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2008年12月19日 15: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9日電 「屈原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還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這樣的『草根英雄』和『平民偶像』更值得我們去愛戴和尊敬」,爭議作家張一一近日在一篇題為《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博文中,逐一批駁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既不愛國,也不浪漫,更不偉大」的「三宗罪」,並含沙射影地指出在「崇尚男風」的戰國時代,喜歡花花草草的屈原與楚懷王和宋玉之間「都有一腿」,引來網友罵聲一片。
屈原詩中多處體現了同性之間的愛情?
在《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一文當中,張一一指出,屈原一大老爺們卻喜歡自稱是「美人」,不但熱衷佩戴香茅之類玩意,還一天到晚喜歡和花花草草搞在一起,再加上當時男風盛行,屈原又丰姿秀美,兼職「侍奉內廷」的屈原與楚王之間有一些眉來眼去你儂我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張一一另外還表示,屈原與楚懷王之間的同性愛情,在他許多的詩作中可以得到體現,如「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表達的就是詩人與懷王之間的以身相託兩情相悅;「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中的「靈修」是古代女子對戀人的愛稱,屈原以此來稱呼懷王,同性之間的愛情至此一目了然,但此時的懷王已有移情別戀的傾向,這使得詩人幽怨和哀傷不已;至於後來的「闔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與此終古」,就表達出詩人對懷王雖然還是一往情深,但清高的個性又使他不屑捲入宮廷的爭風吃醋當中去,最後終於受到排擠和放逐,無法釋懷,抑鬱難平,最終不得不悽美而幽怨地投江而死。
朱自清和聞一多曾力挺屈原「斷袖」說
據悉,屈原「斷袖」之說其實並非是張一一首先提出,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就曾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引起當時文壇一片譁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孫次舟隨後又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
作家朱自清非常認同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聞一多次年在《中原》雜誌發表《屈原問題》一文,肯定了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聞一多還進一步闡明了「斷袖」說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於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
網友質疑張一一向屈原發難有炒作之嫌
雖然張一一此番對屈原的質疑「貌似很有幾分道理」,但仍有相當多的網友並不買帳,網友「錢種樹」表示,屈原的文學地位不會因此有任何的動搖,即使他是同性戀也絲毫不能影響到對他的尊敬;網友「江上人」則表示,張一一有過不少的炒作前科,不排除這又是他別有用心地在借屈原搏出位。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中國文壇總是一潭死水,應該多鼓勵這樣標新立異別開生面的學術之爭,「黑的說不白,白的說不黑,公道自在人心,有什麼觀點,都可以擺在桌面上,都可以心平氣和地拿出來說嘛」。
【編輯:張哉麟】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