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德媒稱,56個一年級學生背著書包站在那裡,他們完全不同但又一樣:雖然孩子們穿著中國56個民族各自的服裝,但他們都微笑著跳著舞說「我是中國人」。他們背後是天安門廣場,畫面上還飄揚著紅色的中國國旗——這是剛剛發給數百萬中國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語文》課本第一課的插圖。這張圖發出了一個現在應該再次貫穿中國小學的信息:你是中國人,你是不同的,你是特別的。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9月27日報導,年輕的中國人越來越難以擺脫網際網路聊天、電影和音樂,外界擔憂年輕人會著迷於外國生活方式。中國欲成為世界強國,不僅在經濟上,也在軍事、政治和文化上成為美國主導的西方及其文化的東方競爭對手,中國人應該拒絕美國文化並進行自我思考。
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最近表示,這次統編教材不是簡單調整,而是重大部署。他說,新教材加強了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等方面的教育,修訂小學一年級和中學一年級教材是教科書革命的第一階段,2019年所有年級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140多位專業人員花5年時間編寫了新教材,共計有900多人次參加了教材審查工作。新教材讚揚個人對集體的適應,讚美勤奮和文明行為,最重要的是三個科目: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兩位過去的老熟人又受到關注:卡爾·馬克思和孔子,農民的兒子和模範士兵雷鋒也被寫入其中。
此外,歷史書也增加了新內容。根據新教材,中國的抗日戰爭不是始於1937年,而是比那還早6年,教材強調中國是抗日戰爭以及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決定性力量以及釣魚島屬於中國。媒體評論說,新課本向學生傳達了對中國歷史和國家主權的正確認識。
媒體稱,日本在教科書中否認戰爭責任,中國不能無動於衷。
8月31日,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康莊中心小學一年級新生閱讀語文部編教材。新華社發