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想必對於每個曾經參與其中的國家和民族來說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國家和地區最廣、軍民傷亡數量最多的一次戰爭,二戰的殘酷和慘烈無需多言。
要說戰爭中最無辜的無非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就像在二戰當中,不論是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納粹黨對於猶太民族的種族滅絕行為還是日軍侵華戰爭期間造成超過30萬中國同胞遇難的「南京大屠殺」,都是對二戰非正義一方罪行最直接的證明,也是我們不可遺忘的民族記憶。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二戰期間除去以上兩次大規模屠殺行為以外,還有一次慘無人道的屠殺行動,那就是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和烏克蘭起義軍對沃倫地區波蘭人實施的大規模種族滅絕性大屠殺,史稱「沃倫大屠殺」。而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波蘭電影——《沃倫》。
《沃倫》於2016年在波蘭上映,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沃吉西奇·斯瑪佐斯基實在太過大膽,其中對於戰爭血腥場面的還原度極高,讓人觸目驚心。作為一部受眾不是很廣的電影作品,該片能夠在國內豆瓣獲得8.3分的評分並且排在「2017年度冷門佳片」第4名的位置實屬不易。
在二戰以前,沃倫地區隸屬于波蘭第二共和國,曾經是烏克蘭人、猶太人、波蘭人以及俄羅斯人等多民族混居地帶,《沃倫》以波蘭女孩佐西亞作為第一人稱視角,目睹了二戰期間該地區三次政權變更以及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
影片以一場充滿民族情趣、熱鬧歡快的婚禮開始,這場婚禮屬於佐西亞的姐姐,同時也透露出佐西亞正和一個烏克蘭小夥子處於熱戀當中。然而婚禮過後,父親為了土地和金錢將佐西亞嫁給了一個富有的波蘭鰥夫,接下來佐西亞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1939~1941年,布爾什維克紅色政權席捲沃倫地區;1941~1943年,德軍佔領全波蘭,沃倫地區的猶太人遭受到洗劫式屠殺,而原本反納粹、反蘇聯的烏克蘭起義軍為了對抗蘇聯淪為德國納粹的幫兇,在殘害大批猶太人的同時也殺害了不少波蘭人;1943~1944年,德國軍隊撤離,烏克蘭起義軍和極端民族主義者開始了針對波蘭人的種族滅絕性大屠殺。
關於這部電影的劇情小麥就不在此贅述了,基本上圍繞著上述主人公經歷的三個時期而展開,那麼接下來小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部電影值得反思和令人動容的地方吧~
首先是戰爭中人性的陰暗面和不同種族之間的矛盾。
在寫《冒牌上尉》影評的時候小麥已經提到過,我始終相信人性是有著善、惡兩面的,作為一個在大環境下謀求發展的個體,每個人都會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幸好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建立了社會、國家和約束行為的制度。但好的制度能夠引導人們向善,壞的制度則會讓人們如同脫韁的野馬,尤其是在涉及種族問題的時候。
不論是德國納粹屠殺猶太民族、南京大屠殺還是沃倫大屠殺,其根本原因都在於「種族」兩個字上,沒錯,種族之間的確有著太多的微妙之處,語言不同、膚色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習慣不同、性格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人來說的善、惡兩面,一旦人們心底裡邪惡的一面展露出來,一旦以「種族」兩字作為發洩的藉口,那麼悲劇也就隨之而來,而戰爭便是最直接的導火索。
在戰爭當中,非正義一方的人們心底裡黑暗的一面被無限放大,不論是軍人還是平民百姓,在錯誤制度的帶領下為了生存和排除異己都會做出違背人性善良一面的事情,就比如說當年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舉國上下都陷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即便納粹黨倒臺以後絕大多數民眾都悔不當初,覺得自己被戲耍、被洗腦,但不容辯解的是,一種錯誤的制度如果沒有群眾的響應和支持是很難建立起來的,在那段時間裡他們內心的陰暗面都被無限放大,成為了德國納粹正常運轉的一顆螺絲釘。
同理,沃倫大屠殺的製造者不僅僅是烏克蘭起義軍,更有受極端民族主義影響的烏克蘭民眾,一個民族融合地區由於戰爭、政治、民族主義的影響展開了針對另一民族的無差別大屠殺,這一點在這部電影裡也展露無疑。試想一下,曾經一起在田地裡勞作、嬉笑耍鬧、聊天談心的鄰居們突然因為政治宣傳集合起來,提著農具大肆殘殺自己熟悉的人,宛如惡魔附體一般,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三個年齡相仿、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以他們的年齡原本什麼都不懂,但是在成年人的影響下,烏克蘭小孩和波蘭小孩偶爾會欺負猶太小孩,直到猶太小孩被德軍射殺。然而突然有一天烏克蘭小孩找到波蘭小孩並對他說:你是波蘭人我不跟你玩了。可見在成年人的影響下民族主義的概念也滲透進了孩子的思想裡,即便他甚至根本就不明白民族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
其次,導演對於反戰、倡導和平的理念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戰爭題材電影之所以始終受人關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戰爭當中,最無辜的無非是百姓,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佐西亞一樣,親身經歷了三個動蕩時期,長達三年的逃亡之路,從與心愛之人熱戀到成為金錢交易的犧牲品,再從被肆意蹂躪到最終徹底倒下,她又代表了多少處於戰爭時期無辜百姓的命運呢?
最重要的是佐西亞不到三歲的孩子,他還沒有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就隨著母親一起離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實在讓人痛徹心扉。
總而言之,在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們也要堅持一顆和平的心,反對戰爭、倡導和平,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本文由小麥撩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