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南寧一33歲女子因產後情緒不穩定,竟將自己不到1歲的嬰孩拋入邕江致溺亡,隨後女子欲跳江被丈夫制止,目前公安機關正在開展進一步調查。
女子好不容易十月懷胎辛苦生下的孩子竟親手將骨肉至親扔進冰冷的江水中,看著還穿著紙尿褲的孩子在水上漂浮著,實在是太可悲太可憐了!
產後抑鬱並不是所有產婦都會有,其發病率是在15%-30%,可一旦發生,就特別需要家人的關心與理解,如果產婦的家人不僅不照顧與呵護,反而覺得是產婦太過矯情,只會加重產後抑鬱症的發作。產後抑鬱症發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①內分泌因素
產後體內激素的急劇變化,猶如過山車般劇烈下降(如下圖所示)很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據說如果是正常的男性身體內分泌有巨大的波動,同樣也會造成抑鬱或是情緒波動大。
②遺傳因素
產婦如果家族裡有精神病或抑鬱症家族史,導致發病率會更高。
③生產因素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經歷疼痛難忍的宮縮,特別是對於第一次生孩子的產婦來說,什麼都是未知的,若是生產過程中發生難產,順產轉剖腹產等狀況,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也會更容易誘發產後抑鬱。
④社會心理因素
產婦在產前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產後又因為身體過度疲勞,餵養孩子睡眠不足,初為人母的焦慮與不知所措,都會讓產婦壓力倍增,如果又要經歷夫妻關係不和或是婆媳以及家庭關係等矛盾,只會讓產婦的抑鬱心理雪上加霜。
所以南寧這位女子是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才會如此決絕地想著自己和孩子離開這個世界,發生這樣的事故誰都不願意看到,如果她的家人能及早發覺產婦的情緒與心理,是否可以及時避免呢?如果家人面對產婦出現抑鬱症以及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應該如何做呢?
①家人及時給予幫助,讓產婦不要太過勞累
產婦剛生完孩子身體至少需要2-3個月的恢復期,期間家人和丈夫要承擔起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讓產婦有更多的時間睡覺和休息,也有利於舒緩身體和神經疲勞。
②多溝通交流,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
有時候產婦太過操勞,什麼都想親力親為,家人又不太幫忙,心理壓抑著很多情緒,可以找家人和朋友多溝通和交流,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讓他們多多理解自己的感受,也能讓他們幫忙分析,避免自己鑽牛角尖,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③多做一些修身養性的小活動,轉移注意力,舒緩心理壓力
產婦可以在孩子睡覺期間,在家裡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做一些深呼吸冥想的動作,讓自己沉浸在相對愉悅的氛圍中,不要總是讓不好的壓抑的想法包圍自己,自己也要學會調整學會突破心理防線。
④多自我鼓勵,找到自我實現的方法
不要覺得女人生了孩子就是一輩子在家裡相夫教子,沒有了自我,或是無法實現自我價值,而是要想辦法自我鼓勵,可以多看些女性成長或是對自己職業有幫助的書籍,可以利用在家裡帶娃的這段時間進行自我學習與成長,等產假結束後可以快速地投入到職場或是自己喜歡的行業中。
若時過境遷,當女子的產後抑鬱症自行恢復後,她將多麼懊悔當初衝動的做法,我想她也很難從親手讓自己的孩子離世而悔恨終生吧!只是這樣的代價太大了,即使她在法律層面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但是在道德層面以及她面對自己良心的時候,是否真的能放下呢?
希望全社會都能關注產後抑鬱這個看似普遍又特殊的群體,真正生病了就需要及時就醫,而不是原地不動任由消極的情緒侵蝕自己的內心,這樣對自己對孩子對家人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