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屈原"斷袖"說遭網友炮轟 朱自清聞一多或曾力挺


2008年12月19日 15: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9日電 「屈原不過是一個紈絝子弟,還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這樣的『草根英雄』和『平民偶像』更值得我們去愛戴和尊敬」,爭議作家張一一近日在一篇題為《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博文中,逐一批駁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既不愛國,也不浪漫,更不偉大」的「三宗罪」,並含沙射影地指出在「崇尚男風」的戰國時代,喜歡花花草草的屈原與楚懷王和宋玉之間「都有一腿」,引來網友罵聲一片。

  屈原詩中多處體現了同性之間的愛情?

  在《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一文當中,張一一指出,屈原一大老爺們卻喜歡自稱是「美人」,不但熱衷佩戴香茅之類玩意,還一天到晚喜歡和花花草草搞在一起,再加上當時男風盛行,屈原又丰姿秀美,兼職「侍奉內廷」的屈原與楚王之間有一些眉來眼去你儂我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張一一另外還表示,屈原與楚懷王之間的同性愛情,在他許多的詩作中可以得到體現,如「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表達的就是詩人與懷王之間的以身相託兩情相悅;「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中的「靈修」是古代女子對戀人的愛稱,屈原以此來稱呼懷王,同性之間的愛情至此一目了然,但此時的懷王已有移情別戀的傾向,這使得詩人幽怨和哀傷不已;至於後來的「闔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餘焉能忍與此終古」,就表達出詩人對懷王雖然還是一往情深,但清高的個性又使他不屑捲入宮廷的爭風吃醋當中去,最後終於受到排擠和放逐,無法釋懷,抑鬱難平,最終不得不悽美而幽怨地投江而死。

  朱自清和聞一多曾力挺屈原「斷袖」說

  據悉,屈原「斷袖」之說其實並非是張一一首先提出,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就曾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引起當時文壇一片譁然,並遭到多人圍攻。孫次舟隨後又撰文《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堅持自己的觀點。

  作家朱自清非常認同孫次舟的觀點,並請出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聞一多次年在《中原》雜誌發表《屈原問題》一文,肯定了孫次舟對屈原的發疑是楚辭研究的重大發現,「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聞一多還進一步闡明了「斷袖」說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於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

  網友質疑張一一向屈原發難有炒作之嫌

  雖然張一一此番對屈原的質疑「貌似很有幾分道理」,但仍有相當多的網友並不買帳,網友「錢種樹」表示,屈原的文學地位不會因此有任何的動搖,即使他是同性戀也絲毫不能影響到對他的尊敬;網友「江上人」則表示,張一一有過不少的炒作前科,不排除這又是他別有用心地在借屈原搏出位。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中國文壇總是一潭死水,應該多鼓勵這樣標新立異別開生面的學術之爭,「黑的說不白,白的說不黑,公道自在人心,有什麼觀點,都可以擺在桌面上,都可以心平氣和地拿出來說嘛」。

編輯:張哉麟】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揭秘:屈原是同性戀 為楚王弄臣因失戀自殺?
    [摘要]1944年,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發表《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指出「屈原為同性戀者」,引起學術界一片譁然並遭多人質疑。朱自清非常認同其觀點,並請著名詩人、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參與討論。屈原是同性戀者?——六十多年前一次學術討論引出的疑問2012年6月14日,一位叫喜力的網友在微博上公開倡議「將端午節作為同志情人節」,並列舉出了端午節的歷史、將其作為「同志情人節」的意義等,而其理由則是「屈原是同性戀者」,「屈原之死是一段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 專家證實屈原是同性戀,文學大家力挺,有一點卻錯了
    1944年時,文壇炸出了一個聞所未聞,或者說想到都不敢提的文章,文章主題是:屈原是同性戀!這是由古典文學家孫次舟提出的。很多學者都是讀屈原的《離騷》長大的啊,那不就是侮辱他們的偶像,然後學者們就開始對孫次舟口誅筆伐,不肯放過他。
  • 從「文學弄臣」到「人民詩人」:聞一多眼中的屈原
    在轉述後者的觀點時,他將孫次舟的第第二個證據說成是「戰國末年純文藝家沒有地位」,這多少流露了聞一多的用心,他並不反對「弄臣」的事實認定,他真正忌諱的是「文學弄臣」的說法,這會讓「楚狂」失去其文學的內在精神。聞一多自述作文緣由,孫次舟在《屈原的最後申辯》中轉錄了李長之給孫次舟的信:「昔聞一多先生亦有類似之說,以屈原與梅蘭芳相比。」
  • 朱自清在成都祭悼聞一多:要吶喊,要燃燒
    第二天他起床略遲,翻翻當日的報紙,一看,他就呆住了:聞一多先生於前天在昆明遇害!他霍然,拍案而起。朱自清和聞一多曾被譽為清華中文系的雙子星座,情深義重,且是前後任的關係。在報恩寺的居室裡,他無心茶飯,陷入了無限悲痛。好友的鮮血,讓他無法入眠。他在《日記》中寫下了如此看法:「此誠慘絕人寰之事。
  • 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卻是個『斷袖』,網友:可惜了
    現如今,人民群眾們對於所謂的『斷袖』是越來越包容了,在很多國家,斷袖也是合法的,是可以婚姻名正言順的接受別人的祝福的。很多人不必因為自己的『喜好』與眾不同而苦惱了。然而,這種情況,在中國,尤其是老一輩的思想還是無法接受的。
  • 「姓名學」看看這些著名人物的名字由來,李白、朱自清、聞一多等
    朱自清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教授,以名節高亢,剛直不阿著稱。他一生從不向國民黨反動派低頭,在1948年病重逝世前,還囑咐家裡人,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麵粉」。他的名字「自清」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一語。
  • 聞一多朱自清舊居修繕後首次亮相
    中新網雲南新聞5月17日電(崔旭娜)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以此為契機,盤龍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暨聞一多朱自清舊居、晉氏宅院開館儀式系列活動將於當天上午拉開序幕。
  • 你不知道的屈原與楚懷王
    於是,懷王漸漸地也就對屈原疏遠了……咳咳,扯遠了(以上純屬個人想像)。看到這兒,也許你們會在心裡罵「你個腐女!不要詆毀屈原!」但事實上,這兩人還真有緋聞。早在1944年,我國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就曾發表過論文,在文中他指出屈原其實是同性戀,這一說法得到了楚辭專家聞一多先生的肯定。
  • 盤龍最昆明·大街小巷之旅|聞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都在這裡住過!
    是聞一多,是朱自清,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聞一多朱自清舊居在綠蔭成林的聞一多公園內,附近的居民經常在公園裡散步和鍛鍊,那棟一顆印建築就靜靜矗立在那裡,後面是悠悠湖面,群鴨穿過蘆葦,留下陣陣水波。房間內所有的展陳都在講述聞一多和朱自清在這裡的點滴,我看見聞一多寫給妻子的情書、朱自清房間的帽子。去拍攝那天外面正好下起大雨,坐在窗前聆聽雨聲也是生活中難得的時刻。
  • 劉文典為何看不起沈從文、朱自清、巴金、聞一多?是不是過於狂了
    當然,還不是只是沈從文和巴金,還有朱自清,朱自清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但是在劉文典那裡,朱自清卻只值4塊大洋,劉文典還有一句名言: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應該拿400塊大洋,我算半個,我拿40大洋就好,至於朱自清,拿4塊大洋就好了。
  • 屈原:數千年國民偶像,可能有所不同
    大多數人都知道是紀念屈原。當然還有紀念伍子胥說、曹娥說、陳臨說、介子推說,但顯然是屈原說更深入人心,所謂「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多少年來,說起屈原,大家眼前浮現的一直是一個悲憤鬱悶、懷才不遇、忠誠愛國、一襲白衣飄飄然屹立在江邊的詩人形象。「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
  • 朱自清:「愛吃橘子」的散文大家
    《朱自清》試題答案解析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基本文學常識知識。朱自清的原名是朱自華,他父親希望他「腹有詩書氣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2.A【解析】本題是對選自教材中課文的背誦情況的考察。
  • 端午節,我們一起來八卦八卦大詩人屈原
    1944年,我的本家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發表論文,指出屈原是同性戀者,當時就遭到學界強烈圍攻,畢竟基佬這事現在都不太好公開討論,更別提上世紀40年代了!階級立場明確的朱自清同學馬上請來楚辭專家聞一多先生主持公道,可聞一多對孫次舟的論點做了4個字的總結:「完全正確」。
  • 屈原是同性戀
    不記得哪一年,忽然見到有人寫文章說屈原是同性戀,乍一看題目,心裡不免「咯噔」一下,又驚又涼,仿若夜行山路,一腳踏空。再翻出《離騷》和《抽思》,細觀從前為之心旌激蕩過的辭章,字裡行間,的確現出頗多可疑。執書相問,屈原,你究竟是不是同性戀?    最早提出這一設問的是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孫次舟教授,糾以史證,毫不客氣地為屈原戴上了頂文學弄臣的帽子。
  • 中國第一狂人,敢打罵蔣介石,瞧不起沈從文聞一多
    這群學子最出名的魯迅,朱自清,錢學森,徐志摩,沈從文,聞一多等等不計其數,今天要說的中國第一狂人,叫劉文典,被歷史忽略的一位國學大師,他二十歲就已經名滿天下,通曉多國語言,曾留學日本,跟著陳獨秀回國,報效國家。劉文典很狂,有一身傲骨的人,學識淵博才使得他如此狷狂。
  • 「倒周事件」逆發展 王傑發微博力挺星爺
    從《為什麼這麼多人黑周星馳》到向太陳嵐的炮轟,一系列倒周事件引發香港媒體圈一片譁然。面對有黑道背景的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夫婦,從導演杜琪峯、王晶、爾冬陞等人持續炮轟周星馳,到三大影帝齊發聲跟星爺不熟,眾明星紛紛表態力挺向太。
  • 毛澤東外交場合力挺屈原走向國際
    網友「竹林墨客」在其博客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國外的好友興致勃勃地問道:「過幾天端午節,我們還可以去觀看賽龍舟,邊吃粽子邊賞燈嗎?」  我回答道:「當然,一定得去,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節目,你起初不是不喜歡嗎?」
  • 範瑋琪連日遭炮轟,陳建州發文維護,不敵梁靜茹中秋一張照片
    範瑋琪之所以過得不好,因為前陣子她因為梁靜茹離婚事件被網友給炮轟,雖然她本人一再解釋,似乎並沒有讓網友停止對她的攻擊,所有整個中秋節對於範瑋琪來說是比較難過的。這件事情還要從梁靜茹離婚事件說起,當時網傳梁靜茹與丈夫趙元同即將離婚的消息,可是還沒有得到證實的時候,範瑋琪卻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回應「多少有聽說」,而後來梁靜茹親口承認離婚之後,印證了範瑋琪的評論,所以網友說她是「一個大嘴巴、烏鴉嘴」,後來範瑋琪也解釋成自己的不是一個大嘴巴的人,可是依舊換來了網友的炮轟。
  • 端午節並非是紀念屈原的
    不過作為北方人的我,只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大家比較認可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設立的節日。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愛國詩人,浪漫主義詩篇的奠基者。公元前278年,由於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屈原在極度絕望,悲傷,憤恨的情況下投江自殺,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5月5日,後人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了端午節。但是關於端午節是不是因為紀念屈原而設立,後人也一直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