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綜合
2021年,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將推出《中國考古大會》,致敬中國考古,探尋中華文明。
《中國考古大會》將圍繞中國考古學百年曆程中的重大考古發現、文化遺存、遺址文物等,將考古發掘研究與史海鉤沉熔於一爐,將歷史與當代有機結合,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
每期節目將根據考古發掘過程和歷史脈絡「劇情式」推進,用現代表現手法解密考古遺址,介紹考古文物,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講好中國考古工作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特質、民族精神和時代價值。
用好「大會」IP 講好考古故事
《中國考古大會》將立足「大型考古類文化節目」的定位,用好總臺《中國地名大會》等現象級「大會」IP,創新運用互動闖關、考古探秘、專家解讀、實景紀錄等多種形式,還原考古現場,解密考古過程,解讀考古文物,探尋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節目將按照「縱向時間軸、橫向主題軸」的邏輯,編織中國考古與歷史文化的經緯網絡,選取重大考古發現,進行電視模式的創意和知識點包裝。
節目將選拔不同年齡、職業、學識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或愛好者,通過節目環節層層推進,把考古、歷史等知識融入其中。同時邀請考古領域專家,一線考古工作者、親歷者來到現場,講述考古背後鮮為人知的經歷和故事。
借力科技手段 實現「知識性+競技感」的融合
《中國考古大會》將踐行總臺「5G+4K/8K+AI」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加節目的科技感。通過「VR擴展呈現」等技術手段,將演播室打造成裸眼3D的考古現場,實現對真實考古環境和場景的呈現,讓中華大地上星羅棋布的文化遺存、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萬千文物、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和故事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節目還將強化大小屏互動和衍生內容開發,聯合總臺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推出「線上考古」知識問答等活動。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