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老師事跡展播】(一)
用愛譜寫教育華章
——記機械工程學院優秀教師寧玲玲
寧玲玲,女,現任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副教授,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名師。從教十八年來,用堅定的信念,忠誠於黨和人民的職業教育事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和引導學生;用自己紮實的學識,讓學生成長成才;用仁愛之心,關心、幫助、尊重每一個學生。她帶出來的近千名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百分之百,受到企業的普遍讚譽,有的已經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有的已經擔任領導崗位。
成績斐然
近年來,寧玲玲先後獲得山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工業系統「五一」勞動獎章、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濟南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大眾杯」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提名獎等榮譽稱號,是山東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主持、參加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資源共享課1門,市級資源共享課1門,主持省級科研項目2項,參加省級以上教改課題4項,獲批實用新型專利6項,指導學生參加大賽獲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5項;參與項目開發研究,獲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論文獲省級一等獎1項;主參編教材4部,發表論文9篇。作為省級教學團隊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教學團隊負責人,還參與省級特色專業和省級研發中心的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
亦師應友
十八年悄然而逝,歲月磨掉了她的稚嫩,但沒磨滅她對夢想的追求,更沒有動搖她對事業的追求。十八年間,寧玲玲始終如一用愛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剛步出校門的她,又步入另一個校門,但是角色發生了轉變。青春年少是她的資本,初生牛犢是她的豪氣,在學院安排其擔任輔導員一職時,她欣然接受。結果接下來的任職卻沒有如期的順利:學生年齡與她相當,對於「小老師」的安排視若罔聞。個別調皮的學生故意上課遲到早退,班會上大聲喧譁,宿舍衛生一團糟。面對這些情況,她靠著一腔熱情開始苦幹,為了督促學生準時上課,宿舍跑了一遍又一遍;為了維護好班級秩序,嗓子喊啞了繼續;為了維持好宿舍衛生,她親自動手清掃髒物;多少個夜晚,她偷偷落淚想要放棄,但自尊心讓她堅持下去,最終她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回報,在她的堅持下,學生漸漸地被感化了,班級秩序開始走向正軌。輔導員的崗位讓她快速成長起來,讓她明白了教師是愛的職業,從事的是愛的教育。一個教師,只有走進學生心靈,才能讓其「親其人,信其道」,成為他們真正的朋友,達到心與心的交融。
輔導員的經歷給她從事其他崗位做好了鋪墊,讓她明白任何一個崗位要想做好,必須要學會付出,要付出與之對應的愛才能得到收穫。在她從事教學工作時,從來不以「成績」來評定一個學生的優差,她始終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都有自己的特長。為了讓每個學生儘可能發揮長處,在其教課的過程中,她通過課堂設置小遊戲、小競賽等環節來發現每個同學的優點,並且在上課時儘可能讓學生把自己的優點表現出來,並予以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她所教授的班級不僅到課率高,而且同學參加班級其他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度也明顯提高了。課後學生都親切地喊她「玲姐」。
學生的認同是對她工作的最大肯定。2011級機制班班長劉文杰,天天忙於班級各項活動,學習一塌糊塗。寧老師擔任他班任課教師後,多次找他談話,結果劉永傑都以種種理由推脫或應付掉。後來偶然機會,寧老師了解到劉永傑對「軍旅」有一定的嚮往,就立刻收集關於參軍及軍隊繼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並以「軍旅」為話題和劉文杰進行交談;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交談中,劉文杰仿佛慢慢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課堂上漸漸看到了他的身影,甚至於開始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最後劉文杰不僅順利通過了每一門的課程考試,還在第九屆山東省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了省級二等獎的好成績。2014年,劉文杰又給寧老師傳來捷報:他以部隊第二名的理論成績考取了部隊軍校。聽到這個消息,寧老師十分欣慰,同時她也深深的感悟到:愛要真誠,教師對學生的愛更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
以愛為槳
「給學生的愛是真誠的、是寬容的、是無限的,家人給我的愛卻是無私的。」這是寧玲玲認為自己能夠堅持從事教育事業的根本原因。如同其他家庭一樣,她也有孩子,也有父母。為了把工作做好,孩子不足四個月她就回校上班。那年春天,她丈夫因工程故障被強電擊傷眼睛在大連住院了,家裡公婆都十分擔憂,希望她能夠去大連看一下情況。但是當時適逢省級精品課程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怎麼辦?兩邊都很難取捨。最後,她忍著心痛做通了公婆的工作,留下來完成學校的工作。一個月過去了,精品課如期申報,老公順利出院,她笑了,那笑中有無奈有心酸,更多的是來自於家人的理解和包容。
在家人強有力的支持下,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她更加努力,順利取得了山東大學工程碩士學位,並在教科研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成績。「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教學中,她潛心鑽研教材,反覆研討新課標,堅持業務自學,認真做好筆記,廣泛汲取營養,及時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於探索教育規律,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手段。她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進修的機會,及時把學習經驗應用到教學上。自踏上三尺講臺那天起,她就把一顆心全交給了學生。於是,在教育教學和學習生活中,她一直信奉「愛的教育」,讓學生徜徉在愛的海洋裡。因為愛,她收穫了愛,收穫了豐富的教學成果。
在搞好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寧玲玲還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培訓、研討活動、科技服務工作。她深知:當一名教師容易,當一名優秀的教師卻很難,當一名職業教育的優秀教師難上加難。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首先必須做到將「職業教育之本發揚光大」,做職業教育離不開職業、離不開行業、更離不開企業。寧老師積極堅持參加濟南市科協企業科技創新專家團的企業行活動,自2013年來,先後在濟南奧邁電子設備有限公司、濟南沃茨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兼任技術工程師,參與技術開發,為企業完成科研、技術開發等20餘項,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寧老師正以優秀教師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懈努力著,恪守著自己的誓言,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最美麗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