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振消費,國務院常務會議最近就出臺了許多政策措施,幫助大小餐飲零售商家度過疫情難關、創造營收,同時也能幫助國家擴大內需,維持經濟穩定增長。
雖然各地紛紛推出租金減免減稅等惠商政策,但餐飲零售的經營是否成功,最主要還是看店家自身的經營策略,例如對餐廳進行智能化升級。
這裡的餐飲智能化升級不一定是高大上的,在智能收銀機上接入外賣平臺、自助點餐、團購系統,通過智能收銀系統生成分析報表等等,都是餐飲智能化升級的手段之一,既可以提升經營收銀效率,也能減輕人手工作量。
餐廳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引流、促活和留存。簡單來說,一個顧客看了餐廳門口的廣告,被吸引進來吃飯,就叫獲客引流;促活就是顧客覺得這家餐廳不錯,偶爾也會過來消費,成為回頭客;留存則是更深一步的,顧客關注了餐廳的公眾號或者辦理了餐廳的會員卡,可以讓餐廳推送一些優惠信息給會員顧客。
對於傳統餐廳來說,大多停留在引流和促活這兩步。怎麼讓更多顧客成為餐廳的會員和粉絲?結合線上線下創新運營模式,打造餐廳的私域流量,通過刷臉支付、自助點餐等創新方式,將能提升餐廳的收銀效率、顧客體驗和經營效果。
以刷臉支付為例,顧客可以在刷臉支付收銀機前刷臉完成餐費結算,無需攜帶現金、銀行卡,甚至不用掏出手機。在手機沒電、沒信號時都能通過刷臉支付完成。除此之外,刷臉支付收銀機可以支持「刷臉即會員」,顧客可以通過刷臉選擇是否成為該店會員,無需額外填寫姓名和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就能自動推送電子會員卡到支付寶帳戶,幫助店家降低引流招新的門檻,開通會員卡更高效,從而打造私域流量。
以往線下實體餐飲門店要吸引顧客成為會員,往往要通過贈送小禮品和打折優惠來獲得,而通過刷臉支付,可以降低引流和留存成本,為店家打造更堅實的會員基礎。
通過打造私域流量,有些店家能在疫情期間仍能與會員建立聯繫,例如給會員及時推送相關優惠信息、推出外賣配送服務、餐飲食材出售等自救措施,挺過疫情寒冬。如果是只依靠線下顧客一兩次的光顧,這些信息不一定能給在家顧客知道。有些主打新鮮食材的餐廳飯館,也能通過顧客線上下單,精準做好採購時間和數量預測,防止食材積壓的損失,訂單量和復購率都大大地提升了,實現餐飲門店的優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