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啟用 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於2017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新啟用的統編教材覆蓋範圍是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2018年將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即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教材編寫背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

  教材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教材基本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堅持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三科統編教材都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統編的三科教材注重立德樹人,讓青少年從小打好中國底色,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注重法治精神培育。

  新教材啟用後,還要建立健全國家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培訓體系,計劃通過三年完成三科教師全員培訓。

  本次國家層面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對原來教材編寫出版方式的簡單調整,是著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中國特色義務教育、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新教材啟用歷時5年經4審過3關。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三科教材的編寫從2012年啟動,到2017年上半年,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歷時五年。三科統編教材的編寫團隊多達140餘人,先後遴選10多個省份的300多所學校隨堂聽課,與師生當面交流,聽取意見,修改完善教材。並且專門組織徵求了約300位知名專家的意見,每科教材請了100多位一線教師進行審讀。

  三科教材統編工作,按照編審分離原則,專門有一部分專家進行審查,實行四審制度,嚴把三關。「四審」即思想政治審查、學科審查、專題審查、綜合審查,把好教材政治關、理念關和科學關。參加審查的專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級教師佔90%以上。專家工作委員會先後集中召開了24次審查會商會議,共計有900多人次參加審查工作。最後,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教材投入使用後,將組織專家定期對教材進行跟蹤調研,了解一線使用情況。教育部專門開闢三科教材意見反饋渠道,以便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結合中小學教學周期,定期對教材進行全面修訂,周期內則根據實際需要,及時修訂完善教材,不斷提升教材質量。

  摘自《2017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

相關焦點

  • 義務教育統編語文教材突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
    從去年9月1日起,義務教育起始年級統一使用的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突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從革命精神中感知責任使命,在歷史坐標中構築時代擔當。  豐富內涵,革命傳統教育更具體更形象  革命傳統教育的強化,首先體現在教材相關篇目的選取上。
  • 德媒關注中國新版統編教材加強傳統教育和愛國教育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9月27日報導,年輕的中國人越來越難以擺脫網際網路聊天、電影和音樂,外界擔憂年輕人會著迷於外國生活方式。中國欲成為世界強國,不僅在經濟上,也在軍事、政治和文化上成為美國主導的西方及其文化的東方競爭對手,中國人應該拒絕美國文化並進行自我思考。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最近表示,這次統編教材不是簡單調整,而是重大部署。
  •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統編教材9月啟用 拼音晚學一個月  三科統編教材將於2019年覆蓋小學初中所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設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  三科統編教材都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其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等文章,小學約40篇,初中30多篇。同時,指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長徵》等紅色經典名著。
  • 初中道德與法治 啟用人教版統編新教材
    甌網訊 (記者 潘舒暢) 教育部昨日召開的2017年首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透露,由教育部統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記者從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去年秋季,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已啟用統編的語文教材,而統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將於今秋開學啟用。至於歷史教材,因我省是課改試點,經教育部同意,將繼續沿用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據了解,與老教材相比,去年9月啟動的語文人教版新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同時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
  • 上海市高一年級啟用教育部統編教材
    新學期開始,上海市高一年級將啟用由教育部統編的全新語文、歷史和思想政治教材。在這三科統編教材中,語文教材尤其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關注:一是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二是教材提出了整本書閱讀等全新教學要求。  可以說,全新語文教材正在傳遞出語文教學的新信號——語文不再只是「掰開了揉碎了」的字詞句學習,在豐富的閱讀和社會體驗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將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記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滬上高中語文教師已接受了全新統編教材的培訓。古詩文佔比高?
  • 今秋,初中道德與法治啟用人教版統編新教材
    教育部8月28日召開的2017年首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透露,由教育部統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記者從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了解到,去年秋季,我市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已啟用統編的語文教材,而統編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將於今秋開學啟用。至於歷史教材,因我省是課改試點,經教育部同意,將繼續沿用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據了解,與老教材相比,去年9月啟動的語文人教版新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同時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發揮統編教材的國防教育功能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工作極其重視,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是人才培養的鑄魂工程,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指導管理全國教材工作,強調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
  • 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原標題:教育部統編教材啟用 申城開學第一課著力打好中國底色  今天新學年開學。在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日子裡,全國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紛紛聚焦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發揮統編教材的國防教育功能 「一綱多本...
    問:三科統編教材今年9月份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為什麼會有這一重大變化?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工作極其重視,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是人才培養的鑄魂工程,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指導管理全國教材工作,強調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
  • 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北京等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共涉及三科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歷史加入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 思想政治增加國家安全相關內容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的國家統編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即9月份起,率先在北京、上海、
  • 北京等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
    思想政治教材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融入方式,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呈現方式,引導和灌輸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契合青少年「拔節孕穗期」成長特點,有利於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語文教材選文豐富厚重,具有經典性、時代性、代表性,古今中外比例合理,突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創造性地設計了學習任務群,實現了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的統一。
  • 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1日,全市小學一年級、初一年級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啟用全新的國家統編教材。新教材突出立德樹人,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等教育的同時,兼顧「減負」,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小學語文古詩文增加至百餘篇,適度降低漢語拼音難度,低學段減少識字量。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關注  教育部介紹,根據統編統用、3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針對新編語文教材,因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讓大家倍感期待。
  • 9月起全國中小學3科使用統編教材
    據悉,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教育部歷時五年,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來了,教育部10問答詳解|2019教育金秋發布會②
    2017年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強調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抓緊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是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變化2大量增加古詩文篇目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科書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和教育部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與嘗試。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答記者問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健全國家教材制度,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強調要重點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第二,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具有極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
  • ——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綜述
    統編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後,教育部組織教材編寫專家及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兵分7路,進行實地回訪,問卷調查。換個角度看,回訪和調查就是「趕考」。教材編寫部門是考生,一線教師、教研員和學生才是考官和評委。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他們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決定了他們將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按照中央要求,這次國家層面統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不是對原來教材編寫出版方式的簡單調整,而是著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中國特色義務教育、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作出的重要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三科統編教材出版發行與使用工作部署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對此明確強調。
  • 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語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
    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解讀  「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原則和思路,主要是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利用語文學科善於薰陶感染的特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化為語文的血肉,很自然地實現在語文教材設計中的整體滲透,發揮語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
  • 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推進民族認同教育
    加強民族認同,促進民族團結,關鍵在於開展好民族認同教育,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能夠更全面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更深入地開展民族認同教育,從而強化各族學生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各族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