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教材編排優先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校本教材 童子功 課本 二...
陳愛君、陸冬梅、彭雪琴老師編寫了校本低年級《經典誦讀校園讀本》,帶領學生天天吟誦。有的詩句難以理解,如何讓孩子樂於誦讀?在各班推廣時,對讀、賽讀、背誦擂臺賽等各種趣味誦讀形式豐富多彩。每天晨讀時間、每節課前的預備時間、中午的「每日一詩」,都是開展趣味誦讀的好時光。
-
白鶴小學:誦讀經典詩詞 傳承優秀文化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7日訊(通訊員 鄒曉桃 戴湘臨 鄧孟晶)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豐富學生文化素養,12月15日下午,白鶴小學舉行《日積月累》詩詞背誦大賽。
-
傳誦中華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論語》中英文音頻書在京發布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介紹,《論語》(中英雙語·誦讀版)是外文出版社精心策劃的一部面向海內外傳播中華經典文化的圖書,既適合海外讀者通過《論語》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也適合國內青少年讀者藉由自己熟知的文化學習英語表達,學會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同時,作為融媒體時代出版界的一次創新嘗試,該書將傳統出版與新興媒體相融合,除了極具中國風的內文版式設計和插畫,還配備了漢英雙語音頻。
-
威海:開展未成年人經典誦讀活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威海市積極在未成年人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堅持日常誦讀與節日誦讀相結合,注重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聯合媒體開展經典誦讀電視展播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在誦讀中華經典中,接受、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為深化讀書活動,學校還成立了經典誦讀隊,小學部以「民族魂.中國夢」為主題,初中部以「中華魂.愛國情」為主題,精心排練誦讀節目,讓學生在經典誦讀中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惠州將傳統文化課納入課程體系 經典誦讀提升文化素養
惠州市東湖雙語學校傳承中華經典文化,陶冶情操,引領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在學習古詩詞文化的同時鍛鍊了身體,陶冶了情操,豐富了課外活動,又激發了學生對中華經典文化的閱讀興趣。在積極倡導將傳統文化課納入課程體系的同時,還鼓勵各校結合本校實際和本土文化,推進校本教材的編印使用,並計劃研究出版一套惠城優秀傳統文化的地方教材。
-
中小學生進補傳統文化
大學階段,深入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辯證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正確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係。
-
首套小學生誦讀教材出版
有這樣一個團隊,積蓄十年力量,匯集全國名師,歷時四年,編寫了一套獨具特色、深受學生喜歡的誦讀教材,徹底顛覆了孩子懼怕經典的傳統觀念。 他們就是素讀教學創始人陳琴、海量閱讀教學發起人韓興娥、著名特級教師張祖慶、王雷英、張學青等組成的《新經典日日誦》編委會。 這是怎樣一套教材?這套教材有什麼特點?該如何誦讀? 請看十問「日日誦」。
-
語文教材近年刪減43篇經典 被周杰倫作品取代
例如,天河區中小學實施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工程,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詩經》等,每周一課時,每學期安排16節。此外,去年開始,天河區高中生也開始使用臺灣版國學教材。上海一、二年級小學生將學習20首古詩,小學階段5年內共學習80首古詩。 9月9日,習近平表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該話一出,上海小學教材刪去古詩的做法再次受到關注。 而《上海晨報》第二天報導稱,上海市9年百萬學生受惠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突出中華傳統文化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鍾健 江凜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廈門:寓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教育於經典誦讀中
為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福建省廈門市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誦讀浸潤美麗心靈,弘揚傳統美德,普及文明禮儀,極大地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精神力量,提升綜合素養。
-
《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歷時兩年多打磨出版——打造中醫藥文化課精品讀本
本報記者 範燕瑩「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內容載體,這恰恰是出版人的優勢所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沈承玲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近日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出版項目發行推廣工作線上會議上了解到,《讀本》入選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項目,新書於6月出版,目前已有30個省份籤約該書的發行代理。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誦讀經典增長智慧
來源:中國網2020年7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姬英明先生發起的「讀經典樹文明」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捐書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愛心大使劉尊老師、社會各界知名文化人士及多家媒體親臨現場。
-
新統編語文教材有哪些新變化?我們跟教材編寫者聊了聊
他教的文科實驗班在全國享有盛名,被稱為「北京市文科第一班」;他的學生在歷年高考中取得包括北京市文科狀元在內的優異成績,每年都有多名學生考入北大、清華古詩文佔比近半語文統編教材精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和體裁的覆蓋面,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
-
誦讀經典詩文 傳承中華文化——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成功舉辦經典誦讀...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裡汲取精華,吸取智慧,大力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獲得經典古詩文的薰陶和修養,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駐馬店市第十小學於2020年12
-
兒童教育專著《識字有捷徑 誦讀有方法》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深諳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將三十年一線教學經驗與深厚的漢字文化積累熔於一爐,為兒童精心釀製既好消化又營養豐富的蜂王漿—《識字有捷徑、誦讀有方法》。●採用溯源識字,有趣易懂,記得準、不出錯。●採用字族識字,學會一個字,記住一串字。●採用歌訣樂讀法讀文言經典,背得快、記得牢、理解深。
-
應辦中心中學: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提升語文素養,推進素質教育,11月27日,應辦中心中學七年級積極落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該校經典誦讀活動組織有序,語文教師為各班國學經典誦讀輔導老師,各班班主任協同組織活動。
-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
陝西師範大學從2006年起組建跨學科教學與研究團隊,多管齊下,抓住關鍵,以經典誦讀和漢字書寫為抓手,開展高校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探索出一條提升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新路,在校內外產生了有益的影響。構建以漢字和中華經典為核心的教學內容。
-
多地開始編寫中小學國學教材 廣東領跑全國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0日訊(記者成琪)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面向全國徵召山東省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到12月30日申報最後一天時,全國已有超過80家出版社提供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多套學科教材。參審單位之踴躍、參審教材之多元化令主辦方驚訝。傳統文化教材編寫已經是繼中小學書法教材編寫之後,各出版社的另一個重大關注種類。
-
國慶獻禮: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教育部、國家語委組織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書寫、講解等文化實踐活動,挖掘與詮釋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及現實意義,引領社會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詩詞歌賦、親近中華經典,更加廣泛深入地領悟中華思想理念、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華人文精神,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統編教材啟用 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教材編寫背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 教材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教材基本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堅持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