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年前,和老公路過一家地鍋雞的店面,他忍不住吐槽起來,說這家地鍋雞實在是太難吃,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上禮拜,再次路過此地的時候,那家店已經改頭換面了。其實在我們家門口就有一家地鍋雞,店裡還有燒烤,已經開了三四年,每天晚上的生意十分火爆。
地鍋在傳統意義上是指又厚又深的大鐵鍋,沒有化學物質。因在過去,都是在自家院子裡用石頭壘灶臺,燒上柴火,放上大鐵鍋,放入底菜(雞鴨魚),以及新鮮蔬菜。然後,在鍋邊貼上鍋貼,圍爐而坐,席地而吃,故稱為「地鍋」。
說實話,我不知道正宗的地鍋雞是以怎樣的面貌呈現,每家底菜都不一樣,鍋貼也都各有特色,有黃面的、白面的、雜糧的等等。
如果不能像過去那樣圍爐而坐,席地而吃,那麼說它是鐵鍋燉雞自然也不為過。用鐵鍋燉雞,家裡做最好吃,食材豐富,肉也管夠,做一鍋夠全家吃。
我家炒菜用的是鑄鐵鍋,炒出的菜有鍋氣,吃著健康又美味。每次燉雞肉就燉一大鍋,一鍋端上桌,滿屋飄香,連鄰居都饞哭了。有了這一鍋燉雞,不用再炒其他菜,兩口子吃過癮,一起來看看詳細製作步驟吧。
家常鐵鍋燉雞
主要食材:雞塊、土豆、洋蔥、青椒、木耳、幹香菇
詳細製作步驟
1.買了一隻雞,讓店家直接斬成塊,回家衝洗乾淨即可。
2.土豆削皮切成小塊,洋蔥切小塊,青椒切塊。
3.木耳和幹香菇提前泡發,摘洗乾淨備用。
4.準備大蒜、薑片、肉桂、香葉、八角、白芷等其他香料,大蒜多備一些。
5.雞塊冷水下鍋,淋少許料酒,焯水3分鐘撈出。
6.熱鍋涼油,放入雞塊、大蒜、薑片一起煸炒。
7.等雞塊煸炒到表皮微黃,水分收幹的時候,放入2勺豆瓣醬繼續煸炒。
8.等煸炒出香味,淋入料酒、老抽、生抽、鹽,進行調味。
9.煸炒1分鐘,倒入熱水,同時加入香菇和木耳。
10.中小火燉20分鐘,加入土豆,約15分鐘土豆燉到熟爛,放入洋蔥和辣椒,大火收汁即可。
打開鍋蓋,滿屋飄香,直接端上桌,好吃到連湯汁都不剩。
小貼士:給雞肉焯水的時候要冷水下鍋,才能更好的逼出雞肉裡的血水以及雜質。等雞肉炒好後,要加熱水燉。鐵鍋中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添減配菜,比如腐竹、胡蘿蔔、香芹等食材。
感謝閱讀,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更多的小夥伴吧。關注我家開飯了,每天為您帶來一道美味佳餚。評論下方歡迎您分享更多的美食,分享不同的看法,一起探討,互相學習!此圖文作品均為原創,嚴禁搬運以及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