他接連收到家中兩位哥哥來信,說父親希望他回鄉度假。原來此時遠在湖北老家的父親,由於無法了解北京真相,出於對愛子的擔心,要求他暑假返鄉。然而,對於父親的此番催促,聞一多卻沒有答應。箇中原委,都被他寫進了1919年5月17日,他寄給父母的一封長篇家書中。
  • 愛國精神永流傳
    這部影片共有七個片段,孩子們下午看了前五個片段,分別是自動升旗、原子彈研發、男孩為鄰居看女排扶天線、香港回歸交接和奧運會門票,看完後詢問了孩子們的觀影感受,有的說要堅持不懈不放棄,有的說要保衛中國領土的完整,還有的說科研人員為了研究原子彈的奉獻精神很讓人佩服,這些都是電影傳達給孩子們的最直觀感受,也最能直擊孩子們內心的愛國情懷。
  • 聞一多和《七子之歌》!
    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創作完成《七子之歌》後,聞一多不久就踏上了歸國的旅程。他就像詩歌中提到的那樣,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可惜,最先迎接這個歸國遊子的,卻是帝國主義為鎮壓上海工人、學生和市民的愛國運動而發動的「五卅慘案」。之後,聞一多更加堅定了信念,開始在學術界大聲「吶喊」,喚醒了越來越多的國人。
  • 庭院京韻實驗劇《聞一多》實力傳承國粹藝術
    在主題曲的渲染下,聞一多先生以及他和西南聯大的故事便以小劇場的方式和觀眾們見面了。12月7日晚《聞一多》庭院京韻實驗劇在昆明市聞一多公園精彩上演,國家一級演員、雲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周凱與國家二級演員張世傑等聯袂出演,他們將中華傳統戲劇文化的魅力,以極強的現場感進行了惟妙惟肖的表演傳播。
  • 「緬懷先烈英雄·弘揚愛國精神」——滄中附小2020年春季「雲」升旗儀式(第七期)
    接下來,五(6)中隊輔導員羅敏婷老師,進行了以「緬懷革命英雄·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的演講。羅敏婷老師首先跟同學們進行了清明節安全教育,隨後介紹了清明節的來歷。在「緬懷革命英雄·弘揚愛國精神」主題活動中,隊員們通過對革命烈士事跡介紹、自創詩朗誦獻給抗疫犧牲烈士、手語舞致謝抗疫英雄、手抄報作品展示等形式表達著對革命英雄的緬懷,對弘揚愛國精神的號召,讓我們一同為英雄致敬。
  • 中國佛教界愛國情感、愛國思想和愛國實踐的統一
    南嶽僧眾在抗日救亡運動中踐行著愛國愛教的責任,既鍛鍊了自身,也彰顯了他們保衛國家和救度眾生的愛國情懷。  湘潭大學碧泉書院教授方紅姣:  在抗日洪流中,南嶽僧侶道士為「救國救教」而成立南嶽佛道救難協會,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抗戰,成為了全國抗日的重要組成部分,譜寫了南嶽僧侶愛國愛教的歷史篇章,彰顯出佛教道教與國家、民族、社會的適應性。
  • 名山區中小學多形式開展「緬懷『一二·九』共抒愛國情」主題教育...
    為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近日,名山區中小學多形式開展「緬懷『一二·九』 共抒愛國情」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振興中華,強身健體」主題陽光體育運動,把愛國思想轉化為學習、健體行動。名山中學蒙山校區組織全體師生開展國旗下主題演講,德育處主任開展愛國主義講座,分年級進行《人間有愛》感恩手語操比賽和「一二·九」歌詠比賽。同學們表示愛國要從懂得感恩做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 大千生活談:有故事才能「永流傳」
    大千生活談:有故事才能「永流傳」珠寶界有一句「廣告詞」,到如今依然令人嘖嘖稱奇,「A diamond is forever」,後來經過中文翻譯,譯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成為了經典的廣告語,更讓中國的消費者,開始廣泛接受鑽石文化。
  •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練習題與答案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積累·感知】  一.給加點字注音  衰微___ 校補___ 彌高___ 無暇___  窺園___ 迭起___ 排衙___ 卓越___  二.據拼音寫漢字  ___qiè而不舍 ___l&igrav......
  • 三位英年早逝的臺灣明星,鄧麗君張雨生,雖已離去,經典永流傳!
    而在引言之後,由張惠妹獻唱一連帶來多首恩師張雨生的作品,共同緬懷這位經典音樂才人。為了這段表演她也動用了編曲大師Martin和今年入圍三項的製作人陳君豪製作,比照做「新專輯製作」規格預計,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 聞一多長孫撰寫《聞一多傳》增訂本出版 讓「紅燭精神」世代相傳
    《聞一多傳》就是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聞一多傳》從史料收集到初版,再到增訂本,可以說花了整整30年。1985年聞黎明參加全國第二次聞一多學術研討會,看到各地寄來的論文,感覺一些文章史料重複,不少史料人們不知。他萌生了編一本《聞一多年譜》的想法,給聞一多研究者提供參考工具書。那年開始,他奔走各地查找報刊、檔案,走訪和信訪了大量知情前輩。
  • 聞一多參加「湘黔滇旅行團」
    出發前,為確保學生安全,便於管理,學校請聞一多教授等自願參加這次步行的教師組成教師輔導團。一路上,道路崎嶇坎坷,特別是三四月份的湘黔滇易下暴雨,旅行團的師生們歷經磨難。聞一多腳上多次走出了血泡,別人每次勸他去搭行李車,他都婉言謝絕。晚上到宿營地,他和同學們一樣把腳上的泡挑破,放出血水,第二天照常趕路。即使生病,他也從不乘車,堅持步行。每到一處,他也和學生們一樣,在當地老鄉家借宿,夜間往地上鋪一層乾草,席地而臥。
  • 蘭舍硅藻泥丨藝術無邊界,經典永流傳
    在各個領域能夠稱之為經典的東西,都有一定的道理。存在即合理,這話沒錯。藝術無邊界,經典永流傳。蘭舍硅藻泥在用「經典」致敬經典,也成就了經典中的經典。把牆面做成藝術,讓人們在健康的生活中享受家裝藝術美學,這,就是蘭舍的藝術。
  • 聽聞丹青講述祖父聞一多 「課本之外」的故事
    一會兒工夫,陸續到來的「青睞」會員便團團圍住聞丹青,兩個多小時,零距離互動,聞丹青對祖父聞一多的真誠講述,鮮活生動,別有趣味。站在展廳,觸碰真跡回看歷史,聞先生的藝術,聞先生的深情,聞先生的風骨,通過他的速寫、裝幀、書法、篆刻、書信表露無遺。和課本裡讀到的「要鬥敗一切黑暗,打垮所有腐朽」的愛國民主戰士聞一多疊加起來,一個活生生的人立在了眼前。
  •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江蘇省南通市海安明道小學丹鳳校區...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江蘇省南通市海安明道小學丹鳳校區少先隊員在行動 2020-11-19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躲藏十年,殺害李公樸、聞一多兇手歸案記
    1946年任雲南省昆明預備第二師諜報組長時,與諜報隊長陳國華同謀實施殺害了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1949年被遣散後,蔡雲旗潛回家鄉鹽城。解放後,他一直做做小生意,時而向人吹噓自己當年打仗殺人的事,其中就提到昆明之事,經群眾舉報,被公安部門抓獲。
  • 了解大會師,讓革命精神永流傳
    我們的活動目的是想通過參觀長徵勝利景園,了解當年在革命前輩身上發生的故事,讓長徵精神和革命精神一代代永流傳。對實踐隊來說,這次活動不僅僅是參觀長徵勝利景園,更多的是讓我們對長徵精神有自己的見解,從而更好的發揚長徵精神。天氣陰沉,整個景園卻有著不一樣的光芒。來到景園門口,門口的負責人讓我們帶好口罩有秩序地進入,在新冠疫情之際,我們還是要做好自身防護措施。
  • 聞一多很著名的一首詩,揭露了當時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一唱三嘆
    聞一多,我們小時候就聽過他的大名,特別是有一首歌,唱道現在依舊經久不衰,這首歌便是《七子之歌》,這首歌,在讀小學時候,我們唱的都很感動,都能隱約感到兒子們都在痛哭,想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寫的是驚天地泣鬼神,讓人讀完,心在滴血,也想哭泣。
  • 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2008年12月19日 15: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9日電 「屈原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還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這樣的『草根英雄』和『平民偶像』更值得我們去愛戴和尊敬」,爭議作家張一一近日在一篇題為《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博文中,逐一批駁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