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於2017年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新啟用的統編教材覆蓋範圍是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2018年將覆蓋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即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教材編寫背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
教材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教材基本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堅持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三科統編教材都強調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統編的三科教材注重立德樹人,讓青少年從小打好中國底色,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注重法治精神培育。
新教材啟用後,還要建立健全國家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培訓體系,計劃通過三年完成三科教師全員培訓。
本次國家層面統編義務教育三科教材,不是對原來教材編寫出版方式的簡單調整,是著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中國特色義務教育、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新教材啟用歷時5年經4審過3關。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三科教材的編寫從2012年啟動,到2017年上半年,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歷時五年。三科統編教材的編寫團隊多達140餘人,先後遴選10多個省份的300多所學校隨堂聽課,與師生當面交流,聽取意見,修改完善教材。並且專門組織徵求了約300位知名專家的意見,每科教材請了100多位一線教師進行審讀。
三科教材統編工作,按照編審分離原則,專門有一部分專家進行審查,實行四審制度,嚴把三關。「四審」即思想政治審查、學科審查、專題審查、綜合審查,把好教材政治關、理念關和科學關。參加審查的專家共有116人,其中教授、特級教師佔90%以上。專家工作委員會先後集中召開了24次審查會商會議,共計有900多人次參加審查工作。最後,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教材投入使用後,將組織專家定期對教材進行跟蹤調研,了解一線使用情況。教育部專門開闢三科教材意見反饋渠道,以便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結合中小學教學周期,定期對教材進行全面修訂,周期內則根據實際需要,及時修訂完善教材,不斷提升教材質量。
摘自《2017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