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將跨界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
正面迎戰蔦屋書店,誠品生活首度進軍日本,在東京開出首店!
更攜手日本150年老店「銀座木村屋」推出5款獨家限量誠品麵包,臺灣餐飲品牌富錦樹集團也把富錦樹臺菜香檳開進了日本誠品。 誠品行旅中餐主廚林彥諄特地赴日舉辦COOKING STUDIO料理實演活動。 與蔦屋書店 「直面競爭」
-
書店測評|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上個月,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10月18日,蔦屋書店中國大陸的首店在杭州天目裡開幕,不同於過去幾年蔦屋在中國臺灣地區開設的TSUTAYA BOOKSTORE店型,此次亮相的是真正的蔦屋書店。蔦屋書店作為一個商業零售品牌,按照它的開店速度和規模,不會對中國大陸實體書店的日常經營造成衝擊:因為,大家的賽道不同。中國大陸的圖書消費環境是蔦屋密切關注但又無法改變的。確實,出版社的一本書在實體店和網絡上的價格差別如此之大,如果圍繞書來做經營,這是肯定無法持續下去的。變通的辦法就是增加外文原版圖書的比重,這是沒有價格可比性的。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開發方式是將原本封閉的辦公科研園區通過更新改造轉變為面向公眾開放的商業辦公文化街區,除了保護利用歷史建築和原有的工業廠房,也有一些新的開發,整個園區的一期已於2018年5月對外開放。根據「上生·新所」的信息,蔦屋書店進駐的應該是哥倫比亞俱樂部,這棟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已經近百年歷史。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蔦屋在這裡的開店規模,但按照杭州蔦屋3000平米的規模看,蔦屋全部拿下也是可能的。
-
蔦屋書店的秘密-虎嗅網
近日,一則「日本蔦屋書店2020年落戶中國杭州」的消息引起關注。蔦屋書店不僅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也是亞洲最著名和最有影響力的書店之一。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傳統書店經營整體衰退和網際網路電商的強大衝擊中順利突圍並逆勢增長,已經擁有超過1450多家書店,銷售額超過1300億日元,與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營業額的總和相當。在過去數年間,蔦屋書店作為「新零售」的典型樣本,被國人爭相學習和借鑑。
-
臺中蔦屋書店:最美書局在兌現生活提案,掌握風格商機
我覺得 臺中市政店 在外觀上絕對是目前臺灣最漂亮的蔦屋書店了,不規則的建築設計結合大片玻璃窗、木質調格柵與綠色植栽,產生與周邊居民共生、相互連接的生活樣貌。T&R PLAZA是近期臺中最夯的打卡景點,選址在七期卻不在閒置空地蓋豪宅,反而逆向操作蓋起僅四層樓的商場,人文溫暖的風格反而更引人注目。
-
臺灣誠品書店今秋進軍日本開設分店
臺灣誠品書店今秋進軍日本開設分店(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3月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臺灣知名書店「誠品書店」今年秋天將在日本開設分店。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截至去年,誠品書店已在臺灣地區擁有43家分店,香港地區3家,大陸地區2家。今年秋天,日本第一家誠品書店將入住東京日本橋地區的「COREDO室町TERRACE」,面積約為2870平米。 據悉,該選址周圍老牌書店較多,如丸善、八重洲圖書中心等,同時銀座地區也開設有可與誠品相媲美的時尚型書店蔦屋書店,誠品書店也將面臨激烈競爭。
-
1400家蔦屋書店案例:標準化已死,設計永生
它絕對不是一家普通的書店,而是被譽為全球最美的書店。它打破了誠品書店曾經推崇的生活館的經營理念,也正式結束了誠品書店在亞洲的神話,締造了自己新的傳奇。蔦屋書店經營圖書,音像,文具周邊,裡面甚至還有星巴克臻選店。有充足的座位甚至床位,供大家休息看書發呆。
-
日本最美書店「蔦屋書店」來了 年底前落腳臺北信義區
代官山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設計理念,獨特的編織感流動白色立體牆面,和透視感佳的落地窗,設計感獨特。(盧美杏攝) 被譽為日本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也被選為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來臺布局2年,是各百貨積極爭取合作對象。近日在104徵才、密集部署,目前確定落腳信義區,與信義誠品比拚,據悉花落統一時代,昨統一時代低調表示有接觸,但細節和內容未確定。
-
誠品書店-進東京
浮世繪畫家歌川広重那幅《名所江戶百景 日本橋雪晴》,就繪製了當年這個區域水域大動脈的繁榮景象。△ 歌川広重的作品《名所江戶百景 日本橋雪晴》,描繪了江戶時代日本橋附近的魚河岸市場。1923 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橋魚河岸市場遷移到了日本橋南部的東京沿海地區,也就是現在的築地。
-
久聞蔦屋書店中國臺灣省臺中店
久聞蔦屋書店好一陣子,這回終於見到本人啦!臺灣書店自從被誠品成功創造充滿生活美學的氛圍後,這種愉悅的又充滿文藝氣息的氛圍悄悄影響了我們對「書店」的記憶與感受。具有全球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同樣有這樣的特質,它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書店而已,它是一個質感於一身,集合美麗的、愉悅的氛圍,販賣具有日本特色文化、充滿設計文創商品等集於一身的最美書店,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避風港,讓我們能暫時沈浸於書中世界。
-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G-TAKAYA書店,與蔦屋書店的英文TSUTAYABOOKS有點相似,果然蘇州金鷹開的書店也是G-TAKAYA,說好的蔦屋書店呢?1.但是無論是蔦屋書店還是金鷹都沒有官方透露過金鷹開的就是蔦屋書店,宣傳的口號為「G-TAKAYA由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日本TSUTAYA公司設計」。
-
誠品書店跨界酒店!臺灣首家藝文旅館「誠品行旅」開業!
(贏商網記者3月13日報導)如今的商業,越來越多元化發展,尤其是近一兩年來,「跨界」成為了時尚的話題,不少做餐飲的、做服飾的、做書店的都在原來單一的零售業態上,融入許多新花樣,讓消費者感受體驗式商業的魅力。
-
探店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就該這麼做
Winshang引言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秘密。號稱全球最美的20個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DAIKANYAMA T-SITE(以下簡稱為:代官山T-SITE),也坐落於此。代官山T-SITE(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網)它由空間設計師池貝知子、英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與日本平面設計師原研哉三方合作打造而成。在綠意盎然的代官山,為了讓這座建築設計不過於突兀,三位大師以數萬個特製材料的白色「T」字型字母交錯編織成「大T」外牆。
-
誠品書店進軍日本!在東京開2870㎡分店,正面迎戰蔦屋書店,網友: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前有蔦屋書店入駐中國杭州今兒有咱們國產的誠品書店落戶東京!!!喜歡搞「大動作」的誠品書店誠品書店一直很喜歡「搞動作」從一開始提出的「把賣書和生活方式完美結合誠品敦南店,不過期的求知慾:過期的鳳梨罐頭,不過期的食慾,過期的底片,不過期的創作欲,過期的PLAYBOY,不過期的性慾,過期的舊書,不過期的求知慾。全面5~7折拍賣活動,貨品多,價格少,供應快。知識無保存期限,歡迎迎舊與新知前來大量搜購舊書,一輩子受用無窮。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經營蔦屋書店30年有餘,增田宗昭掌舵的商業王國有1400多家門店,其中僅約100家為直營店,其餘都是加盟。 來源/GTAKAYA微信號 雖然蔦屋的加盟模式此前已在國內有所試水,臺灣5家TSUTAYA BOOKSTORE均為與潤泰合作的加盟店,2016年還為南京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設計了「G-TAKAYA」複合書店
-
2020中國書店大會|書店老闆們都在關注哪些書店
,因此更加值得我們學習;還有一些跨界融合品牌,例如無印良品,通過「情境分類法」將物品與相關書籍進行混搭擺放的做法,把文化和生活結合到了一起;瑞幸咖啡擴大經營範圍加入圖書和音像製品零售內容,用圖書文化藝術氛圍打造帶動咖啡銷售,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一次新嘗試。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關於剛開業的中國蔦屋書店,我感覺它和日本的蔦屋書店根本不是同一家,不同之處在於經營模式,這點我直接引用中國圈內朋友的說明: 「中國的蔦屋書店並不是蔦屋書店(筆者註:或者是CCC)自己開的,而且不是同一家,各地的蔦屋書店都是獨立的,是各地的地產公司引入蔦屋品牌和指導。
-
日本最火書店蔦屋書店設計師領銜設計 重慶將打造城市書店文創新地標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 向菊梅)7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五洲世紀文化投資集團(下稱五洲世紀)獲悉,重慶市「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項目五洲書店當天舉行「大師設計」籤約儀式,日本最火書店蔦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俄羅斯冬奧會場館主創建築師Matt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