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其實從出生起就開始伴隨我們左右,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都沒辦法完全迴避它們。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和負面情緒和解。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和我們自己,更好地面對生活中一波又一波的問題。
當孩子發脾氣時,有些回應的雷區,我們千萬不能踩:
1、不要恐嚇、威脅孩子
「不要再鬧了,再鬧就把你扔出去!」
這類話不但會剝奪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還容易讓孩子採取更危險的方式進行報復,可能會傷害到自己和別人。
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很容易接受父母所說的話語:孩子的心靈也是脆弱的,往往因為家長一句不會實現的威脅蒙上長久的陰影。
威脅不但會使父母喪失威信,更會扭曲孩子的心靈。
2、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哭什麼哭,一點男子漢的樣子都沒有!」「你就知道哭,一點都不懂事!」這些標籤都會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覺得自己真的是這樣的人。
一旦你剝奪了他們發洩情緒的權利,他們就很容易出現情緒表達障礙。
就算那些在家長看來好的標籤,我建議也不要貼。我們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相信孩子,等待孩子,幫助孩子,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讓他們的人生之路更加通暢,不要讓標籤影響他們的發展。
3、不能以暴制暴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用更加粗暴的語言回應孩子,讓孩子覺得發脾氣沒什麼大不了的。長此以往,只會是惡性循環。
暴力教育根本不適合孩子,脾氣火爆的家長們尤其注意,武力解決不了問題,還是需要我們耐心的去教導。沒有不犯錯的孩子,孩子犯錯了,才能體現家長到底是不是優秀。
言傳身教,家長自己先做好榜樣,才能更好的教導他做事之前先冷靜的想想,做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孩子。
孩子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愛。
請一定要告訴孩子:無論他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愛你。如果你覺得我們的愛不夠,那麼,請直接告訴我們。
一個真正被愛包容的孩子,才不會一次次用發脾氣來贏得我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